(共11张PPT)
读《论語》如沐春風;
读《孟子》如聞戰鼓
;
读《荀子》科学进取;
读《老子》生活辩证法;
读《庄子》艺术人生观;
读《韩非子》如坐针毡;
读《墨子》???
1.既以非之?
(“以'通'已')
2.天下之难物于故也
3.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
其故也?
4.教驯其臣
(“于'通'迂”)?
('辩'通'辨”)
('驯'通“训')?
5.贵必敖贱
(“敖”通“傲”)
6.破碎乱行
(“碎”通“萃”)
1.何以易之?
宾语前置
2.何用生哉?
宾语前置
3.何难之有?
宾语前置
兼相爱,交相利
害:
国之与国之相攻,
家之与家之相篡,
人之与人之相贼,
君臣不惠忠,
父子不慈善,
兄弟不和调
根源:
不相爱
上以为政,士以为行
中心论点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
孔子
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孟子》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其身若视其身。
——《墨子》
儒
家
·
墨
家
方式
立场
有差别
仁爱
无差别
兼爱
孔子的立场是
贵族的,
统治阶级的
墨子的立场是
平民的,
劳动人民的
时代
孔子生活于
春秋时期
墨子生活于
战国时期
兼爱
节葬
节用
非攻
尚贤
这么多年来,我同情那些最
顽劣、最可怜、最卑下、最
被社会不容的人,我时常记
得老师说的:在这个世界上,
关怀是最有力量的。
——————
林清玄
读《论語》如沐春風;
读《孟子》如聞戰鼓
;
读《荀子》科学进取;
读《老子》生活辩证法;
读《庄子》艺术人生观;
读《韩非子》如坐针毡;
读《墨子》
一腔热血
救助苦难
课后作业:
以“墨家印象”为题,
用一两句话说说墨子
和墨家在你脑海里最深
的印象是什么?
预习提纲:
预习《非攻》,扫清字词
障碍,熟读课文即可。(共28张PPT)
墨家
尚贤
管仲和鲍叔牙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分别辅佐齐襄公的两个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为避国难,他们逃出齐国分别到了鲁国和莒(jǚ)国,后齐国内乱,国君被杀,伺机而动的两公子俱连夜回国。鲁国发兵送公子纠回国,并派管仲带兵堵截公子小白,管仲一箭射中小白带钩,小白倒地装死,兼程赶回齐国,成为国君,是为齐桓公。而鲁国于是慢慢地送公子纠回国,过了六天才到.后来,鲍叔牙给鲁侯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公子纠为齐君兄弟,齐君不忍杀他,请鲁国自己杀他,公子纠老师管仲是齐君的仇人,请把管仲送到齐国,剁成肉泥。鲁人害怕,遵照执行,齐桓公要杀管仲,鲍叔牙劝说,臣幸运地跟从君上,君上成了国君,如果只想治理好齐国,有我和高奚就够了,如果君上想成就霸业,那么非管仲不可。管仲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强盛,不可以失去他。桓公听从他的建议,假装杀仇人,把管仲接到齐国。桓公和管仲谈论霸王之术,大喜过望,以其为大夫,委以政事。管仲进行改革,一时齐国大治。
但是在古代,象齐桓公这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并不多,而且,统治者常拥有世袭特权,他们常依据自己的喜好来提拔或罢免官员,出身社会下层的人即使是德才兼备,也往往受到压制,所以墨子的“尚贤”的主张在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
墨家
尚贤
“辟”通“避”,回避
“萌”通“氓”,民
“谨”通
“仅”,只
“罔”通“网”,
用绳线等结成的捕捉鸟用的器具
“尚”通“倘”,倘若
“施”通“惕”,警惕
“章”通“彰”,明显,显著
手工业作坊
延伸、扩张
店铺、市场
崇尚
通“倘”
尚且、况且
自负、骄傲
还,仍然
效法
祖父
出行时祭路神
治理不好
接近
减轻,减少
指在高位者
表凭借或依据,用来……的
任用
从根本上
在上面
使……下
使……增多
使……富有,使……尊贵
美好的事,丑恶的事
①夫尚贤者,政之本也________________
②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________________
③是其故何也?________________
④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________________
判断句
判断句
宾语前置句
定语后置句
5.文言句式
第一段(1自然段)指出议论的焦点,提出圣人治天下当知“乱之所自起”。
第二段(2、3、4自然段)从三方面分别论述乱“皆起不相爱”的观点。即:一、臣、子之不孝,君、父之不慈;二、盗贼之横行;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
第三段(5自然段)假设、对比,说明
“天下兼相爱”,“则天下治”。
第四段(6自然段)作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的结论。
全文可分为几段?
王公得所恶,失所欲
不尚贤
尚贤
富贵
俸禄
爵位
现
象
原
因
结
论
方
法
意义
富贵者行义
亲者行义
近者行义
远者行义
萌人等行义
原则
不分贵贱——重能
无论好恶——尚贤
结论:尚贤,政之本也。
尧举舜
禹举益
汤举伊尹
文王举闳夭、泰颠
重点突破
让“国之良士”增多必须“富之贵之、敬之誉之”时为什么提到“善射御之士”?二者有何区别?
提示 作者写为使“国之良士”增多,写到了“善射御之士”,采用了类比的方式。国家要想使“善射御之士”增多就必须“富之贵之、敬之誉之”。同样,国家要想使“国之良士”增多,也要“富之贵之、敬之誉之”。
难道“善射御之士”不是“国之良士”?
墨子认为“国之良士”要“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那些“善射御之士”还不能算真正的“国之良士”,这体现了墨子的时代局限性。
墨子认为的那些道德品行纯厚,有口才,在治国方法方面知道得多的人才是“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
墨子指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断予之令”,这体现了墨子什么样的思想?
提示 在古代,统治阶级是看不起农民与手工业者的,那些出身下层的人即使德才兼备,也往往受到压制。墨子的尚贤思想有突破性的意义。他大胆地提出:“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种思想,超越了统治者世代承袭地位和财富的政治状态,为出身社会下层的人才进入管理阶层开启了诱人的前景,突破了任人唯亲的弊政,这正是墨子思想的精华所在。
主旨归纳
本课选文具体阐述了墨子的“夫尚贤者,政之本也”的主张。墨子在选文中采用层层推进说理的方法,从不同的方面充分证明了自己的观点。他从现实入手并以古代圣王为例,从正反两个方面充分证明了“尚贤事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从理论上阐述了为什么要“尚贤事能”。不仅如此,他还从实践上加以指导,他仍以古代圣王为例,具体阐述了“尚贤事能”的原则和方法。
其中,他大胆提出的“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的“尚贤事能”原则,超越了统治者世代承袭地位和财富的政治形态,为出身社会下层的人才进入管理阶层开启了诱人的前景,高举起了以公义为标准选拔官员的大旗,向任人唯亲的弊政发起攻击。这正是墨子尚贤思想的精华所在。
道家
老子: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使民不为盗。
庄子: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
道家对于圣贤一直保持着理性的抵制,在于使老百姓回到纯然朴素的状态中,削弱社会的等级差别和能力差异。
儒家·孔子
“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上智下愚不移”
“小人怀土”(《论语·里仁》)
孔子既尚贤又怀有对世袭贵族没落有惋惜和留恋。把本用来指代社会阶层的君子和小人,看作高尚和卑微人格的指称就可看出。孔子则认为统治者是智慧的,百姓是愚昧的,这种状况是雷打不动的,具有很浓的等级观念和愚民思想,应该批判。
儒家·孟子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孟子·梁惠王下》)
有贵戚之卿,
有异性之卿(《孟子·万章下》)
国君进贤,
如不得已,
将使卑逾尊,
疏逾戚,
可不慎与?(《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也主张“尚贤”,但依然有着难以逾越的社会阶级差别。
儒家·荀子
“故尊圣者王,贵贤者霸,敬贤者存,慢贤者亡,古今一也”(《荀子·君子》)
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
不能属于礼义,
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
积文学,
正身行,
能属于礼义,
则归之卿相士大夫。(《荀子·王制》)
荀子也主张“尚贤”,而且坚决反对世袭贵族制度。
法家·商鞅&韩非子
“圣王明君,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是在焉从而举之,非在焉从而罚之。是以贤良遂进,而奸邪并退,故一举而能服诸侯。”
是以明君之使其民也,
使必尽力以规其功,
功立而富贵随之,无私德也,
故教流成。如此,
则臣忠、君明、治著而兵强矣。故凡明君之治也,
任其力不任其德,
是以不忧不劳,
而功可立也。(《商君书·错法》)
法家尚功,不必尚德尚智
。
诸家人才观之别
道家:抵制圣贤
儒家:尚贤,但不能跨越社会阶层。
法家:尚功,不必尚德尚智
墨家:尚贤,一律以德才为准
道家是个人本位,儒家家族本位
法家是君主本位,墨家社会本位
历史上有哪些尊重人才的明君?
嬴政——
千古一帝,一统天下
刘邦——
布衣皇帝,平定四海
刘秀——
允冠百王,安邦定国
杨坚——
圣人皇帝,一统南北
李世民——盛世明君,文武双全
武曌——
千古女帝,承前继后
赵匡胤——士兵皇帝,一朝文明
孛儿只斤·铁木真——一代天骄,最大的王
朱元璋——华夏复兴,大明太祖
爱新觉罗·玄烨——少年天子,开创盛世
尊重人才
力不敌众,智不尽物。与其用一人,不如用一国,故智力敌而群物胜。揣中则私劳,不中则在过。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是以事至而结智,一听而公会。
——韩非子
人才强国
C919从2008年开始研制,到如今实现首飞,它的每一个“成长过程”都备受瞩目。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在这只国产大鸟的背后,一批又一批青年人才也在茁壮成长,从20世纪初的“70后”,到现在的“80后”、“90后”,C919首飞背后,有着由青年才俊组成的坚实后盾。来自中国商用飞机责任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该公司35岁以下年轻人占70%以上。国际相关领域专家来中国商飞考察时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中国大飞机令人印象深刻的不仅是技术,还有它背后那群渴望飞翔的年轻人!”除了C919之外,未来还将有后续的“C939、C949”。同样由这个全部由30岁左右青年人组成的团队研发。
YOUNGER
成都,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将引领超导磁悬浮列车的未来;
无锡,国家重点实验室里,年轻的双手,刚刚创造出全球晶硅太阳能电池效率的世界纪录;
合肥,平均年龄只有三十五岁的量子科学团队,接连实现了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的重大突破,中国已站在全球量子研究的最前沿!(共15张PPT)
非攻
人教版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墨子选读
非攻
墨子
墨子,名翟,战国时鲁国人(或说宋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
初受孔子影响,后逐渐成了孔子和儒家叛逆,创建了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儒和墨两派互相驳辩,在先秦首先揭开了百家争鸣的序幕。人们常把孔墨、儒墨并提。
?
墨子
(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
)
墨家的基本思想主张
兼爱
:即不分亲疏厚薄地互相关爱
非攻:反对各国间以掠夺为目的的战争
尚贤:治理天下应该崇尚和任用有才德的人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等
析题
非:非难、责怪
非攻:谴责攻打别
国的侵略战争
1、本文思想内容是什么?
这篇文章批判的矛头直指
不义战争
课文研讨
2、作者是否开门见山地谈论侵略战争的问题?
生活现象
(1)窃人桃李
评判
不义
原因
亏人自利
(2)攘人犬豕
亏人愈多
(3)取人马牛
更加不义
更加不义
亏人愈多
(4)杀不辜人
更加不义
亏人愈多
攻国
最不义
亏人最多
轻(程度)重
层层铺垫,对照鲜明
入人园圃窃桃李
攘人犬豕鸡豚
取人牛马
杀不辜人
义
不义
大为攻国
不知义与不义也
本文运用类比手法从小事到大事,步步推理,指出攻人国家的战争的不义。得出主旨
类比
拓展延伸:
(1)反战题材作品
1、杜甫
《石壕吏》
2、杜甫
《兵车行》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2)现实意义:
反对战争,呼唤和平
作业:
分析墨子非攻思想和下节课要学的兼爱之间有什么关系
课后阅读
鲁迅的故事新编里面的《非攻》,体会鲁迅笔下的墨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