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选择题
1.马克思指出:“当贸易在英国已发展到手工劳动不再满足需求的时候,人们就感到需要机器了。”马克思在此强调的是( )
A.英国海外贸易迅速发展
B.英国传统手工工场日益兴旺
C.英国机器工业发展迅速
D.市场扩大刺激工业革命兴起
2.1765年,英国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叫“珍妮机”的纺纱机……功效提高了八倍。后来人们把“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使用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 )
A.引发了发明机器的连锁反应
B.极大地提高了纺织品的产量
C.推动了机器制造业的出现
D.宣告了工业动力时代的到来
3.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由于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______”,导致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材料空白处内容应该是( )
A.垄断组织产生
B.圈地运动进行
C.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D.工厂制度产生
4.17—18世纪,英国部分贫穷的女性因为无力支付足够的嫁妆被迫独身,富裕的女性则因不愿失去经济独立而选择独身,优良的就业前景使反对婚姻生活的独身观念逐渐在近代早期社会中萌芽成型。这种现象( )
A.得益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B.延缓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C.不利于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
D.反映了生产力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5.(工业革命前)时间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以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材料反映出工业革命( )
A.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C.加速了城市化发展进程
D.增强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6.“新能源被开发出来,钢——新工业时代生产的关键——的生产得到飞跃发展。在主要的欧洲强国中,德意志当时正在加速迎头赶上,非欧洲国家得到资金和进行建设。”在“新工业时代”( )
A.钢铁工业成为新兴的生产部门
B.商品输出成为列强侵略的主要方式
C.德国率先研制出新式交通工具飞机
D.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力发展
7.1441年,安陶·贡萨尔维斯率领一支葡萄牙探险队,在布朗角沿海劫掠了10名非洲黑人,带回里斯本出售,是为黑奴贸易的开始。1803年丹麦废除了奴隶贸易,其他国家竞相效仿。1867年,最后一艘贩奴船横渡大西洋,抵达古巴。以上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完成
B.掠夺方式的变化
C.世界霸主的更迭
D.人文主义的影响
8.这一时期,电力、电气、化学、石油等新兴工业部门出现,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推动这一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蒸汽机的创制和使用
B.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
C.共和政体的出现和推广
D.日心说的广泛应用
9.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两家棉纺厂,但到1802年发展到52家,1809年64家,1830年
时已达到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10.1892年,波兰文版《共产党宣言》序言:“根据《宣言》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这反映出《共产党宣言》
( )
A.其诞生与工业革命之间紧密联系
B.是超越时间和地域的永恒真理
C.其发表是空想社会主义破产标志
D.成为各国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
11.《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这表明无产阶级的最终历史使命是(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D.解放全人类
12.下列关于《共产党宣言》内容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否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
B.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C.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D.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13.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的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难抑兴奋激动的心情说:“今天我写这个序言的时候,欧美无产阶级正在检阅自己的战斗力量,它们第一次在一个旗帜下动员成为一个军队,以求达到一个最近的目的。”恩格斯意在说明( )
A.欧洲各国正在筹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B.各国工人组织已建立稳固统一的联盟
C.无产阶级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政治诉求
D.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理论
14.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许多西方著名学者纷纷表示,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
A.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
B.肯定阶级斗争推动历史进步
C.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15.巴黎公社建立后,对外发表公告宣称:“巴黎所追求的,是建立共和国和获得城市应享有的特权,它衷心希望能为法国的其他城镇作出一个榜样……巴黎只希望拥有自己的自治权,它充分尊重法国其他城镇的平等权利。”由此可以看出,巴黎公社是( )
A.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合法代表
B.巴黎工人建立的自治政权
C.法国各地城市政权的合法代表
D.法国无产阶级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权
16.斯大林曾评论说:“它是无产阶级为反对资本主义而扭转历史的第一次光荣的英勇的然而没有成功的尝试。”这次尝试是( )
A.第一国际成立
B.法国大革命
C.十月革命
D.巴黎公社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以争得的海上优势为基础,实现了海军、殖民地和海外贸易三大要素的有序循环:强大的海军推进和保护了殖民事业和海外贸易;辽阔的殖民地提供了散布全球的海军基地,直接服务于舰队;巨额利润的海外贸易,既为海军建设及拓展殖民地提供了充裕的财源,更带动英国率先进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19世纪的“世界工厂”。
——摘编自倪海宁《英国皇家海军的兴衰浮沉》
材料二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英国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国家。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企业生产和利润的最大化原则成为支配着企业的法则,“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我们可以无限制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观念十分盛行,19世纪中后期,英国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日益恶化。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疾病的流行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应,环境治理、贫民窟改造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一并成为了国家的重要任务,并且得到了逐步的解决。英国议会也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环境调查,并在了解和掌握了大量材料与数据的基础上,通过了多部法律,试图从立法上来寻求解决途径。议会对环境治理的立法行动也促使了政府观念的转变,迫使政府必须要遵循法律,实施治理。政府从指导思想上也就由原来被动的自由放任转变为在法律的前提下进行积极主动地干预,并建立起统一的管理机构和监督机制,如1831年成立了中央卫生委员会。
——摘自《现代英国经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造成19世纪中后期英国环境日益恶化的因素有哪些,并概括英国治理环境污染措施的特点。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英国个体商人资本不足,有限公司、联合的股份公司、为海外贸易提供担保与分散风险的保险业等迅速发展。民间从海洋贸易获得的财富,通过新兴的融资渠道与金融工具大规模流向工业部门,从而为工业准备了金融制度基础。……至1600年大约2/3的英国旧贵族在财政上入不敷出,他们所构成的社会上层结构已接近解体的边缘。
——龙登高《为什么不是西班牙而是英国完成制度原创——兼及明清中国的讨论》
材料二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都不过分。它提供了开发和利用热能来驱动机械的手段……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其实就是以蒸汽机为基础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如何理解《共产党宣言》的这段话。
(3)有人认为:“没有瓦特,就没有工业革命。”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瓦特贡献的认识。
参考答案
1——16:DADDA
DABBA
AADCB
D
17.(1)条件:广阔的海外市场;充足的财源(资本);海上军事力量的优越。
(2)因素:工业革命的开展;企业盲目追求生产和利润;向自然索取观念的盛行。
特点:环境治理与改善民生相结合;运用立法手段治理环境;政府观念与职能转变。
18.(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制度保障;殖民活动和圈地运动造成的资金积累和市场需求;近代公司制度、金融制度的产生;旧贵族的衰落。
(2)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是导致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手工工场的生产能力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的需要,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具有历史必然性。
(3)瓦特改进蒸汽机,使工厂摆脱了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便利了机器的使用和推广,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人类跨入了“蒸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