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纪念白求恩 课件(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 纪念白求恩 课件(共3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08 09:47: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课导入
告诉加拿大和美国,我十分地快乐,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多有贡献。
最近两年是我平生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时日……
让我把千百倍的谢忱送给你,和其余千百万亲爱的同志!
——白求恩
(选自《纪念白求恩》,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2 纪念白求恩
对比探究,学习伟大精神,拓展迁移,体会现实意义
了解有关毛泽东的文学常识,积累“殉职、狭隘、见异思迁”等重点词语。
厘清课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关联。(重点)
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学习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难点)
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提升道德修养境界。
学习目标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作品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诗词集》,诗词代表作主要有《沁园春·长沙》《七律·长征》《采桑子·重阳》等。
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白求恩(1890——1939),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医生。
人物简介
生平事迹
写作背景
他率领加拿大美国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中国,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3月底到延安,不久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多。在一次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被细菌感染,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
1939年12月1日,延安各界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写了挽词。12月21日,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纪念白求恩》一文,号召全体中国共产党人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背景链接
读读写写

qiǎn
duān
qīnɡ
cuì
pèi
mínɡ


rén
jīnɡ
qiān
河北的简称。
字形易错。
字词清单
多音字
tiāo( )
tiǎo( )

挑剔
挑战
( )鄙薄( )薄饼( )薄荷

báo


【串句记忆法】她小小年纪便承担( )起了帮妈妈照顾卧病在床的奶奶的重担( )。
dān
dàn
仅在“薄荷”中读“bò”。
形近字
粹( )纯粹
瘁( )鞠躬尽瘁
猝( )猝不及防
萃( )萃取
cuì
cuì

cuì
隘( )狭隘
溢( )溢出
àì



冀( )希冀
翼( )小心翼翼
指小心谨慎、尽心竭力地做贡献。
殉( )殉职
徇( )徇私舞弊
询( )询问
xùn
xùn
xún
遣( )派遣
谴( )谴责
qiǎn
qiǎn
顺从,曲从。
A.狭隘
B.殉职
C.拈轻怕重
D.热忱
E.极端
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
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宽广。( )
表示程度极深。( )
热情。忱,情意。( )
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拈,抓、捏。( )
词语集注
用于在职人员。
反义词:豁达
贬义词,不要理解为“抓捏具体的东西”。
B
A
E
D
C
A.见异思迁 B.漠不关心 C.麻木不仁 D.精益求精
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 )
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文中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
(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 )
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文中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迁,改变。 ( )
B
C
D
A
以人或事物为对象,不可用于形容“漫不经心的态度”。
仁,感觉灵敏。
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贬义词。
词语巧辨
麻木不仁—无动于衷
相同点
都有表示反应冷淡之意。
不同点
“麻木不仁”形容对外界的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使用对象可以是人、事、物。
“无动于衷”指对令人感动或应该关注的事情毫无反应或漠不关心。使用对象只能是令人感动或应该关注的事情。
辨 析
面对此情此景,他居然(     )。
这种对他人漠不关心、(      )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无动于衷
麻木不仁
默读全文,参考题注,并搜集相关资料,了解白求恩其人其事。
这是一篇在中国产生过极大影响的文章,很长一段时间内曾家喻户晓。问问你的祖辈、父辈,了解这篇文章对他们的影响。
课前预习
作为一篇典型的纪念性文章,作者思路清晰,叙述、议论有条有理。请厘清本文的写作思路。
本文整体上是总—分—总的结构。先叙述,再议论,最后赞颂。先叙述白求恩志愿到中国帮助中国人民抗战的事迹,再论述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处处结合正反两方面展开论述,最后表达痛惜之情,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精神,这样的写作思路让文章条理更清晰,逻辑更严谨。
白求恩的事迹
国际主义的精神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态度



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归纳各段内容要点,说说课文段落之间的关系。
第1段,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2段,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3段,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态度。
第4段,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课文整体上是总—分—总的结构。先概括叙述白求恩的事迹,再分别阐述对他精神品格的理解,最后进行总结,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是白求恩最突出的特质,所以放在第一点重点说;“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他国际主义精神的最好体现,所以紧接着来说;对技术的精益求精是具体业务的追求,放在后边说,也体现出先政治,后业务的认识原则。
课文精讲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自问自答,既启发读者的思考,又巧妙地从对白求恩事迹的介绍过渡到对其精神的评价,同时精辟地阐述国际主义精神。
设问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中心句
正面阐述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的具体表现,表明作者对这种精神的高度赞扬。连用两个“极端”,从程度上强调了白求恩对工作的负责和对同志的热忱达到了极点。
第一句是转述从前线回来的人说的话,所以直称“白求恩”;第二句讲的内容与白求恩的工作相关,所以称“白求恩医生”;第三句是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学习白求恩的精神,突出白求恩的共产党员身份,所以称“白求恩同志”。
第2段中“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三句中,作者对白求恩的称呼为何不同?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议论
简评白求恩在钻研精神和业务水平两方面的表现,突出其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态度。
对比
将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的人的种种表现和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态度进行对比,既突出白求恩精神的高尚,又强调向他学习的必要性。
第2、3段中,白求恩和“不少的人”分别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这样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考点
分析对比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常见的考查形式:
1.文中多次运用对比手法表现是……,请任选一处赏析。
2.第×段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3.联系上下文,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子。
答题技法:
1.分清对比的类别。
2.把握对比的作用。
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不少的人”与白求恩对比,突出了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的可贵,强调了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参考答案:
极端危吉
极端热忱
精益求精
医术高明
不少的人
拈轻怕重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见异思迁
褒义词
贬义词
白求恩
对比
衬托
返回
背诵课文第4段。将这一段划分为两个层次,并说说两个层次之间是如何过渡的。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先记叙自己同白求恩的交往。
后论述学习白求恩精神的意义。
回忆同白求恩的交往,按时间顺序,先后说了会面和通信,语言非常朴实,感情非常真挚。从上一句群到下一句群,从“我”的心情扩大到大家的心情,思路十分顺当。白求恩精神的核心是毫无自私自利之心,这是对上文的总结。接着进一步阐明学习的意义,同时也是对白求恩同志高风亮节的崇高评价。
指人生价值
指志趣
指修养
指品质
指人格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五个短语构成排比,由短而长,气势磅礴,内容丰富,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这既是对白求恩同志的赞美,也是对共产主义的赞美。
句子赏析: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其表达效果。并尝试仿写句子,用上加点的词语。
此处连用两个双重否定句,极其有力地强调了无一例外,每个人都佩服,每个人都感动的事实,这比一般的陈述句显得更斩钉截铁、不可动摇。
充分发挥“大有利于人民”这个意思,具体精微地分析阐述为五个方面,用5个短语“一个……的人”构成一组排比,议论热情洋溢,语气非常流畅,收束非常有力。
【示例】不管在什么时代,我们都需要白求恩精神。例如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响应党的号召,义无反顾冲向疫情防控第一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顽强拼搏、日夜奋战,展现了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面貌。这就是对白求恩精神最好的诠释。
结合你的生活实际和社会新闻说说你对白求恩精神的理解和认识。
上联:远渡重洋救死扶伤彰显国际主义风范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临战场舍生忘死体现共产主义精神
为弘扬白求恩精神,校学生会为一副缅怀白求恩的上联征集下联,请你参与。
  本文有着较高的思想教育价值,虽然文章中的一些说法带有时代的印记,如“国际主义”“列宁主义”,但白求恩大夫的优秀品德超越时代,丝毫没有过时。甚至可以说,在当今时代片面追求金钱、人心浮躁的大背景下,白求恩大夫大公无私的品质、对工作的责任感、对同志对人民的满腔热忱,以及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都有着矫正时弊的价值。所以,今天的我们重读这篇文章,重温文中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的谆谆教导,不仅是一次心灵的洗涤,也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如何理解这篇文章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深入探究
本文原标题为《学习白求恩》,在编入《毛泽东选集》时题目改为《纪念白求恩》,你认为“学习”与“纪念”哪个词更符合当时作者写本文的初衷?
我认为“学习”更符合作者写本文的初衷。因为文中多次出现“学习”这个词语,作者在各个段落中从不同角度赞美白求恩大夫,而且在文中也指出了当时的共产党队伍中一些人身上的问题。从中可看出,作者作为党的领袖,希望所有同志能够学习白求恩的无私奉献精神。
我认为“纪念”更符合作者写本文时的初衷。因为白求恩大夫是为了中国人民牺牲的,他身上的崇高品质让人难忘,“纪念”这个词更体现作者的痛惜与缅怀之情。尤其是在文章结尾,作者也表露出自己与白求恩大夫只见过一面的深深遗憾之情。
纪念白求恩

叙:白求恩的事迹

国际主义的精神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不远万里——以身殉职
解放事业——自己事业
对工作——极端负责
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
技: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态度
医生——以医疗为职业
医术——是很高明的
颂:号召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缅怀纪念学习精神
结构梳理
本文概括了白求恩不远万里来中国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的经历,高度赞扬了他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态度,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向他学习。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深切悼念。
主旨归纳
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不管社会如何变迁,总有一种精神让人肃然起敬,总有一些英雄让人难以忘怀。白求恩,就是这样一位让人难以忘怀的英雄。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在当今社会,学习和弘扬白求恩精神是极有必要的。他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对工作的极端负责,对人的极端热忱,都值得我们学习。
素养心语
白求恩病逝原因
1939年10月28日,白求恩在为一个伤员做手术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划破,当时他没有在意。11月1日,他主刀为另一个伤员做急救手术时,手套被划破,细菌感染了伤口。
后来,白求恩的手指肿得像胡萝卜,高烧不退。他仍不顾伤痛,坚决要去战地救护。聂荣臻司令员劝白求恩休息两天,白求恩说:“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你们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随即跟医疗队到了前线。11月11日,党中央和毛主席知道了白求恩的病情,从延安发来慰问电,命令军区不惜任何代价进行抢救。然而,白求恩终因伤势恶化,医治无效,于11月12日凌晨病逝。
拓展延伸
白求恩的遗嘱(节选)
亲爱的聂司令员:
今天我感觉非常不好——也许我会和你永别了!……告诉他们,我在这里十分快乐,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多有贡献。……两个行军床,你和聂夫人留下吧,两双英国皮鞋也给你穿了。骑马的马靴和马裤给冀中区的吕司令员。贺龙将军也要给他一些纪念品。……手表和蚊帐给潘同志。一箱子食品送给董(越千)同志,算作我对他和他的夫人、孩子们和姊妹们的新年赠礼!文学的书籍也全给他。医学的书籍和小闹钟给卫生学校。给我的小鬼和饲养员每人一床毯
子,并给小鬼一双日本皮鞋。照相机给沙飞,贮水池等给摄影队。每年要买二百五十磅奎宁和三百磅铁剂,专为治疗患疟疾病者和极大数目的贫血病患者。千万不要再到保定、天津一带去购买药品,因为那边的价钱要比沪港贵两倍。……最近两年是我平生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时日,感觉遗憾的就是稍嫌孤闷一点,同时,这里的同志,对我的谈话还嫌不够。……我不能再写下去了!让我把千百倍的谢忱送给你和其余千百万亲爱的同志!……
诺尔曼·白求恩
七律·到韶山
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赏析】这首七律,记述了毛泽东回到阔别三十二年的故乡时的真实感受。通过对韶山人民革命历史的回顾,以及对人民公社社员通过热情劳动而喜获丰收的描绘,赞扬了革命人民艰苦卓绝的战斗精神,歌颂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风貌,鲜明地体现了毛泽东高远的思想境界。
一课一得
叙议结合
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中,运用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来记叙白求恩的事迹,评价白求恩的精神,批评党内不良倾向,号召每一位共产党员向白求恩学习。请你试着用这种写作方法写一段话。
写作指导
“叙”就是记叙,包括记人、叙事;“议”就是对人、事的好坏、是非等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二者相结合,可以充分抒发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题。叙议结合主要有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三种形式。运用叙议结合手法时注意:叙述事实要充分,这是议论的基础;议论要针对所叙述的人或事,恰当且精练。
写作示范
2020年3月25日,中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罗马尼亚等国的医学专家召开了中欧抗疫交流直播会。会上,钟南山院士、李时悦教授等中国专家分享了中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宝贵经验。钟老等人身上闪耀着可贵的科学品质,也展示了中国人的世界担当。全球疫情肆虐,中国从未袖手旁观,而是不遗余力地为世界各国提供支持。疫情之下,命运与共,唯有团结协作,才能打赢这场全人类的战争。
先叙后议,从三个层面议论,由钟老等人的精神品质到中国抗疫的大国精神,再到全人类共同团结,层层深入,升华主题。
除了毛泽东,许多老一辈革命家也写过纪念白求恩的文章,如朱德的《纪念白求恩同志》、宋庆龄的《我们时代的英雄》、聂荣臻的《“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怀念白求恩同志》等。课外阅读这些文章,小组交流:白求恩大夫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哪一点对你触动最大?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