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地球之颠[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登上地球之颠[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6-05-09 14:2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4张PPT。登上地球之颠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 中国西部的山脉,大多山体高峻雄伟。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同尼泊尔,印度等国边境上的喜马拉雅山脉,绵延长达2400多公里,主脉海拔平均超过6000米,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在藏语中就是“冰雪之乡”的意思。其中最为高耸的则是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界上的珠穆朗玛峰,它高达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玛峰走进喜马拉雅山冰塔林千年寒冰冰墙从万米高空俯瞰珠穆朗玛峰珠峰夜景晨色6500米6500米仰望珠峰郭超人(1934---2000),湖北武穴人,中共党员,高级记者,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60年代随中国登山队完成攀登珠峰和希夏邦马蜂的报道。作者简介: 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纪录。郭超人,当时,他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间接了解到这次登山活动过程中的许多感人故事。登山成功后,郭超人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以最快的速度写成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并发表。这篇课文就节选自这篇通讯。
壮观的珠穆朗玛峰北侧 壮观的珠穆朗玛峰北侧 眺望远方的珠穆朗玛峰北侧王富洲屈银华 贡 布注意下列词语的字音和字形:diān biāncuī wēizhìzhìpú fú 峰巅 砭骨崔巍滞留窒息匍匐冰镐 体力不济迸散g?ojì
bèng词语积累养精蓄锐:养足精神,积蓄力量。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凄厉: (声音)凄凉而尖锐。窒息:因外界氧气不足或其他气体过多或者呼吸系统发生障碍而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匍匐:爬行。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 毫不犹豫。 请同学快速朗读课文,说出本文的写作顺序。根据写作顺序理清课文结构、看看全文可分几个部分 读一读.理一理 本文以时间顺序,记叙了四位勇士攀登珠穆朗玛峰巅的经过。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8段)四名勇士登上第二台阶。 5月24日早晨的珠峰前进营地、海拔8100密攀登珠峰第二台阶第二部分(9~15段)刘连满因过度疲劳停止攀登,他冒着死亡的危险,将氧气留给队友。第三部分(16~23段) 三名勇士在氧气用完的情况下登上了峰巅。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攀登通往峰顶的冰壁冰 裂缝 通往峰顶的雪壁走过冰瀑区登 上 地 球 之 颠央视工作人员在珠峰拼搏幕后英雄 1、中国登山队队员在突击主峰时遇到哪些困难?(6)高山反应(1)山路险峻(2)天气严寒(3)缺乏氧气(4)身体虚弱(5)黑夜登山问题探究 2、本文叙事,详略得当,说说文章重点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详写?(1)详写征服“第二台阶”的经过。因为这一“台阶”被外国探险家认为是不可逾越的,1924年英国赫赫有名的登山家马洛里和欧文就是在这一带失踪的。中国登山队员逾越“第二台阶”表现了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表现了他们团队协作的精神。(2)详写刘连满同志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的事迹。表现他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 3、中国登山队员靠什么克服这些困难的? 靠的是坚强的意力、坚韧的毅力、团结合作和勇于牺牲的精神。 4、文中刘连满的形象令人感动、难忘。他的哪些行动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从中表现出怎样的优秀品质 自我牺牲、团结协作的精神。联系全篇通讯看,登顶的胜利,是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结果。是集体主义精神的胜利。 5、课文中有不少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请找出来,想想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一、渲染登山环境的恶劣,这是为了衬托登山队员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二、描写美丽的珠峰景色,生动形象,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还可以求得放松,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珠峰景色。这在阅读效果上可称为一张一弛,给人美的享受。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 1假如你成功地登上珠穆朗玛峰,站在珠穆朗玛峰项上,你会有哪些话要说的呢?拓展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拓展 2、假如课文中的登山队员是在中午登上峰顶的,请你发挥想象,写一段景物描写的文字,描绘出登山队员登上峰顶看到的景色。活动与探究 3、我们人类有史以来总是不断进行各种各样的探险活动并经常为之付出惨重的代价,如2002年北京大学的山鹰社在登山活动中就有几位同学罹难。你认为作为大学生,未来的人才,他们这样做有价值吗?试就人是否具有探险精神写一篇文章,并与同学交流。(以上三题自选三题)祝贺你再见学习任务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