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09 07:3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重难点
题型
分值
重点
全球化下劳动力市场与移民社会的形成
选择题、非选择题
2-4
难点
全球化下的难民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1.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
(1)原因
经济全球化促使国际分工加深,生产的国际化大大加强。
(2)表现:开始时间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吸收了大量欠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如西欧、北美和大洋洲等发达地区从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地吸收了大量劳动力。)
②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量非洲劳动力涌向中东产油国。
③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高速发展的日本以及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吸引了许多亚非移民。
④20世纪90年代,东欧国家成为西欧、北美劳动力的新的来源地。
2.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变化
(1)原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表现
①20世纪50—70年代,大多数移民在制造业和公共服务业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蓝领迁移(蓝领:某些国家或地区指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
②20世纪80年代,贸易、金融等行业就业机会增加和跨国公司出现,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要求更高。(精英迁移)
归纳总结:经济全球化与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得分宝典: 20世纪以来人口迁移的特点
①人口迁移数量不断增多,占世界总人口比例较低。
②人口迁移分布不均衡,主要是向发达国家和地区迁徙。
③劳动力结构变化,迁移人口从体力劳动者到知识精英。
④世界人口结构变化,发达国家人口上升,发展中国家人口下降。
二、难民的困境和救助
1.产生的原因
(1)因为战争(如二次世界大战)、地区冲突(如阿以冲突)、宗教或部族矛盾、自然灾害(如1982—1984年的非洲大旱)、经济、政治等因素被迫离开原籍国,且不能或不愿返回原籍国。
2.产生的地区
①二战前的难民主要产生于欧洲。(如遭到纳粹德国迫害而流亡的犹太难民,其中最著名的爱因斯坦就是从德国流亡到美国的)
②二战后的难民主要产生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与局部战争密切相关)
难民在收留国一般没有基本的国民权利,处境困难。
历史纵横: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躲避纳粹德国的迫害,大批欧洲犹太难民辗转来到上海。其中,许多人凭借的是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签发的“生命签证”。二战时上海接纳了至少25000名犹太难民。2007年,在当年犹太难民集中居住的虹口区,建立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纪念馆搜集了大量与犹太难民相关的文物,并建立了犹太难民数据库。馆中还有一面以“拯救”为主题的名单墙,上面刻有目前搜集到的13732个曾经居住在上海的犹太难民的名字。
人物介绍:中国辛德勒——何凤山,他的大义却是在他死后,才慢慢浮出水面,是救过最多犹太人性命的人,2015年以色列总统表示:“中国人民在犹太民族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帮助了我们,以色列人民对此不会忘记。”
3.(针对难民问题,国际组织和国家是如何应对的呢?)联合国解决难民问题的措施
(1)1950年,成立联合国难民署,专门协调处理难民问题。
(2)1951年,联合国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规定救助难民的行动准则。
(3)1966年,联合国又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扩大1951年公约的适用范围。
(4)2000年12月4日,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1年起,每年的6月20日为“世界难民日”。
4.现状:国际社会在难民的人道主义救助上作了很大努力,但仍然没有改变难民逐年增加的趋势。国际社会要实现让世界不再有难民这一终极目标,仍然任重道远。
得分宝典:难民问题解决的途径
(1)发达国家:确定移民政策、立法支持,加大资金等人道主义援助。
(2)难民国家:利用好发达国家的援助资金发展经济,从本国解决难民问题。
(3)加强国际合作,着力解决战乱和贫困等根源问题,合理推动难民来源国走上长治久安与发展繁荣之路。
三、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世界出现了遍及各国的移民社会,移民社会的居民由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组成。在不同文化的交汇、借鉴与认同中,这些移民社会形成各种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
1.美国的移民文化
(1)特点:
以欧洲文化为主流。
民族和文化存在多样性。(例子:迈克·杰克逊,出生于美国的黑人,曾在乐坛轰动一时,而他的作品,后来被收录到了美国国会图书馆中,成为美国“文化,历史和审美的记录”的一部分。由此可知,移民使美国文化具有了多样性;美国“硅谷”的成功也是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科技精英的会聚)
(2)影响:
给美国社会带来了创新的活力。
使美国社会始终存在着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问题。
史料证史: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从16世纪起,欧洲人开始移居美国。欧洲移民带来资金和技术,开发矿山,发展工业和农业。……20世纪初美国每年接纳移民100万。目前,在美国人口中黑人占12.5%,白人占82%,华人有100多万,印第安人有100多万。可以说没有国际人口的迁移就没有今天的美国。20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为争取种族平等掀起民权运动,在民权运动的影响下,多元文化主义悄然兴起,逐渐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
2.新加坡的移民文化
(1)概况:在新加坡的人口构成中,中国的华裔移民超过了70%;其次为本地的马来族;还有近10%的印度裔移民。
(2)特点:新加坡的多元文化和谐共处,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3)表现
①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均为官方语言。
②各民族尊重彼此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各类宗教建筑形式各异
③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例题1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50年代初,大约有1500万到2000万移民获准进入英国、法国、德国和北欧国家。他们大多来自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南斯拉夫和土耳其等国家,也有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北非等其他国家和地区。这股移民潮(  )
A.有助于欧洲推进经济复兴计划
B.使冷战局势更加严峻
C.实质是宗教冲突下的难民问题
D.促使欧洲走向一体化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50年代初,大量移民进入欧洲主要是因为欧洲在战争中受到很大创伤,战后重建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人才,这股移民潮有助于欧洲经济迅速恢复,A正确;材料强调移民进入欧洲,而非体现美苏冷战,排除B;移民涌入欧洲不一定是宗教冲突下的难民问题,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欧洲走向一体化,排除D。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移民对欧洲经济发展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解题时需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

例题2(易错题) 1933-1944年,美国接纳了为数众多的知识难民,大约在22842到25535人之间。其中,在美国继续从事原来工作的大约有15000至17000人。但美国本土却约有5000名博士处于失业状态。这一现象最能说明( )
A.纳粹独裁统治导致欧洲知识难民涌入
B.经济大危机波及美国的知识界
C.罗斯福政府实行宽容的知识移民政策
D.大学和科研机构对人才需求有限
答案:C
解析:材料并非强调欧洲知识难民涌入的原因,故A项错误;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知识界的影响,不是材料主要说明的问题,故B项排除;罗斯福政府将美国本土的一些就业岗位让给欧洲知识难民,可见其宽容的知识移民政策,故C项正确;大学和科研机构对人才的需求,不是材料主要说明的问题,故D项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美国移民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解题时需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
例题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口移动理论认为,从移民移动的动机看,人口流动可以分为自愿性移民和被迫性移民。自愿性移民大致为不同程度地基于主观愿望而奔赴海外者;或为躲避专制迫害;或为改善自身的物质境况,谋求致富和发展的机遇。被迫性移民则是违背移民主观愿望在外力胁迫下的人口移动。
材料二 1939年德国军队侵占波兰以后,德意志第三帝国依据其拓展德意志人生存空间……开始了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的建立“德国人移民区”的殖民历史进程。但到1944年10月,最后一批移居到东部地区的25万德国人尚未建立好家园,便在苏联红军面前成为回迁的难民……在安置难民过程中,德国的农村地区比那些遭到盟军飞机轰炸的城市工业区接纳了更多的难民。战后的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但两个德国之间的难民的流动依然继续,东德人持续不断地通过柏林逃向西德,苏联因此在1961年修筑了柏林墙……被战争破坏和被分裂的德国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难民安置,盟国占领当局又寻求海外迁移与安置……德国的外迁难民在这一时期受到西方接纳国家的欢迎。从1946年到1961年,总共有77.97万德国人迁居海外,大量的高素质熟练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移民到了其他西方国家。
——据宋全成《论“二战”后初期德国的难民问题》整理
(1)指出材料一中“人口移动理论”中所列举的两种移民方式。选择其中一种方式,结合15—18世纪的世界历史,分析大西洋沿岸洲际人口移动情况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德国难民问题的成因和安置的特点。
答案:(1)方式:自愿性移民和被迫性移民。
自愿性移民:大批欧洲人为追求财富殖民美洲,客观上促进了美洲的开发和发展;大量财富被掠夺后运往欧洲,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破坏了印第安文明,致使印第安人大幅度减少。
被迫性移民:奴隶贸易使人口由非洲流向美洲,为美洲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使非洲人口大量减少,加剧了非洲的贫困落后。
(2)成因: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对外实施殖民政策的失败导致本国居民大量回流;大批苏联占领区(民主德国)居民逃往美、英、法占领区(联邦德国)。
特点:农村地区比城市接纳了更多的难民;渗透着深刻的冷战背景;得到美、加等国支持(或向海外移民多)。
解析: (1)问第一小问,方式由材料一中的信息“从移民移动的动机看,人口流动可以分为自愿性移民和被迫性移民”可以得出自愿性移民和被迫性移民两种方式。第二小问为开放性试题,可以任意选择一种移民方式按照要求来进行分析。如果选择自愿性移民,那么首先需要写出15一18世纪大西洋沿岸洲际人口移动情况,这一时期大批欧洲人为追求财富迁移至美洲,属于自愿性移民;这一过程的影响应该从对欧洲和对美洲及美洲印第安人三个角度思考作答。如果选择被迫性移民,结合所学可知奴隶贸易使人口由非洲流向美洲;这一过程的影响需要从对美洲和对欧洲、非洲等角度思考作答。(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1944年10月,最后一批移居到东部地区的25万德国人尚未建立好家园,便在苏联红军面前成为回迁的难民”可得出纳粹德国战败,对外实施殖民政策失败;根据材料二“东德人持续不断地通过柏林逃向西德”可知东德居民逃向西德。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德国的农村地区比那些遭到盟军飞机轰炸的城市工业区接纳了更多的难民”“战后的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苏联因此在1961年修筑了柏林墙”“盟国占领当局又寻求海外迁移与安置……德国的外迁难民在这一时期受到西方接纳国家的欢迎”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德国难民安置的特点。
考点:本题考查难民的困境与援助。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解题时需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