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字
母代号填在下面的答题栏内)
1.下列关于《共同纲领》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规定了新中国的性质,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②规定了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③规定了新中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基本政策④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歌曲能反映时代特点,往往成为—个时代的主旋律。“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这首美丽动人的歌曲唱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下列关于我们“当家作主站起来”伟大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B.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C.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D.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3.“宁愿自己牺牲,决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履行了自己入党申请书中这一誓言的人物是
A.聂耳 B.冼星海 C.邱少云 D.王进喜
4.毛泽东在建国初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种粮食,……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不能造”。针对这一现实,1953年党提出以“一化三改”为核心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一化”是指
A.手工业合作化 B.社会主义工业化
B.农业合作化 D.教育现代化
5.右图所示文献是在下列哪一会议上制定通过的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中共八大
6.下列示意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当时自然灾害极为严重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7.某地一家院门上有一幅对联:“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是“多快好省”。这副对联大致出现在
A.土地改革运动期间
B.农业合作化运动期间
C.改革开放时期
D.“大跃进,’运动期间
8.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四次大变化,其中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的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C.土地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代表的精神被称之为“铁人”精神,其典型特征是
A.科学发展 B.与时俱进 C.艰苦拼搏 D.集体主义
10.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进程中,下列人物事迹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王进喜 焦裕禄 雷锋 邓稼先
①艰苦创业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③同仇敌忾抗击侵略④国际主义人道主义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11.邓小平同志指出: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A.“大跃进” B.“文化大革命'’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三大改造过程中的急于求成
12小敏同学准备作一个题为《我眼中的“文化大革命”》的发言,以下内容不适合出现在发言提纲中的是
A.民主法制遭受践踏 B.国民经济破坏严重
C.文化教育历经浩劫 D.外交事业停滞不前
13.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十一届 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三个代表思想
14.下列图片所示的历史事件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的是
A B C D
1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开始于
A.农村 B.城市 C.金融 D.国有企业
16.有一首词中写道:“小岗村头,土地承包,石破天惊。看天南地北,春风到处,人欢马跃,妇孺躬耕……”。词中赞美的是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国有企业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7.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松绑”就是迫切要求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设立经济特区
18.张伟前往我国地理位置最南边的经济特区参观学习,他到达的是
A.厦门 B.深圳 C.珠海 D.海南
19.20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
A.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B.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C.将整个海南省建成特区 D.建立深圳经济特区 一
20.拨乱反正秉承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改革开放开创社会主义特色道路。下列描述,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A.三大改造奠基础 B.一五计划谋发展
C.经济特区显活力 D.两弹一星显国威
21.我国根本政治制度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核心是
A.共产党员当家作主 B.全体公民当家作主
C.人民当家作主 D.人民代表当家作主
22.1978年后,我国民主建设的进展令人振奋。其中有力地保障了城乡人民当家做主权利的是
A.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中央政治局会议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农村和城镇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
23.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
A.中共七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五大
24.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重大历史贡献是
A.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B.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D.确立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光辉旗帜
25.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讲话应该是在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
C.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讲话 D.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9分,27题13分,28题12分,29题16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五”计划规定,五年内国家用于经济和文化建设的投资总额达766.4亿元,折合黄金7亿多两,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58.2%用干工业.其中又把88.8%用于重工业建设。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得到苏联政府的很大帮助。中苏双方谈判确定苏联帮助中国兴建l56个项目,这是“一五”计划工业建设的中心。但是,党仍然坚持和强调自力更生为主。凡能自己解决的尽量自己解决。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简史》
(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投资的重点什么 (2分)
(2)在实行“一五”计划过程中坚持的主要方针是什么 为贯彻这一方针,我国人民进行了
怎样的努力 (4分)
(3)“一五”计划执行的自力更生的方针今天是否过时 为什么 (3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男女争登点将台,万千炉子一齐开。火花日夜无停息,赢得铁流滚滚来。炼铁何难复炼钢,超英赶美可非狂!手工操作君毋笑,中国人多力量强。
——中国农民诗(1958年)
材料二 河南红旗人民公社办的公共食堂,将野菜和红薯那样的粗食,精心烹调成“山珍海味,已经做到一个月九十顿饭顿顿不重样。
——《人民日报》(1958年1 1月6日)
材料三 鸡公山上红旗插,水稻亩产四万八。
——《河南日报》(1958年9月9日)
(1)材料一反映出“大跃进”运动是以什么为中心的 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运动 (4分)
(2)材料三中水稻亩产四万多斤是真实的吗 它反映了“大跃进”中的哪一种错误 (3分)
(3)1958年我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左”的错误 (4分)
(4)针对这种错误引起的经济困难,我们党是如何解决的 (2分)
28.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的产量对照表
材料二 建国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材料三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依据材料一,为改变落后状况,1953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结果如何 (4分)
(2)依据材料二,导致我国l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
29.在学完中国现代史后,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了探究。
(1)【回顾历史】
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4分)
(2)【总结成就】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你知道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吗 1980年、l982年、l987
年、l992年,他领导中国人对民族复兴之路分别进行了哪些探索 (10分)
(3)【展望未来】
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
(2分)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l 12 13
答案 C D C B A C D A C C B D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A D B D A C C D B D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9分,27题l3分,28题12分,29题16分,
共50分。)
26.(1)重工业建设。(2分)(2)自力更生为主。(2分)全国广泛开展增产节约、劳动竞赛和技术革新运动。(2分)(3)没有过时。(1分)原因: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文化都还较落后,必须永远坚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改革开放,走独立自强之路。(2分)
27. (1)以大炼钢铁为中心;(2分)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2)不真实;(1分)浮夸风泛滥。(2分)(3)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4分)(4)1 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2分)
28(1)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2分)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2分)(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三年自然灾害。(4分)(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2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29(1)开启“中国新生”的事件是开国大典。(2分)开启“伟大转折”的事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2)邓小平。(2分)1980年,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经济特区;(2分)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分)1 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分)1 992年,南巡讲话,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2分)(3)要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坚持党的领导;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