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第2课时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课前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自然段,知道了少年中国的特点,这节课我接着学习第2、3自然段。
品读鉴赏
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本段都是四字句,逢双句押韵,节奏明快,朗朗上口,读时先理解意思,再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意气风发、豪情满怀之感。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句意:红日刚刚升起,道路充满霞光。
借初升的红日光芒四射,象征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
象征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句意:黄河潜藏的水流爆发出来,势不可当,浩浩荡荡。
用浩荡奔涌的黄河,象征少年中国的发展不可限量。
象征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句意:潜龙从深渊中腾跃而起,它的鳞爪舞动飞扬。
腾渊的潜龙,象征着少年中国必然崛起。
象征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句意:幼虎在山谷中吼叫,所有的野兽都害怕惊慌。
幼虎的叫声震动山谷,象征着少年中国的巨大声威。
象征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句意:鹰隼展翅试飞,掀起狂风,飞沙走石。
鹰隼展翅试飞,尘土飞扬,象征着少年中国的磅礴气势。
象征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句意:奇花刚开始孕育花蕾,华美瑰丽,富丽堂皇。
奇异的花孕育蓓蕾,象征少年中国的美好未来。
象征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句意:宝剑在磨刀石磨出来,发出耀眼的光芒。
闪耀着光芒的宝剑,象征少年中国的奋发有为。
象征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句意:头顶着苍天,脚踏着黄土大地。
头顶苍天,脚踏大地,象征着少年中国顶天立地。
象征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句意:从时间上看,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从空间上看,中国有辽阔的疆域。
赞扬了少年中国的历史悠久、地大物博。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句意:前途像海一般宽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
展望少年中国的将来,前途无量。
课文用了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
(课后习题第2题)
本段中作者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押韵,富有气势,辅以有感情地朗读,可以读出这些事物的生机勃勃,利于作者表达对少年中国的热烈赞颂和无限向往。
课文还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象征。
“潜龙”“乳虎”“鹰隼”等事物,将一个突然崛起、幸福美好、前程灿烂的少年中国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本段要读出感叹的语气。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句意:真美啊,我们的少年中国,将与天地一样永远不老!真雄壮啊,我们的中国少年,将与国土一样没有疆界!
总结全文
直抒胸臆
两个感叹句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感染力,表达了作者对少年中国与天齐寿的祝福,以及对中国少年与国家共命运的呼唤,读后使人心潮澎湃。
这3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中国少年承担着少年中国繁荣昌盛的重任,少年强才能中国强,而一个强大富庶的少年中国则会为中国少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有什么联系?
(课后习题第2题)
板书设计
少年中国说(节选)
少年和国家紧紧相连
前程灿烂的少年中国
讴歌少年和国家美好未来
—象征
—对偶
讴歌祖国未来
寄予少年希望
—排比
主旨提炼
本文节选自《少年中国说》,作者以整齐的句式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激励中国少年发愤图强,勇挑建设少年中国的历史重任,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热切期盼。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
这篇课文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强烈的鼓励性。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所以读的时候要“连贯而有气势”。
教材习题答案
背诵课文。
利用排比句式
记住关键词
八字一组的句式
事物出现的顺序
对仗句式
关键词
课文诉说了中国人的强国梦想。百年来,在强国梦想的激励下,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人物,为国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地质学家李四光、核物理学家邓稼先、数学家华罗庚、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查找资料,读一读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故事,和同学做一份手抄报。
他倾尽毕生心血,创立中国地质力学;在他的理论指导下,中国陆续发现大庆、胜利等油田,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他带领团队,找到铀矿,为“两弹”研制作出突出贡献。
李四光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开拓者他把数学方法应用于实际,发明并推广了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的“优选法”和“统筹法”,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华罗庚
他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时值该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自然灾害顽强斗争,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共和国的脊梁”。
焦裕禄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带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邓稼先
他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独创两系法杂交水稻,这一方法的成功是作物育种上的重大突破,使中国的杂交水稻研究保持在世界领先水平。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1978年,安徽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为了不再挨饿、不再讨饭,18位农民把分田到组“秘密”改为分田到户,搞“大包干”。18个鲜红的手印催生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为中国农村土地改革提供了范本。
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
选做。和同学集体朗诵课文。
本文意蕴丰厚,情感充沛,读来铿锵有力,集体朗诵时,要在领会作者情感的基础上,靠内心的真情实感,引起共鸣。朗诵时,同学之间要相互配合,断句、语速、语调都要统一,可以配上相应的背景音乐。
课外拓展
随堂练习
1.
选字填空。
泻
屿
(1)(
)药
岛(
)
(2)
代(
)
(
)水
潜
替
泻
替
屿
潜
2.
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潜龙腾渊,(
);乳虎啸谷,(
);鹰隼试翼,(
)。
百兽震惶
风尘吸张
鳞爪飞扬
3.仿写句子。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这句话是运用了(
)的修辞。
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
排比
课后作业
把文中描写少年的句子抄下来。
课下观察周边同学的学习生活,请你以小短文的形式展示一下,写出你的同学的精神风貌的特点。(共27张PPT)
第1课时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课前导入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这些诗句都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爱国是中华文化的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与爱国有关的文章——《少年中国说(节选)》
助学资料
生平介绍:字卓如、任甫,号任公,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
梁启超(1873-1929)
主要作品:有《饮冰室合集》《中国史叙论》《新史学》。《少年中国说》选自《饮冰室合集》。
写作背景
《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先生于1900年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文章。当时八国联军企图瓜分中国,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一盘散沙”,不能自治,只能由帝国主义列强共管或瓜分。一些无知的中国人,也散布悲观想法,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驳斥帝国主义的无耻言论,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的心理,激起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梁启超写下了这篇《少年中国说》。
字词乐园
飞泻
鱼鳞
惶恐
怪胎
鞋履
怪哉
飞泻
鱼鳞
惶恐
怪胎
鞋履
怪哉
xiè
lín
tāi
huáng
lǚ
zāi
我会读
摘星星
鳞
泻
惶
胎
哉
履
泻
潜
试
胎
皇
履
疆
我会写
(泻药)
(潜泳)
(尝试)
(怀胎)
(皇帝)
(履行)
(疆域)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腹泻
下泻
造句:长江之水从山间奔泻而来,壮观极了。
xiè
部首:氵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
,
右部“与”竖折折钩的第一个折在横中线上。
点击播放
重点字讲解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胎生
外胎
造句:他和他的哥哥是一对双胞胎。
tāi
部首:
月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
左部“月”字要写得窄而长。
点击播放
结构:上下结构
组词:皇冠
皇宫
造句:那些冠冕堂皇的话我就不多说了,说了也没用。
huáng
部首:
白
书写指导:
“王”的第四笔横要写得长一点。
点击播放
结构:半包围结构
组词:履带
履行
造句:履行诺言是我们必备的品德。
lǚ
部首:
尸
书写指导:整体要写得紧凑一些,上面“尸”
较小,“复”的最后一撇舒展。
点击播放
试
潜
疆
注意红色部分,不要写错哦
不要多写“一撇”
点,不要写成“撇”
不要忘写。
左边是“弓”,表示丈量田地,右边是两个“田”,表示两块天挨在一起,中间有界限。金文在“田”两边各加一横。
趣识字——疆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楷书
规范化
简化
解词义
1.华美瑰丽,富丽堂皇。
(
)
2.恐惧。
(
)
3.液体很快地流。
(
)
4.表示将来还有机会。
(
)
矞矞皇皇
惶
泻
来日方长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注释理解。
初读感知
准
通
2.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
“少年中国”是指朝气蓬勃、前途无量的中国。
“少年中国说”即“论前途无量的中国”。
“说”是一种古代常用的文体,在这里表示议论。
写建设少年中国的责任在中国少年。?
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
直接表达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颂与祝福。
课文围绕“少年中国说”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品读鉴赏
本段的语句对仗,朗读时借助“少年……则国……”的句式读好句子的停顿和节奏,在读好短句的基础上读好长句,“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要重读,整段朗读时语调逐渐提高,读出气势。
想一想:作者心中的少年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中国?
作者心中的少年中国是智慧、富裕、强盛、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的中国。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句意:所以说今天的责任,不在别人身上,全在我们少年身上。
写出少年对国家的重要性。
总领全文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
少年中国的特点。
句意:少年有才智国家就有才智,少年富足国家就富足,少年强盛国家就强盛,少年独立国家就独立,少年自由国家就自由,少年进步国家就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国家就胜于欧洲,少年称雄于世界,国家就称雄于世界。
想一想:“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这些词语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不能。只有拥有了智慧,才会富裕;富裕了才能强大;……先胜过了欧洲,最后才能雄于地球。这无论从内容上还是情感上都是层层推进的。
本文是梁启超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朗读时要铿锵有力,爱国情荡气回肠。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练习
一、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形。
步履
(
lǚ
lǔ
)
美哉
(zāi
zǎi)
一
千里
(泻
泄)
纵横
√
√
√
(héng
hèng
)
√
二、连一连
天戴
地履
前途
来日
方长
似海
其黄
其苍
课后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第1自然段。
3.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要求会写的7
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