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专项练习(十一)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专项练习(十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1-17 08:49:27

文档简介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专项练习(十一)
一、阅读理解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早》节选
早哇!鲁迅的书桌上就刻着一个“早”字。
这个字还有这样一段来____(历 励 厉):那年鲁迅的父亲生了病,躺在床上。鲁迅一面上书塾,一面要帮家务,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素以品行方正_____教书认真著称的寿镜吾老先生严____(历 励 厉)地说了这样一句话_____以后要早到_____鲁迅听了没有说什么,默默地回到座位上。他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就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1)选择选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
来   (历 励 厉) 严   (历 励 厉)
(2)“当铺”的“铺”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铺”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铺子;商店;②用板子搭的床;③驿站(今多用于地名)。“当铺”的“铺”应选择第   种解释。
(3)在选文中的横线上加上标点。
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素以品行方正   教书认真著称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说了这样一句话   以后要早到   
(4)“他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实际是指鲁迅   。
(5)找出表明鲁迅迟到的原因的句子和表明鲁迅严格要求自己的句子。
(6)从这件事我们可以感受到鲁迅   的精神。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埃及的金字塔》节选
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1)用一句话概括文段的内容:   。
(2)理解文段内容,填空。
①“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②“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这句话的作用是   。
③除此之外,文段还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如“   ”。
(3)找出表现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时历经辛苦艰难的句子。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海伦·凯勒》节选
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海伦学会了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沙利文老师心疼地用布把她的手指一一包扎起来。就这样,海伦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1)“如饥似渴”的意思是   。请用“——”画出表现海伦如饥似渴学习的语句   。
(2)从   、   这两个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出沙利文老师对海伦的怜爱。请用“倾注”这个词写一句对沙利文老师表示敬佩的话   。
(3)文段主要讲了   。
(4)看到海伦这样勤奋学习,你想到了哪些关于勤奋学习的成语?请写下来。(至少4个)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节选
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1)写出文段中画“——”的古文原话。
(2)“悲愤交加”的意思是   。联系全文来看,司马迁“悲愤交加”的结果是   。
(3)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文段中画“——”句子的内容。
(4)“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这表现出司马迁(  )
A.不怕牺牲。
B.仇恨当时的社会制度。
C.一定要完成编写《史记》这部著作的决心。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历;厉
(2)钅;7;P;pù;①
(3)、;:“;!”
(4)把一个坚定的信念刻在了心里
(5)迟到的原因:鲁迅一面上书塾,一面要帮家务,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
严格要求自己:他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就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6)严格要求自己时时早,事事早
【知识点】字形;字义;标点符号;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能力。音同,形、意不同,组词不同。解答时要依据词义注意比较。如:来(历 )、严(厉)。
(2)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故: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素以品行方正、教书认真著称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后要早到!”
(4)学生应培养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他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实际是指鲁迅把一个坚定的信念刻在了心里。
(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从文中找到答案。
(6)概括人物精神时应注意从归纳“是怎样的人”来提炼精神品质,人物的精神品质主要指有善心、诚信、勤学好记、助人为乐、廉洁奉公等。概括从层级上看有两类:一类是直接从文章中寻找概括性的语句即可,是比较简单的概括。一类是文中没有现成答案,要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本题属于前一类,从这件事我们可以感受到鲁迅严格要求自己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从结构、字义两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选词填空。(2)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3)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4)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意思表述正确即可。(5)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6)本题考查概括人物的精神品质的能力。
2.【答案】(1)文段主要介绍了胡夫金字塔的宏伟壮观及建造建的不易
(2)作比较;使读者更直观地了解金字塔的高度;形象真切地写出了胡夫金字塔石块之间砌合得十分紧密;列数字;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
(3)为了建造……30年时间。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1)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2)此题考查说明方法 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结合上下文,分析说明作用。①“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使读者更直观地了解金字塔的高度。②“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这句话的作用是形象真切地写出了胡夫金字塔石块之间砌合得十分紧密。③除此之外,文段还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如: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从文中找到答案。故:为了建造……30年时间。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2)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答案】(1)形容要求非常迫切;她不分昼夜……都摸出了血。
(2)心疼;包扎;沙利文老师,海伦的点滴进步,都倾注了您大量的心血,您真是一位了不起的老师!
(3)海伦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刻苦学习并学会了很多东西
(4)废寝忘食;夜以继日;通宵达旦;闻鸡起舞
【知识点】词义;成语;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然后再从文中找出表现海伦如饥似渴学习的语句。(2)①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从文中找出沙利文老师对海伦的怜爱的词语(心疼、包扎)。②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如:沙利文老师,海伦的点滴进步,都倾注了您大量的心血,您真是一位了不起的老师!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记人的文章要抓住,课文写的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然后概括主要内容。故:海伦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刻苦学习并学会了很多东西。
(4)本题考查分类掌握成语的能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关于勤奋学习的成语:废寝忘食;夜以继日;通宵达旦;闻鸡起舞。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2)①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②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完整的话,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3)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能力。(4)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4.【答案】(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悲伤和愤怒交织在一起;发愤写完了《史记》
(3)忍辱负重
(4)C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古文原话。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句意。在此基础上,筛选符合要求的诗句即可。
(2)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悲愤交加”的意思是悲伤和愤怒交织在一起。联系全文来看,司马迁“悲愤交加”的结果是发愤写完了《史记》。
(3)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成语及意思。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忍辱负重。
(4)学生应培养理解语句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这表现出司马迁一定要完成编写《史记》这部著作的决心。故选C。
【点评】(1)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语句的意思。(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3)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4)能够根据语境推断句子的含义。
1 / 1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专项练习(十一)
一、阅读理解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早》节选
早哇!鲁迅的书桌上就刻着一个“早”字。
这个字还有这样一段来____(历 励 厉):那年鲁迅的父亲生了病,躺在床上。鲁迅一面上书塾,一面要帮家务,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素以品行方正_____教书认真著称的寿镜吾老先生严____(历 励 厉)地说了这样一句话_____以后要早到_____鲁迅听了没有说什么,默默地回到座位上。他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就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1)选择选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
来   (历 励 厉) 严   (历 励 厉)
(2)“当铺”的“铺”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铺”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铺子;商店;②用板子搭的床;③驿站(今多用于地名)。“当铺”的“铺”应选择第   种解释。
(3)在选文中的横线上加上标点。
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素以品行方正   教书认真著称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说了这样一句话   以后要早到   
(4)“他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实际是指鲁迅   。
(5)找出表明鲁迅迟到的原因的句子和表明鲁迅严格要求自己的句子。
(6)从这件事我们可以感受到鲁迅   的精神。
【答案】(1)历;厉
(2)钅;7;P;pù;①
(3)、;:“;!”
(4)把一个坚定的信念刻在了心里
(5)迟到的原因:鲁迅一面上书塾,一面要帮家务,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
严格要求自己:他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就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6)严格要求自己时时早,事事早
【知识点】字形;字义;标点符号;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能力。音同,形、意不同,组词不同。解答时要依据词义注意比较。如:来(历 )、严(厉)。
(2)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故: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素以品行方正、教书认真著称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后要早到!”
(4)学生应培养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他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实际是指鲁迅把一个坚定的信念刻在了心里。
(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从文中找到答案。
(6)概括人物精神时应注意从归纳“是怎样的人”来提炼精神品质,人物的精神品质主要指有善心、诚信、勤学好记、助人为乐、廉洁奉公等。概括从层级上看有两类:一类是直接从文章中寻找概括性的语句即可,是比较简单的概括。一类是文中没有现成答案,要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本题属于前一类,从这件事我们可以感受到鲁迅严格要求自己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从结构、字义两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选词填空。(2)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3)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4)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意思表述正确即可。(5)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6)本题考查概括人物的精神品质的能力。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埃及的金字塔》节选
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1)用一句话概括文段的内容:   。
(2)理解文段内容,填空。
①“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②“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这句话的作用是   。
③除此之外,文段还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如“   ”。
(3)找出表现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时历经辛苦艰难的句子。
【答案】(1)文段主要介绍了胡夫金字塔的宏伟壮观及建造建的不易
(2)作比较;使读者更直观地了解金字塔的高度;形象真切地写出了胡夫金字塔石块之间砌合得十分紧密;列数字;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
(3)为了建造……30年时间。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1)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2)此题考查说明方法 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结合上下文,分析说明作用。①“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使读者更直观地了解金字塔的高度。②“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这句话的作用是形象真切地写出了胡夫金字塔石块之间砌合得十分紧密。③除此之外,文段还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如: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从文中找到答案。故:为了建造……30年时间。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2)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海伦·凯勒》节选
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海伦学会了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沙利文老师心疼地用布把她的手指一一包扎起来。就这样,海伦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1)“如饥似渴”的意思是   。请用“——”画出表现海伦如饥似渴学习的语句   。
(2)从   、   这两个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出沙利文老师对海伦的怜爱。请用“倾注”这个词写一句对沙利文老师表示敬佩的话   。
(3)文段主要讲了   。
(4)看到海伦这样勤奋学习,你想到了哪些关于勤奋学习的成语?请写下来。(至少4个)
【答案】(1)形容要求非常迫切;她不分昼夜……都摸出了血。
(2)心疼;包扎;沙利文老师,海伦的点滴进步,都倾注了您大量的心血,您真是一位了不起的老师!
(3)海伦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刻苦学习并学会了很多东西
(4)废寝忘食;夜以继日;通宵达旦;闻鸡起舞
【知识点】词义;成语;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然后再从文中找出表现海伦如饥似渴学习的语句。(2)①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从文中找出沙利文老师对海伦的怜爱的词语(心疼、包扎)。②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如:沙利文老师,海伦的点滴进步,都倾注了您大量的心血,您真是一位了不起的老师!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记人的文章要抓住,课文写的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然后概括主要内容。故:海伦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刻苦学习并学会了很多东西。
(4)本题考查分类掌握成语的能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关于勤奋学习的成语:废寝忘食;夜以继日;通宵达旦;闻鸡起舞。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2)①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②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完整的话,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3)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能力。(4)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节选
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1)写出文段中画“——”的古文原话。
(2)“悲愤交加”的意思是   。联系全文来看,司马迁“悲愤交加”的结果是   。
(3)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文段中画“——”句子的内容。
(4)“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这表现出司马迁(  )
A.不怕牺牲。
B.仇恨当时的社会制度。
C.一定要完成编写《史记》这部著作的决心。
【答案】(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悲伤和愤怒交织在一起;发愤写完了《史记》
(3)忍辱负重
(4)C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古文原话。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句意。在此基础上,筛选符合要求的诗句即可。
(2)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悲愤交加”的意思是悲伤和愤怒交织在一起。联系全文来看,司马迁“悲愤交加”的结果是发愤写完了《史记》。
(3)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成语及意思。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忍辱负重。
(4)学生应培养理解语句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这表现出司马迁一定要完成编写《史记》这部著作的决心。故选C。
【点评】(1)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语句的意思。(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3)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4)能够根据语境推断句子的含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