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习作:
即景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1课时
大家一定都知道“风景如画”这个词,它比喻风景像画卷一样优美,富有意境。你见过哪些美丽的景物?
习作内容
朝阳喷薄而出
夕阳缓缓西沉
林中百鸟争鸣
园中鲜花怒放
即景
写法培优
认真审题
本次习作是半命题作文“
即景”,要求我们根据观察对象,把题目补充完整。
即景
眼前的、当下的景物。
较短时间内所见
有一定
变化
自然现象
自然景观
风
雨
雷
雾
日出
日落
山水田园
荷塘湖泊
早晨的公园
雨后的池塘
观察时间
观察地点
观察的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
观察顺序
景物的变化
确定观察对象,重点观察它的动态变化,填写下面的观察记录单:
拟题时,可以直接把观察的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补充到题目中,也可以把观察景物的范围补充进去。
雨中即景
日落即景
观察景物的范围
田野即景
窗外即景
自然现象
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由远及近
由近及远
由上到下
由下到上
由前到后
由中间到两边
按照景物变化过程的先后顺序来介绍
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按照时间顺序描写天空的动态变化。
下面这段话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天空的?
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
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描写了天空颜色的动态变化。
下面这段话描写的是天空的什么变化?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用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描写鸟儿们飞翔、欢叫的动态情景。
下面这段话是怎样写出群鸟欢腾的场面的?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下面这段话是怎样写出月亮的动态变化的?
抓住月亮形状的变化,用“溜、爬”等动词,和“先、再、渐渐地”表承接关系的词,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动态变化。
1.选定动态变化的角度。
2.用好承接词语。
3.使用恰当的动词。
总结:怎样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
习作素材
描写颜色的好词
红色
浅红
粉红
桃红
火红
鲜红
血红
艳红
朱红
暗红
黄色
黄色
鹅黄
浅黄
嫩黄
金黄
姜黄
橘黄
深黄
明黄
土黄
绿色
新绿
嫩绿
浅绿
翠绿
青绿
深绿
亮绿
墨绿
声音
萧萧
潺潺
隆隆
沙沙
窸窸窣窣
淅淅沥沥
鸦雀无声
万籁俱寂
震耳欲聋(共20张PPT)
习作:
即景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2课时
评改范例
到了上午,雾就更白了,更浓了。清晨,淡淡的雾在校园里飘着,像轻纱笼罩着整个校园。我站在远处看同学的身影朦朦胧胧的,教学楼亮灯的窗口也像罩了层纱。空气湿漉
读下面的例文,你觉着这段描写好在哪里?有什么问题?
《雾中即景》片段
漉的。浓雾很淘气,藏起了太阳的利剑,太阳刚露了一下脸就躲进了云里。眼前只有这白色的雾,像牛奶一样,分不清天和地,更看不清人影。马路上的车灯眨着它那黄水晶般的大眼睛。中午,太阳探出半个脑袋,雾一下子淡了。
优
点
语言描写生动,恰当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了雾的动态变化。
缺
点
先写上午,再写清晨,最后写中午,描写顺序混乱。
想一想:怎样写才能将雾的变化过程写得更清楚呢?
按照时间顺序来写:
清晨
上午
中午
清晨,淡淡的雾在校园里飘着,像轻纱笼罩着整个校园,空气湿漉漉的。我站在远处看同学的身影朦朦胧胧的,教学楼亮灯的窗口也像罩了层纱。马路上的车灯眨着它那黄水晶般的大眼睛。太阳刚露了一下脸就躲
修改后例文:
进了云里。渐渐地,雾更白更浓了。浓雾很淘气,藏起了太阳的利剑,让人们的眼里只有像牛奶一样的它,分不清天和地,更看不清人影。中午,太阳探出半个脑袋,雾一下子淡了。
可以根据所写景物的特点,回顾观察顺序,看看是否把变化过程写清楚了。
晚上,我走出家门,发现今晚的天空干净得很,没有一丝云。一轮月亮把小区照得亮亮的,似乎星星也暗了许多。月光下的小池塘更亮了,水里能看见圆圆的月亮。出来散步的人很多。
读下面的例文,你觉着这段描写有什么问题?
《月夜即景》片段
问题分析
这一段按顺序描写了天空、月亮、小池塘、散步的人,但没有写出动态变化。
想一想:这样的月夜,哪些景物是有动态变化的?怎样描述出月亮、小池塘和散步的人们的动态?在描写动态时,用什么词语最准确?
写动态变化,可以写月亮是怎么一点点升高;它一开始照到小池塘时,是什么样的场景;随着月亮升到半空中,又是怎样的场景;等等。
晚上,我走出家门,发现今晚的天空干净得很,没有一丝云。月亮慢慢地爬上楼顶,把小区照得亮亮的,连平日里亮闪闪的星星似乎也暗了许多。月光下的小池塘更亮了,像一面镜子。走近池塘,能看清池塘粼粼微波中颤动的圆圆的月亮,好像伸手就可以触到它。在我凝神遐想的时候,水里的圆月悄
修改后例文:
悄地挪移了,依然是那样颤动,池塘里楼群的阴影也挪移了,整个池塘也成了一个人间的圆月。偶尔有调皮的小鱼儿探出头,荡起的水纹一圈圈扩散开来,让这圆月微微动起来。池塘边的小路上,出来散步的人很多,他们边走边聊,享受着这银色的月光。
要抓住景物特点,如形状、颜色、数量、声音等方面的变化,来描述景物的动态。
静态描写,写日出前幽静的环境,与日出后的热闹景象形成对比。
日出即景
今天,我特意早起去看日出。我遥望着东方的天空,充满期待。①
淡青色的天空镶着几颗残星,大地朦朦胧胧的,如同笼罩着一层银灰色的轻纱。②这时,万籁俱寂,偶尔从远处传来几声鸟鸣。
①交代时间和要写的景物。
范文点评
佳作引路
名师评价
②静态描写,写日出前幽静的环境。
③动态描写,写太阳升起过程中的形状变化。
一会儿,天边浮起一片红云,山峦、树梢都像盖上了一层红色锦缎——那是朝霞,太阳就要出来了。
慢慢地,太阳冒出了地平线,红红的,像一个蒙着面纱的害羞少女,悄悄窥视着人间。缓缓地,太阳一点一点地向上升,终于,它露出了整张脸。③
这时,霞光万道,半边天空被染得通红,广阔的大地也被涂上了一层鲜红的油彩。片片翠绿的树叶在晨风的吹拂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辉。鸟儿披着一身红霞,唱着歌,在天空飞着。此刻,寂静的村庄也醒了,人们开始了晨炊。④多么美丽的图画啊!
④动态描写,写太阳升起后树叶、鸟儿、村庄的动态变化。
过了一会儿,红光悄然散去,太阳射出万道金光。天更蓝了,像深沉的大海,辽阔而明净。云也变了,白花花的,显得无比柔和。远处的山峦露出了清晰的脸庞。近处的树木,秀美挺拔,亭亭玉立。⑤小路上,人影点点,笑语阵阵,整个世界充满了生机。
这美丽的景色感染了我,陶醉了我,我觉得自己仿佛已经融入了朝阳的光辉里。⑥
⑤运用比喻、拟人,把景物变化写得生动形象。
⑥点明主题,表达对日出景色的喜爱之情。
这篇习作按时间顺序,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静态、动态描写,将日出过程中的景物变化写得生动形象。语言简洁生动,景物变化丰富多彩。
佳作点评
评价标准
评价要求
自我评价
同桌评价
可以这样修改
具体写出了景物的变化
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
语言生动
表达形式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