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科学生物部分第二轮复习
专题五 免疫
一、基本概念梳理
1、健康包括 、 、 。
2、细菌是一种 细胞的 生物, 成形的细胞核。细菌引起的疾病可用
治疗。
真菌是一种 生物, 成形的细胞核。
病毒 细胞结构,由 和 组成。
3、人体的免疫功能包括: 、 、 。
免疫功能异常,会导致 、 、 。
4、人体的抗传染免疫包括 和 。
特异性免疫包括①由B淋巴细胞产生 来完成的 。
②由T淋巴细胞释放 来完成的 。
5、人工免疫包括 和 。
6、传染病:
三个特点: 、 、 。
流行的三个环节: 、 、 。
预防的三个措施: 、 、 。
7、输血 ABO血型系统是由 决定的。
输血的原则:
血型 凝集原(红细胞上) 凝集素(血清中) 能接受的血型
A型
B型
AB型
O型
二.典型例题
例一:(5分)今年一些幼儿园和小学发生了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等。手足口病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普通人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为了防止疾病流行,杭州市疾控中心提出以下预防措施(选摘):
①托幼机构做好晨问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②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消毒,患儿粪便及排泄物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③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人;(1)由材料可知,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2)从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来看,上述措施②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 。
(3)人患了手足口病后,可获得免疫力,这是因为病原体侵入血液后,B淋巴细胞会产生免疫反应,此时的病原体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 ,患者体内会产生相应的 ___________________ 和记忆细胞。当肠道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就会被消灭。这种针对某一种病原体的防御作用,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免疫。
例二:(3分)在暂时缺乏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医生手术过程中给某AB型血患者体内缓缓输入了少量A型血,结果未发生凝集反应,手术取得了成功。上述临床输血实例中,尽管供血者的血清中有 凝集素能与受血者红细胞上的 凝集原相对抗,但由于少量A型血缓慢输入患者血液的过程中,其A型血的血清迅速被患者的血清所稀释,因浓度过低而无法使患者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另外,由于受血者的血清中没有 ,因此也无法使供血者的红细胞凝集。
能力训练:
1、下列关于ABO血型系统中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人的血型是由遗传决定的,终生不变;
B、ABO血型系统的血型是由红细胞上的凝集原决定的;
C、红细胞上的凝集原有两类:A凝集原和B凝集原;
D、在O型血的血清中没有抗A、抗B凝集素。
2、下列属于消化道传染病的是( )
A、流行性感冒 B、病毒性甲型肝炎 C、疟疾 D、爱滋病
3、下列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是( )
A、体液免疫 B、细胞免疫 C、抗传染免疫 D、人工免疫
4、根据传播途径,下列四种疾病中,属于血液传染病的是( )
A、蛔虫病 B、流行性腮腺炎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血吸虫病
5、人体皮肤的屏障作用和体液(含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 )
A、体液免疫 B、细胞免疫 C、特异性免疫 D、非特异性免疫
6、小明失血后,输A型血、B型血各150毫升,均未发生凝集反应,此人的血型为( )
A、 B型 B、 O型 C、 A型 D、 AB型
7、我国政府为在中国消灭小儿脊髓灰质炎,近几年来,在每年的12月和次年的1月,对全国六岁以下的儿童进行强化免疫,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角度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A、人工免疫 B、控制传染源 C、保护易感人群 D、切断传播途径
8.爱滋病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在生物的分类上,爱滋病的病原体属于( )
A.病毒 B.原核生物 C.真菌 D.动物
9.一个人的ABO血型是由他的红细胞上的凝集原决定的。小明同学的血型是AB型,则他的红细胞上( )
A.有A凝集原 B.有B凝集原
C.有A凝集原和B凝集原 D.无凝集原
10.在体液免疫中,能直接与病原体结合并将病原体消灭的是( )
A.T淋巴细胞 B.抗原 C.抗体 D.淋巴因子
11.大灾之后往往有大疫,为防治灾区传染病的蔓延,人们需要对饮用水消毒,清扫卫生死角,大面积喷洒消毒药水等。这在传染病的防治中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提高自身免疫力
12.今年我市发生多例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从传染病的传播环节来看,患病的婴幼儿属于( )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 D.健康者
13.手足口病(Hand,f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常伴有发烧、皮疹等症状.其病毒可通过接触〔手、毛巾、玩具等)传播和空气(飞沫)传播.饮用或食人被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下列各项防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A.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B.发现孩子有发烧、皮疹等症状.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
C.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助晒衣服和被褥
D.必要时相关幼儿园可采取暂时停课等措施,防止感染面扩大
14.下列有关抗原和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原是B淋巴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B抗体是T淋巴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多糖
C卡介苗是一种能有效杀灭肺结核病原体的特殊抗体
D侵入人体的SARS病毒是一种特定的抗原
15.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O级大地震。全国人民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1)这次地震波及面广,北京、上海等地均有震感。据图可知,震 中位于北京的 ▲ 方向。
(2)在救治伤员的过程中,若要给0型血的伤员输血,根据输血原则,应该输 ▲ 型血。
(3)灾区需要大量的生活物资。抗灾抢险的直升飞机在距离地面10至50米的空中,往地面空投矿泉水、方便面等救援物品。矿泉水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 ▲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震后灾区要特别注意环境淆毒,防止疫情发生。次氯酸钠(NaCl0)是灾区使用的消毒剂之一,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H2O==NaOH+X,反应生成的x具有强杀菌作用,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
16.2008年5月12日.四川泣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让我们牢记灾难,从科学的角度认真分析以下问题: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由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构成。科学家们初步认定,汶川地震的原因是长期以来印度洋板块向 ▲ 板块碰撞挤压使青藏高原不断抬升,导致汶川地区的地壳发生突然断裂。
(2)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卫生防疫人员积极开展疫情防治工作,对灾区的临时安置点、饮用水源以及进出的车辆、人群进行消毒,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预防 ▲ 。(填“传染性疾病”或“非传染性疾病”)
(3)除了救治伤员、防治疫情以外,相关部门还对受灾群众积极实施心理救援和疏导。由此说明,在救冶过程中,不仅要确保灾民的生理健康.还必须关注他们的 ▲ 健康
17.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大地震。
(1)当地震发生的时候,人体会产生许多应激性反应,这是_______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相互配合、共同调节的结果。
(2)地震发生后,灾区有许多学生尚未走出痛失亲人的阴影,目前正处于健康和疾病的过渡状态,即_______状态,急需心理援助。
(3)“大灾之后防大疫”。地震发生数天后,为了预防_______(填“传染病”或“遗传病”)流行,救灾部队和卫生防疫部门对灾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消毒杀菌行动。
18.今年春夏之交,包括我市在内的很多地方发生了手足口病(即民间俗称的小儿烂嘴巴)。专家指出,引发手足口病的人类肠病毒有20多种(型),肠病毒71型(EV71)是其中一种,该病毒感染性强且致病率高,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最易感染。预防该病主要应做好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和食品卫生。发现有该病例的学校,用漂白水进行有效消毒,同时要求学生饭前便后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该传染病的病原体是 ▲ ;
(2)该传染病的易感人群是 ▲ ;
(3)采取消毒、洗手,要求不喝生水等预防措施,目的是 ▲
19.(5分)2003年4月杭州市区首次出现了非典型性肺炎患者,目前,多数专家研究认为导致该病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______,它没有细胞结构,但能侵入并严重损害人体肺部的正常细胞。该种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进行传播,按传播途径区分该病属于__________传染病,由于此病传染性极强,杭州市政府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以控制该病的流行,如:对非典型肺炎患者和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对各公共场所进行定期消毒;要求市民勤洗手;提醒市民注意休息、合理营养、加强锻炼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取消大型集会;对与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隔离观察等等。根据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上述预防措施可归结成以下三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3分)约二百多年前,很多人死于天花这种传染病,天花病人皮肤会长出很多小水泡。英国医生詹纳发现挤牛奶的女工经常染上一种类似天花但病症轻微的疾病(牛痘),而患过牛痘的女工一般不会染上天花。于是詹纳提出假设:“……”。为了检验假设,詹纳做了以下二个实验:
实验一:从牛痘病人的水泡中取出脓液并涂刮到一名健康但易染天花的男子皮肤上,结果此男子染上牛痘,但几天后即痊愈。
实验二:从天花病人的水泡中取出脓液并涂刮到患过牛痘的该男子的皮肤上,结果此男子没有染上天花。(说明:上述实验是在受试男子事先知情并自愿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
问:(1)詹纳提出的假设是:
(2)实验二的结果表明,患过牛痘的男子体内已经产生了针对天花病毒的 。詹纳通过人工种牛痘的方法使该男子获得了对天花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叫做 。
21.(5分)下表是小傅同学的血液常规检验单,请根据表格呈现的信息回答:
血液常规检查报告单
项目 正常范围参考值 单位 结果 项目 正常范围参考值 单位 结果
红细胞 3.5~5 ×1012/L 3.8 血小板 100~300 ×109/L 220.0
血红蛋白 110~150 g/L 130 淋巴细胞 0.7~4 ×109/L 2.5
白细胞 3.5~10 ×109/L 12.9 血型 / / B型
⑴.由该报告单可以判断小傅同学可能患有_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⑵.若某人的血清与小傅同学的红细胞能发生凝集反应,则此人可能的血型是_________________。
⑶.若小傅同学感染了甲型肝炎病毒,则其血液中会产生特定的—生物质来消灭甲肝病毒。通过给易感者接种_________________,可以使他(她)在健康状况下获得针对甲型肝炎的特异性免疫力。
22.(6分)请回答下列与人体血液相关的问题:
(1)人的ABO血型是可遗传的,A型血和B型血的人具有不同的血型性状特征。因为他(她)们细胞内染色体上控制血型遗传的________不同.
(2)医生给患者注射血清时必须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包括ABO血型配合问题。由于________型血的血清中没有________,因此,不论患者是何种ABO血型,注射这种血清均不会使息者的红细胞发生凝集。
(3)人体血液中的某些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运动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中,在组织中吞噬侵入机体的各类病原体.这种免疫功能属于________.
(4)某同学说“在人体动脉血管中流动的血是动脉血,在静脉血管中流动的血是静脉血”,老师指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请你说明理由________.
(5)医生给小徐同学测量血压,测得的效据为14.2/9.1千帕.这个数据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