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4-27 17:37: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冰雪世界 — —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李乐诗(籍贯:三水)
是第一位足迹踏遍地球三极的中国女探险家,曾八涉北极,五闯南极,三登珠峰,把“极地宣传”作为终生奋斗目标。
43地球日(4月22日):保护资源环境,善待地球,保护环境是人类的共同责任。
地区 位置 范围 环绕海洋或大洲 经纬度 位置特点 指示方向
北极
地区
南极
地区
在北极点,每个方向都指向__方
在南极点,每个方向都指向__方
北极圈以北的区域
南极圈以南的区域


A
B
C
A
B
C
亚洲 欧洲 北美洲
太平洋 印度洋 大西洋
纬度最高经度最广
纬度最高经度最广
北冰洋、亚欧大陆、北美大陆的北部及岛屿。
南极大陆、沿海岛屿、陆缘冰等。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范围
环绕海洋或大洲
气候特征
代表动物
矿产资源
经纬度位置特点








西




A
B
C
D
E
太 平 洋
大 西 洋
印 度 洋
南美洲
非 洲
大 洋 洲
A
B
C
D
E
F
南极洲
南极洲的自然特征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5°C以下,极端气温达-88.3°C以下。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55mm以下,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mm。
酷寒
干燥
*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风速17米/秒~18米 /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
烈风
我来说: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
寒极
风库
白色沙漠
世界部分大洲平均海拔(单位:米)


南极洲的平均海拔
1720米
冰雪高原
2350米
630米
讨论探究
北极地区冷还是南极地区冷?为什么?
完成《创优练习》36页第2题
严寒、强风、干燥
南极的冰川
1、海上冰山会使其周围海水的温度发生什么变化?
2、泰坦尼克号为什么会沉没?
3、海平面上升将产生什么后果?
TITANIC的事故
想一想

北极驯鹿
北极驯鹿
两极地区的动物
北极熊
北极狐

海象
海豹
南极企鹅
4、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有哪些特有动物?它们有什么区别?
5、极地动物都有什么特点?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爱斯基摩人
爱斯基摩人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差异: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气候特点
自然资源
代表动物
淡水资源
石油、天然气等
因纽特人、拉普人
企鹅
北极熊
酷寒、烈风、干燥
严寒、强风、干燥
居民
无常住人口
生物资源
煤、铁、石油等
淡水资源
生物资源
煤是深埋在地下的古代植物,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化而成的。人们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地区发现有煤,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2亿年前
6500万年前
1、北冰洋位于地球的最( )端,是纬度最( )的大洋,北冰洋跨经度( ),是跨经度最( )的大洋。
2、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 )端,是纬度最( )的大洲,南极洲跨经度( ),是跨经度最( )的大洲。
3、世界上最冷的地方( )
A、北冰洋地区 B、南极洲
C、西伯利亚 D、青藏高原
4、南极洲的气候特征( )
A、酷寒、干燥、烈风 B、寒冷、暴雨、烈风
C、酷寒、微风、大雪 D、冬冷夏热 大风 潮湿


360°
广


360°
广
B
A
我来小结
1、平均海拔最高(高原大陆)
2、气温最低
3、风力最大、风暴最多
4、树木最少
5、河流最少(降水最少)
6、位置最南
7、跨经度最广
8、淡水资源最丰富
南极的世界之最
南极探险会遇到什么险阻呢?
环境这么恶劣,人类为什么还要对南极洲进行科学考查?
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
1、底下埋藏有丰富的矿产;
2、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
3、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
4、还有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科 学研究,提供了领域最为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中国的南极考察
中国的南极考察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1983年6月8日中国正式成为《南极条约》缔约国
中国南极考察船
极 地 号
雪龙号
中国的南极考察
A
B
长城站(A): 1985年2月建立
中山站(B): 1989年2月建立
C
昆仑站(C):2009年1月建立
80°25′S,77°07′E
国际科考队穿越南极大陆
秦大河
黄河站
黄河站
2004年
小 结
1、独特的地理位置、范围
2、气候特征:酷寒、烈风、干燥
3、丰富的自然资源:淡水、生物、矿产
4、我国的极地考察站:
南极地区: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
北极地区:黄河站
假如组织两支科考队去两极地区考察,你认为什么时候出发合适?
(1)广州—中山站;
(2)上海—黄河站。
就你所知,两极地区存在哪些环境问题?
你对保护两极地区的环境有什么建议?
鲸在地球上生活了几千万年,是比我们人类更古老的地球居民。现在,它们却遭到前所未有的生存威胁,很多种群已到了灭绝的边缘。
联合国气候保护部门告诫国际社会,1990至2003年,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不仅没有下降,工业国家的废气排放反而增加了9%。科学家们估计,如果继续无限制的消耗能源,将导致极地的冰山大部分溶化。
近年来不断测量的结果已证实臭氧层已经开始变薄,乃至出现空洞。1985年,发现南极上方出现了面积与美国大陆相近的臭氧层空洞,1989年又发现北极上空正在形成另一个臭氧层空洞。
这意味着有更多的紫外辐射线到达地面。紫外线对人的皮肤、眼睛、甚至免疫系统都会造成伤害,强烈的紫外线还会影响鱼虾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正常生存,乃至造成某些生物灭绝。
现已证明:南极臭氧层空洞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氟氯烃化合物(氟里昂)导致了臭氧层的破坏。氟里昂被广泛应用于制冷系统、发泡剂、洗净剂、杀虫剂、除臭剂、头发喷雾剂等。
让我们共同努力来保护
我们的地球
我们的环境
我们的家园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同学们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