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贺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地理期末联考文综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1.(2018高三上·桂林期末)沿海城市热岛效应和海陆风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海陆风的影响范围可达上百千米。左图为天津市某年春季、夏季、冬季和全年热岛强度日变化曲线图,右图为天津市简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左图中Ⅰ、Ⅱ、Ⅲ、Ⅳ对应的时间分别是( )
A.夏季、全年、春季、冬季 B.夏季、春季、全年、冬季
C.冬季、全年、春季、夏季 D.冬季、春季、全年、夏季
(2)天津热岛效应会导致陆风势力增强显著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C
(2)D
【知识点】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
【解析】【分析】⑴城市热岛效应主要是指城市地区的气温相对周围地区较高,主要与城市的尘埃多,排放的温室气体多,排放的废热多,而且城市下垫面硬化面积大,植被覆盖率低有关,都使得城市比周围地区温度高。研究表明大城市中冬季城市中人类活动排放的废热远高于太阳辐射,热岛效应最强,夏季热岛效应较弱。故选C。
⑵夜晚陆地降温快,气温比同纬度海上低,近地面陆地形成高气压,而海洋上因气温高,形成低气压,使下层空气由陆地流向海洋,形成陆风;夜晚热岛效应形成的城市风是由郊区吹向城市,如下图所示;②、③两地的城市风风向与陆风风向基本相反,起到削弱作用;①地城市风风向与陆风斜交,④城市风风向与陆风风向相同,对陆风势力起到增强作用,故选D。
【点评】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即可以改善环境,如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也可以破坏环境,产生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破坏问题(如生物多样性减少,另外还可以产生交通及居住条件差、失业和就业问题突出、社会秩序混乱、内城衰落等现象。
解决城市化问题主要对策:①发展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②使城市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
2.(2018高三上·桂林期末)被称为高速公路“流动杀手"的团雾,大多是由于局部区域近地面空气辐射降温而形成的浓雾,具有突发性、局地性、尺度小、浓度大的特征。江苏省近年来由团雾引起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比例高达18%左右。下图是沪宁高速公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一天当中,团雾的多发时段往往是( )
A.0——6时 B.6——12时 C.12——18时 D.18——24时
(2)团雾多出现在高速公路上的主要原因是( )
A.汽车尾气排放量大 B.路面昼夜温差较大
C.临近河湖与林草地 D.沿线工业污染严重
(3)图中沪宁高速公路团雾发生频率最大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A
(2)B
(3)C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分析】⑴根据材料,团雾大多是由于局部区域近地面空气辐射降温而形成的浓雾。一天当中,气温最低的时段是日出前,团雾的多发时段往往是O -6时,A对。其它时段气温较高,不易形成团雾,B、C、D错。
⑵团雾多出现在高速公路上的主要原因是路面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成雾,C对。汽车尾气排放量大、沿线工业污染严重、临近河湖与林草地与雾形成有关,但不是高速公路多雾的主要原因,A、B、D错。
⑶读图,沪宁高速公路大雾发生频率最大的地点是③,该路段高速路面昼夜温差大,受湖泊水汽影响,空气中水汽含量大,路面降温时,水汽易凝结成雾,C对。其它路段的水汽条件较差,可能性小,A、B、D错。
【点评】明确“太阳照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返大地”,掌握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昼夜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近地面的气温较高,夜晚晴天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弱,近地面气温降低的多,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昼夜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少,近地面的气温较低,夜晚阴天,大气逆辐射较强,保温作用强,降温幅度小,气温较高,昼夜温差较小。
3.(2018高三上·桂林期末)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17年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在2014年达到峰值2.53亿人后,随着越来越多外出务工者的回流,我国首次出现了流动人口数量减少的现象,2015年流动人口数量为2.47亿人,2016年流动人口数量为2.45亿人。据此,完成下题:
造成我国流动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 B.地区之间差距缩小
C.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 D.外出务工时间过长
【答案】C
【知识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分析】据材料可知,外出务工者的回流,原因主要是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对劳动者技能要求提高,就业困难,收入难达预期。故选C。
【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其中经济因素是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主要的因素,是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
4.(2018高三上·桂林期末)下图为山西南部部分地区地质构造及其发育的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是( )
A.断层 B.背斜 C.山岭 D.山谷
(2)因两侧地层陷落,紫金山地区相对凸起导致图示区域汾河改道,其流向( )
A.由向北流变成向东流 B.由向东流变成向南流
C.由向西流变成向北流 D.由向南流变成向西流
【答案】(1)A
(2)D
【知识点】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解析】【分析】⑴图示紫金山与两侧岩层间有断裂面且相对两侧有岩层向上拱起形成断块山,是断层构造。选B正确。
⑵汾河原向南流,由于其南部紫金山隆起,古河道废弃,汾河沿紫金山北侧向西流。选C正确。
【点评】 褶皱是因为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使得岩层出现一系列弯曲变形,它包括背斜和向斜。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在内力作用下,背斜形成山岭、向斜形成谷地;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反而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断层是岩层受到挤压力过大或者张力作用,使得岩层发生断裂,出现断裂面,并且在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有错动和位移,形成断层.断层一侧的岩层下降是地堑构造,会形成谷地(如我国的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上升一侧则是地垒构造,会形成断块山,通常伴有陡崖 。
5.(2018高三上·桂林期末)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主张经济全球化向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发展,反对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2016年10月,由中国F企业投资的全球最大汽车玻璃单体工厂正式在美国俄亥俄州竣工投产。继后该企业又于2017年,在德国新建一座玻璃制造工厂,以满足世界知名汽车企业等欧洲汽车巨头客户的需求。其中主要产品是在俄罗斯工厂生产后,运到德国进行批量组装辅件、包边等,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F企业在美国建厂的直接目的是( )
A.可减少贸易障碍 B.利用当地的科技力量
C.利用当地的资金投入 D.可减少运输成本
(2)F企业在德国建厂中的投资重点为( )
A.员工培训 B.生产自动化 C.技术研发 D.厂区扩大化
(3)F企业在德国建厂其主要产品在俄罗斯生产,主要考虑俄罗斯( )
A.市场需求量大 B.矿产丰富
C.环境优良 D.劳动力更充足
【答案】(1)A
(2)B
(3)B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⑴由材料可知,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主张经济全球化向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发展,反对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2016年10月,由中国F企业投资的全球最大汽车玻璃单体工厂正式在美国俄亥俄州竣工投产。说明中国F企业在美国建厂的直接目的是避开保护主义,故选B。
⑵由材料可知,该企业又于2017年,在德国新建一座玻璃制造工厂,以满足世界知名汽车企业等欧洲汽车巨头客户的需求。其中主要产品是在俄罗斯工厂生产后,运到德国进行批量组装辅件、包边等,所以德国主要是批量组装,主要是利用其生产自动化,可以批量生产组装等,故选B。
⑶玻璃制品对于矿产资源需求量大,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A对。而该产品的市场主要在德国,俄罗斯市场小,B错。玻璃制品对于环境要求不高,C错。俄罗斯人口密度小,劳动力缺乏,D错。故选A。
【点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因素、生产技术因素、市场需求量的大小、环境生态因素影响区域工业的发展;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工业联系,工业联系导致工业聚集,工业聚集形成工业地域,工业联系、工业聚集与工业地域是紧密联系、逐步递进的。
二、综合题
6.(2018高三上·桂林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埃尔埃希多地区(如下图小方框所示)曾是西班牙最贫瘠的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小于300mm。随着政府颁布了一系列调动农业开发者积极性的政策,土壤“三明治式”的改良——当地农户利用沙土(表层)、有机肥(中层)和黏土(下层)令新土壤剖面呈现出三层结构,温室截留雨水和农业高科技的广泛应用,过去的贫瘠之地变成了“欧洲蔬菜之都”。
(1)分析埃尔埃希多地区年降水量小的原因。
(2)分析埃尔埃希多地区土壤贫瘠的自然原因。
(3)说出埃尔埃希多地区采用“三明治式”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原因。
(4)埃尔埃希多地区变成了“欧洲蔬菜之都”的有利条件。
【答案】(1)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气流下沉,降水少;冬季受西部山地的阻挡,西风从大西洋带来的水汽少,处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小,因而全年降水量小。
(2)地形主要为山地、丘陵,坡度大,土层薄;年降水量小,水源不足;夏季受高压控制,炎热干燥,蒸发量大,冬季处于西风的背风坡,焚风效应明显,气温较高,全年气候干旱;植被以荒漠为主,沙化严重,土地贫瘠。
(3)上层沙土透水通气性好,土壤中氧气充足;中间层有机肥,提升土壤肥力;下层黏土,保水保肥,避免养分、水分下渗,保证土壤水分充足。
(4)纬度较低,上市时间早,市场竞争力强;临近欧洲,交通便利;市场需求量大;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完善的农业生产体系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任答4点)
【知识点】成土因素;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⑴据图可知,埃尔多希多地区位于地中海沿岸,但是年降水量明显小于地中海气候的降水量,说明其冬季降水量小。结合图中山地信息,埃尔多希多地区位于佩尼韦帝科山东侧、冬季西风的背风坡,且海拔低,降水量小。
⑵埃尔埃希多地区土壤贫瘠的自然原因主要从地势、土层、水源、干燥度等方面分析。据等高线图可知, 该地地形主要为山地、丘陵,坡度大,土层薄;据材料可知,年降水量小于300mm,水源不足;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高压控制,炎热干燥,蒸发量大,冬季处于西风的背风坡,焚风效应明显,气温较高,全年气候干旱;植被以荒漠为主,沙化严重,因此土地贫瘠。
⑶根据材料提示,土壤“三明治式”的改良——当地农户利用沙土(表层)、有机肥(中层)和黏土(下层)令新土壤剖面呈现三层结构,结合三层结构和影响土壤肥料的水分、空气和有机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表层沙土透水通气性好,土壤中氧气充足;中间层有机肥,提升土壤肥力;下层黏土,保水保肥,避免养分、水分下渗,保证土壤水分充足。
⑷埃尔埃希多地区变成了“欧洲蔬菜之都”的有利条件从热量、土壤、交通、冷藏和保鲜技术等方面回答。据图可知,相对于欧洲其他地区而言,纬度较低,上市时间早,市场竞争力强;临近欧洲,交通便利;市场需求量大;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完善的农业生产体系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点评】受单一气压带风带影响的气候有: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的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的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受极地高气压带影响的终年寒冷干燥的苔原气候;受西风带影响的终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受气压带、风带交替影响的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的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的热带草原气候;
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个整体各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互相渗透、互相制约和互相联系的整体;自然资源的存在为人类生产提供充沛的物质资源,因此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自然资源的使用程度,避免出现资源紧缺现象,为此要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使资源长久使用为目的,力求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7.(2018高三上·桂林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限如林线(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者山系中央比外围地区分布要高的现象。形成原因是山体的热力效应所产生山体内部比外部(或外围低地)温度高的温度分布格局。研究表明,影响山体效应强度的因素主要是山体基面高度和降水。下图中图a示意山体效应概念模型,图b、c示意某山脉不同纬度带山体内外最热月10℃等温线分布高度。
(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图a山体效应产生的原因。
(2)简述图b、c最热月10℃等温线在该山体的分布高度差异。
(3)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概述沿40°N纬线该山体林线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1)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山体内部海拔高,空气较稀薄;山体内部气候较为干燥降水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较山体外部多,传递给大气的热量也较多;山体外部的地面热量传递到同山体相同海拔高度时热量已大为减弱。
(2)山体内部分布高于山体外部;不同纬度山体内外的分布高度差不同,38°N沿线差异较大(最大高度差达700m),40°N沿线差异较小(最大高度差约400m);山体外部西侧较山体外部东侧分布较高。
(3)内部高于外部,原因是内部山体效应强于外部,热量条件相对较好;西部高于东部,原因是西部气温较高、离海(太平)洋较近且是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⑴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的理解及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材料,理解什么是“山体效应”,再根据题干提示“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及对图a的解读,总结形成答案。
⑵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图中反映处了曲线整体分布的高度,曲线的变化,曲线分段对比等不同。
⑶本题考查学生的空间定位及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由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山体为北美洲西部山地。西侧为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丰富。由 “山体效应”可知,山体内部温度高于山体外部。在依据题干提示“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即可得出结论。
【点评】大气的受热过程,归纳一句话就是“太阳照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返大地”,掌握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读图名明确等值线所要反映的地理事物,即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等盐度线、等潜水线等;看最大值和最小值,看数值的递变规律,计算差值等,如在等温线图中可根据数值递变规律判断南北半球;看疏密程度,等值线越密集反映地理事物差值越大,相反反映地理事物差值越小;在等温线图可判断半球位置、季节差异、影响温度的因素等,与洋流结合判断寒暖流等。
8.(2018高三上·桂林期末)【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近年来,“研学旅行”作为一种崭新的旅行方式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皖赣铁路纵贯全境。黄山市的黟县是全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文明古县之一,是历史上的徽州古村落和徽州文化的典型。写生旅游在黟县旅游开发中地位凸显,来此写生旅游的人平均停留时间约11天。黟县的宏村是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山水民居、人、自然融为一体;屏山村有1100多年的历史,吉阳河穿村而过,构成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水古村落图画。
说出黟县写生旅游的客源市场,并分析吸引他们到此“研学旅行”的原因。
【答案】客源市场:主要是中东部各大院校的学生。原因是当地具有典型徽州古村落和徽州古文化,山水民居与自然融为一体,集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为一体;紧邻长三角等东部地区,交通便捷;古村落的门票、食宿等费用低
【知识点】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解析】【分析】本题以“研学旅行”为背景,考查旅游活动的客源市场,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考查旅游活动的客源市场。根据材料分析可知,黟县写生旅游的客源市场主要是中东部各大院校的学生。结合材料分析可知,当地具有典型徽州古村落和徽州古文化,山水民居与自然融为一体,集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为一体;紧邻长三角等东部地区,交通便捷;古村落的门票、食宿等费用低。
【点评】旅游业发展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作用主要有:
1、拉动经济发展:①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②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③提供就业机会④加速第三产业发展,改善区域产业结构。
2、促进区域文化交流
3、有利于社会稳定
9.(2018高三上·桂林期末)【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在山区农村地区建设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建不起、养不起”的问题,作为山区的某县进行了多方探索,引进农村无动力厌氧污水处理技术化解了这一难题。所谓无动力厌氧污水处理系统就是人们常说的生化池,这种小型污水处理系统不需要任何设备也无需动力,只需利用生物软填料和碎石滤料就可达到吸附污染物过滤污水的效果。人工湿地上长满了美人蕉、芦竹、荷花等植物,周围建设了湿地公园并配备了健身器材,成为许多村民平时运动休闲的好去处。该系统治污效果良好,经处理后的水质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
下图为某县农村无动力厌氧污水处理系统示意图。
分析山区农村地区推广无动力厌氧污水处理系统相较传统污水处理厂的优势。
【答案】工程建设投入小;运行及维护成本低;占地面积小,选址灵活,适合山区农村地区推广应用;将环境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融于一体,既处理了污水、美化了环境,又提供了村民休闲和健身场所;低成本高效率,污水净化效果好
【知识点】水污染及其成因
【解析】【分析】无动力厌氧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建设投入小,适合在农村发展;运行及维护成本低,适合在农村使用;占地面积小,选址灵活,适合山区农村地区推广应用;无动力厌氧污水处理系统将环境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融于一体,既处理了污水、美化了环境,又提供了村民休闲和健身场所;低成本高效率,污水净化效果好。
【点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1、防治结合,以防为主。2、技术和经济结合。3、人工治理和自然净化相结合。4、发展生产和保护环境相结合。
1 / 1广西桂林市、贺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地理期末联考文综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1.(2018高三上·桂林期末)沿海城市热岛效应和海陆风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海陆风的影响范围可达上百千米。左图为天津市某年春季、夏季、冬季和全年热岛强度日变化曲线图,右图为天津市简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左图中Ⅰ、Ⅱ、Ⅲ、Ⅳ对应的时间分别是( )
A.夏季、全年、春季、冬季 B.夏季、春季、全年、冬季
C.冬季、全年、春季、夏季 D.冬季、春季、全年、夏季
(2)天津热岛效应会导致陆风势力增强显著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018高三上·桂林期末)被称为高速公路“流动杀手"的团雾,大多是由于局部区域近地面空气辐射降温而形成的浓雾,具有突发性、局地性、尺度小、浓度大的特征。江苏省近年来由团雾引起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比例高达18%左右。下图是沪宁高速公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一天当中,团雾的多发时段往往是( )
A.0——6时 B.6——12时 C.12——18时 D.18——24时
(2)团雾多出现在高速公路上的主要原因是( )
A.汽车尾气排放量大 B.路面昼夜温差较大
C.临近河湖与林草地 D.沿线工业污染严重
(3)图中沪宁高速公路团雾发生频率最大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2018高三上·桂林期末)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17年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在2014年达到峰值2.53亿人后,随着越来越多外出务工者的回流,我国首次出现了流动人口数量减少的现象,2015年流动人口数量为2.47亿人,2016年流动人口数量为2.45亿人。据此,完成下题:
造成我国流动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 B.地区之间差距缩小
C.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 D.外出务工时间过长
4.(2018高三上·桂林期末)下图为山西南部部分地区地质构造及其发育的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是( )
A.断层 B.背斜 C.山岭 D.山谷
(2)因两侧地层陷落,紫金山地区相对凸起导致图示区域汾河改道,其流向( )
A.由向北流变成向东流 B.由向东流变成向南流
C.由向西流变成向北流 D.由向南流变成向西流
5.(2018高三上·桂林期末)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主张经济全球化向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发展,反对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2016年10月,由中国F企业投资的全球最大汽车玻璃单体工厂正式在美国俄亥俄州竣工投产。继后该企业又于2017年,在德国新建一座玻璃制造工厂,以满足世界知名汽车企业等欧洲汽车巨头客户的需求。其中主要产品是在俄罗斯工厂生产后,运到德国进行批量组装辅件、包边等,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F企业在美国建厂的直接目的是( )
A.可减少贸易障碍 B.利用当地的科技力量
C.利用当地的资金投入 D.可减少运输成本
(2)F企业在德国建厂中的投资重点为( )
A.员工培训 B.生产自动化 C.技术研发 D.厂区扩大化
(3)F企业在德国建厂其主要产品在俄罗斯生产,主要考虑俄罗斯( )
A.市场需求量大 B.矿产丰富
C.环境优良 D.劳动力更充足
二、综合题
6.(2018高三上·桂林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埃尔埃希多地区(如下图小方框所示)曾是西班牙最贫瘠的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小于300mm。随着政府颁布了一系列调动农业开发者积极性的政策,土壤“三明治式”的改良——当地农户利用沙土(表层)、有机肥(中层)和黏土(下层)令新土壤剖面呈现出三层结构,温室截留雨水和农业高科技的广泛应用,过去的贫瘠之地变成了“欧洲蔬菜之都”。
(1)分析埃尔埃希多地区年降水量小的原因。
(2)分析埃尔埃希多地区土壤贫瘠的自然原因。
(3)说出埃尔埃希多地区采用“三明治式”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原因。
(4)埃尔埃希多地区变成了“欧洲蔬菜之都”的有利条件。
7.(2018高三上·桂林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限如林线(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者山系中央比外围地区分布要高的现象。形成原因是山体的热力效应所产生山体内部比外部(或外围低地)温度高的温度分布格局。研究表明,影响山体效应强度的因素主要是山体基面高度和降水。下图中图a示意山体效应概念模型,图b、c示意某山脉不同纬度带山体内外最热月10℃等温线分布高度。
(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图a山体效应产生的原因。
(2)简述图b、c最热月10℃等温线在该山体的分布高度差异。
(3)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概述沿40°N纬线该山体林线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8.(2018高三上·桂林期末)【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近年来,“研学旅行”作为一种崭新的旅行方式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皖赣铁路纵贯全境。黄山市的黟县是全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文明古县之一,是历史上的徽州古村落和徽州文化的典型。写生旅游在黟县旅游开发中地位凸显,来此写生旅游的人平均停留时间约11天。黟县的宏村是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山水民居、人、自然融为一体;屏山村有1100多年的历史,吉阳河穿村而过,构成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水古村落图画。
说出黟县写生旅游的客源市场,并分析吸引他们到此“研学旅行”的原因。
9.(2018高三上·桂林期末)【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在山区农村地区建设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建不起、养不起”的问题,作为山区的某县进行了多方探索,引进农村无动力厌氧污水处理技术化解了这一难题。所谓无动力厌氧污水处理系统就是人们常说的生化池,这种小型污水处理系统不需要任何设备也无需动力,只需利用生物软填料和碎石滤料就可达到吸附污染物过滤污水的效果。人工湿地上长满了美人蕉、芦竹、荷花等植物,周围建设了湿地公园并配备了健身器材,成为许多村民平时运动休闲的好去处。该系统治污效果良好,经处理后的水质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
下图为某县农村无动力厌氧污水处理系统示意图。
分析山区农村地区推广无动力厌氧污水处理系统相较传统污水处理厂的优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C
(2)D
【知识点】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
【解析】【分析】⑴城市热岛效应主要是指城市地区的气温相对周围地区较高,主要与城市的尘埃多,排放的温室气体多,排放的废热多,而且城市下垫面硬化面积大,植被覆盖率低有关,都使得城市比周围地区温度高。研究表明大城市中冬季城市中人类活动排放的废热远高于太阳辐射,热岛效应最强,夏季热岛效应较弱。故选C。
⑵夜晚陆地降温快,气温比同纬度海上低,近地面陆地形成高气压,而海洋上因气温高,形成低气压,使下层空气由陆地流向海洋,形成陆风;夜晚热岛效应形成的城市风是由郊区吹向城市,如下图所示;②、③两地的城市风风向与陆风风向基本相反,起到削弱作用;①地城市风风向与陆风斜交,④城市风风向与陆风风向相同,对陆风势力起到增强作用,故选D。
【点评】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即可以改善环境,如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也可以破坏环境,产生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破坏问题(如生物多样性减少,另外还可以产生交通及居住条件差、失业和就业问题突出、社会秩序混乱、内城衰落等现象。
解决城市化问题主要对策:①发展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②使城市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
2.【答案】(1)A
(2)B
(3)C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分析】⑴根据材料,团雾大多是由于局部区域近地面空气辐射降温而形成的浓雾。一天当中,气温最低的时段是日出前,团雾的多发时段往往是O -6时,A对。其它时段气温较高,不易形成团雾,B、C、D错。
⑵团雾多出现在高速公路上的主要原因是路面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成雾,C对。汽车尾气排放量大、沿线工业污染严重、临近河湖与林草地与雾形成有关,但不是高速公路多雾的主要原因,A、B、D错。
⑶读图,沪宁高速公路大雾发生频率最大的地点是③,该路段高速路面昼夜温差大,受湖泊水汽影响,空气中水汽含量大,路面降温时,水汽易凝结成雾,C对。其它路段的水汽条件较差,可能性小,A、B、D错。
【点评】明确“太阳照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返大地”,掌握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昼夜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近地面的气温较高,夜晚晴天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弱,近地面气温降低的多,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昼夜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少,近地面的气温较低,夜晚阴天,大气逆辐射较强,保温作用强,降温幅度小,气温较高,昼夜温差较小。
3.【答案】C
【知识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分析】据材料可知,外出务工者的回流,原因主要是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对劳动者技能要求提高,就业困难,收入难达预期。故选C。
【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其中经济因素是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主要的因素,是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
4.【答案】(1)A
(2)D
【知识点】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解析】【分析】⑴图示紫金山与两侧岩层间有断裂面且相对两侧有岩层向上拱起形成断块山,是断层构造。选B正确。
⑵汾河原向南流,由于其南部紫金山隆起,古河道废弃,汾河沿紫金山北侧向西流。选C正确。
【点评】 褶皱是因为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使得岩层出现一系列弯曲变形,它包括背斜和向斜。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在内力作用下,背斜形成山岭、向斜形成谷地;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反而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断层是岩层受到挤压力过大或者张力作用,使得岩层发生断裂,出现断裂面,并且在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有错动和位移,形成断层.断层一侧的岩层下降是地堑构造,会形成谷地(如我国的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上升一侧则是地垒构造,会形成断块山,通常伴有陡崖 。
5.【答案】(1)A
(2)B
(3)B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⑴由材料可知,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主张经济全球化向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发展,反对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2016年10月,由中国F企业投资的全球最大汽车玻璃单体工厂正式在美国俄亥俄州竣工投产。说明中国F企业在美国建厂的直接目的是避开保护主义,故选B。
⑵由材料可知,该企业又于2017年,在德国新建一座玻璃制造工厂,以满足世界知名汽车企业等欧洲汽车巨头客户的需求。其中主要产品是在俄罗斯工厂生产后,运到德国进行批量组装辅件、包边等,所以德国主要是批量组装,主要是利用其生产自动化,可以批量生产组装等,故选B。
⑶玻璃制品对于矿产资源需求量大,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A对。而该产品的市场主要在德国,俄罗斯市场小,B错。玻璃制品对于环境要求不高,C错。俄罗斯人口密度小,劳动力缺乏,D错。故选A。
【点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因素、生产技术因素、市场需求量的大小、环境生态因素影响区域工业的发展;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工业联系,工业联系导致工业聚集,工业聚集形成工业地域,工业联系、工业聚集与工业地域是紧密联系、逐步递进的。
6.【答案】(1)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气流下沉,降水少;冬季受西部山地的阻挡,西风从大西洋带来的水汽少,处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小,因而全年降水量小。
(2)地形主要为山地、丘陵,坡度大,土层薄;年降水量小,水源不足;夏季受高压控制,炎热干燥,蒸发量大,冬季处于西风的背风坡,焚风效应明显,气温较高,全年气候干旱;植被以荒漠为主,沙化严重,土地贫瘠。
(3)上层沙土透水通气性好,土壤中氧气充足;中间层有机肥,提升土壤肥力;下层黏土,保水保肥,避免养分、水分下渗,保证土壤水分充足。
(4)纬度较低,上市时间早,市场竞争力强;临近欧洲,交通便利;市场需求量大;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完善的农业生产体系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任答4点)
【知识点】成土因素;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⑴据图可知,埃尔多希多地区位于地中海沿岸,但是年降水量明显小于地中海气候的降水量,说明其冬季降水量小。结合图中山地信息,埃尔多希多地区位于佩尼韦帝科山东侧、冬季西风的背风坡,且海拔低,降水量小。
⑵埃尔埃希多地区土壤贫瘠的自然原因主要从地势、土层、水源、干燥度等方面分析。据等高线图可知, 该地地形主要为山地、丘陵,坡度大,土层薄;据材料可知,年降水量小于300mm,水源不足;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高压控制,炎热干燥,蒸发量大,冬季处于西风的背风坡,焚风效应明显,气温较高,全年气候干旱;植被以荒漠为主,沙化严重,因此土地贫瘠。
⑶根据材料提示,土壤“三明治式”的改良——当地农户利用沙土(表层)、有机肥(中层)和黏土(下层)令新土壤剖面呈现三层结构,结合三层结构和影响土壤肥料的水分、空气和有机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表层沙土透水通气性好,土壤中氧气充足;中间层有机肥,提升土壤肥力;下层黏土,保水保肥,避免养分、水分下渗,保证土壤水分充足。
⑷埃尔埃希多地区变成了“欧洲蔬菜之都”的有利条件从热量、土壤、交通、冷藏和保鲜技术等方面回答。据图可知,相对于欧洲其他地区而言,纬度较低,上市时间早,市场竞争力强;临近欧洲,交通便利;市场需求量大;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完善的农业生产体系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点评】受单一气压带风带影响的气候有: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的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的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受极地高气压带影响的终年寒冷干燥的苔原气候;受西风带影响的终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受气压带、风带交替影响的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的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的热带草原气候;
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个整体各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互相渗透、互相制约和互相联系的整体;自然资源的存在为人类生产提供充沛的物质资源,因此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自然资源的使用程度,避免出现资源紧缺现象,为此要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使资源长久使用为目的,力求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7.【答案】(1)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山体内部海拔高,空气较稀薄;山体内部气候较为干燥降水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较山体外部多,传递给大气的热量也较多;山体外部的地面热量传递到同山体相同海拔高度时热量已大为减弱。
(2)山体内部分布高于山体外部;不同纬度山体内外的分布高度差不同,38°N沿线差异较大(最大高度差达700m),40°N沿线差异较小(最大高度差约400m);山体外部西侧较山体外部东侧分布较高。
(3)内部高于外部,原因是内部山体效应强于外部,热量条件相对较好;西部高于东部,原因是西部气温较高、离海(太平)洋较近且是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⑴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的理解及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材料,理解什么是“山体效应”,再根据题干提示“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及对图a的解读,总结形成答案。
⑵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图中反映处了曲线整体分布的高度,曲线的变化,曲线分段对比等不同。
⑶本题考查学生的空间定位及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由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山体为北美洲西部山地。西侧为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丰富。由 “山体效应”可知,山体内部温度高于山体外部。在依据题干提示“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即可得出结论。
【点评】大气的受热过程,归纳一句话就是“太阳照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返大地”,掌握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读图名明确等值线所要反映的地理事物,即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等盐度线、等潜水线等;看最大值和最小值,看数值的递变规律,计算差值等,如在等温线图中可根据数值递变规律判断南北半球;看疏密程度,等值线越密集反映地理事物差值越大,相反反映地理事物差值越小;在等温线图可判断半球位置、季节差异、影响温度的因素等,与洋流结合判断寒暖流等。
8.【答案】客源市场:主要是中东部各大院校的学生。原因是当地具有典型徽州古村落和徽州古文化,山水民居与自然融为一体,集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为一体;紧邻长三角等东部地区,交通便捷;古村落的门票、食宿等费用低
【知识点】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解析】【分析】本题以“研学旅行”为背景,考查旅游活动的客源市场,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考查旅游活动的客源市场。根据材料分析可知,黟县写生旅游的客源市场主要是中东部各大院校的学生。结合材料分析可知,当地具有典型徽州古村落和徽州古文化,山水民居与自然融为一体,集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为一体;紧邻长三角等东部地区,交通便捷;古村落的门票、食宿等费用低。
【点评】旅游业发展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作用主要有:
1、拉动经济发展:①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②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③提供就业机会④加速第三产业发展,改善区域产业结构。
2、促进区域文化交流
3、有利于社会稳定
9.【答案】工程建设投入小;运行及维护成本低;占地面积小,选址灵活,适合山区农村地区推广应用;将环境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融于一体,既处理了污水、美化了环境,又提供了村民休闲和健身场所;低成本高效率,污水净化效果好
【知识点】水污染及其成因
【解析】【分析】无动力厌氧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建设投入小,适合在农村发展;运行及维护成本低,适合在农村使用;占地面积小,选址灵活,适合山区农村地区推广应用;无动力厌氧污水处理系统将环境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融于一体,既处理了污水、美化了环境,又提供了村民休闲和健身场所;低成本高效率,污水净化效果好。
【点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1、防治结合,以防为主。2、技术和经济结合。3、人工治理和自然净化相结合。4、发展生产和保护环境相结合。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