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专题12 名句默写与名著阅读
一、情景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指出秦灭亡的原因在于:“ 。”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原因是:“ , 。”既写出了蜀道只通鸟道之难,又表现了峨眉山之高。
(3)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 , 。”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阿房宫赋》中,杜牧通过“ , ”两句,提出了秦国如果爱惜六国人才,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这一观点。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应该做好充分准备,否则就会像刘义隆那样,虽有“ ”的雄心,也难逃失败的结局。
(3)苏轼在《赤壁赋》中,回想曹孟德在赤壁之战前豪气勃发,曾在长江岸边高举酒杯,“ , ”,高声吟咏出千古名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场面,如在眼前。
3.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论语·里仁》中告诫人们要向有德行的人学习,看到不好的现象应该自我对照的名句是: , 。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 , , 。
4.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表明诗人心中郁积的凄苦之情和国运之恨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
(2)《离骚》“ , ”两句中,屈原认为人们各有乐趣,而自己的乐趣在于“爱美”。
(3)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 ”一句,从国力方面阐释了国家灭亡的原因。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的心态的句子是“ , ”。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 ,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学习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 , ”。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来表现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心情的诗句是“ , ”。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写作者希望与神仙相伴、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 , ”。
(2)《出师表》中表明作者活在乱世中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 , ”。
(3)荀子在《劝学》中开门见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
(2)《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学习必须锲而不舍,坚持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 , 。”
9.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在《阿房宫赋》中,杜牧批判秦统治者穷奢极欲,用“ , ”两句揭露其疯狂掠夺财富和大肆挥霍的暴行。
(2) ,唯昭质其犹未亏。(《离骚》)
(3)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对偶句 , 。描绘出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琅琊山有晦有明交替变化的朝暮景象。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通过“ , ”侧面描绘出其友人箫声的凄婉。
(2)杜甫在《登高》中“ , ”两句借秋叶飘零,江水东流以抒发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
(3)古人把酒浇在地上以示祭奠,《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一句,苏轼以酒酬月来寄托自己的感情。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 , 。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 ,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 , , ”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2)《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成为“士”的句子是“ , 。”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固守而不丢失的句子是:“ , , ”。
(2)《己亥杂诗》中“ , ”两句,以落花有情自比,表现了诗人虽前途不顺也不忘报国的情怀。
14.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不宜异同”两句意思一致。
(2)《醉翁亭记》中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是“ , 。”
(3)《桃花源记》中“ , ”两句,通过对老人小孩的描写,展现一副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
15.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以“雕刻打磨”为例,从正面来论证坚持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 , ”。
(2)《离骚》中屈原表达自己失意苦闷、走投无路的两句是“ , ”。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言说自己以一杯清酒祭月的句子是“ ”。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自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了早莺和新燕在春日里欢快忙碌的情景,紧接着说:“ , 。”
(2)《赤壁赋》中,苏轼感受着江上微拂的清风,看着眼前平静的江面,不由得“ , , ”。
二、中国名著
17.下面一组连环画讲述的是《红楼梦》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中的故事。林黛玉所说的“也亏了你倒听她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你全当耳旁风,怎么她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这句话中,“你”和“她”表面上分别指① 、② ,实际上分别指③ 、④ 。
⑴这日天寒,宝玉想起宝钗近日在家养病,特来探视。两人在屋子里坐着,宝玉因听说宝钗佩戴的项圈上刻着八个字,便讨过来细看。 ⑵忽听外面人说:“林姑娘来了。”话音未了,黛玉已然进来,一见宝玉,便笑道:“哎哟!我来得不巧了!”宝钗忙问:“这话怎么说?”黛玉指着宝玉说:“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 ⑶宝钗又说道:“我更不解这意。”黛玉道:“今儿他来,明儿我来,间错开了来,岂不天天有人来呢?姐姐有什么不解的呢?”宝钗这才嘻嘻一笑。
⑷薛姨妈留他们喝酒吃果子。宝玉不等烫酒,端起冷酒就喝。宝钗忙劝道:“酒要热的吃下去,发散得才快。若冷的吃下去,拿五脏去暖它,岂不受害?”宝玉听这话有理,忙放下酒杯。 ⑸可巧黛玉的丫环雪雁送来一只小手炉给黛玉取暖,说是紫鹃叫送来的。黛玉笑对雪雁道:“也亏了你倒听她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你全当耳旁风,怎么她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 ⑹宝玉嘻嘻一笑,知是黛玉指他前次喝冷酒没听她劝。宝钗虽不明前因,也能听出话音,只是素知黛玉是如此惯了的,便不去计较她。
18.《边城》中,二老说:“爸爸,你以为这事为你,家中多座碾坊多个人,便可以快活,你就答应了。若果为的是我,我要好好去想一下,过些日子再说它吧。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应当得一只渡船,因为我命里或只许我撑个渡船!”“得座碾坊”和“得一只渡船”分别指什么? “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应当得一只渡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9.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的信条束缚了刘备的手脚,因为义,他迟迟没有夺取刘表及其子刘琦的荆州牧,对待刘璋的益州也久久不用兵。
B.《呐喊》里《头发的故事》由女子学校里女生剪去长辫子而留短发一事引发议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了封建思想并没有从人们心底消除的现实,启发读者:男女真正平等的道路在中国还要走很久。
C.《茶馆》情节环环相扣,衔接巧妙,例如第二幕一开场李三向王利发的妻子抱怨工钱不涨,引出了王利发夫妻之间的口角,而李三抱怨的时候提到了城门要关了可菜还没买,又给常四爷出场做了铺垫。
D.《边城》中作者特意在故事的发展中穿插了对歌、提亲、赛龙舟等苗族风俗的描写,展示边城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既是对边城的乡土性的诗意揭示,也是优美的诗意烘托。
E.《子夜》里的玛金和蔡真是闸北丝厂总罢工的领导者,在陈月娥汇报了裕华丝厂车间的情形及姚金凤家会议之后,她们认识统一,决定让裕华丝厂先罢工再冲厂,并商讨好罢工的一切布置。
20.根据名著《三国演义》的相关常识填空。
《三国演义》塑造了三个典型人物:“ ”诸葛亮,“ ”关羽,“奸绝”曹操。诸葛亮鞠躬尽瘁,曾六出祁山,失街亭后司马懿兵临城下,他摆出 ,化险为夷;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但刚愎自用,最终败走 ;曹操尊奉“宁可我负天下人”的信条,在 之战中大败袁绍后统一北方,和刘备、孙权三分天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名句默写。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秦灭亡的原因”“秦蜀之间少有往来原因”“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沦落”的写法。
故答案为:(1)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点评】理解性的名句默写,先要对所考查的篇目内容熟悉,其次关键是重点字形的书写。学生平时背诵这些知识时一定要注意字形。
2.【答案】(1)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2)封狼居胥
(3)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名句默写。高考默写题本来是极易得满分的题,可是往往由于错误理解、错误识记,以至于在高考时失分。如果学时下点功夫,将其背过,平时做个有心人用以上六招加强识记,本题拿满分是不成问题的,这样也许可以使你的语文成绩再上一个台阶,让你走进理想的殿堂。本题在解答时应关注“居胥”、“酾酒”、“横槊”等字的书写。
故答案为:(1)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2)封狼居胥
(3)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点评】理解性的名句默写,先要对所考查的篇目内容熟悉,其次关键是重点字形的书写。学生平时背诵这些知识时一定要注意字形。
3.【答案】(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名句默写。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省”“堪”“佛狸祠”“鸦”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名句默写答题技巧:(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四)要留意具体环境。(五)要留心语句顺序。.(六)要注意语句出处。
故答案为:(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点评】理解性的名句默写,先要对所考查的篇目内容熟悉,其次关键是重点字形的书写。学生平时背诵这些知识时一定要注意字形。
4.【答案】(1)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3)入则无法家拂士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繁霜鬓”“潦”“浊”“修”“拂”。
故答案为:(1)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3)入则无法家拂士
【点评】理解性的名句默写,先要对所考查的篇目内容熟悉,其次关键是重点字形的书写。学生平时背诵这些知识时一定要注意字形。
5.【答案】(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苟”“侯”“峥嵘”“崔嵬”理解字义去记忆。
故答案为:(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点评】理解性的名句默写,先要对所考查的篇目内容熟悉,其次关键是重点字形的书写。学生平时背诵这些知识时一定要注意字形。
6.【答案】(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蟹”“鳌”“鳝”“躁”“柯”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故答案为:(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点评】理解性的名句默写,先要对所考查的篇目内容熟悉,其次关键是重点字形的书写。学生平时背诵这些知识时一定要注意字形。
7.【答案】(1)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学不可以已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根据提示选准句子,同时注意“挟”“遨”“苟”的写法。
故答案为:(1)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学不可以已
【点评】理解性的名句默写,先要对所考查的篇目内容熟悉,其次关键是重点字形的书写。学生平时背诵这些知识时一定要注意字形。
8.【答案】(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螯”“鳝”“躁”理解字义去记忆。
故答案为:(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点评】理解性的名句默写,先要对所考查的篇目内容熟悉,其次关键是重点字形的书写。学生平时背诵这些知识时一定要注意字形。
9.【答案】(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2)芳与泽其杂糅兮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疯狂掠夺财富和大肆挥霍”“琅琊山有晦有明交替变化的朝暮景象”,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锱铢”“糅”“霏”“暝”的写法。
故答案为:(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2)芳与泽其杂糅兮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点评】理解性的名句的默写,首先对所考的篇目内容要熟练掌握,其次关键是字形的书写,学生平时在积累这些知识时一定要注意重点字形的书写。
10.【答案】(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一尊还酹江月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侧面描绘出其友人箫声的凄婉”“江水东流以抒发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以酒酬月来寄托自己的感情”。
故答案为:(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一尊还酹江月
【点评】理解性的名句的默写,首先对所考的篇目内容要熟练掌握,其次关键是字形的书写,学生平时在积累这些知识时一定要注意重点字形的书写。
11.【答案】(1)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2)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根据提示选准句子,同时注意“崔嵬”“峥嵘”“蕙纕”的写法。
故答案为:(1)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2)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点评】理解性的名句的默写,首先对所考的篇目内容要熟练掌握,其次关键是字形的书写,学生平时在积累这些知识时一定要注意重点字形的书写。
12.【答案】(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
故答案为:(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点评】理解性的名句的默写,首先对所考的篇目内容要熟练掌握,其次关键是字形的书写,学生平时在积累这些知识时一定要注意重点字形的书写。
13.【答案】(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根据提示选准句子。
故答案为:(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点评】名句的默写,关键是字形的书写,学生平时在积累这些知识时一定要注意重点字形的书写。
14.【答案】(1)陟罚臧否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知识点】名句
【解析】【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不宜异同”“春夏之景”“展现一副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
故答案为:(1)陟罚臧否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点评】名句默写的关键是重点字形的书写,所以学生在背诵名句时要注意重点字的字形。
15.【答案】(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3)一尊还酹江月
【知识点】名句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题中易错的字“锲”。
故答案为:(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3)一尊还酹江月
【点评】名句默写的关键是重点字形的书写,所以学生在背诵名句时要注意重点字的字形。
16.【答案】(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知识点】名句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名句默写。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浅”“属客”“诵”“窈窕”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故答案为:(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点评】名句默写的关键是重点字形的书写,所以学生在背诵名句时要注意重点字的字形。
17.【答案】雪雁;紫鹃;宝玉;宝钗
【知识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解析】【分析】此题考核欣赏中外名著的能力。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此题注意根据原著的内容填写人物。
故答案为:雪雁;紫鹃;宝玉;宝钗
【点评】本题可以通过阅读小说的基本情节,可推出答案。平时学生可多阅读名著,积累这些知识。
18.【答案】“得座碾坊”,是指他与王家女儿的婚姻;“得一只渡船”,是指他与翠翠的婚姻。他认为,哥哥天保的死与自己有关,觉得自己如果娶了翠翠就对不起哥哥。翠翠母亲的死透露了为什么爷爷有时候唉声叹气,并且对翠翠的终身大事如此重视,爷爷不希望翠翠走和她母亲一样的道路。(也为下文爷爷让天宝、傩送两兄弟进行赛歌的求婚方式,为天宝的死埋下了伏笔。)翠翠的母亲的死是爱情的悲剧,在那个山水清秀,村民淳朴善良的地方的悲剧,这也是一种不悖于人性的美。
【知识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学名著的内容的能力。题型多为简述情节,答题关键词“分别指什么”“原因”。
故答案为:“得座碾坊”,是指他与王家女儿的婚姻;“得一只渡船”,是指他与翠翠的婚姻。他认为,哥哥天保的死与自己有关,觉得自己如果娶了翠翠就对不起哥哥。翠翠母亲的死透露了为什么爷爷有时候唉声叹气,并且对翠翠的终身大事如此重视,爷爷不希望翠翠走和她母亲一样的道路。(也为下文爷爷让天宝、傩送两兄弟进行赛歌的求婚方式,为天宝的死埋下了伏笔。)翠翠的母亲的死是爱情的悲剧,在那个山水清秀,村民淳朴善良的地方的悲剧,这也是一种不悖于人性的美。
【点评】做此类题,要熟悉小时的基本情节和内容,要结合情节来组织答案。
19.【答案】B,E
【知识点】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此题考核欣赏中外名著的能力。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题中B项,《头发的故事》并非从女生说起,后来也没有明确说“女子学校”,文章也没有以男女平等为主题;E项,认识不统一,蔡真决定先罢工再冲厂,玛金认为还需要再考虑。
故答案为:BE
【点评】文学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学生在积累文学常识时可以分类进行这样更有助于背诵。
20.【答案】智绝;义绝;空城计;麦城;官渡
【知识点】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本题对《三国演义》考查得比较细致,虽说所选的情节都很经典,要求考生将一些细节以填空的形式填出来,难度不大,但也要求学生平时阅读要仔细,不能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三国演义》塑造了不少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最突出的便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奸绝、义绝、智绝。曹操错杀吕伯奢(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借粮官的人头以弹压军心、梦中杀人等事都体现出曹操的奸诈;关羽为义而降曹(降曹的三个条件体现其义:一只降汉朝,不降曹操;二用刘备的俸禄养他的二位嫂子;三一旦知道刘备的下落,便要去寻找他。途中在曹操让他与两位嫂子共处一室时,秉烛执刀立于屋外,亦体现其义),为义而与刘、张桃园结盟,奉义而辞;过五关斩六将(知道刘备下落后,护嫂而行,过关斩将途中极能体现其义),华容道为义而释曹操。诸葛亮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智算华容,计用空城等,体现出诸葛亮的智慧。
故答案为:智绝;义绝;空城计;麦城;官渡
【点评】文学常识重在平时的积累。学生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时可以分类进行。
1 / 1备考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专题12 名句默写与名著阅读
一、情景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指出秦灭亡的原因在于:“ 。”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原因是:“ , 。”既写出了蜀道只通鸟道之难,又表现了峨眉山之高。
(3)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 , 。”
【答案】(1)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名句默写。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秦灭亡的原因”“秦蜀之间少有往来原因”“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沦落”的写法。
故答案为:(1)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点评】理解性的名句默写,先要对所考查的篇目内容熟悉,其次关键是重点字形的书写。学生平时背诵这些知识时一定要注意字形。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阿房宫赋》中,杜牧通过“ , ”两句,提出了秦国如果爱惜六国人才,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这一观点。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应该做好充分准备,否则就会像刘义隆那样,虽有“ ”的雄心,也难逃失败的结局。
(3)苏轼在《赤壁赋》中,回想曹孟德在赤壁之战前豪气勃发,曾在长江岸边高举酒杯,“ , ”,高声吟咏出千古名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场面,如在眼前。
【答案】(1)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2)封狼居胥
(3)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名句默写。高考默写题本来是极易得满分的题,可是往往由于错误理解、错误识记,以至于在高考时失分。如果学时下点功夫,将其背过,平时做个有心人用以上六招加强识记,本题拿满分是不成问题的,这样也许可以使你的语文成绩再上一个台阶,让你走进理想的殿堂。本题在解答时应关注“居胥”、“酾酒”、“横槊”等字的书写。
故答案为:(1)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2)封狼居胥
(3)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点评】理解性的名句默写,先要对所考查的篇目内容熟悉,其次关键是重点字形的书写。学生平时背诵这些知识时一定要注意字形。
3.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论语·里仁》中告诫人们要向有德行的人学习,看到不好的现象应该自我对照的名句是: , 。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 , , 。
【答案】(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名句默写。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省”“堪”“佛狸祠”“鸦”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名句默写答题技巧:(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四)要留意具体环境。(五)要留心语句顺序。.(六)要注意语句出处。
故答案为:(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点评】理解性的名句默写,先要对所考查的篇目内容熟悉,其次关键是重点字形的书写。学生平时背诵这些知识时一定要注意字形。
4.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表明诗人心中郁积的凄苦之情和国运之恨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
(2)《离骚》“ , ”两句中,屈原认为人们各有乐趣,而自己的乐趣在于“爱美”。
(3)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 ”一句,从国力方面阐释了国家灭亡的原因。
【答案】(1)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3)入则无法家拂士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繁霜鬓”“潦”“浊”“修”“拂”。
故答案为:(1)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3)入则无法家拂士
【点评】理解性的名句默写,先要对所考查的篇目内容熟悉,其次关键是重点字形的书写。学生平时背诵这些知识时一定要注意字形。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的心态的句子是“ , ”。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 , ”。
【答案】(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苟”“侯”“峥嵘”“崔嵬”理解字义去记忆。
故答案为:(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点评】理解性的名句默写,先要对所考查的篇目内容熟悉,其次关键是重点字形的书写。学生平时背诵这些知识时一定要注意字形。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学习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 , ”。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来表现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心情的诗句是“ , ”。
【答案】(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蟹”“鳌”“鳝”“躁”“柯”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故答案为:(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点评】理解性的名句默写,先要对所考查的篇目内容熟悉,其次关键是重点字形的书写。学生平时背诵这些知识时一定要注意字形。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写作者希望与神仙相伴、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 , ”。
(2)《出师表》中表明作者活在乱世中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 , ”。
(3)荀子在《劝学》中开门见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
【答案】(1)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学不可以已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根据提示选准句子,同时注意“挟”“遨”“苟”的写法。
故答案为:(1)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学不可以已
【点评】理解性的名句默写,先要对所考查的篇目内容熟悉,其次关键是重点字形的书写。学生平时背诵这些知识时一定要注意字形。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
(2)《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学习必须锲而不舍,坚持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 , 。”
【答案】(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螯”“鳝”“躁”理解字义去记忆。
故答案为:(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点评】理解性的名句默写,先要对所考查的篇目内容熟悉,其次关键是重点字形的书写。学生平时背诵这些知识时一定要注意字形。
9.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在《阿房宫赋》中,杜牧批判秦统治者穷奢极欲,用“ , ”两句揭露其疯狂掠夺财富和大肆挥霍的暴行。
(2) ,唯昭质其犹未亏。(《离骚》)
(3)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对偶句 , 。描绘出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琅琊山有晦有明交替变化的朝暮景象。
【答案】(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2)芳与泽其杂糅兮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疯狂掠夺财富和大肆挥霍”“琅琊山有晦有明交替变化的朝暮景象”,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锱铢”“糅”“霏”“暝”的写法。
故答案为:(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2)芳与泽其杂糅兮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点评】理解性的名句的默写,首先对所考的篇目内容要熟练掌握,其次关键是字形的书写,学生平时在积累这些知识时一定要注意重点字形的书写。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通过“ , ”侧面描绘出其友人箫声的凄婉。
(2)杜甫在《登高》中“ , ”两句借秋叶飘零,江水东流以抒发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
(3)古人把酒浇在地上以示祭奠,《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一句,苏轼以酒酬月来寄托自己的感情。
【答案】(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一尊还酹江月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侧面描绘出其友人箫声的凄婉”“江水东流以抒发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以酒酬月来寄托自己的感情”。
故答案为:(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一尊还酹江月
【点评】理解性的名句的默写,首先对所考的篇目内容要熟练掌握,其次关键是字形的书写,学生平时在积累这些知识时一定要注意重点字形的书写。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 , 。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 , 。
【答案】(1)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2)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根据提示选准句子,同时注意“崔嵬”“峥嵘”“蕙纕”的写法。
故答案为:(1)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2)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点评】理解性的名句的默写,首先对所考的篇目内容要熟练掌握,其次关键是字形的书写,学生平时在积累这些知识时一定要注意重点字形的书写。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 , , ”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2)《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成为“士”的句子是“ , 。”
【答案】(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
故答案为:(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点评】理解性的名句的默写,首先对所考的篇目内容要熟练掌握,其次关键是字形的书写,学生平时在积累这些知识时一定要注意重点字形的书写。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固守而不丢失的句子是:“ , , ”。
(2)《己亥杂诗》中“ , ”两句,以落花有情自比,表现了诗人虽前途不顺也不忘报国的情怀。
【答案】(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根据提示选准句子。
故答案为:(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点评】名句的默写,关键是字形的书写,学生平时在积累这些知识时一定要注意重点字形的书写。
14.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不宜异同”两句意思一致。
(2)《醉翁亭记》中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是“ , 。”
(3)《桃花源记》中“ , ”两句,通过对老人小孩的描写,展现一副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
【答案】(1)陟罚臧否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知识点】名句
【解析】【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不宜异同”“春夏之景”“展现一副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
故答案为:(1)陟罚臧否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点评】名句默写的关键是重点字形的书写,所以学生在背诵名句时要注意重点字的字形。
15.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以“雕刻打磨”为例,从正面来论证坚持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 , ”。
(2)《离骚》中屈原表达自己失意苦闷、走投无路的两句是“ , ”。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言说自己以一杯清酒祭月的句子是“ ”。
【答案】(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3)一尊还酹江月
【知识点】名句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题中易错的字“锲”。
故答案为:(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3)一尊还酹江月
【点评】名句默写的关键是重点字形的书写,所以学生在背诵名句时要注意重点字的字形。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自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了早莺和新燕在春日里欢快忙碌的情景,紧接着说:“ , 。”
(2)《赤壁赋》中,苏轼感受着江上微拂的清风,看着眼前平静的江面,不由得“ , , ”。
【答案】(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知识点】名句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名句默写。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浅”“属客”“诵”“窈窕”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故答案为:(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点评】名句默写的关键是重点字形的书写,所以学生在背诵名句时要注意重点字的字形。
二、中国名著
17.下面一组连环画讲述的是《红楼梦》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中的故事。林黛玉所说的“也亏了你倒听她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你全当耳旁风,怎么她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这句话中,“你”和“她”表面上分别指① 、② ,实际上分别指③ 、④ 。
⑴这日天寒,宝玉想起宝钗近日在家养病,特来探视。两人在屋子里坐着,宝玉因听说宝钗佩戴的项圈上刻着八个字,便讨过来细看。 ⑵忽听外面人说:“林姑娘来了。”话音未了,黛玉已然进来,一见宝玉,便笑道:“哎哟!我来得不巧了!”宝钗忙问:“这话怎么说?”黛玉指着宝玉说:“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 ⑶宝钗又说道:“我更不解这意。”黛玉道:“今儿他来,明儿我来,间错开了来,岂不天天有人来呢?姐姐有什么不解的呢?”宝钗这才嘻嘻一笑。
⑷薛姨妈留他们喝酒吃果子。宝玉不等烫酒,端起冷酒就喝。宝钗忙劝道:“酒要热的吃下去,发散得才快。若冷的吃下去,拿五脏去暖它,岂不受害?”宝玉听这话有理,忙放下酒杯。 ⑸可巧黛玉的丫环雪雁送来一只小手炉给黛玉取暖,说是紫鹃叫送来的。黛玉笑对雪雁道:“也亏了你倒听她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你全当耳旁风,怎么她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 ⑹宝玉嘻嘻一笑,知是黛玉指他前次喝冷酒没听她劝。宝钗虽不明前因,也能听出话音,只是素知黛玉是如此惯了的,便不去计较她。
【答案】雪雁;紫鹃;宝玉;宝钗
【知识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解析】【分析】此题考核欣赏中外名著的能力。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此题注意根据原著的内容填写人物。
故答案为:雪雁;紫鹃;宝玉;宝钗
【点评】本题可以通过阅读小说的基本情节,可推出答案。平时学生可多阅读名著,积累这些知识。
18.《边城》中,二老说:“爸爸,你以为这事为你,家中多座碾坊多个人,便可以快活,你就答应了。若果为的是我,我要好好去想一下,过些日子再说它吧。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应当得一只渡船,因为我命里或只许我撑个渡船!”“得座碾坊”和“得一只渡船”分别指什么? “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应当得一只渡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得座碾坊”,是指他与王家女儿的婚姻;“得一只渡船”,是指他与翠翠的婚姻。他认为,哥哥天保的死与自己有关,觉得自己如果娶了翠翠就对不起哥哥。翠翠母亲的死透露了为什么爷爷有时候唉声叹气,并且对翠翠的终身大事如此重视,爷爷不希望翠翠走和她母亲一样的道路。(也为下文爷爷让天宝、傩送两兄弟进行赛歌的求婚方式,为天宝的死埋下了伏笔。)翠翠的母亲的死是爱情的悲剧,在那个山水清秀,村民淳朴善良的地方的悲剧,这也是一种不悖于人性的美。
【知识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学名著的内容的能力。题型多为简述情节,答题关键词“分别指什么”“原因”。
故答案为:“得座碾坊”,是指他与王家女儿的婚姻;“得一只渡船”,是指他与翠翠的婚姻。他认为,哥哥天保的死与自己有关,觉得自己如果娶了翠翠就对不起哥哥。翠翠母亲的死透露了为什么爷爷有时候唉声叹气,并且对翠翠的终身大事如此重视,爷爷不希望翠翠走和她母亲一样的道路。(也为下文爷爷让天宝、傩送两兄弟进行赛歌的求婚方式,为天宝的死埋下了伏笔。)翠翠的母亲的死是爱情的悲剧,在那个山水清秀,村民淳朴善良的地方的悲剧,这也是一种不悖于人性的美。
【点评】做此类题,要熟悉小时的基本情节和内容,要结合情节来组织答案。
19.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的信条束缚了刘备的手脚,因为义,他迟迟没有夺取刘表及其子刘琦的荆州牧,对待刘璋的益州也久久不用兵。
B.《呐喊》里《头发的故事》由女子学校里女生剪去长辫子而留短发一事引发议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了封建思想并没有从人们心底消除的现实,启发读者:男女真正平等的道路在中国还要走很久。
C.《茶馆》情节环环相扣,衔接巧妙,例如第二幕一开场李三向王利发的妻子抱怨工钱不涨,引出了王利发夫妻之间的口角,而李三抱怨的时候提到了城门要关了可菜还没买,又给常四爷出场做了铺垫。
D.《边城》中作者特意在故事的发展中穿插了对歌、提亲、赛龙舟等苗族风俗的描写,展示边城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既是对边城的乡土性的诗意揭示,也是优美的诗意烘托。
E.《子夜》里的玛金和蔡真是闸北丝厂总罢工的领导者,在陈月娥汇报了裕华丝厂车间的情形及姚金凤家会议之后,她们认识统一,决定让裕华丝厂先罢工再冲厂,并商讨好罢工的一切布置。
【答案】B,E
【知识点】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此题考核欣赏中外名著的能力。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题中B项,《头发的故事》并非从女生说起,后来也没有明确说“女子学校”,文章也没有以男女平等为主题;E项,认识不统一,蔡真决定先罢工再冲厂,玛金认为还需要再考虑。
故答案为:BE
【点评】文学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学生在积累文学常识时可以分类进行这样更有助于背诵。
20.根据名著《三国演义》的相关常识填空。
《三国演义》塑造了三个典型人物:“ ”诸葛亮,“ ”关羽,“奸绝”曹操。诸葛亮鞠躬尽瘁,曾六出祁山,失街亭后司马懿兵临城下,他摆出 ,化险为夷;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但刚愎自用,最终败走 ;曹操尊奉“宁可我负天下人”的信条,在 之战中大败袁绍后统一北方,和刘备、孙权三分天下。
【答案】智绝;义绝;空城计;麦城;官渡
【知识点】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本题对《三国演义》考查得比较细致,虽说所选的情节都很经典,要求考生将一些细节以填空的形式填出来,难度不大,但也要求学生平时阅读要仔细,不能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三国演义》塑造了不少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最突出的便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奸绝、义绝、智绝。曹操错杀吕伯奢(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借粮官的人头以弹压军心、梦中杀人等事都体现出曹操的奸诈;关羽为义而降曹(降曹的三个条件体现其义:一只降汉朝,不降曹操;二用刘备的俸禄养他的二位嫂子;三一旦知道刘备的下落,便要去寻找他。途中在曹操让他与两位嫂子共处一室时,秉烛执刀立于屋外,亦体现其义),为义而与刘、张桃园结盟,奉义而辞;过五关斩六将(知道刘备下落后,护嫂而行,过关斩将途中极能体现其义),华容道为义而释曹操。诸葛亮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智算华容,计用空城等,体现出诸葛亮的智慧。
故答案为:智绝;义绝;空城计;麦城;官渡
【点评】文学常识重在平时的积累。学生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时可以分类进行。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