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第1课时 燃料的利用同步练习(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第1课时 燃料的利用同步练习(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7-08 17:4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第1课时 燃料的利用
知识点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化学反应中不但有新物质生成,而且还伴随着能量变化
②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
③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
④可燃物在任何条件下燃烧都会发生爆炸
⑤化学反应的过程不能储存能量
A.①③
B.②③
C.④⑤
D.②⑤
2.下列反应发生时,吸收热量的是(
)
A.C+O2CO2
B.Mg+2HClMgCl2+H2↑
C.CaO+H2OCa(OH)2
D.CO2+C2CO
知识点2 化石燃料的利用
3.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纯净物
B.作为燃料,不如天然气清洁
C.只含碳元素
D.属于可再生能源
4.我国南海海底含大量的“可燃冰”。“可燃冰”外形似冰、可以燃烧,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冰”可作为能源
B.“可燃冰”燃烧时只生成水
C.“可燃冰”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D.“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
5.回答有关化石燃料的问题:
(1)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
(2)在石油加热炼制过程中,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 
 ,可以获得不同的产品。?
(3)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下列事例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7.为了节能,燃烧前常将汽油(含C8H18等)喷成雾状,目的是(
)
A.减少O2消耗量
B.增大汽油与空气的接触面
C.降低汽油着火点
D.升高汽油着火点
8.“化学链燃烧”技术是目前能源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氧化镍(NiO)作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过程如图所示。与直接燃烧甲烷相比,对该技术的评价错误的是(
)
A.能量损耗少、利用率高
B.较安全,减少爆炸风险
C.消耗等质量甲烷,参加反应氧气较少
D.有利于分离和回收较纯净的二氧化碳
9.燃烧是人类最早有意识利用的化学反应,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伟大进步。
(1)原始人使用木柴燃烧释放的热量烘烤食物,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现在,人们仍然利用燃料燃烧蒸煮食物,家用液化气的成分之一丙烯(C3H6)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微观角度分析丙烯液化与丙烯燃烧两个过程的主要区别: 
 。?
(2)燃烧还可用于冶炼金属。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铜的使用使人类社会迈入青铜器时代。?
(3)在大棚中燃烧沼气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沼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填字母序号)。?
A.参加反应的与的质量比为16∶32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点燃沼气前,需要检验纯度防止发生爆炸
E.生成的可作气体肥料
(4)结合上述事例,谈谈燃烧的价值: 
 。?
10.合理利用化石燃料资源,是人类不断探索的课题。某城市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如图所示的过程,并将逐步向理想燃料发展。
(1)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
 元素与氧反应放出热量。科学家发现,煤在一定条件下加氢制得煤油,称之为煤的液化,属于 
 变化。燃烧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目的是 
 ,使燃料充分燃烧。?
(2)CH4、C3H8两种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填化学式),写出丙烷(C3H8)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倡导“家用燃料低碳化”的意义是 
 。?
(4)做饭时,若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应将炉具的进风口调
 
 (填“大”或“小”)。?
11.我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用煤制取乙二醇(C2H6O2)的产业化发展已列入我国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的规划中,由煤制取乙二醇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
煤合成气(CO和H2)乙二醇
(1)合成气可用作气体燃料,写出合成气中化合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 
 (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物。?
(3)合成气(CO和H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仅以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生成物只有一种)是 
 (填字母序号)。?
A.草酸(HOOCCOOH)
B.甲醇(CH3OH)
C.尿素[CO(NH2)2]
(4)从煤直接作燃料到用煤制取乙二醇,你得到的启示是 
 。?
1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①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②白色无水CuSO4粉末遇水变蓝色;③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CO2,但不与CO反应。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O2、H2O;猜想二:CO、H2O;猜想三:CO2、CO、H2O。
【实验探究】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如图装置(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进行验证。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中白色粉末变成蓝色,B、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由此推断猜想 
 成立。?
(2)实验过程中B装置的作用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实验过程中用纯净氧气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
(5)实验过程中B、C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
 。?
【反思与交流】日常生活中,使用含碳燃料时一定要注意通风,防止
 
中毒。?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第1课时 燃料的利用
知识点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①化学反应中不但有新物质生成,而且还伴随着能量变化
②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
③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
④可燃物在任何条件下燃烧都会发生爆炸
⑤化学反应的过程不能储存能量
A.①③
B.②③
C.④⑤
D.②⑤
2.下列反应发生时,吸收热量的是(
D
)
A.C+O2CO2
B.Mg+2HClMgCl2+H2↑
C.CaO+H2OCa(OH)2
D.CO2+C2CO
知识点2 化石燃料的利用
3.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属于纯净物
B.作为燃料,不如天然气清洁
C.只含碳元素
D.属于可再生能源
4.我国南海海底含大量的“可燃冰”。“可燃冰”外形似冰、可以燃烧,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可燃冰”可作为能源
B.“可燃冰”燃烧时只生成水
C.“可燃冰”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D.“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
5.回答有关化石燃料的问题:
(1)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天然气 。?
(2)在石油加热炼制过程中,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 沸点不同 ,可以获得不同的产品。?
(3)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4H22H2O+CH4 。?
6.下列事例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D
)
7.为了节能,燃烧前常将汽油(含C8H18等)喷成雾状,目的是(
B
)
A.减少O2消耗量
B.增大汽油与空气的接触面
C.降低汽油着火点
D.升高汽油着火点
8.“化学链燃烧”技术是目前能源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氧化镍(NiO)作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过程如图所示。与直接燃烧甲烷相比,对该技术的评价错误的是(
C
)
A.能量损耗少、利用率高
B.较安全,减少爆炸风险
C.消耗等质量甲烷,参加反应氧气较少
D.有利于分离和回收较纯净的二氧化碳
9.燃烧是人类最早有意识利用的化学反应,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伟大进步。
(1)原始人使用木柴燃烧释放的热量烘烤食物,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现在,人们仍然利用燃料燃烧蒸煮食物,家用液化气的成分之一丙烯(C3H6)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C3H6+9O26CO2+6H2O 。从微观角度分析丙烯液化与丙烯燃烧两个过程的主要区别: 丙烯液化是分子间的间隙变小,由气体变成液体,属于物理变化;丙烯燃烧是丙烯分子变成了其他分子,属于化学变化 。?
(2)燃烧还可用于冶炼金属。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O+C2Cu+CO2↑ ,铜的使用使人类社会迈入青铜器时代。?
(3)在大棚中燃烧沼气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沼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CDE (填字母序号)。?
A.参加反应的与的质量比为16∶32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点燃沼气前,需要检验纯度防止发生爆炸
E.生成的可作气体肥料
(4)结合上述事例,谈谈燃烧的价值: 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可用于取暖、做饭(合理即可) 。?
10.合理利用化石燃料资源,是人类不断探索的课题。某城市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如图所示的过程,并将逐步向理想燃料发展。
(1)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 碳 元素与氧反应放出热量。科学家发现,煤在一定条件下加氢制得煤油,称之为煤的液化,属于 化学 变化。燃烧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目的是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
(2)CH4、C3H8两种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CH4 (填化学式),写出丙烷(C3H8)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3H8+5O23CO2+4H2O 。?
(3)倡导“家用燃料低碳化”的意义是 缓解温室效应 。?
(4)做饭时,若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应将炉具的进风口调 大 (填“大”或“小”)。?
11.我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用煤制取乙二醇(C2H6O2)的产业化发展已列入我国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的规划中,由煤制取乙二醇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
煤合成气(CO和H2)乙二醇
(1)合成气可用作气体燃料,写出合成气中化合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CO+O22CO2 。?
(2)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 不属于 (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物。?
(3)合成气(CO和H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仅以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生成物只有一种)是 AC (填字母序号)。?
A.草酸(HOOCCOOH)
B.甲醇(CH3OH)
C.尿素[CO(NH2)2]
(4)从煤直接作燃料到用煤制取乙二醇,你得到的启示是 化学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作用(合理即可) 。?
1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①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②白色无水CuSO4粉末遇水变蓝色;③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CO2,但不与CO反应。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O2、H2O;猜想二:CO、H2O;猜想三:CO2、CO、H2O。
【实验探究】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如图装置(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进行验证。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中白色粉末变成蓝色,B、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由此推断猜想 三 成立。?
(2)实验过程中B装置的作用是 检验甲烷燃烧产物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OH)2+CO2CaCO3↓+H2O 。?
(3)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uO+COCu+CO2 。?
(4)实验过程中用纯净氧气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影响对产物的检验 。?
(5)实验过程中B、C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 颠倒后无法检验生成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
【反思与交流】日常生活中,使用含碳燃料时一定要注意通风,防止 一氧化碳 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