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讲演
作者 闻一多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课件
LAST SPEECH
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
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
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
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
本名闻家骅,字友三,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一 作者简介
二 考点链接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本文的时代背景
2.体会本文语言通俗平易而犀利,句子简短,多样而有力的口头语体特色
3.了解讲演词的语言特点,理解感叹句、设问句、反问句、褒贬词的使用对表达讲演者思想感情的作用
4.学习闻一多先生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勇于斗争和献身的崇高品格
二 考点链接
对比手法的应用
演讲者把不同的人物置于明暗对比鲜明的地方,如文本第2自然段中“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这样写的表达效果有:
①以反动派的“耻”衬托李先生的“荣”,又以李先生的“荣”反衬反动派的“耻”,两者互为作用;
②在强烈的对比中,表现作者对反动派的愤怒与蔑视,和对李先生的赞扬,充分表达出闻一多先生大义凛然、爱憎分明的爱国主义感情。
二 考点链接
作者多次举例引证来增强演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如文本第3自然段中
列举了“一二·一”事件和李公朴被害惨案,赞扬了李先生和昆明青年的伟大献身精神,同时揭露了反动派反革命、反人民、搞谋杀的险恶企图;
又如第5自然段中
列举希特勒、墨索里尼的例子,证明了反动派必败、人民必胜的真理。
二 考点链接
本文语言口语化,运用丰富的语言表现手法,具有强烈的感彩
(1)运用近义词、反义词使感彩强烈。如第1自然段中用“打”“杀”“暗杀”等近义词,揭露了敌人的暴行,使语言富于变化,表达了演讲者对特务暴行的憎恨;第2自然段用“无耻”和“光荣”这对反义词,词义上的鲜明对比,增强了语言的感彩,表达了演讲者分明的憎爱感情。
二 考点链接
本文语言口语化,运用丰富的语言表现手法,具有强烈的感彩
(2)运用感叹句、反问句、递进句表达了强烈的感情。如第4自然段“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连用反问句和感叹句,指出了特务们可耻的下场,表达了强烈的憎恨;又如第1自然段“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用递进复句,步步紧逼,增强了揭露敌人邪恶的语言力量。
三 名师导学
1.背景解读
这是一篇即兴讲演,是在特殊的背景下所作。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密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一个“反内战、反独裁”的爱国民主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国民党反动派狗急跳墙,对人民力量疯狂镇压,甚至采取极其卑劣的暗杀手段。1946年7月11日,著名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7月15日下午,众多爱国人士在云南大学礼堂召开追悼会。当时闻一多先生的处境也相当危险,
三 名师导学
1.背景解读
大家都劝他不要去参加追悼会,但闻先生一定要去。本来没有安排闻先生发言,但是会场上混进了一些国民党的特务,当李公朴先生的夫人报告李公朴被暗杀的经过的时候,这些特务分子在会场上抽烟说笑,故意捣乱。看到这种情景,会场上的人都很气愤。闻一多先生更是怒不可遏。李夫人刚离开讲台,闻一多先生立即走上讲台,拉过话筒,发表了这篇慷慨激昂的演说。会后,闻先生到民主周刊社参加了记者招待会,进一步揭露反动派的罪行。
三 名师导学
1.背景解读
在回家的路上,他被事先埋伏在路上的特务分子开枪杀害,同时遇害的,还有他的大儿子。因此,这篇讲演就成了他的“最后一次讲演”。因为是即席讲演,没有写讲稿,这篇讲演词是当时听讲的人记录下来的,题目是后来人们加上去的。
三 名师导学
2.内容梳理
这篇文章情感激烈,表达了作者爱憎分明的政治立场,是一篇鼓舞斗志、颂扬光明的战斗檄文。闻一多先生在这次即席讲演里,围绕李公朴被害事件,揭露并痛斥了反动派制造白色恐怖,无耻暗杀进步人士的卑鄙行径和罪行,揭示了反动派必然灭亡,真理一定胜利的历史规律;鼓舞了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的信心和勇气,表达了自己热爱祖国、为革命事业不惜献身的斗争精神。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三 名师导学
2.内容梳理
四 名师导练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bēi liè( )最无耻的事情!
(2)历史fù yǔ( )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
(3)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guāng míng zhèng dà( )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
(4)反动派tiǎo bō lí jiàn( ),卑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
卑劣
赋予
光明正大
挑拨离间
四 名师导练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碰到痛苦或软弱,你就需要毅力;如果遭逢言词的污蔑,所需的资源就是忍耐。
B.一个人只要有耐心进行文化方面的修养,就绝不至于蛮横得不可教化。
C.那种拉帮结派遏制中国的图谋,那种在地区国家间挑拨离间,以及在中国近海搞联合军演的做法,都是自作聪明!
D.美军在伊拉克虐待战俘的一幅幅耸人听闻的照片在网络上披露后,大家纷纷对美军的暴行予以谴责。
D
四 名师导练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广西传统文化既具有典型的本土特色,又兼有受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湘楚文化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其他特点。(后半句改为“又兼受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湘楚文化的影响”)
B.充满功利色彩的教育,只能培养出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在句末加“的无能之人”)
C.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二是谋略不当。(把“不当”删去)
D.读书很重要,专家提出建议:学校和家长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读书条件和氛围。(把“学校”改为“老师”)
D
四 名师导练
4.根据语境,仿写画线句子。
树与树之间要互挡风雨,人与人之间要相濡以沫。因为孤树容易在风雨中摧折,骄狂的人则容易迷失自我。所以,如果人是一棵树,我们至少有所期待,期待每个人终有成为栋梁的一天;如果人是一棵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人是一棵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至少有所立志
志愿每个人都能向天拔高
我们至少有所容忍
容忍别人也有生长的空间
四 名师导练
5.闻一多先生讲演中一开始就义正词严地指出:
暗杀李公朴先生是昆明历史上出现的“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然后从三个方面层层深入揭露反动派制造暗杀李公朴先生事件的险恶用心,请指出这三个方面的内容。(4分)
①李公朴无罪而遭毒手;
②反动派杀人,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杀,只会偷偷摸摸地暗杀;
③杀了人,为推脱罪责,反造谣诬蔑,嫁祸于共产党。
四 名师导练
6.指出文中画线句子的句式,并分析其表达效果(12分)
(1)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
句式:设问句。
表达效果:设问句能够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表达了闻一多愤怒痛斥反动派的强烈情感。
句式:反问句。
表达效果:当面责问特务,强烈谴责了反动派的残暴,表达了作者的愤慨。
(2)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四 名师导练
6.指出文中画线句子的句式,并分析其表达效果(12分)
(3)无耻啊!无耻啊!
句式:感叹句。
表达效果: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战斗力。
句式:反问句。
表达效果:揭露敌人卑劣无耻的行径,表达的语气更坚决、态度更鲜明、批判的力量更强烈。
(4)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
感谢观看谢谢
作者 闻一多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课件
LAST SPE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