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
化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是( )
A.风能发电 B.粮食酿酒 C.燃煤脱硫 D.石油裂化
2.下列物质应用错误的是( )
A.石墨用作润滑剂 B.氧化钙用作食品干燥剂
C.聚乙炔用作绝缘材料 D.乙二醇溶液用作汽车防冻液
3.关于下列仪器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④不可加热 B.②、④不可用作反应容器
C.③、⑤可用于物质分离 D.②、④、⑤使用前需检漏
4.X、Y为第三周期元素,Y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二者形成的一种化合物能以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 B.简单氢化物的还原性:
C.同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中Y氧化性最强 D.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小于X的元素有4种
5.下列由实验现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
A.向溶液中滴加氢硫酸,产生淡黄色沉淀,证明具有氧化性
B.向酸性溶液中加入粉末,紫色褪去,证明中含Fe(Ⅱ)
C.向浓中插入红热的炭,产生红棕色气体,证明炭可与浓反应生成
D.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先变红后褪色,证明在溶液中发生了水解反应
6.X、Y均为短周期金属元素。同温同压下,的单质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体积为;的单质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体积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Y生成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 B.X、Y消耗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
C.产物中X、Y化合价之比一定为 D.由一定能确定产物中X、Y的化合价
7.某同学进行蔗糖水解实验,并检验产物中的醛基,操作如下:
向试管Ⅰ中加入蔗糖溶液,加入3滴稀硫酸,水浴加热5分钟。打开盛有溶液的试剂瓶,将玻璃瓶塞倒放,取溶液加入试管Ⅱ,盖紧瓶塞;向试管Ⅱ中加入5滴溶液。将试管Ⅱ中反应液加入试管Ⅰ,用酒精灯加热试管Ⅰ并观察现象。实验中存在的错误有几处?( )
A.1 B.2 C.3 D.4
8.工业上以和纯碱为原料制备无水的主要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吸收过程中有气体生成 B.结晶后母液中含有
C.气流干燥湿料时温度不宜过高 D.中和后溶液中含和
9.关于、和的结构与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为极性分子 B.空间结构为平面形
C.的沸点高于 D.和中C、O、N杂化方式均相同
10.以溶液为离子导体,分别组成、、清洁燃料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过程中,均向负极移动
B.放电过程中,物质的量均减小
C.消耗等质量燃料,燃料电池的理论放电量最大
D.消耗时,理论上燃料电池气体产物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为完成下列各组实验,所选玻璃仪器和试剂均准确、完整的是(不考虑存放试剂的容器)( )
实验目的 玻璃仪器 试剂
A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容量瓶、胶头滴管、烧杯、量筒、玻璃棒 蒸馏水、固体
B 制备胶体 烧杯、酒精灯、胶头滴管 蒸馏水、饱和溶液
C 测定溶液浓度 烧杯、锥形瓶、胶头滴管、酸式滴定管 待测溶液、已知浓度的盐酸、甲基橙试剂
D 制备乙酸乙酯 试管、量筒、导管、酒精灯 冰醋酸、无水乙醇、饱和溶液
12.立体异构包括顺反异构、对映异构等。有机物M(甲基丁醇)存在如下转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分子可能存在顺反异构
B.L的任一同分异构体最多有1个手性碳原子
C.M的同分异构体中,能被氧化为酮的醇有4种
D.L的同分异构体中,含两种化学环境氢的只有1种
13.实验室中利用固体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G与H均为氧化产物 B.实验中只作氧化剂
C.元素至少参与了3个氧化还原反应 D.G与H的物质的量之和可能为
14.标记的乙酸甲酯在足量溶液中发生水解,部分反应历程可表示为:
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为快速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Ⅱ、Ⅲ为决速步
B.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存在
C.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存在
D.反应Ⅰ与反应Ⅳ活化能的差值等于图示总反应的焓变
15.赖氨酸[,用表示]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其盐酸盐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向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滴加溶液,溶液中、、和的分布系数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B.M点,
C.O点,
D.P点,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12分)非金属氟化物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F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有_______种。
(2)O、F、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的熔、沸点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原因是________。
(3)是第五周期的稀有气体元素,与F形成的室温下易升华.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________,下列对中心原子杂化方式推断合理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4)晶体属四方晶系,晶胞参数如图所示,晶胞棱边夹角均为,该晶胞中有_______个分子.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为原子的分数坐标,如A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已知键长为,则B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________;晶胞中A、B间距离_______。
17.(11分)工业上以铬铁矿(,含、氧化物等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备红矾钠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的目的是将转化为,并将、氧化物转化为可溶性钠盐。焙烧时气体与矿料逆流而行,目的是_______。
(2)矿物中相关元素可溶性组分物质的量浓度c与的关系如图所示。当溶液中可溶组分浓度时,可认为已除尽。
中和时的理论范围为________;酸化的目的是_______;元素在_______(填操作单元的名称)过程中除去。
(3)蒸发结晶时,过度蒸发将导致_______;冷却结晶所得母液中,除外,可在上述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还有________。
(4)利用膜电解技术(装置如图所示),以为主要原料制备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则在_______(填“阴”或“阳”)极室制得,电解时通过膜的离子主要为________。
18.(13分)六氯化钨()可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熔点为,沸点为,易溶于,极易水解。实验室中,先将三氧化钨()还原为金属钨(W)再制备,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气密性并加入。先通,其目的是________;一段时间后,加热管式炉,改通,对B处逸出的进行后续处理。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证明已被完全还原的现象是________。
(2)完全还原后,进行的操作为:①冷却,停止通;②以干燥的接收装置替换E;③在B处加装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④……;⑤加热,通;⑥……
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操作④是_______,目的是________。
(3)利用碘量法测定产品纯度,实验如下:
①称量:将足量(易挥发)加入干燥的称量瓶中,盖紧称重为;开盖并计时1分钟,盖紧称重为;再开盖加入待测样品并计时1分钟,盖紧称重为,则样品质量为________g(不考虑空气中水蒸气的干扰)。
②滴定:先将转化为可溶的,通过离子交换柱发生反应:;交换结束后,向所得含的溶液中加入适量酸化的溶液,发生反应:;反应完全后,用标准溶液滴定,发生反应:。
滴定达终点时消耗的溶液,则样品中(摩尔质量为)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称量时,若加入待测样品后,开盖时间超过1分钟,则滴定时消耗溶液的体积将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样品中质量分数的测定值将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9.(12分)一种利胆药物F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Ⅰ.
Ⅱ.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符合下列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
①含有酚羟基 ②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含有四种化学环境的氢
(2)检验B中是否含有A的试剂为________;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E中含氧官能团共________种。
(4)已知:,综合上述信息,写出由和制备的合成路线。
20.(12分)甲氧基甲基丁烷(TAME)常用作汽油添加剂。在催化剂作用下,可通过甲醇与烯烃的液相反应制得,体系中同时存在如下反应: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Ⅰ、Ⅱ、Ⅲ以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平衡常数与温度T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判断,A和B中相对稳定的是_______(用系统命名法命名);的数值范围是_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2)为研究上述反应体系的平衡关系,向某反应容器中加入,控制温度为,测得的平衡转化率为a。
已知反应Ⅲ的平衡常数,则平衡体系中B的物质的量为______,反应Ⅰ的平衡常数________。
同温同压下,再向该容器中注入惰性溶剂四氢呋喃稀释,反应Ⅰ的化学平衡将________(填“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或“不移动”);平衡时,A与物质的量浓度之比________。
(3)为研究反应体系的动力学行为,向盛有四氢呋喃的另一容器中加入一定量A、B和。控制温度为,A、B物质的量浓度c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代表B的变化曲线为_______(填“X”或“Y”);时,反应Ⅲ的正反应速率_______逆反应速率(填“>”“<”或“=)。
山东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
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C 3. A 4. D 5. C 6. D 7. B 8. B 9. B 10. C
二、选择题:
11. AB 12. AC 13. BD 14. B 15. CD
三、非选择题:
16. ①. 9 ②. F>O>Cl ③. 角(V)形 ④. 低于 ⑤. OF2和Cl2O都是分子晶体,结构相似,Cl2O的相对分子质量大,Cl2O的熔、沸点高 ⑥. 5 ⑦. D ⑧. 2 ⑨. (0,0,) ⑩. pm
17. ①. 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②. ③. 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Na2Cr2O7的产率 ④. 浸取 ⑤. 过度蒸发,导致Na2Cr2O7·2H2O(提早)析出
⑥. H2SO4 ⑦. 阳 ⑧. Na+
18. ①. 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②. 直形冷凝管 ③. 不再有水凝结 ④. 吸收多余氯气,防止污染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E ⑤. 再次通入N2 ⑥. 排除装置中的H2 ⑦. ( m3+m1-2m2) ⑧. % ⑨. 不变 ⑩. 偏大
19. ①. ②. 4 ③. FeCl3溶液 ④. 氧化反应 ⑤. +CH3OH+H2O ⑥. 3 ⑦.
20. ①. 2-甲基-2-丁烯 ②. D ③. 0.9α ④. ⑤. 逆向移动 ⑥. 1:10 ⑦. X ⑧. <2021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
化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是( )
A.风能发电 B.粮食酿酒 C.燃煤脱硫 D.石油裂化
2.下列物质应用错误的是( )
A.石墨用作润滑剂 B.氧化钙用作食品干燥剂
C.聚乙炔用作绝缘材料 D.乙二醇溶液用作汽车防冻液
3.关于下列仪器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④不可加热 B.②、④不可用作反应容器
C.③、⑤可用于物质分离 D.②、④、⑤使用前需检漏
4.X、Y为第三周期元素,Y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二者形成的一种化合物能以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 B.简单氢化物的还原性:
C.同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中Y氧化性最强 D.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小于X的元素有4种
5.下列由实验现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
A.向溶液中滴加氢硫酸,产生淡黄色沉淀,证明具有氧化性
B.向酸性溶液中加入粉末,紫色褪去,证明中含Fe(Ⅱ)
C.向浓中插入红热的炭,产生红棕色气体,证明炭可与浓反应生成
D.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先变红后褪色,证明在溶液中发生了水解反应
6.X、Y均为短周期金属元素。同温同压下,的单质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体积为;的单质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体积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Y生成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 B.X、Y消耗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
C.产物中X、Y化合价之比一定为 D.由一定能确定产物中X、Y的化合价
7.某同学进行蔗糖水解实验,并检验产物中的醛基,操作如下:
向试管Ⅰ中加入蔗糖溶液,加入3滴稀硫酸,水浴加热5分钟。打开盛有溶液的试剂瓶,将玻璃瓶塞倒放,取溶液加入试管Ⅱ,盖紧瓶塞;向试管Ⅱ中加入5滴溶液。将试管Ⅱ中反应液加入试管Ⅰ,用酒精灯加热试管Ⅰ并观察现象。实验中存在的错误有几处?( )
A.1 B.2 C.3 D.4
8.工业上以和纯碱为原料制备无水的主要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吸收过程中有气体生成 B.结晶后母液中含有
C.气流干燥湿料时温度不宜过高 D.中和后溶液中含和
9.关于、和的结构与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为极性分子 B.空间结构为平面形
C.的沸点高于 D.和中C、O、N杂化方式均相同
10.以溶液为离子导体,分别组成、、清洁燃料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过程中,均向负极移动
B.放电过程中,物质的量均减小
C.消耗等质量燃料,燃料电池的理论放电量最大
D.消耗时,理论上燃料电池气体产物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为完成下列各组实验,所选玻璃仪器和试剂均准确、完整的是(不考虑存放试剂的容器)( )
实验目的 玻璃仪器 试剂
A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容量瓶、胶头滴管、烧杯、量筒、玻璃棒 蒸馏水、固体
B 制备胶体 烧杯、酒精灯、胶头滴管 蒸馏水、饱和溶液
C 测定溶液浓度 烧杯、锥形瓶、胶头滴管、酸式滴定管 待测溶液、已知浓度的盐酸、甲基橙试剂
D 制备乙酸乙酯 试管、量筒、导管、酒精灯 冰醋酸、无水乙醇、饱和溶液
12.立体异构包括顺反异构、对映异构等。有机物M(甲基丁醇)存在如下转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分子可能存在顺反异构
B.L的任一同分异构体最多有1个手性碳原子
C.M的同分异构体中,能被氧化为酮的醇有4种
D.L的同分异构体中,含两种化学环境氢的只有1种
13.实验室中利用固体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G与H均为氧化产物 B.实验中只作氧化剂
C.元素至少参与了3个氧化还原反应 D.G与H的物质的量之和可能为
14.标记的乙酸甲酯在足量溶液中发生水解,部分反应历程可表示为:
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为快速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Ⅱ、Ⅲ为决速步
B.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存在
C.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存在
D.反应Ⅰ与反应Ⅳ活化能的差值等于图示总反应的焓变
15.赖氨酸[,用表示]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其盐酸盐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向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滴加溶液,溶液中、、和的分布系数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B.M点,
C.O点,
D.P点,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12分)非金属氟化物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F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有_______种。
(2)O、F、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的熔、沸点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原因是________。
(3)是第五周期的稀有气体元素,与F形成的室温下易升华.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________,下列对中心原子杂化方式推断合理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4)晶体属四方晶系,晶胞参数如图所示,晶胞棱边夹角均为,该晶胞中有_______个分子.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为原子的分数坐标,如A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已知键长为,则B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________;晶胞中A、B间距离_______。
17.(11分)工业上以铬铁矿(,含、氧化物等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备红矾钠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的目的是将转化为,并将、氧化物转化为可溶性钠盐。焙烧时气体与矿料逆流而行,目的是_______。
(2)矿物中相关元素可溶性组分物质的量浓度c与的关系如图所示。当溶液中可溶组分浓度时,可认为已除尽。
中和时的理论范围为________;酸化的目的是_______;元素在_______(填操作单元的名称)过程中除去。
(3)蒸发结晶时,过度蒸发将导致_______;冷却结晶所得母液中,除外,可在上述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还有________。
(4)利用膜电解技术(装置如图所示),以为主要原料制备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则在_______(填“阴”或“阳”)极室制得,电解时通过膜的离子主要为________。
18.(13分)六氯化钨()可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熔点为,沸点为,易溶于,极易水解。实验室中,先将三氧化钨()还原为金属钨(W)再制备,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气密性并加入。先通,其目的是________;一段时间后,加热管式炉,改通,对B处逸出的进行后续处理。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证明已被完全还原的现象是________。
(2)完全还原后,进行的操作为:①冷却,停止通;②以干燥的接收装置替换E;③在B处加装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④……;⑤加热,通;⑥……
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操作④是_______,目的是________。
(3)利用碘量法测定产品纯度,实验如下:
①称量:将足量(易挥发)加入干燥的称量瓶中,盖紧称重为;开盖并计时1分钟,盖紧称重为;再开盖加入待测样品并计时1分钟,盖紧称重为,则样品质量为________g(不考虑空气中水蒸气的干扰)。
②滴定:先将转化为可溶的,通过离子交换柱发生反应:;交换结束后,向所得含的溶液中加入适量酸化的溶液,发生反应:;反应完全后,用标准溶液滴定,发生反应:。
滴定达终点时消耗的溶液,则样品中(摩尔质量为)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称量时,若加入待测样品后,开盖时间超过1分钟,则滴定时消耗溶液的体积将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样品中质量分数的测定值将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9.(12分)一种利胆药物F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Ⅰ.
Ⅱ.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符合下列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
①含有酚羟基 ②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含有四种化学环境的氢
(2)检验B中是否含有A的试剂为________;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E中含氧官能团共________种。
(4)已知:,综合上述信息,写出由和制备的合成路线。
20.(12分)甲氧基甲基丁烷(TAME)常用作汽油添加剂。在催化剂作用下,可通过甲醇与烯烃的液相反应制得,体系中同时存在如下反应: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Ⅰ、Ⅱ、Ⅲ以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平衡常数与温度T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判断,A和B中相对稳定的是_______(用系统命名法命名);的数值范围是_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2)为研究上述反应体系的平衡关系,向某反应容器中加入,控制温度为,测得的平衡转化率为a。
已知反应Ⅲ的平衡常数,则平衡体系中B的物质的量为______,反应Ⅰ的平衡常数________。
同温同压下,再向该容器中注入惰性溶剂四氢呋喃稀释,反应Ⅰ的化学平衡将________(填“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或“不移动”);平衡时,A与物质的量浓度之比________。
(3)为研究反应体系的动力学行为,向盛有四氢呋喃的另一容器中加入一定量A、B和。控制温度为,A、B物质的量浓度c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代表B的变化曲线为_______(填“X”或“Y”);时,反应Ⅲ的正反应速率_______逆反应速率(填“>”“<”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