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优化教案《乡愁》(教学设计+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优化教案《乡愁》(教学设计+教学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4-28 07:54:27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乡愁的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注意诗歌的朗读技巧,能较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理解本诗托物寄情的写法。
3、体会作者强烈的思乡,思国的感情,以及渴望祖国统一的美好愿望。
学习目标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评论家。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离开大陆赴台, 就读于台大外文系 ,毕业后赴美国进修。先后在数所大学任教,现在是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
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和译著40余种,代表作品有诗集《舟子的悲歌》《钟乳石》《万圣节》《莲的联想》《白玉苦瓜》等。梁实秋评价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多年来他写了许多怀乡诗,而《乡愁》是其中最动人的一曲,他也因此被称为“乡愁诗人”。
鉴赏现代诗歌的一般方法:
朗读诗歌—— 找出意象——感悟内容——发掘主题
美美地听
——领会诗歌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示 例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侯 后来啊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这头 我/在外头
母亲/在那头 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大陆/在那头
美美地读
——感受诗歌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美美地品
——感悟诗情
思考一:诗人借助时空的变化层层推进诗情,请把表示时间变化的词找出来。
思考二:乡愁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诗人却用具体可感的事物把乡愁形象化,请同学们找一找,这首诗用了哪些具体事物表现乡愁?
思考三:这四个形象(意象)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问题探究
诗人是怎样把抽象的乡愁形象化的?
托物寄情~~创设意象
小小的邮票
窄窄的船票
矮矮的坟墓
浅浅的海峡
知识链接——
意象是一种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感的东西。
创设意象就是借助某一事物,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上面加以表达的写作手法。
时间变化 具体形象 表达的意思 表达的情感(抽象)
小时候——邮票 —— 母子分离 ——对母亲的思念
长大后——船票 —— 夫妻分离 ——对妻子的依恋
 
后来啊——坟墓 —— 母子死别 —— 对母亲的怀念
 
而现在——海峡 ——游子与大陆分离——对故土的眷恋
期盼祖国统一
  写作特点: 托 物 寄 情 创 设 意 象
个人的故乡之思
逐层推进
普遍的家国之思
用“我觉得……写得好,好在……”句式表达出自己读这首诗的感受,比一比谁说的好。
例(1)我认为“这头”、“那头”、“外头”、“里头”这几个方位词用得好,好在空间有变化。
(2)我认为“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这几个词用得好,好在准确形容事物的形状,用小而轻的形象承载了浓浓的乡情。
(3)我认为“小时候” 、 “长大后”、 “后来” 、“现在”这几个表示时间的词用得好,好在准确地表示了人的成长历程。 (4)我认为“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头”的四次重复用得好,好在这样可以形成一种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
(5)我认为诗中的数量词用得好,好在加强了诗的音韵美。……
美美地说
——挥洒诗情
乡 愁
余光中
我清楚地记得,自己小小的年纪便做了流亡的学生,逃到大后方去读书求学.学校的取信栏,我每天去看两次,排着长队,紧着心弦,寻找母亲那熟悉的字迹.要多少次失望后才能收到一封信.于是,我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烂背于心.小小的邮票有一个圆圆的邮戳,小圆圈内的城市呀,那里有我的母亲,有我的家!
美国的冬夜如此凄冷,寒风无情地撞击窗棂.我紧攥着那张回程的船票,盼望着归期.我的家乡,我那朝思暮想的新娘,你睡了吗?你是否和我一样在回味我们两小无猜的童年时光?闭上眼,你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脑中浮现.临行前,你帮我整理行装,把每一件衣服都看了又看,生怕扣子掉了,开了线!就让我把对你的思念留在这一张小小的船票上吧!
乡 愁
余光中
我急急地赶回来,却还是晚了 ,没见上母亲最后一面!母亲哪, 是你,拉着我的小手逃过了南京大屠杀,躲过了重庆的大轰炸.而如今,一方小小的坟墓,阴阳的距离,薄薄的一层混泥土,内外相隔,那么遥远.母亲的慈魂呀,你是否踏上了回乡的路?回到了那个江南的小镇?
人过中年以后,落叶归根的愿望更加强烈.故国故乡故园便频频地入梦来,早晨醒来,梦去无痕,乡愁难遣.翻开中国地图,神游太湖,看看蒋山青,秦淮碧,想想昔年那里美丽的表妹……可这一湾海峡,二指宽罢了,浅浅的一层海水比纸还薄,可就是涉不过去,涉不过去呀!
如果将来有一天,你离开了自己温馨挚爱的家园,离开了年迈的双亲,成为远走异国他乡的游子.当你想家的时候,那种强烈的思念涌上你的心头,这时候你会说乡愁是什么 请以“乡愁是……”说一句或几句话!
合作交流
示 例
乡愁是一杯浓浓的酒
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月
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
乡愁是那根在灵魂深处流动的血管
乡愁是远走时父亲久久的守望
乡愁是别离时妈妈不断的挥手
乡愁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童话
乡愁是人一辈子走不出的精神的家
布置作业:
1、故乡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如果有一天离开了家门,你最惦念的是什么?请发挥想象,试着将你对故乡的眷恋之情用一段话表达出来。
(不少于150字)
2、背诵这首诗歌。
3、搜集以“乡愁”为主题的诗歌并熟记(古诗与现代诗均可)。
设计者:
吴瑞红
谢 谢《乡愁》教学设计
课前热身:阅读材料,思考:
1、春运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员流动。
2、赠台大熊猫取名为“团团”和“圆圆”。
3、中国的传统的节日中秋节和纯洁是团员的节日。
4、中国自古就有许多关于思乡的诗歌。
总结:
一、自主预习。
1、那人——初识作者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1928年出生于南京,1950年去台湾。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于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对此,他在一篇散文中曾不乏风趣幽默地说:“大陆是母亲,台湾是老婆,香港是情人,美国是外遇。”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是他众多乡愁诗中最有代表性,也是流传最广的一首诗。
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大声地读、尽情地读吧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昂扬激越还是忧郁深沉 在语速和节奏上应注意什么
二、随堂练习:
四)细腻地品读。
1.这首诗歌的四个小节可以调换顺序吗?为什么
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四个人生阶段。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也即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2.你投入了怎样的感情去朗读?(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种感情看得见吗?那么诗人是借助什么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的?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
3.体会“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表达效果。
4.小结。
5.再读诗歌,寻美。
《乡愁》诗歌很美,美在--------
(1)从整体结构看,A美在整齐划一的结构上。
        B美在一唱三叹的音乐节奏上。
(2)从构思立意看,C美在从小到老的时间顺序上。
        D美在身处各地的空间变化上。
        E美在托物寄情的比喻形象上。
(3)从词句运用看,F美在数量词的运用上。
        G美在叠词的运用上。
(4)从思想感情看,H美在每一节诗都是一幅凄美的图画上。
? I美在主题的逐步深化、最后升华上。
3
三、课后拓展:
丰富地想象。(MTV制作大赛)
要求:结合自己的理解,任选一副画面,选好背景音乐,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画面描摹出来。先小组同学合作,然后向全班展示。
背景音乐:
画面:
解说:
欣赏余光中的《乡愁四韵》。
(六)诗意地仿写(小试牛刀)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用具体的事 物为"乡愁"打个比方。
例:乡愁是一枚青橄榄,苦苦的、涩涩的,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
--------------------------------------------------------------------------------
四、师生活动:
学生心声:老师,我还有以下问题不懂,请指教:
问题一:
问题二:
教师关爱:请 日 时,到 来,老师给你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