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巴黎》教学设计
(一)课堂教学要求:
【教材分析】
《留学巴黎》主要记叙了冼星海在法国巴黎留学期间刻苦学习的动人事迹。冼星海以惊人的毅力勤奋学习,克服生活的困苦和精神上的屈辱,最终学成归来,报效祖国,说明了人生的苦难往往孕育着成功的道理。
【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的叙述方式。
2.理解作者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了解艺术创作与人生苦难、社会苦难之间的关系。
3.有感情地朗读精彩语段。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记叙特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身陷贫贱却不移大志的决心。
3 留学巴黎(第1课时)
【教学建议】
1.激情导入。教师播放《黄河大合唱》录音带(片段),激情介绍:同学们,每当《黄河大合唱》奏响的时候,我们的心里都汹涌澎湃,激动异常,仿佛从乐曲中看见了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冒着纷飞的炮火,勇往直前。这首歌的作曲,就是本文的作者冼星海。
2.作者简介。借助多媒体展示作者资料及图片。
3.检测预习字词。可用多媒体投影。
4.整体感知课文。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即要求学生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从整体上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只有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体会文章的主旨,领会人物的精神。
要求学生总结本课的记叙和抒情有什么样的特色。主要引导学生注意到本课以记叙为主,较少描写和抒情的特点。
5.叙述段落的分析。重点分析第三自然段与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通过两段相比较,同样是叙述留学巴黎的事情,总结在叙述特点上的差异。
3 留学巴黎(第2课时)
1.导入示例。上节课,我们和冼星海一起回忆了他在巴黎求学时的艰苦历程。作者没有浓墨重彩于他所受的磨难,但是一旦回忆到他引以自豪的艺术创作的时候,作者就不再惜墨如金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关于冼星海创作《风》的情节。
2.关于《风》的创作过程的分析。
(1)引导学生说说,作者对创作《风》的描写,和前文的平白直叙的区别。(详细的描写,感人的抒情。)
(2)进而让学生总结这样的描写和抒情的好处。(描写逼真,抒情感人;描写和抒情相结合,使得对《风》的描写成为全文的高潮部分。
3.讨论“愤怒出诗人”。引导学生结合冼星海创作《风》的经历,思考他之所以能创作出这么杰出的作品,与他当时身处的环境之间的关系。(讨论“愤怒出诗人”,其实是引导学生将课文前面对冼星海艰苦生活的叙述与现在的音乐创作联系起来思考,从而更好地把握文本。)
4.启发学生思考作者学成之后,义无反顾地回国了。面对巴黎那么多帮助过他的人的挽留,他不留下来的原因。
(这个问题就涉及文本的主旨了。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可能抓不住主要原因,必须给以引导。可回顾七年级上册有关课文,结合其他资料谈体会。)
5.如何评价冼星海。该环节通过学生自由谈论,来反馈出他们对于课文的理解。谈论时教师应注意“多元而又有界”,如果学生有失偏颇之处,教师可以当堂指正。
(二)教学课件(积件)要求:
1.冼星海图片等。
课件使用目的: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作者的伟大形象。
2.配乐录音诵读重点段落。
课件使用目的: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文遣词造句的优美,激起学生较快进入情境。
3.多媒体教具;《黄河大合唱》录音带(片段)。
课件使用目的: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4.课堂需要合作讨论的问题。
课件使用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教学资料要求
1.作者简介
冼星海(1905-1945),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原籍番禺,1905年5月出生于澳门。其父是船工,在冼星海未诞生时已经过世,自幼就与母亲相依为命,靠外祖父生活。1911年,时年六岁,其外祖父逝世,生活无靠,母子俩遂流落到马来亚。14岁那年,随母到新加坡,开始接触音乐,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才华。1926年,到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主修理论与小提琴,同时任该图书馆助理员,以维持生计。1929年他到法国深造,半工半读。1930年2月他到巴黎先后跟奥别多菲尔、加隆学小提琴和音乐理论。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院作曲班,随印象派作曲家杜卡学习。1935年回到中国。先后为影片《夜半歌声》《青年进行曲》《壮志凌云》,话剧《日出》《雷雨》《太平天国》配乐。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他参加了由洪深领导的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到苏州等地宣传抗日,后离开到延安去。1939年他写出了著名的《黄河大合唱》。(共20张PPT)
留学 巴黎
冼星海
冼星海(1905年--1945年)伟大的人民音乐家、作曲家,有“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是中国电影音乐创业史上的先驱者。1930年赴法国学习,先后师从丹第、杜卡斯等著名作曲家。后考入巴黎音乐学院主攻作曲和指挥,在此期间曾创作颇受好评的《风》、《游子吟》等作品。1935年回国,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创作真实反映了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拯救民族危亡进行抗日斗争的生活。创作有《游击军》、《在太行山上》、《黄河大合唱》等数百首歌曲和歌剧《军民进行曲》 。
1、请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奢望 西崽 琐屑
迷惘 穷拙 揩 kāi
2、请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衣寇楚楚 ( ) 走头无路 ( )
3、结合文意解释下列词语:
琐屑:
迷惘:
忌刻:
流离失所:
shē
z i
xiè
w ng
zhuō
冠
投
琐碎。
由于分辨不清而不知怎么办。
嫉妒刻薄。
流转离散,无处安身。
预习展示
《留学巴黎》的体裁是什么?作者是以什么顺序为线索来写的?
文学四大体裁:小说、诗歌、散文、戏剧
散文: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一种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文学样式,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 (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2)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
想感情的散文。(3)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4)哲理散文
(一)、为艺术而留学巴黎。(1) (二)、饱受折磨,生活艰辛。(2-7) (三)、思念祖国,谱写心曲。(8-13) (四)、考入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14-16)
(五)、从作曲班毕业,学成归国。(17-18)
速读课文,理清结构
第一,(1): 为艺术而留学巴黎。
第二,(2-7):在巴黎艰辛的生活。
第三,(8-16):创作《风》并考入巴黎音乐学院作曲班。
(对学业和艺术的执着追求)
第四,(17-18): 学成回国。
付不起每月200法郎的学费:(先后师从奥别多菲尔先生、路爱日 加隆先生、丹地教授、昂古特先生、卑先生;)做各种各样的卑贱的工作;千方百计练琴;因摔倒而被开除;对人以德报怨;得到一些外国的流浪者帮助;到咖啡馆、大餐馆中去拉奏讨钱;被一个有钱的中国留学生羞辱;得到教师的帮助,重新鼓起勇气;观看法国国庆游行;创作《风》;考巴黎音乐院的高级作曲班等。
1.速读课文,课文记叙了作者到巴黎之后所经历的事情。作者总共记叙了几件事?请同学们找出这些事,并用简明的语言给以概括。
2.冼星海只身到法国留学,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
3.冼星海取得了哪些成就?
条件艰苦
困难重重
生活-
学习-
身体-
忍辱负重
四处打工
忙里偷闲
千方百计
得人帮助
顽强克服
自主学习
1.冼星海为何拒绝留在巴黎?
表面原因:作曲班毕业
实际原因:作者看到祖国的存亡危机,他要把自己的力量贡献给祖国,发展祖国的音乐事业,反对帝国主义对弱小民族的歧视,对祖国有拳拳的爱国之心。
自主学习
2.这样具体的叙述,是不是在记流水帐?它能让你感动吗?为什么?
不是流水帐。字里行间,都让人感动。作者从事的这些工种,虽然“卑贱”,但是没有一个重复。用平淡的语言叙述作者的真实经历和感触,表现作者辛酸屈辱的经历,对艺术不懈的追求、顽强拼搏和拳拳的爱国心。
自主学习
3.如何评价冼星海
对艺术执着的追求、有着非凡的毅力、坚韧的精神、勤奋刻苦、忍辱负重、不失大志、奋斗不息、爱国至上的精神意志以及述怀抒愤,终获成功。
自主学习
4.如何理解“愤怒出诗人”?
课文中说:“一切人生的苦、辣、辛、酸、不幸,都汹涌起来。我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于是借风述怀,写成了这个作品。”其实,作者生活环境的不幸,倒成了他创作的动力。
(1)《风》的创造过程; (2)对生活得痛楚用音乐写下来:打工遇到歧视、受到有钱的留学生的侮辱; (3)《游子吟》
体验与反思:
结合你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从冼星海的留学经历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比较第二和第三自然段,我们看到作者对于他在巴黎艰苦求学的回忆,有的是一笔带过,有的虽然也很简单,但还是较具体的叙述了一次事件。这两种记叙方式,前一种概括,后一种较具体。同学们还能在课文中找出几处这两类的记叙吗?
概括类叙述。如:
我失业过十几次,饿饭,找不到住处,一切的麻烦都来了。有几次又冷又饿,实在支持不住,在街上就瘫软下来。那里我想大概要饿死了,幸而总侥幸碰到救助我的人。
有过好几天,饿得快死。实在没法,只得提了提琴到咖啡馆、大餐馆中去拉奏讨钱,忍着羞辱拉一整天也得不到多少钱,回到寓所不觉痛苦起来,把钱扔到地下,但又不得不拾起。门外房东在敲门要房租,不付钱给他,就有坐牢的危险(如果不是为了学习,倒是个活路)。
这样的叙述之所以比较动人,就是因为写出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一是在自尊和生存的压力之间,二是在压力和音乐的追求之间。为了生存,为了追求,只能委屈自尊。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不仅仅是描写,而且是叙述,也可能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具体类叙述如:
有一次,一个有钱的中国留学生把我讨钱的碟子摔碎,打我耳光,说我丢了中国人的丑!我当时不能反抗,含着泪,悲愤得说不出话来。
叙述是单纯的,但叙述所表现的情感却是丰富、复杂的,受到无理的责难,人格受了侮辱,充满了痛苦,却又不能表达。不是不想反抗,而是现实的社会地位,迫使他不能反抗,否则不但影响到生存,而且影响到学业。委屈中有理性,忍受中有大志。
1、讲述自己积累的刻苦求学的故事。
2、请写一句关于立志的名言。
1、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3、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4、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5、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6、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胜利是我们的果实,困难是我们的对手,失败则是我们的引导者。我们要随时随地的锻炼自己的意志。不要被它吓倒。要勇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困难无处不在,我们要有面对困难毫不畏惧的高尚品格。相信自己,相信成功。切记,成功源于艰苦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