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优化教案《谈笑》(教学设计+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优化教案《谈笑》(教学设计+教学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4-28 07:54:27

文档简介

《谈笑》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本文中有关“笑”的词语。
2.学习、积累并运用本文丰富的词汇。
3.体会并理解本文多次分类说明的方法,学习本文巧妙联接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生动。
【教学难点】 理解积累有关笑的词语。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的表情丰富。笑,作为反映内心的一种面部表情,形式与内容自然也非常丰富,体现于祖国的语言文字,就显得更加丰富了。有人作过粗略统计,发现汉语中表示笑的词语竟多达一百多个,当代红学家周汝昌把这一百多个表示笑的词语合理分类并巧妙的联接成一篇条理分明、生动有趣的文章,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谈笑》。
二、检查预习情况
霁(ji)颜 抿(min)嘴 撇(pie)嘴 解颐(yi) 脱颔(han) 笑煞(sha)
讪(shan) 诮(qiao) 哂(shen) 嗤(chi)
学生朗读课文。
三、找准拎动点,由第10、11自然段切入课文重点。
回忆大家看过《红楼梦》,大家能否根据小说中人物社会地位、身份和相间的关系说出刚才所观看的这段录相,众人物笑态各自不同的原因吗?
让学生各持已见,畅所欲言。(1)史湘云是直肠子的人,心里搁不住东西,平时做事尚且不瞻前顾后,此时自然要首先爆发,笑得喷茶了。(2)但湘云毕竟是个外人,比不得迎春姐妹,再任性也不好把一口茶喷到别人身去。(3)林黛玉“疼如西子胜三分”,如此娇弱体质,所以就笑岔了气。扒在桌子上叫“嗳哟!”
1. 师启发学生:黛玉为什么不扒到贾母身上呢?
(1)她虽然是贾母所宠爱的外孙女,但比起宝玉毕竟差一层,况且她又是个孤癖自洁的人,当然不会喷饭或吐茶,也不会滚到贾母怀里去撒娇。(2)最令人玩味的是惜春的笑,这笑态完全显示出她年少、幼稚、娇惯,凡事都依赖奶母的性格特征。
2.师问:你们怎么看待王夫人、贾母的笑?
(1)在这宴会上贾母、王夫人是长辈。引起这场哄堂大笑正是王夫人的大侄女——得力助手王熙凤以及鸳鸯二人。所以王夫人指着凤姐、贾母也只能是“指着凤姐而不指鸳鸯了,这才显示他们作为长者的所谓公道和身份。”
3.师问:还有一类人的笑你们注意到了吗?为何会这样?
(1) 还有一群丫环和婢女的笑态与主人们的笑不同,她们或躲出去笑或蹲着笑。
(2) 有小主人在跟前的还得忍着笑来替他们姐妹换衣服。
师:那又是什么原因呢?
(3)在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里,奴婢怎能在主人面前尽情的笑呢?所以只好“躲出来蹲着笑”。
(4)婢女连笑都不得自由!
4.师小结:是啊!曹雪芹正是如此紧紧扣住人物的阶级出身、社会地位、性格特征以
及教养、体质等特点,描绘出合情合理,富有深意、耐人寻味的“笑”的细节来,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人物的神貌跃然纸上。
四、自读课文1-5段(制高点一居高总览)
师:因人的性格、身份、地位、教养、体质等不同,笑的形式与内容就不同。
1、 下面请一位同学表演“仰天大笑”,看看笑会牵涉到人体的哪些器官、部位(要求整体上回答)。笑会牵涉到人的脸和全身。
笑与脸的关系 笑与全身的关系
3、师:笑主要是一种面部表情,它与面部哪些器官有关系?请速读课文第1-5自然段。
笑牵动嘴、牙 、下巴、眼。
4.嘴 牙 下巴 眼
6、师:笑与全身关系怎样?
“拊掌在于手”:“捧腹”,又关乎肚。
还会牵及全身“笑不可仰”。
“笑弯了腰、笑得肚肠子疼”说明牵涉到手、肚、腰及全身。
5.师:笑不仅关系到人的脸部,而且牵涉到人的全身。
6.笑与全身的关系
第2课时
五、自学讨论第12、6-8节
1、师:笑的形式如此多彩,笑的内容更是丰富,单从笑的声音和笑的种类角度来分析,作者是按怎样的思路进行说明的?请两名同学朗读12节、6-8节。要求流利、宏亮、传神。
(1)作者从笑的声音角度由大到小进行说明的。
(2)笑的程度由浅入深进行说明的。
(3)笑的程度由一般的笑到厉害的笑,“笑死活人”“含笑九泉”。
(4)由笑的外表形态到笑的实质。
(5)先写外笑的表象,然后写到笑的本质。
2.声 音: 大→小
笑的程度: 浅→深
笑的外表形态 →笑的本质
六、归纳总结:迁移——增长点,主动创新
1.师;作者能按逻辑顺序,由整体到局部,或由大到小,或由浅入深,或由表象到本质进行说明,严谨而有序。
2.师:本文是一篇文艺性的说明文,你认为本文最突出的说明方法是什么?课文是依据什么标准分类说明的?
(1)(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后回答
(2)本文最突出的说明方法是分类说明方法。如:将笑与脸、笑与全身、笑与不同人的关系,分成三大类进行说明。
(3)课文有从整体上的分类、有从局部分类。从整体分类的例子前面同学已经例举了。我这里例举局部分类的例子。如写笑与脸的关系时又将它分为四类:笑与嘴、牙、下巴、眼的关系四小类。
(4)作者一般是先总说 后分说
3.师:(小结性)刚才同学们畅所欲言,回答非常好。分类说明一般有“一次性分类”和“多次性分类”两者,前者依据一个标准给事物的分类、后者从不同角度,不同标准给事物
分类。本文采用的是多次分类的说明方法。[教师板书(七)投影10 多次分类]先从笑与脸、笑与全身、笑与人的关系将笑分为三大类,再从各类中从不同的角度将笑再分成小类。这种先总后分以纲带目的多次分类的说明方法,使文章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七、读写结合(迁移、延伸)——延伸点(拓宽升华)
1.师:上面我们已学过本文的合理分类,巧妙的联接,下面我们一起将以上方法进行运用。请看课后作业第二题。
2.认真理解题意,仔细揣摩。
3.师:哪位同学能说出分类的标准,为何这样分类?
(1)哭与声音的关系,可以由大→小;也可以由小→大;
(2)可按哭的形态分类:
一、流泪方式:用来描述感情激动的程度 二、哭的神态:哭泣的程度逐渐厉害
(3)哭的形态可分三类:一、流泪的方式, 二、哭的样子;三、哭的程度转化。
4.学生补充 “声泪俱下”“哭直上云霄”“泪如雨下”还有“哭鼻子”“抱头痛哭”
5.现在就同学们按自己分类进行联接。
6.学生口头作文。 哭:是因为痛苦悲哀或感情激动流泪,通常还发出声音。人痛苦时会“痛哭流涕”、“声泪俱下”,就是边流泪边发出声音。哭与声音关系密切。“哭泣”、“悲泣”、“幽咽”、声步步低微,直到“哽咽”得哭不出声。“哭哭啼啼”、“号啕大哭”、“放声大哭”、哭声层层升级,直到“哭声直上云霄”而震动苍天。哭的形态多种多样。一是流泪的方式:“泪花”、“泪珠”“热泪盈眶”用来描述感情激动的程度;“泪流满面”、“老泪纵横”“泪如雨下”来形容痛苦的份量。二是哭的样子,“哭鼻子”,低声小哭;“抱头痛哭”,高声大哭,“顿足号哭”那是又哭又喊,又跳了。“眼睛都哭肿了”说明哭得很厉害,“眼睛哭得桃一样”说明哭得更厉害,“眼睛哭瞎了”那厉害的程度就更加复杂了。哭,有时也会转化,比如:“破涕为笑”。

【教学后记】(共17张PPT)
作者:周汝昌
著名红学研究专家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体裁:议论性散文(小品文)
一、关于作者
周汝昌,字玉言。1918年生于天津,燕京大学西
语系毕业,我国著名红学家。他是继胡适等诸先
生之后,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
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治学以语言、
诗词理论及签注、中外文翻译为主;平生耽吟咏、
研诗词、笺注、赏析、理论皆所用心,并兼研红
学。有20多部学术著作问世。《红楼梦新证》是
其代表作。
二、默初读课文,以提纲的形式概括出文章围绕“笑”所写的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
谈 笑
一、笑与人体
各部分的关系
1、笑与脸的关系:嘴—牙—下巴—眼
2、笑和全身的关系:手-肚-全身
二、笑与人内
心世界的关系
1、笑因人而异:(身份-声音-神态)
2、笑的种类:
3、过渡:
三、赞美汉语言的丰富与生动:(点明中心)
(1——8)
(9——19)
(20——21)
三、品读课文,在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地方做上简短批注。
(1)文章的语言方面;
(2)文章的结构方面;
(3)文章的说明方法方面;
1)语言方面的特色
参考意见:
语言的丰富,生动,幽默。
2)文章的结构方面:
参考意见:
本文采用先总后分的分类说明方法,是本文结构上的一大特点。
这种结构有利于将零散的材料编织起来,集中表现主题;也有利于从各个方面深入剖析需述说的问题,又能对全文作出总结归纳。
3)笑的形式如此多彩,笑的内容更是丰富,单从笑的声音和笑的种类角度来分析
的说明方法。
(1)作者从笑的声音角度由大到小进行说明的。
(2)笑的程度由浅入深进行说明的。
(3)笑的程度由一般的笑到厉害的笑,
“笑死活人”“含笑九泉”。
(4)由笑的外表形态到笑的实质。
四、共同探究:
如果将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可分成多少类?
五、归纳小结:
《谈笑》这篇文章紧扣“笑”字,采用先总后分的结构,经过分类处理,用幽默的笔调,把一百多个有关“笑”的词语连缀成篇,借以赞美我们祖国语言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作业:
p.143/三
144/四
谢 谢
再 见
抿嘴笑
解 颐
笑眯眯
粲 齿
笑不可仰
哈哈大笑
掩口胡卢
嫣然 妍笑
浅 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