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1. 相关基础知识
◆生字
又何间焉(jiàn) 弗敢专也(fú) 小惠未编(biàn) 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公与之乘(chéng) 辙(zhé) 轼(shì) 曹刿(guì) 肉食者鄙(bǐ) 夫战,勇气也(fú) 望其旗靡(mǐ)
◆古今词语
伐( 古义:讨伐,攻打齐师伐我 今义:砍伐)
间 (古义:参与又何间焉 今义:中间)
鄙 (古义: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 今义。卑鄙)
牺牲( 古义:指猪、牛、羊等祭品牺牲玉帛 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加 (古义:虚夸,以少报多弗敢加也 今义:增加)
信 (古义:信实,诚实必以信 今义:书信)
狱 (古义:案件小大之狱 今义:监狱)
虽 (古义;即使虽不能察 今义:虽然)
可以 (古义;可以凭借 可以一战 今义:表许可)
再 (古义:第二次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
忠 (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忠之属也 今义:忠诚)
◆词性活用
神弗福也(名词用为动词, 赐福 、保佑)
公将鼓之(名词用为动词 击鼓)
通假字
小惠未偏编 同“遍”,遍及
◆一词多义
请 请求曹刿请见 请让我 战则请从
从 跟随 战则请从 服从 民弗从也
故 缘故、原因 公问其故 所以 故克之
◆虚词
以 ①拿:依靠。“何以战?”②把:“必以分人。”③用:“必以信。”④按照。“必以情。”⑤凭借。“可以一战。”
之 ①代词。“肉食者谋之”(代事);“公与之乘”(代人);“故克之”(代齐军)。②的。“小大之狱。”③助词,无义。“公将鼓之。”
◆特殊句式
判断句:夫战,勇气也。作战(是靠)勇气的。
省略句:“(曹刿)乃入(朝)见(庄公)”(省略主语、宾语);“民弗从(之)也”(省略宾语);“必以(之)分人”、“可以(之)一战”(省略介宾结构的宾语);“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省略谓语、主语)。
倒装句:何以战 凭借什么作战?(宾语前置)
战于长勺在长勺交战。(状语后置)
2.内容理解
(1)题解
本文记述了公元前684年齐、鲁两国长勺之战的经过。当时齐国(今山东中部,国都临淄)强大,鲁国(今山东南部,国都曲阜)弱小。公元前684年,齐国出兵打鲁国,因为战争发生在鲁国的长勺,故称为“长勺之战”。“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毛泽东同志曾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著作中全文引述此文并进行了精要的分析:“春秋时候,鲁与齐战,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阻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了中国战争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战例……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叙述了利于转入反攻的阵地──长勺,叙述了利于开始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叙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战役,却同时是说的战略防御的原则。”(《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曹刿是春秋时候的鲁国人,他有勇力,有见识,也有谋略。“论战”是对战争的议论。《左传》中的这段文章,主要不是记述战争的经过,而是记述曹刿的“论战”,故编者给这段文章加了一个标题,叫《曹刿论战》。
(2)内容层次
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叙述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通过他和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突出曹刿的远谋。
这段分两层。
第一层(开头──乃入见)文章开门见山,用十个字就点明战争发生的时间、作战的对象、战争的性质和鲁庄公匆忙迎战的态度。紧凑简短的叙述烘托了作战之前的紧张气氛。在这紧迫时刻,曹刿出于爱国热情,不顾乡人劝阻,主动请见。曹刿和乡人的对话不多,却突出表现了曹刿的卓越见识。
第二层(从问:“何以战”到“战则请从”)写曹刿见到鲁庄公以后两人的谈话。曹刿问鲁庄公凭借什么条件去和齐国作战,鲁庄公讲了衣食分人、祭神弗加和断狱以情三个方面的依据。庄公所讲的这三条依据,第一条是对官僚贵族的,第二条是对天地神灵的,第三条是为广大人民办好事的。曹刿否定了前两条,只肯定了第三条。曹刿认为,断狱以情,则能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拥护。只有取信于民,才能把战争的胜利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这正是曹刿的“远谋”──政治远见与正确的战略思想。
对话的最后,曹刿又主动提出参加作战的请求,自然过渡到下文。
第二段:写长勺之战的具体经过。
公将鼓于齐军气盛之时,曹刿阻止,因为进军时机未到。到齐人三鼓之时,曹刿才认为可以进军,于是“齐师败绩”。公将驰于不明齐军退却真相之时,曹刿阻止,当他下视齐军车辙与眺望齐军军旗之后,才让庄公“逐齐师”。在曹刿的正确指挥之下,鲁国终于取得了胜利,事实再次证明了曹刿的“远谋”。
值得注意的是,两国交兵的战争场面,可写的东西很多。但是作者有意识地略去了战场的其他情况,只写了“击鼓”和“逐师”两件事,这正是作者在文章剪裁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高超的写作技巧。
第三段:写曹刿论述这次战斗取胜的原因。
先用“既克,公问其故”一句承上启下。“既克”而不知“其故”,足见庄公完全不懂军事,再次印证了前边的“肉食者鄙”,又自然地引出曹刿的论述。
曹刿的论述分两层意思。1.抓住“彼竭我盈”的有利时机进军,所以能克敌制胜。这种见解,在战略思想上是相当高明的。2.大国难测,防埋伏,待敌方“辙乱”“旗靡”之后才追击敌人。这是曹刿的战术思想。曹刿的论述有理有据,是以弱胜强的经验总结。
全文通过记叙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说明要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并掌握战机才能取胜的道理,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3.形式把握
(1)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全文以“论战”为重点进行选材与剪裁,展开记叙,以突出曹刿高明的战略与战术。“论战”部分(一、三段)写得详,作战部分(第二段)写得略。“论战”部分紧扣一个“论”字,详细写曹刿的言论──战前准备取信于民的作战条件,战后总结胜利经验,这反映曹刿的“远谋”──高明的战略战术。作战部分重点写曹刿的两个“未可”与“可矣”的英明决断,突出他在战场上的“远谋”。作战部分(第二段)的叙述为第三段的“论”作铺垫,第三段的“论”就是根据两个“未可”与“可矣”展开的。
其他内容如君臣相见之礼,战前布置,战场具体情况,胜利的具体过程等都一字未提,因为这些与“论战”无关或关系不大,也与突出曹刿的“远谋”无关或关系不大。
(2)过渡自然,上下勾连
文章以时间为顺序,以曹刿参加长勺之战的经过为线索展开记叙,依次是:战前准备──战争经过──战后总结,脉络井然。
文章三个段落的记叙过渡自然巧妙:第一段末尾“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这两句既是本段的小结,又是第二段的前因,是第二段“公与之乘”的导入语;第二段最后的“遂逐齐师”一句,既是本段的小结,又和第二段开头的“既克”二字紧相连。这样,使文章三个段落浑然一体。
(3)前后照应,因果分明
第一段的“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与第二、三段的“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和“公问其故”照应。
第二段的两个“未可”与两个“可矣”照应。
第三段的“一鼓作气”照应第二段的“公将鼓之”而曹刿曰“未可”;“彼竭我盈”照应第二段“齐人三鼓”时曹刿曰“可矣”。“大国难测”照应第二段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这样前后照应,使事情的因果分明,更加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4)人物形象对比鲜明
本文运用对比衬托法,通过人物对话和动作,描写了两个对比鲜明的人物形象──曹刿与鲁庄公。
在战前准备阶段,鲁庄公“将战”而不知“何以战”,曹刿调查研究之后得出结论:“小大之狱”“必以情”,“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在作战过程中,鲁庄公盲目地“将鼓之”和“将驰之”,而曹刿则两次阻之曰“未可”,到有利时机才曰:“可矣”。
在作战总结阶段,鲁庄公不知为何取胜而“问其故”,曹刿一一分析回答。
这样,写出了鲁庄公这个“肉食者”的“鄙”:无知无谋无能,鲁莽草率,缺乏军事头脑和指挥才能;反衬出曹刿的深谋远虑,胸有成竹,指挥若定,既能把握住战略防御原则,又善于观察,善于捕捉战机,既谨慎又果断,既冷静又大胆,有政治远见,有高超的军事才能。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曹刿的形象,突出了“论战”主题。
(5)语言简练生动
全文只有222个字,极精练地写出了一个有名的战例的全过程,刻画了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论述了一个高明的战略战术思想。如“十年春,齐师伐我”,七个字就交代了战争的时间、事由。“齐师伐我”,表明这是齐国攻打鲁国,褒贬分明。曹刿见鲁庄公,一开头就是一个关键性的问话“何以战?”开门入正题,免去了君臣相见的繁文缛节的叙述。“齐人三鼓”一句,就包括了齐军的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击鼓进击鲁军而鲁军未出击,也写出了齐军依仗数量上的优势企图取胜的急切心理。两个“可矣”就包括了鲁军进军的情况。“齐师败绩”四个字就概括了齐军溃败的具体情状。
文章惜墨如金,做到了辞约而意丰,言简而意明。
4.语言揣摩
★中心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这句话是曹刿的政治主张,即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拥护。这句话同时也是总结句。
★重点句:(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这句话说明曹刿对战争已胸有成竹,对统治者的鄙陋也有认识。曹刿的答语正是全文的纲领,下文一面写曹刿的“远谋”,一面写庄公之“鄙”。
(2)“何以战?”
这句话显示了曹刿锐利的战略眼光,表现了他的军事才能。曹刿提出“何以战?”的问题,就是要庄公认识到人心在战争中的作用,努力争取人民的支持,为胜利奠定可靠的基础,这就初步显示了他的“远谋”。
(3)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这是曹刿战后的议论,是全文的重点,它表现了曹刿作战指挥智勇双全的特点,进一步说明了曹刿的确是一位“远谋”的军事家。这句话同时也是总结句。
★深意句: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 矣”……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作战中,写了曹刿的两个“未可”和两个“可矣”,却不交代他这样做的原因。这两个问题留到下面去解答,才能更好地突出“论战”的主旨。另外,也设置了悬念,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
★相应成语。如: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 望其旗靡—一所向披靡 彼竭我盈—一恶贯满盈 小信未孚—一不孚众望 惧有伏焉一—危机四伏 十年春—一春华秋实 枯木逢春 故克之一—克敌制胜 攻无不克?
三而竭—一殚精竭虑 精疲力竭 下视其辙一—南辕北辙 重蹈覆辙? 故逐之—一逐鹿中原 追亡逐北 难测也—一莫测高深 心怀叵测 未能远谋一—足智多谋 深谋远虑?(共51张PPT)
《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性格,对后代散文发展有很大影响。
《左传》简介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 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抢着先赶回齐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了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攻鲁。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
背景
长勺之战
齐国襄公无道,在位时发生内乱。襄公兄弟多人,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人,他就逃到鲁国,公子小白则逃奔到莒(jǔ)。庄公8年(前686年)秋,齐国人杀死襄公,立公子无知,庄公9年,无知又被人杀死。于是,纠和小白争着回国。小白设计先到,做了国君,就是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齐国要杀公子纠,在乾时(地名)打败鲁军,并再次威胁鲁国,要求鲁国杀公子纠。纠被杀后,齐军就出动,在长勺与鲁军会战。当时齐强鲁弱,但最终鲁军胜利,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要求:
1、读准字音,声音响亮;
2、把握朗读节奏和停顿;
3、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宋) 朱 熹
掌握下列黑色字词的读音:
(1) 曹刿( )
(2) 又何间( )焉
(3) 肉食者鄙( )
(4) 弗( )敢加也
(5) 小惠未徧( )
(6)小信未孚( )
(7) 公与之乘( )
(8) 战于长勺( )
(9) 下视其辙( )
(10)登轼( )而望
(11)彼竭( )我盈( )
(12)望其旗靡( (13)夫( )战 (14)牺牲玉帛 ( )
guì
jiàn
bǐ
f ú
biàn
fú
chéng
sháo
zhé
shì
jié
yíng
mǐ
fú
bó
注释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译文: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国。鲁庄公准备应战。曹刿请求接见。他的同乡说:“应是得高官厚禄的人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宫)拜见(庄公)。
军队
攻打
鲁庄公
参与
高官厚禄者
鄙陋,见识短浅
小知识: 春秋时代的战争1
春秋时代大多没有常备军,有战事时,国君亲任统帅,贵族任各级军官,而士兵则临时从奴隶中征集。曹刿说的“民弗从也”就是针对这种征集工作来说。
注释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问:“您凭什么应战?”庄公说:“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专有,一定要把它分给臣子。”(曹刿)回答说:“这是小恩小惠,没有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的。”
凭
把
不
个人专有
回答
同“遍”
普遍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庄公说:“用来祭祀的牛、羊、猪、玉器和丝织品,(我)不敢虚报,一定对神说实话。”(曹刿)回答:“这点儿小诚信,不能被神信任,神不会赐福的。”
祭祀用的猪牛羊
丝织品
实情
虚报
为人信服
赐福保佑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明察详审,一定依据实情处理。”(曹刿)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打仗时,请允许我跟从。”
案件
即使
实情判断
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凭
请让我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庄公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作战。庄公打算击鼓进军。曹刿说:“不行。”齐国军队敲了三次鼓。曹刿说:“可以了。”
击鼓
小知识: 春秋时代的战争2
春秋时代的作战方式是车战:一车四马,上乘三个甲士(一人驾车,左右各一),车后还有72步卒。击鼓是进攻的信号。进攻时战车冲锋在前,步卒紧跟其后。打败的一方往往离开车辙,人仰马翻,落荒而逃。所以本文有“公与之乘”“登轼而望之”“视其辙乱”等语。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齐国军队大败,落荒而逃。庄公准备驱车追赶。曹刿说:“不行。”于是向下观察齐军的车辙,又登上车前的横木了望齐军,说:“可以了。”于是追击齐军。
大败
驱车(追赶)
车辙
车前的横木
追赶追击
请你指出“轼”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已经战胜了齐军,庄公问这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振作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衰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消失了。他们的勇气消失了,我军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
尽
已经
战胜
缘故
发语词无实义
振作
第二次
充满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齐国是大国,难以预测,怕有伏兵在那里。我看见他们的车辙混乱,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所以追击他们。”
倒下
注意归纳: 说出下列词的古今异义
古义 今义
可以
牺牲
狱
参与
隔开,不连接
可以凭借
表示可能、许可
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
为正义事业舍生,引申为丢弃某种利益
案件
监狱
间
⒈古今词义
伐 齐师伐我
古义:
今义:
间 又何间焉
古义:
今义:
攻打、讨伐。
砍伐。
参与。
中间。
鄙 肉食者鄙
古义:
今义:
牺牲 牺牲玉帛
古义:
今义:
鄙陋,目光短浅。
卑鄙。
指猪、牛、羊等祭品。
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
加 弗敢加也
古义:
今义:
信 必以信
古义:
今义:
虚报,以少报多。
增加。
实情。
书信。
狱 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
虽 虽不能察
古义:
今义:
案件。
监狱。
即使
虽然
再 再而衰
古义:
今义:
忠 忠之属也
古义:
今义:
第二次
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
尽力做本分的事
忠诚
⒉词性活用
神弗福也。
公将鼓之。
福,名词用为动词,赐福 保佑。
鼓,名词用为动词。击鼓进军。
小惠未徧。
⒊通假字
“徧”同“遍”,遍及。
4、成语
一鼓作气:
彼竭我盈:
辙乱旗靡: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彼:他,对方;竭:尽;盈:充满。他们的勇气已丧失,我们的士气正旺盛。
辙:车辙;靡:倒下。车辙错乱,旗子倒下。形容军队溃败逃窜。
结构层次
一、写鲁国战前的政治准备。(详写)
1、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
2、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二、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略写)
三、曹刿论述鲁国取胜的原因。(详写)
1、论述反攻敌人的有利时机。
2、论述追击敌人的有利时机。
讨论
1、第一段哪句问话反映了曹刿有远见卓识?哪句话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政治主张是什么?
2、从两人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庄公把战胜的希望寄托在什么上面?
何以战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取信于民
把战争寄托在近臣和神灵身上
3.“忠之属也”指的是哪一类事情?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战略思想?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取信于民
4、根据第一段课文说说庄公和曹刿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热爱国家、深谋远虑、重视人民的力量
目光短浅,勇于纳谏
讨论:第二段
本段中可以看出曹刿是怎样的人?
临阵从容,胸有成竹,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讨论:第三段
1、曹刿认为取胜的原因有哪些
2、用文中语句回答:进攻时的最佳战机什么时候? “辙乱”“旗靡”是怎么发现的?
“彼竭我盈”之时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围绕着“论”字,在战争的前前后后,曹刿做了什么分析?
战争胜利的因素
战略
因素:
战术
因素:
政治准备----取信于民
有利阵地----战于长勺
反攻时机----彼竭我盈
追击时机----辙乱旗靡
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
抓住进攻的时机——“彼竭我盈” 之时;
抓住追击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
(军事上抓住时机、后发制人。)
以弱胜强的原因:
内容小结:
课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叙述了利于转入反攻的阵地-- ,叙述了利于反攻的时机-- 之时,叙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 之时。这次战役,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成为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战例。长勺之战表现了曹刿政治上的 和军事上 ,说明必须 ,运用正确的 ,并掌握 ,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取信于民
长勺
彼竭我盈
辙乱旗靡
远见卓识
杰出才能
取信于民
战略战术
战机
归纳:曹刿、鲁庄公这两个人物形象
曹刿:在政治上取信于民,
在军事上善于把握战机、
详察敌情
具有爱国精神
庄公:在政治上昏庸无能,
在军事上急躁冒进 但能勇于纳谏
(远谋)
(鄙)
对比
二、归纳
本文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详察敌情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1.文章围绕“论战”来组织材料,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虽写战争,但战争的过程写得十分简略,紧扣曹刿这一人物,运用对话来写论作战前的政治准备及战胜齐国的原因,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详略得当。
1、主题
2、写作特点
2.运用对比手法,把鲁庄公的“鄙”与曹刿的“远谋”进行对比,突出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与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一、本文线索
事件发展:
战前——战中——战后
曹刿活动 :
请见——参战——论战
文章内容理解
二、鲁国取胜的原因
1、政治上:取信于民
2、军事上:正确的指挥和灵活的战略战术
文章内容理解
三、详略安排原因
战前论战(详写)
从战克敌(略写)
战后论战(详写)
有利于展现曹刿形象,突出文章中心。
文章内容理解
文章内容理解
四、人物形象分析
以国事为重,深谋远虑,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政治上平庸,不懂军事,但善于纳谏,能用贤。
写作手法:
对比 衬托
曹刿:
庄公:
文章内容理解
五、本文语言特色:精练
将鼓、将驰 庄公:急躁冒进、急功近利
请见 国难当头,挺身而出
曹刿:
未可、可矣 从容镇定、胸有成竹
}
{
与“小大之狱”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
B、忠之属也
C、公与之乘
D、公将鼓之
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此句应读出“反对”的语气。
B、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此句应读出“肯定”的语气。
C、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此句应读出“抒情”的语气。
D、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此句应读出“感叹”的语气。
下面句子跟现代汉语习惯一致的一项是:
A、何以战?
B、可以一战。
C、夫战,勇气也。
D、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补充下列省略句的省略内容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一鼓作气,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
忠之属也,可以之(这个条件)一战。
请用原文填空
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
3、曹刿认为反攻的最佳时机是
之时,追击的最佳时机是 之时。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是:
5、由本文引申出的一个成语是: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彼竭我盈(齐人三鼓)
辙乱旗靡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一鼓作气
研读课文,把握曹刿战略、战术思想
1.鲁庄公认为战前需作哪几方面的准备?曹刿是如何进行评价的?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借小惠赢得近臣的拥护
借小信赢得神灵的保护
取信于民
×
×
√
作战的先决条件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本文作者的观点与哪篇文章的观点有相似之处?
取信于民=人和
读了这则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呢?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拓展延伸
*鲁国获胜的主要启示有: (1)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 (2)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 (3)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 (结合文章任选一个角度,联系实际谈出看法,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