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4份)语文:第11课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课件 (苏教版八年级下)

文档属性

名称 (打包4份)语文:第11课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课件 (苏教版八年级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4-28 08:27:15

文档简介

(共12张PPT)
竺可祯
思考题一:
1、仔细阅读课文说说文章中描述了沙漠里的
哪些奇怪现 象 请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些现象.
2、作者是怎样把这些光怪陆离的现象说清楚的
沙漠地面由于
魔鬼的海
海市蜃楼
鸣沙
现象
成因
方法
光线折射和反射
沙粒移动摩擦
摆事实 讲道理
(引用孟奇对士兵的解说)
类 比
(海边出现的海市蜃楼)
摆事实 讲道理
(自己的亲身见闻引述
“一些专家的意见”)
2、这篇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思考二:
准确生动,可读性强
1、作者是怎样构思行文的
示异释疑 设问引导 由浅入深
从本文发表至今四十多年来,人类对沙漠又有了许多新
的认识,你从报纸杂志或网上还了解到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
象 能不能用科学道理对这些奇怪现象作一些说明.
拓展延伸
w.qzy22coIn
【您教学的好帮】
专于提中小学验教学的网络讯和限多
-MMW
J01B5.A
r.上
Fut=tacit(共33张PPT)
竺可桢
感受沙漠
简介作者
竺可桢(1890——1974),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著有《物候学》《竺可桢文集》等。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用圈点勾画法速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古代到过沙漠的人对沙漠有什么感受?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2、课文描述了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这些奇怪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3、作者按怎样的写作思路安排全文?按哪种说明顺序去写?
可怕
恐惧
荒凉
奇怪现象
“ 魔鬼的海”和海市蜃楼
“鸣沙”
形成的原因
“沙漠中地面被太阳晒得酷热了 …… 光线折光和反射的影响 …… 又叫做海市蜃楼。”
魔鬼的海
海市蜃楼1
海市蜃楼2
鸣沙山
奇怪现象
“魔鬼的海”和海市蜃楼
“鸣沙”
形成的原因
“沙漠中地面被太阳晒得酷热了 …… 光线折光和反射的影响 …… 又叫做海市蜃楼。”
“据一些专家的意见…… 沙粒移动摩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
写作思路
(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1)
(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2至5)
逻辑顺序
描述
解释
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所以我们要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再读课文 评点品味
示例:
1、若是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下面低而上层高,短距离内相差七至八摄氏度,像平直的海边地区有时所遇见的那样,那便可把地平线下寻常所见不到的岛屿、人物统统倒映在天空中,成为空中楼阁,又叫做海市蜃楼。
注:这句用了作诠释、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清晰地说明了海市蜃楼形成的原因。
2、据一些专家的意见,……这便是鸣沙。
注:解说声音作怪的现象,是“据一些专家的意见”而谈,可见还未形成共识,有待进一步探索,这就进一步激起了读者的兴趣,体现了作者科学严谨的态度。
课文延伸 探索研究
观察沙漠特有动植物图片,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发现。
沙漠之舟骆驼
根系发达的沙拐枣
叶缩成小球状的柽柳
叶退化成小刺的仙人掌
一到旱季就落叶的相思树
骆驼刺
你的发现是:
它们能适应极其恶劣尤其是干旱的沙漠环境的特殊本领;它们能充分节约用水,尽可能减少水的损失;它们能充分吸收水分。
作业:
1、从本文发表至今40多年来,人类对沙漠又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你从报纸杂志或网上,还了解到沙漠里有哪些奇怪现象,能不能尝试用科学道理对这些奇怪现象作一说明,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2、你认为应该如何改造沙漠?(共11张PPT)
人迹罕至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整体感知
浏览课文,圈点勾画:文中描述了沙漠里哪些奇怪可怕的现象?
可怕:鬼怪、热风、荒凉
奇怪:魔鬼的海、鸣沙
细读课文
在4段中,找出描述“魔鬼的海”、“海市蜃楼”现象的语句,读一读并结合课文概括这两种现象的成因
在5段中找出描述“鸣沙”现象的语句,读一读并用自己的话解释“鸣沙”的成因。
第5段中首句和末句在全文中起何作用?
现象        成因
魔鬼的海------------  光作怪
海市蜃楼 (折射和反射)
鸣 沙 ------------- 声作怪
(沙粒移动摩擦)
即:一切怪象均可用科学道理来说明
魔鬼的海
海市蜃楼
鸣沙山
品味语言
课文作为科学小品,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和多种修辞手法,所以语言不仅准确而且还很形象。
示例:
若是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下面低而上层高,短距离内相差七至八摄氏度,像平直的海边地区有时所遇见的那样,那便可把地平线下寻常所见不到的岛屿、人物统统倒映在天空中,成为空中楼阁,又叫做海市蜃楼。
注:这句用了作诠释、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清晰地说明了海市蜃楼形成的原因。
你还能找出其它例子吗?(共24张PPT)
学习目标:
3、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1、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2、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
简介作者
竺可桢(1890——1974),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著有《物候学》《竺可桢文集》等。
整体感知
2、古代到过沙漠的人对沙漠有什么感受?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3、课文描述了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这些奇怪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用圈点勾画法速读课文,解决如下思考题
1、从文章的内容看,本文属于什么体裁的文章?
整体感知
荒凉
可怕
恐惧
奇怪现象
“ 魔鬼的海”和海市蜃楼
“鸣沙”
形成的原因
“沙漠中地面被太阳晒得酷热了 …… 光线折光和反射的影响 …… 又叫做海市蜃楼。”
魔鬼的海
海市蜃楼1
海市蜃楼2
鸣沙山
奇怪现象
“魔鬼的海”和海市蜃楼
“鸣沙”
形成的原因
“沙漠中地面被太阳晒得酷热了 …… 光线折光和反射的影响 …… 又叫做海市蜃楼。”
“据一些专家的意见…… 沙粒移动摩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
写作思路
(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1)
(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2至5)
逻辑顺序
描述
解释
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所以我们要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品味语言
1、找出课文中写得生动的语句。
2、 说说这些语句生动的原因。
思维拓展
1、你对沙漠有哪些了解?
2、 你认为应该如何改造沙漠?
骆驼
仙人掌
 沙拐枣
胡杨
罗布麻
千年柽柳
布置作业
从《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我们知道晋僧法显和唐僧玄奘对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充满疑惑和惊恐,请结合课文,以“写给二僧的一封信”为题从科学的角度向他们解释沙漠现象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