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2份)语文:第15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课件(苏教版八下)

文档属性

名称 (打包2份)语文:第15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课件(苏教版八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4-28 08:27:15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贾祖璋
阅读感知
1、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的“红”单指红色吗?
2 、借助关键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整理文章的思路。
3 、读了课文,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说明花儿变红的原因。
问题探究
1、“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原是一首歌曲的名字,作者借来作为标题,且贯穿全篇,有何好处?
2、文章分别从六个方面说明了花红的原因,他们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3 、文章中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明确
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有三方面的作用:
一是:抓住人们所熟知的花的特征提出问题,有助于揭示文章的中心;
二是:以设疑激趣,富有吸引力;
三是:文章主体部分从六个方面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每一方面都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开头,使文章脉络分明,节奏明快,增添了艺术情趣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物质基础(有无色素)
物理原理(光波反射)
生理需要(保护作用)
进化观点(发展过程)
自然选择(昆虫作用)
人工选择(增添新种)
内部原因
外部因素
由主到次
由内到外
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
一、先提出说明中心——花儿为什么这样(总)
二、再从不同角度说明原因 (分)
三、最后总结全文:概括花红的原因(总)
大自然的杰作 人工培育的结果
小 结
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有关花朵为什么这样红的科学知识,重点说明花朵的红色是它自身的各种条件和需要以及自然、人工等因素对它的作用而形成的结果,赞颂了人类创造性的劳动。
风采平台
自然界中有无数的“为什么”,请你思考:
1 、西红柿为什么越变越红?
风采平台
西红柿还没成熟的时候是绿色的,那是因为它的表皮细胞里含有许多叶绿素。不过,随着它的长大,叶绿素会被逐渐波坏分解,同时生成一种番茄红素。由于叶绿素越来越少甚至消失,而红色的番茄红素越来越多,西红柿就会越来越红。
风采平台
1 、为什么靠近路灯的树落叶晚?
2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1、概括这三段的内容。
2、分别说明2、3、4段内容
花儿呈现不同的颜色,首先是由它的物质基础决定的。
二段:万紫千红,红蓝交晖,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应中所显示出来的。
三段:黄色、橙色的花是胡萝卜素产生的作用。
四段:白色的花是因为细胞液里不含色素。
一、阅读课文2—4段
3、 第四段在说明花的变色现象时,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举例子。举了变色的一个特殊例子:添色木芙蓉,具体说明了花儿颜色的变化是由于物质基础的变化造成的。
4、请再找出这一部分中所运用的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第二段举出黑菊、黑牡丹的例子,说明细胞液是碱性时,花青素呈蓝色,碱性较强,就成为蓝黑色。
5、 第四段最后一句话表达的很准确,请找出一两个词来加以分析。
“一般”和“大都”。这两个词的意思是指大多数。他们准确的说明了初开时浓艳,后来渐渐褪色的现象,是大多数花朵具有的,但也不排除有例外的现象。
“渐渐”。是逐渐的意思,这个词准确的表明一般的花褪色的过程是逐渐变化的。
以上的词都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 概括这一段的说明内容。
花儿呈现不同的颜色,还有它生理上的需要。
2、本段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举例子。举了野生状态中在阳光强烈的地方或阳光微弱的地方,花儿分别呈现红、橙、黄色或蓝色的原因。具体的说明了花儿呈现不同的颜色有它生理上的需要。
二、阅读课文第6段
3、试体会本段中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①“花的组织,尤其是花瓣,一般都比较柔嫩。”此句中的“一般”是指多数情况。表明多数花瓣具有柔嫩的特点,但也不排除例外。
②“蓝花反射短光波,吸收微弱的热效应大的长光波。”此处的“微弱”指强度不大,准确的说明了此处长光波不会灼伤花瓣且对蓝花的生理起到有利的作用。
三、阅读课文第10段
1、 能表明这段文字说明中心的句子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请各找出一例,在原文上标出。
花儿呈现不同色彩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
3、 这段文字举了三个例子进行说明,其语言标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
再如
又如
4、文中举的三个事例各侧重说明什么?
第一个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个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侧重说明人工选择的速度快
侧重说明人工选择增加的品种多
侧重说明人工选择能够创造出新的品种
5、 “人工栽培的历史仅有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句中加红的“仅”“已”两词位置为什么不能互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仅”表示只有,“已”是已经的意思。这两个词强调了人工选择费时少而收效高。如果换位则与文章原意不符合了。所以原文的两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有人统计了4197种花的颜色,
作了如下的分类:
颜色 白 黄 红 蓝
紫 绿 橙 茶 黑
种类 1193 951 923 594 307 153 50 18 8
请说说自己的发现
2、 鲜花中,惟独黑色花极少见,这又是为什么?
3、那么自然界中的几种黑色的花应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呢?
1、白色的花为什么多呢?
给下列红字注音:
灼 ( )伤 裸( )子
蜜腺( ) 分泌( )
花萼( ) 花卉( )
虞( )美人 靛(diàn)青
充沛( ) 并蒂( )
zhuó
luǒ
Xiàn

è
huì

peì
dì(共17张PPT)
花儿
为什么这样红
速读文章第二部分,看看文章从哪些方面说明花红的原因的?并给第二部分分层次。
提出问题
花儿为什
么这样红
第一层
(2-7)
内部原因
第二层
(8-10)
外部原因
1、花儿的物质基础
(花青素和胡萝卜素)
2、物理学原理
(光波的反射)
3、生理上的需要
(热效应的大小)
4、生物进化过程
(以绿色为起点向两端发展)
5、自然选择
(昆虫的作用)
6、人工选择
(加快进程,增添新品种)
探究:2—6段、7—10段分别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 2—6逻辑顺序(横向说明)
* 7—10时间顺序(纵向说明)
说明文的结构以及说明顺序的安排是密切关联的。说明文有按时间、空间安排结构的,而比较多的是按“总-分-总”,“总-分”,“分-总”来安排的,也有并列式安排。
动动脑筋:
思考本文整体结构是怎样的?
全文的结构:
设疑(总说)---解疑(分说)---小结(总说)
考考你:
文章题目原是一句歌词,用了什么修辞?这样的题目有哪些好处
明确: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有三方面的作用:
一是:抓住人们所熟知的花的特征提出问题,有助于揭示文章的中心;
二是:以设疑激趣,富有吸引力;
三是:文章主体部分从六个方面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每一方面都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开头,使文章脉络分明,节奏明快,增添了艺术情趣
本文语言准确严密,请你从文中试举几例来分析!
(如第四段说明白花细胞液里花青素含量的变化会引起花色由白变红,“有些”限制“白花”,表示不是所有的白花都会引起花色的变色;“特殊”修饰“例子”,表示添色木芙蓉是极个别的;“一般”修饰“花”,表示特殊情况除外等等。)
四、人小组互助学习:
本文中应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互说互评,判断不了的举手问老师。
说明文

说明文有关知识回顾
1、说明文是以 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2、按说明对象和说明目的的划分,说明文可分为 说明文和 说明文。
说明
事物
事理
事物说明: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 特点、功能
事理说明:解释事物含义、原理、关系、 演变
说明方法: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
打比方、列数字、画图表、引资料
空间顺序
时间顺序
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现象—本质,原因—结果
特点—用途,主要—次要



分 类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1.体裁是 说明文
2.题目“红”的含义是 。
(用词语回答)
3.作者 是一位 作家。
事理
五彩缤纷
贾祖章
生物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