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件(21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件(21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08 20:0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陆政策
台湾
朝鲜
满蒙
亚洲乃至全世界
日本
中国
人教版 八年级上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了解列强瓜分中国的史实,理解“三国干涉还辽”和
“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
简述《马关条约》的内容并分析其影响。
(难点)
2
1
3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
(重点)
(重点)
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急需大量的工业原料和销售市场,积极对外侵略扩张。
1.战前的日本
一、战云密布
日本对朝鲜觊觎已久,征服朝鲜是日本企图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重要步骤。
2.根本原因:
3.导火索:
1894年5月
朝鲜东学党起义
黄海海战
丰岛海战
辽东战役
平壤战役
威海卫战役
旅顺大屠杀
二、甲午中日战争
致远舰部分官兵
致远舰直冲敌舰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邓 世 昌
李鸿章与伊藤博文
李鸿章在《马关条约》上的签字
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三、危机深重
(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款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4)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割三地)
(赔二亿)
(开四口)
(设工厂)
主要内容:
条约
割地
赔款
通商口岸
其它
中英
《南京条约》
中日
《马关条约》
变化及危害
香港岛
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
侵占更多的领土,进一步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
2100万银元
2亿两
加大了百姓的负担,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广、厦、福、宁、上
沙、重、苏、杭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腹地
中英协定关税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严重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思考
与《南京条约》相比较,《马关条约》的内容反映出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发生了什么变化?
商品输出
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三国干涉还辽
《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2)“门户开放”政策
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
瓜分中国狂潮
实质:反映出列强瓜分中国和灭亡中国的野心,但各国之间也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19世纪末列强在华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
国别
强租租借地
“势力范围”
德国
胶州湾租借地
山东
沙俄
旅大租借地
长城以北、新疆、东北
法国
广州湾租借地
广东、广西、云南
英国
九龙租借地、威海卫租借地
长江流域
日本
福建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有感》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恩格斯
唤起我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梁启超
四、警钟长鸣
落后就要挨打,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加强海防,坚决捍卫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以民族振兴为己任,为中华复兴而读书!
合作探究:学完本课,你有什么感想呢?
对于未来的中日关系,我们应当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加强交流与合作,开创中日友好交往新局面。
东学党起义
甲午中日战争
黄海大战、威海卫战役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
《马关条约》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1.有学者认为,近代史上,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战后则是“投资+特权”,这里的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2.近代迫使中国“割让台湾”“允许日本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C
3.19 世纪末,中国出现了学习日本的热潮,留学日本、翻译日本书籍成为时尚。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启蒙运动的兴起 B.甲午战争的失败
C.民族资本的发展 D.新式学制的创立
?C
4.下表显示的是列强在中国办厂数目的变化,导致列强办厂数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开辟五口通商
B.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C.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 增开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