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和乳化现象
一、激趣导入
怎样刷洗盛有油的餐具?
1、清水冲洗;
2、用清洁球刷洗;
3、用洗洁精刷洗
物质溶解于水,通常经过两个过程:
一是溶质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
另一个是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溶剂(水)分子作用,形成溶剂(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
1、溶解的过程
溶解:是指一种物质(溶质)分散于另一种物质(溶剂)中成为溶液的过程。
如食盐溶解于水而成水溶液。
二、考点剖析
(一)知识讲解
氯化钠溶解于水的微观过程
2、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二、考点剖析
(一)知识讲解
2、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二、考点剖析
(一)知识讲解
水中加入的溶质
NaCl
NH4NO3
NaOH
加入溶质前水的温度/℃
溶解现象
加入溶质后水的温度/℃
固体溶解
固体溶解
固体溶解
24
24
24
14
24
56
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
温度不变
结论:
有的物质溶解时可能吸热,有的物质溶解时可能放热,有的物质溶解时温度不变。
物质溶解于水,通常经过两个过程:
一是溶质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另一个是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溶剂(水)分子作用,形成溶剂(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放出热量。
当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时,溶液温度就会升高,如浓硫酸、氢氧化钠等;
当放出的热量小于吸收的热量时,溶液温度就会降低,如硝酸铵等;
当放出的热量等于吸收的热量时,溶液温度不变,如氯化钠、蔗糖等。
2、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二、考点剖析
(一)知识讲解
3、乳化作用
二、考点剖析
(一)知识讲解
应用:肥皂、洗洁精、洗衣粉、洗发液等
用洗涤剂去油污
洗涤剂是乳化剂,能使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的油珠。这些小液滴能随水流走。达到洗净衣物的目的。
定义:乳化是一种液体以极微小液滴均匀地分散在互不相溶的另一种液体中的作用。
加洗洁精
未加洗洁精
3、乳化作用
二、考点剖析
(一)知识讲解
定义:乳化是一种液体以极微小液滴均匀地分散在互不相溶的另一种液体中的作用。
原理:
二、考点剖析
(一)知识讲解
4、悬浊液和乳浊液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常见的乳浊液:牛奶、油漆
悬浊液:液体里悬浮着不溶于水的固体小颗粒,使液体呈现浑浊状态
常见的悬浊液:泥水
二、考点剖析
(一)知识讲解
5、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对比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分散在水里的物质原状态
固、液、气
固
液
分散在水里物质的溶解性
溶
不溶
不溶
分散在水里的颗粒
分子或离子<1nm
分子集合体>100nm
分子集合体>100nm
宏观特征
均一、一般透明
不均一、浑浊
不均一、浑浊
久置后的变化
稳定
分层,不稳定
分层,不稳定
实例
食盐水
泥水
牛奶
相同点
都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组成的混合物
水分子直径0.4nm
1、化学实验后我们要有清洗仪器的好习惯,以下清洗方法中,原理与另三种不同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内壁有碘的试管用酒精清洗
C.用水清洗蒸发皿中的少量食盐
D.内壁有植物油的试管用洗洁精清洗
D
二、考点剖析
(二) 典例分析
2、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右侧U型管中b处液面上升,则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硝酸铵 D.冰
B
二、考点剖析
(二) 典例分析
二、考点剖析
(三) 技巧点拨
1、理解和熟记物质溶解时的吸热现象和放热现象的原因及相关物质。
2、理解乳化现象与溶解的不同以及乳化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归纳小结
吸热和放热现象
溶解的过程
溶解放热:氢氧化钠固体
乳化现象
原理
应用
溶解吸热:硝酸铵固体
乳浊液和悬浊液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