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李瑛
作者简介
李瑛(1926— ),现代诗人。河北丰润人。少年时代家境贫寒。194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在刊物上发表诗作。先后担任解放军文艺社社长,总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作协理事,中国笔会中心理事,《诗刊》编委等职务。他的代表作有长诗《一月的哀思》、《寄自海防前线的诗》、《在燃烧的战场》、《献给火红的年代》、《站起来的人民》、《难忘的一九七六年》等。《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是李瑛1980年出版的一本诗集中的代表作,他的诗作有的已译成了外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味诗歌的内涵。 2.理解“树”的艺术形象。 3.品味诗歌语言。
学习目标:
听 读
听准字及本诗朗读的节奏画出押韵的字 。
朗读感知
自由朗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边读边思考:
自学指导1:
(1)、诗人通过想象,把“一棵树”塑造成怎样的一种形象?
(2)、这棵树生长在哪里?它有哪些特点?
品读体会
自学指导2:
(1)、请展开想象描述出“一棵树”的形象,包括外在特征和内在气质。
(2)、说说诗人借助“一棵树”的形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研读品味
自学指导3:
诗歌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和象征手法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塑造出一个比较完整丰满的“一棵树”的艺术形象来,试举出几例加以分析。
我能讲许多许多的故事,我能唱许多许多支歌。
这简单的两句,说明“我”具有较深的阅历,已不是一棵出生不久的小树苗,而是比较成熟的、经验丰富的战士了。
饿得发蓝的眼睛,抽泣时颤动的肩膀,以及浮肿得变形的腿、脚和胳膊
用身体的有代表意义的部位借代世界各地受苦受难的人民
我愿摘下耀眼的星星,/给新婚的嫁娘,/作闪光的耳环;/我要挽住轻软的云霞,/给辛勤的母亲,/作擦汗的手帕。
诗中的树有着人的意愿,这是拟人化的手法;“摘下耀眼的星星”“挽住轻软的云霞”,立足于树高大参天的特点,展开奇特的想像,充分表现树美好而浪漫的情怀;整个诗段以分号为界,前后对称整齐,节奏谨严。这样写,意象夸张生动,富于浪漫色彩,便于表现美好心灵;形式上琅琅上口,好读好记。
示例:
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和高度概括的语言塑造了“一棵树”这一艺术形象,抒发了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深厚情感。那么,“一棵树”在你心目中究竟是怎样的形象?你是不是佩服它?自己想不想做“一棵树”呢?
交流收获
我骄傲,我是一滴水,我是高山上的一滴水。 冰川教我坚强不屈,我便永远奋勇向前; 雪峰教我坚定不移,我便永远心如磐石;
清泉教我默默无闻,我便永远奉献大地; 我骄傲,我是一滴水,我是大海中的一滴水。
浪花教我回忆海风,我便永远心怀感激;
礁石教我拥抱灯塔,我便永远坚守职责;
海燕教我坚强勇敢,我便永远搏击风浪。 条条光线、层层波涛,赐予我美好的心灵; 炎炎骄阳、漫漫风雪,铸就我斗争的风格。
我热爱着,自由的风和鱼群;我热爱着,意志、信念和理想。 我是辽阔大海的一部分,大自然的一分子;
我和美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我渴望整个世界,都成为我们快乐的家园!
诗歌仿写
试借鉴本诗的写法,以“我骄傲,我是一滴水(一棵草、一朵云、一只蜜蜂、一头牛……)”为题写一首诗。
我骄傲,我是一滴水,我是高山上的一滴水。 冰川教我坚强不屈,我便永远奋勇向前; 雪峰教我坚定不移,我便永远心如磐石; 清泉教我默默无闻,我便永远奉献大地; 我骄傲,我是一滴水,我是大海中的一滴水。 浪花教我回忆海风,我便永远心怀感激; 礁石教我拥抱灯塔,我便永远坚守职责; 海燕教我坚强勇敢,我便永远搏击风浪。 条条光线、层层波涛,赐予我美好的心灵; 炎炎骄阳、漫漫风雪,铸就我斗争的风格。 我热爱着,自由的风和鱼群;我热爱着,意志、信念和理想。 我是辽阔大海的一部分,大自然的一分子; 我和美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我渴望整个世界,都成为我们快乐的家园!
我骄傲,我是一滴水(共19张PPT)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
李瑛
作者简介
李瑛(1926- ) 当代诗人。河北丰润人。著有诗集《石城底青苗》、《野战诗集》、《在燃烧的战场》、《我骄傲,我是一棵树》等。重要诗作有《一月的哀思》、《哨所鸡啼》等,是中国写最多的诗、得最多奖项的诗人。
生字词:
矢志 磅礴 铸就 抵御
香醇 戈壁 瀚海 黝黑
淙淙 炽烈 粗糙 颤动
比一比,谁最“骄傲”
有感情朗读全诗,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节反复诵读,看谁能把诗中“骄傲”的情愫表现得淋漓尽致。
听课文朗读,简要概括诗歌两部分的内容。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树”的自我介绍,介绍了( )
第二部分:展开想像和联想,表现“我” 愿意( )的强烈愿望。
生长地、经历、成长的过程、
属于谁
为人民服务
履历表
姓名………
身份………
原籍………. 本领………
国籍………. 教育背景……..
愿望……….
一棵树
第一部分
一、首行的作用是什么?
二、为什么六次重复主语“我”?
提示:突出“我”的形象,交代“我”的身份、原籍及丰富的阅历。
三、“山教育我昂首屹立”,“海教育我坦荡磅礴”两句中的“山”和“海”能不能互换,为什么?
点题,总结
第二部分
一、“无论是红色的、黄色的或黑色的土壤,我都将顽强地热情地生活”,这一句说明了什么?
提示:说明我是一棵生命力极强的树,无论在哪里,我都能充满信心坚强地成长。
二、“我”为什么幻想“流出”蜜酒和“开出”花朵?
提示:为了使人民生活甜蜜美满。
三、“我”为什么幻想生长在“海上”“空中”“荒滩”“沙漠”?
提示:为了更广泛地为全世界劳动人民服务,不受地域、空间的限制。
第二部分
深入分析:
题目是“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读了全诗之后,你理解“骄傲”的含义吗,为何骄傲?
提示:在这里是褒义词,自豪的意思。主要含义是:我生长在中国的大地上;我有美的心灵,我愿意为全世界的人民奉献一切等。
探究总结:
“诗言志”,这首诗作者通过塑造“树”这样一个艺术形象,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抒发了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深厚情感,表现了为人民服务,为人类献身的强烈愿望及崇高精神。
诗中用了很多修辞手法,你能在文中找出来吗?
拓展:
阅读《我骄傲,我是一棵树》的第三部分
假如有一天,我死去,我便平静的倒在大地上, 我的年轮里有我的记忆,我的懊悔, 我经受的隆隆的暴风雪的声音, 我脚下的小溪淙淙流响的歌; 甚至可以发现熄灭的光、熄灭的灯火, 和我引为骄傲的幸福和欢乐…… 那是我对泥土的礼赞, 那是我对大地的感谢; 如果你俯下身去,会听见, 我的每一个细胞都在轻轻地说: 让我尽快地变成煤炭 ——沉积在地下的乌黑的煤炭, 为的是将来献给人间 纯洁的光, 炽烈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