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08 20:1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者是(

A.陈胜
B.张角
C.黃巢
D.洪秀全
2.太平天国运动中,体现了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内容的是(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
C.《警世钟》
D.《变法通议》
3.“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战争炮声的回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唯一目标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4.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上有八块浮雕,其中一块浮雕就是以金田起义为题材雕刻的。领导金田起义的农民革命领袖是
(
)
A.林则徐
B.李秀成
C.洪秀全
D.李鸿章
5.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它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
B.它建立在落后的自然经济基础上
C.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D.因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施行
6.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时某同学绘制了一幅图示(如右图),该图示中的史实
(
)
A.使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B.使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
C.使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D.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走向失败
7.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它并不是农民斗争经验的产物,未能反映出农民的土地要求,没有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它”是
(
)
A.《资政新篇》
B.《海国图志》
C.《天朝田亩制度》
D.《天演论》
8.“在1860—1862年太平军试图攻下上海之时,那里的西方人组织了一支凶猛的反击力量。”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运动的不同之处是(
)
A.内部叛乱导致分裂
B.中央与地方武装的联合镇压
C.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D.满汉地主阶级的联合镇压
9.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政治上的失败是因为文化上的落后”。这一观点的依据

(
)
①创立“拜上帝会”
②奉行平均主义
③重建等级礼制
④提倡效法西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太平天国运动中,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的纲领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劝世良言》
D.《海国图志》
11.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1万多拜上帝会会众,蓄发易服,头裹红巾,掀起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这次运动由兴盛走向衰败的标志是(

A.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
B.太平天国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
C.太平军在江苏青浦打败华尔洋枪队,但进攻上海时损失惨重
D.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发生斗争——“天京事变”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捕和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太平天国运动兴衰示意图
(2)材料二中“兴起”“转折”“失败”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太平天国运动之前,清朝的统治基础还是掌握在满洲贵族手上,在“反太平天国运动中”曾国藩、李鸿章甚至袁世凯都是受益者,这些“汉族精英”逐渐取代“满洲贵族”的地位,成为“领导者”。
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前,也有很多反清起义,但基本上都是隔鞋抓痒。太平天国运动某种程度上的成功刺激了后人前赴后继地反清。因太平天国运动而崛起的“新兵”也成为后来辛亥革命的主力。
(3)根据材料三,归纳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影响。
答案
1.D
2.A
3.A
4.C
5.C
6.B
7.A
8.C
9.A
10.A
11.D
12.(1)清政府统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2)兴起:金田起义。转折:天京事变。失败:天京陷落。
(3)影响:严重削弱了满洲贵族的实力,壮大了汉族地主的力量(或“汉族精英”逐渐取代“满洲贵族”的地位);推动了后世的反清斗争。(回答出两个方面、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