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2.4《致云雀》教学设计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2.4《致云雀》教学设计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08 16:1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教学设计
学校:大连市一〇三中学 年级:高一 时间:2020.11.12
精灵掠过蔚蓝的天心
——《致云雀 雪莱》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该诗创作的历史背景,结合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理解诗人雪莱对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的揭露;通过对诗中典型手法的分析,认识、理解该诗的浪漫主义属性,能从自己的角度列举出浪漫主义的体现。
能力目标:对诗歌的内容能做简单的梳理,结合背景与诗句的点拨,理解云雀的象征意义,概括出诗人要表达的情绪;利用所学知识,能识别出有代表性的现代诗歌中的浪漫主义。
情感目标:理解诗文中弥漫着的对压迫的反抗、对自由的渴望,认同诗人渴望摆脱束缚、追求内心激情释放的迫切感,能结合时代背景对诗人的诉求及心境加以恰当的表述。
【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云雀鸣叫声中蕴藏的丰富情感,理解云雀如此快乐的原因;把握、分析云雀的象征意义,理解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追求。
难点:体会诗歌浪漫主义的表达方式,对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有所了解,能用自己所学的诗歌来体会、分析浪漫主义的特征。
【学情分析】
西方现代诗歌的创作与发展,异彩纷呈,流派众多,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但学生却因为少了切实的接触与有针对性的阅读而望而却步。西方浪漫主义的诗歌创作思潮,更因为其独有的魅力与特殊的美学追求而使学生心生恐惧,鉴赏分析更是无从谈起。学生正处在诗意一般、花儿一样的阶段,内心的迷茫、心头的困惑,正有创作诗歌的欲望。如果能从学生的这一需求入手,满足学生对诗歌、对未知的渴望,将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学生对浪漫主义诗歌的创作思潮不算陌生,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学生接触的不算少,但缺少系统的鉴赏。如果能立足所学诗歌,温故知新,举一反三,就能对这种诗歌创作流派产生共鸣,生发出新的理解。也许,学生心中的诗情就此会被唤起。教师从形式到内容,由风格而主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象征含义,最终理解浪漫主义的诗歌流派。
【教学设想】
浪漫主义诗歌流派往往因为其内容的大起大合、意象的飘忽不定,给学生的阅读与分析带来了不大不小的困难;加之众说纷纭,对浪漫主义的过度解读导致学生对这一诗歌流派的创作心存畏惧。本诗刚好有集中的意象,通过对这一意象的集中细致的描写,我们正可以体会这意象上的象征含义。这是了解和突破浪漫主义的绝佳样本与机会。本课例力图从意象开始突破,形成对浪漫主义的崭新理解角度与理解优势。
考虑到孤立的一篇文章的理解难度,本课例还关注到了雪莱的其他代表作,力图通过群文阅读,结合背景分析,打通学生理解的瓶颈,帮助学生建立起理解浪漫主义诗歌的桥梁。也许这样会加重学生的学习与理解负担,但我们要相信学生的领悟力。更高的期待,会导致更好的结果。
【学法指导】
1.从课文入手,结合“云雀”形象,特别是声音的特点,着重分析“云雀”这一意象的象征意蕴;
2.举一反三,找出其他作品,作出对照分析,帮助学生分析浪漫主义风格;
3.中西对比,见出浪漫主义的普遍,消除学生的陌生感;
4.激发学生的诗歌创作热情,用自己的笔写出心中的浪漫主义。
【教学创意】
1.深刻:对作者作品的综合比较与分析,更有中西浪漫主义的碰撞,保证给学生以不一样的感觉;力图摆脱浪漫主义的常规理解,给学生以新的判断标准与理解尺度。
2.真情:鼓励学生对客观物象的个性解读与分析,融入主观情绪,实现浪漫主义的创作初衷;浪漫主义正可以帮助学生抒发真性情,展现主观世界的精彩。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云雀吗?听到过云雀的叫声吗?这样的声音会引发你的哪些想象和联想呢?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雪莱笔下的云雀,诗人从云雀的叫声中联想到了什么,又有哪些不一样的感受,他想借助云雀表达什么。(展示云雀鸣叫视频)
【新授】
一、作者简介:
珀西·比希·雪莱,1792~1822,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他最有名的作品是《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云》以及《致云雀》,它们堪称抒情诗歌中的极品。
雪莱的诗歌象征意义很强,主要以严肃为主,常常流露出诗人伤感的愁绪,但是他有的作品也具有诙谐、讽刺的特点。
1811年,诗人因为写作哲学论文推理上帝的不存在,宣传无神论思想,被学校开除。
1818年迁居意大利,与拜伦成为好友。
1822年7月8日逝世。
恩格斯称他是“天才预言家”。(展示诗人画像)
二、创作背景:
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黑暗恐怖正沉重地笼罩着整个英国。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使百姓流离失所,大批工人流落街头,到处是弱肉强食;严重的经济危机使国家物价飞涨,工人工资骤降,人民生活贫困;愤怒的工人起来罢工,捣毁机器,游行请愿,然而这一切行动均遭到统治阶级的血腥镇压。
这种黑暗暴政几乎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因此人们对光明和幸福生活的渴盼非常迫切,而雪莱的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这一迫切愿望。(论世知人)
三、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尽量使用原文回答)
1.云雀为什么被诗人称为欢乐的精灵?
点拨:
来自天堂或天堂附件
乐音酣畅淋漓
不事雕琢,倾吐衷心
向高处飞翔
歌唱着飞翔
喜悦,迅疾的远征
2.云雀的歌唱有什么特点?
点拨:
欢乐强音
犀利无比
婉转
比喻、对比
3.云雀的形象是否足够可爱?请具体分析。
点拨:
隐身的诗人,思想的明辉中
高贵的少女,深宫楼台里
金色的萤火虫, 深山幽谷中
芳菲香甜的玫瑰,热风的摧残下
对比
4.云雀的内心是怎样的?
点拨:
甜美的思绪
极乐音流
不是空洞的浮夸,不贫乏(丰富)
对同类的爱,对痛苦的绝缘
明澈强烈的欢快
对死的理解更加深切
5.和云雀相比,人类有哪些自卑之处?
点拨:
瞻前顾后
为不存在的事物自扰
苦恼
无法摒弃情绪
抛洒眼泪
无法鄙弃尘土
6.诗的题目是“致云雀”,那么诗人想对云雀表达些什么呢?
点拨:
交给我一半
熟知的欢欣
和谐、炽热的激情
四、内容解读:
1.第1-2节,总体描写云雀高飞欢唱的特点。
2.第3-7节,具体描写云雀高飞欢唱的特点,盛赞云雀叫声的美妙动听。视觉写听觉,通感。
3.第8-11节,诗人将云雀的美丽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比喻
4.第12-17节,云雀歌声神圣、快乐的原因。对比
5.第18-20节,人鸟对比。
6.第21节,表达了诗人的心愿,他将学习云雀的欢欣与无畏,用自己和谐、炽热的激情唱出欢乐的歌,为全世界带来欢乐、自由与真理。
五、分析诗歌形象:
如何理解《致云雀》一诗中“云雀”这一形象?
点拨:
诗中云雀这一形象,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诗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
诗人和云雀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 云雀的振翅高飞,体现了诗人的执着奋进、愤世嫉俗的态度。云雀的隐形不漏、播撒歌声,体现了诗人不求名利。追求光明,蔑视地面,向往理想的世界。所不同的只是诗人痛苦地感受到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差距,而这个差距对云雀是不存在的。
从诗的整个调子中可以看出,雪莱虽感受到理想遥远的痛苦,仍以不断飞升的积极情绪去超越感伤。云雀代表了光明、欢乐、自由、对生活充满的热爱。这一意象是诗人理想化中的自己,展示出浪漫主义时代的理想形象。诗人通过云雀这一形象,表达自己追求光明、蔑视黑暗以及向往理想世界的情感。
六、鉴赏诗歌技巧:
《致云雀》中诗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来抒发情感?
点拨:
①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
②诗人运用比喻、类比、设问的手法,对云雀加以描绘。
他把云雀比作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霖洒落的声息、赞婚的合唱、凯旋的欢歌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
诗歌最后将凡人和云雀对比,我们渴求虚无之物,被现实束缚,但是云雀已超越一切。
因此,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永远被外物所累,永远不可能超过云雀。
七、把握思想情感:
雪莱说:“一切崇高的诗都是无限的,它好像第一颗橡实,潜藏着所有橡树。我们固然可以拉开一层层的罩纱,可是潜藏在意义深处的赤裸的美却从不曾完全被揭露过。”《致云雀》正是这样一首崇高的诗,诗中的云雀,是理想化了的诗人。那么,你认为云雀的代表意义有哪些?
点拨:
【观点1】
云雀代表诗人自己。诗人与云雀一样是渴望光明、正义、美好的,而云雀的鸣叫就像是诗人所写的作品一样,给人们带来欢乐与美好的憧憬。
【观点2】
云雀代表的是一种平等的制度。诗人写这篇诗歌,将自己的美好愿望寄托于其中,诗人揭露社会的贫富不均,抨击封建专制制度,渴望人人平等。
【观点…】
八、课堂总结:
《致云雀》全诗无一处不写云雀,同时,无一处不有雪莱的自我,是诗人理想化的自我写照。如布朗兑斯所说,雪莱的自我大到足以拥抱全宇宙。
雪莱说:'一切崇高的诗都是无限的,它好像第一颗橡实,潜藏着所有橡树。我们固然可以拉开一层层的罩纱,可是潜藏在意义深处的赤裸的美却从不曾完全被揭露过。'《致云雀》正是这样一首崇高的诗,理解《致云雀》可以成为理解雪莱其人其诗的一把金钥匙。
《致云雀》极富音乐美感。全诗由二十一个诗节构成,每节五行,前四行较短,最后一行较长,形成了先急后缓的效果,与云雀或抑或扬、尾声悠长的鸣声构成一致。全诗节奏流畅激昂;诗节之间环环相扣,层层推进;韵脚排列整齐,一般是隔行押韵,最后一行重复押韵,给人一种回旋往复的音乐之美。
虽然这四首诗歌的外在结构各具特点,但都从属于情感抒发的需要,四首诗歌的情感通过不同的外在形式,都得到了完美的抒发,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
【作品延读】
西风颂(节选)
雪 莱

我若是一朵轻捷的浮云能和你同飞,
我若是一片落叶,你所能提携,
我若是一头波浪能喘息于你的神威,
分享你雄强的脉搏,自由不羁,
仅次于,哦,仅次于不可控制的你,
我若能像少年时,作为伴侣,
随你同游天际,因为在那时节,
似乎超越你天界的神速也不为奇迹;
我也就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急切,
向你苦苦祈求。哦,快把我扬起,
就像你扬起的波浪、浮云、落叶!
我倾覆于人生的荆棘!我在流血!
岁月的重负压制着的这一个太像你,
像你一样,骄傲,不驯,而且敏捷。

像你以森林演奏,请你也以我为琴,
哪怕我的叶片也像森林一样凋谢!
你那非凡和谐的慷慨激越之情,
定能从森林和我同奏出深沉的秋乐,
悲怆却又甘洌。但愿你勇猛的精灵
竟是我的魂魄,我能成为剽悍的你!
请把我枯萎的思绪播送宇宙,
就像你驱遣落叶催促新的生命,
请凭借我这韵文写就的符咒,
就像从未灭的余烬扬出炉灰和火星,
把我的话语传遍天地间万户千家,
通过我的嘴唇,向沉睡未醒的人境,
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风啊,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美点点击】 
诗歌的这两节写诗人与西风的应和。“我倾覆于人生的荆棘,我在流血!”这令人心碎的诗句道出了诗人不羁心灵的创伤。尽管如此,诗人愿意被西风吹拂,愿意自己即将逝去的生命在被撕碎的瞬间感受到西风的精神,西风的气息;诗人愿意奉献自己的一切,为即将到来的春天奉献。在诗的结尾,诗人以预言家的口吻高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这里,西风已经成了一种象征,它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宇宙精神,一种打破旧世界、追求新世界的西风精神。诗人以西风自喻,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信念和向旧世界宣战的决心。
九、浪漫主义:
英国乃至世界的浪漫主义运动是与当时世界性的革命运动思潮息息相关的,特别是法国大革命,它对浪漫主义运动首先发生在欧洲负有直接责任,对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蓬勃开展更是产生了重大影响。
追根溯源,浪漫主义作家在思想上深受德国唯心主义古典哲学的影响,开始重视人的自由、自在和自为性,并开始重新去认识“自我”、审视“自我”,从而进一步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正是由于对“自我”内心情感的抒发和追求,英国的浪漫主义作家才与欧洲各国的先驱们一起开始以作品为宣泄口,追求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张扬个性解放,以锐不可当之势冲垮了理性统制长达100多年的文学大堤。
英国的浪漫主义使英国文学作品的创作摆脱了理性的束缚。由传统的描摹自然、重视理性转向了描摹自我的内心世界、重视自我情感的抒发,崇尚自然,以“自我”为中心来构建自我的浪漫世界是英国乃至世界浪漫主义文学的三大突出特征。
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英国的浪漫主义作家高举“回到中世纪”的大旗,从中世纪的民间文学创作中大量汲取营养,从而摆脱了古典主义的种中束缚,开始发挥自由的想象,表达强烈的情感,并从内容、语言、形式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新的改革尝试,这一切都构成了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独特的艺术风格。
十、中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侧重从主观出发,善于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手法、神话故事来塑造形象。
源头:《楚辞》;
代表作家:屈原、李白、李贺、龚自珍等
梦游天姥吟留别
飞流直下三千尺
现代作家作品:海子、徐志摩(具体作品见“附录”)
我的仿写
1.《致……》
2.浪漫主义
3.学生习作:
【习作1】
致武侯
你好啊,亲爱的武侯
你似乎从不会疲倦
在南阳或南阳的草庐
以不曾动摇的信念
决胜千里的谋略,叙写你的传奇
向前,再向西蜀前进
在新野你一把大火
像一支天降的神兵
落于血红的博望坡
似一把利剑将一个个儒士刺穿
满腹的经纶学识
在卧龙冈上飞舞
像微风里的清香
虽无形无态
却可以体味出你那浓厚的文学气息
那淡泊明志的《诫子书》
似人生宝库的钥匙
它那摇曳的微光
在静谧的夜里忽隐忽现
以致虽不能明了,却令人遐想
整个三国和汉中
承载你智慧的结晶
仿佛在阴沉的天色
从一朵乌云穿过
蛟龙腾飞在长空,书香弥漫遍乡野
我不知,该如何描述你
什么词语能够形容你
西天神殿上的诸神
也长不出这样忠的心
能和你出关的凛凛的《出师表》相比
像一条大河,奔腾
在崎岖的山峦中
坚定着不变的方向
直到四十一郡的百姓
都被未曾玷污过的赤诚感动
像一缕温和的阳光
洒在破碎的大地上
在烽烟四起的战火中
带来润泽万物
宽广有如大海的胸怀,心系苍生之愿
像一根嫣红的蜡烛
在黑暗的洞穴幽谷
不吝惜你的全身能量
将炙热的火焰喷发
在笼罩我们生命的迷惘中
像一篇怒斥世间不公
的激扬文章
经过人们的传诵
以至你的方正
以铮铮铁骨使贪婪的敌人折服
变幻莫测的八阵图
鬼斧神工的木牛流马
巧夺天工的诸葛连弩
称得上厉害、伟大
难以磨灭的一切,全都不及你的丰功伟绩
领兵或是治国,有什么
铿锵的抱负在你的心头
我从来还没有阅读过
忠烈或是辛劳的凯歌
能够表现着这样的赤胆忠心
谨慎的仲达也罢
儒雅的伯言也罢
和你的雄才大略相比
不过是虚华的美玉
世人可以觉察,其中总有着残缺
什么样的人或事
是你鞠躬尽瘁的动力
什么先帝、百姓、天下
什么山河万里的风姿
是你对昭烈帝的忠诚,还是对社稷的关切
有你日月可鉴的忠心
背叛永不会出现
那肮脏的权力、从来
沾不得你的傲骨
你忠,却从不在意过分忠诚的后果
是坚守,抑或是放任
你对世俗的理解一定比
我们凡人认识到的
更加清晰透彻,否则
你的不慕名利怎能像高洁的莲花盛放
我们小心谨慎,为了
虚无的利益自相争斗
我们最坦荡的光明
也遮盖着思虑黑暗
我们最广的心胸是最能装下国家的地方
可是,即使我们能丢弃
欲望、利益、诠释
即使我们生来不会
对名利有丝毫的渴求
我也不知,怎能学会你的清高
比一切权威的专家
更加博学多才
比一切闻名的作家
更加妙笔生花
这就是书读万卷的你啊你的通神气概
交给我一半,你的心
必定充斥你的忠义
滚烫、鲜红的热情
就会溢出我的双唇
全世界就会像此刻的我——永世不忘。
致阳光
一年五班 蔡琳
我们前仆后继,为了
世俗的名利互相猜疑
我们最长久的真情,
也混杂着某种虚伪
我们最好的模样是最能体现追名逐利的表象。
可是,即使我们能放下
争夺、嫉妒和欲望
即使我们本性拒绝
接受任何一丝不堪
我也不知,怎能获得你的光芒。
比一切发光的金银
更加夺目闪耀,
比一切心中的渴望
更加热情温茫。
这就是无私奉献的你啊你的永存法宝。
给予我一半,你的光
必定明了的放松,
愉悦、释然的心情
就会穿透我的心房
全世界就会像此刻的我——抬眸默望
【习作2】
致星空
我们刻苦学习,为了
最终的理想而奋斗,
我们复习功课到深夜,
也不觉时间流逝飞速,
我们最亮的繁星是最能寄托惆怅的风景。
可是,即使我们能消除
疲劳、压力与不耐,
即使我们生来就
渴望探索任何一颗行星
我也不知,怎能接近于你的美丽
比一切壮阔的美景
更加耀眼靓丽,
比一切歌曲中的音符
更加浩瀚璀璨
这就是远离凡世的你啊你的艺术技巧
交给我一半,你的星
必定向往的和谐,
闪烁、静谧的辽远,
就会映入我的双眼,
全世界就会像此刻的我——深情凝望
【习作3】
致阳光
浓郁清新的森林,
芳菲漫溢的香气,
雨后啼歌的莺燕,
称得上欣悦、欢喜、
幽美的一切,全都不及你的诗集。
鲜妍或是神仙,有什么
纯洁的思绪在你的心间?
我从来还没看到过,信仰或是耀眼的霓虹
能够照耀出这样圣洁的鎏金眩光
浪潮的波粼也罢
繁星的辉映也罢
和你的光芒相比
不过是黯淡的微茫
人们可以觉察、其中总有着倦乏
什么样的风景或经历,
是你希望诗篇的源启?
什么江河、楼阁、仙庭?什么现实虚拟的意境?
是你对天下的怜悯,还是对黑暗的唾弃?
【习作4】
致黄昏
暮色四合,
你从来不似霞光,
从残阳逗留的地方,借晕染开来的灯光,
铺陈开来的静默,道破少年心事。
迷蒙,你朦胧着双眸,
从天那边徐徐赶来,
像一言不发的老者,
冲泡一杯岁月的茶,
氤氲着平静,平静着氤氲。
缀一颗火红夕阳,
照耀得金黄
朗朗晴空上没有彷徨,
你洒脱得堂皇,
像远行出征的行云沉冗心事与张狂。
我们踟蹰不前
被无限的心事拉扯,
我们口中的洒脱
也是堂皇的掩遮,
我们放声高歌的是可以触碰的痛彻。
可是,你铺陈开静默
是我无言远隔的千里
你氤氲出的深邃
是我放肆不停的孤单
即便不然
深井水亦只得拥月圆的影。
比那长在月亮边的星,
更加闪烁繁杂,
比那深不见底的夜
更加浩邈迷蒙,
是你这金贵之身不羁而张狂放任我思念盘旋。
众里遗身于黄昏,
你眼神跨越伞边雨滴,
所见之物尽是欢欣,
长街指向六点的静谧,
全世界像我这般吻过你出征的眼睛。
【习作5】
致萤火虫
你好啊,沉默的小精灵!
你似乎从不是昆虫,
在傍晚或傍晚的邻近,
以轻轻振动的翅膀,
不明去处的飞翔,流露你的迷茫。
此时夏夜雾起,遮住了你的光,
从地面你一跃而起,
像一点微黄的明灯,
穿透了朦胧的迷雾,
永远安静的飞翔。
云层之上的明月,
散发出银色的光芒
凉夜里清风徐徐,
你沐浴着月光飞翔,
明确了你的方向。
微凉的温柔夏夜,
点点萤火,提灯飞翔,
纵然微弱,
也能找到自己的归处,
也要照亮这个世界。
文学是对现实的反映: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对象是现实,
关键是观察的维度
【附录】
西风颂

哦,狂暴的西风,秋之生命的呼吸!
你无形,但枯死的落叶被你横扫,
有如鬼魅碰到了巫师,纷纷逃避:
黄的,黑的,灰的,红得像患肺痨,
呵,重染疫疠的一群:西风呵,是你
以车驾把有翼的种子催送到
黑暗的冬床上,它们就躺在那里,
像是墓中的死穴,冰冷,深藏,低贱,
直等到春天,你碧空的姊妹吹起
她的喇叭,在沉睡的大地上响遍,
(唤出嫩芽,像羊群一样,觅食空中)
将色和香充满了山峰和平原.
不羁的精灵呵,你无处不远行;
破坏者兼保护者:听吧,你且聆听!

没入你的急流,当高空一片混乱,
流云象大地的枯叶一样被撕扯
脱离天空和海洋的纠缠的枝干.
成为雨和电的使者:它们飘落
在你的磅礴之气的蔚蓝的波面,
有如狂女的飘扬的头发在闪烁,
从天穹的最遥远而模糊的边沿
直抵九霄的中天,到处都在摇曳
欲来雷雨的卷发,对濒死的一年
你唱出了葬歌,而这密集的黑夜
将成为它广大墓陵的一座圆顶,
里面正有你的万钧之力的凝结;
那是你的浑然之气,从它会迸涌
黑色的雨,冰雹和火焰:哦,你听!

是你,你将蓝色的地中海唤醒,
而它曾经昏睡了一整个夏天,
被澄澈水流的回旋催眠入梦,
就在巴亚海湾的一个浮石岛边,
它梦见了古老的宫殿和楼阁
在水天辉映的波影里抖颤,
而且都生满青苔、开满花朵,
那芬芳真迷人欲醉!呵,为了给你
让一条路,大西洋的汹涌的浪波
把自己向两边劈开,而深在渊底
那海洋中的花草和泥污的森林
虽然枝叶扶疏,却没有精力;
听到你的声音,它们已吓得发青:
一边颤栗,一边自动萎缩:哦,你听!

哎,假如我是一片枯叶被你浮起,
假如我是能和你飞跑的云雾,
是一个波浪,和你的威力同喘息,
假如我分有你的脉搏,仅仅不如
你那么自由,哦,无法约束的生命!
假如我能像在少年时,凌风而舞
便成了你的伴侣,悠游天空
(因为呵,那时候,要想追你上云霄,
似乎并非梦幻),我就不致像如今
这样焦躁地要和你争相祈祷.
哦,举起我吧,当我是水波、树叶、浮云!
我跌在生活底荆棘上,我流血了!
这被岁月的重轭所制服的生命
原是和你一样:骄傲、轻捷而不驯.

把我当作你的竖琴吧,有如树林:
尽管我的叶落了,那有什么关系!
你巨大的合奏所振起的音乐
将染有树林和我的深邃的秋意:
虽忧伤而甜蜜.呵,但愿你给予我
狂暴的精神!奋勇者呵,让我们合一!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要是冬天
已经来了,西风呵,春日怎能遥远
《普罗米修斯》原文与翻译、赏析
拜 伦
提坦! 你从严酷的现实①
饱览人间的苦难和悲哀,
而在你不朽的眼睛看来,
天神对此原不该漠视。
你的悲悯,什么是酬答?
是无声而又酷烈的刑罚:
巉岩,兀鹰,锁链的束缚,
高傲者万难忍受的凌辱;
强忍而不露声色的剧痛,
使人窒息的苦楚和不幸;
孤寂的时刻才能低诉,
还得留神,防天神窃听,
待到声响没半点回音,
才把叹息轻轻地吐出。
提坦! 你正经受着一场
苦难与意志之间的搏斗——
不能杀害你,就折磨不休;
而那苛酷无情的上苍,
“劫运”的不恤人言的暴政,
“仇恨”的威临一切的天性
(它为了取乐,造出万类,
一手制造,一手又推毁),
让可憎的 “永恒”与你厮守——
你毅然承受了这一切折磨;
而雷霆之神的全部收获②
就是这凶讯: 你的苦刑
会以牙还牙,向他回敬。
对他的命数,你洞若观火③,
却守口如瓶,毫不示弱;
你的沉默是对他的判决,
他心中枉自后悔不迭;
他掩饰不了内心的惊悸:
闪电正在他手中颤栗!
你的 “罪行”圣洁而高尚,
无非是怀着一腔悲悯,
用教诲减轻人类的不幸,
用才智增强人类的力量。
虽然你已受挫于天廷,
但是,从你刚毅的精神,
从你经久不渝的坚持,
从你铁骨铮铮的抗击,
(天神地祇都无计可施!)
我们承受了重大的教益:
你是个象征,是个证据,
显示了人类的力量和运命;
像你,人也有神灵的禀赋;
水流虽搅浑,源头却纯净。
人也有几分先见之明,
能预知他自己惨淡的前程,
他的不幸和他的抗争,
他的孤立无援的逆境。
这样,他的心灵会奋起,
同灾难对抗,势均力敌;
坚韧的意志,深邃的思想,
虽在含辛茹苦的时刻
也能望见丰厚的报偿;
只要敢抗争,就攻无不克,
死亡会变成胜利的凯歌!
(杨德豫 译)

《五月的麦地》
海子
全世界的兄弟们
要在麦地里拥抱
东方 南方 北方和西方
麦地里的四兄弟 好兄弟
回顾往昔
背诵各自的诗歌
要在麦地里拥抱
有时我孤独一人坐下   
在五月的麦地 梦想众兄弟   
看到家乡的卵石滚满了河滩   
黄昏常存弧形的天空   
让大地上布满哀伤的村庄   
有时我孤独一人坐在麦地为众兄弟背诵中国诗歌
《再别康桥》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