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3.1 水循环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3.1 水循环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7-08 16:2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水循环
一、教学目标
1.记住水循环的重要环节,记住水循环的类型,通过水循环示意图得出水循环的定义。
2.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多媒体教学辅助法。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实验步骤:
1.在一个平底盆中加适量的水,直至水盖满盆底。把一个装满沙子的小瓶放入盆中。
2.用透明的塑料纸盖住盆口,用橡皮筋扎紧,并把小石头放在装沙小瓶正上方的塑料纸上压住。
3.将盆放在阳光下直晒,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发现沙子变湿了。
为什么最后的实验结果是沙子变湿了呢?
[新课教学]: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师:这个实验就是水循环,请同学告诉我根据这个实验你理解的水循环是什么?
生: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师:观察上图,水循环有几种类型呢?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1、水循环的概念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类型
主要环节及示意图
特点
举例
海陆间循环

这种海陆间的循环又称为大循环。通过这种循环运动,陆地上的水就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长江流域的水循环。
陆地内循环

陆地内循环运动对水资源的更新也有一定作用。虽然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地区很重要。
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循环。
海上内循环

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
海洋上的狂风暴雨。
3.水循环的过程:
(1)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大量蒸发,形成水汽。
(2)水汽上升到空中,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降水。
(3)降落到地面的水,或被蒸发,或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两者汇集成河,最后又返回海洋。
【过渡】我们讲完了水循环的类型和过程,现在水循环对我们生活的地球有什么积极的作用。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师:我们想地球的外部圈层有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这些圈层不会主动产生联系,所以水循环在这其中起着什么作用?
学: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
师:水循环可以把海洋上的水汽带到陆地上,这代表什么?海水缺少的水量,又可以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得到补充,这又说明了什么?
生: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水循环使地球的各种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师:观看这张图片,地表径流有什么作用?

生: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地表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水循环成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教师总结:
1.联系作用: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
2.迁移转换作用: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
3.平衡更新作用:使地球的各种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4.改变塑造作用: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地表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水循环成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5.调节影响作用:调节全球状况,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师:不同水体以不同的周期自然更新。这会让你联想到什么呢?

生: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用水过多,超过了水体更新的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导致水资源的短缺。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讲了水循环这个知识点,其中包括水循环的概念、类型、过程和地理意义,其中我们可以通过水循环的示意图来记忆水循环的类型和过程。
[板书设计]: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1.水循环的概念
2.水循环的类型
3.水循环的过程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联系作用
2.迁移转换作用
3.平衡更新作用
4.改变塑造作用
5.调节影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