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地貌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地貌观察的基本顺序;
2.掌握规范记录、描述观察结果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地貌观察的顺序和内容。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图示法。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公元前455年,智伯瑶亲自率领中军队,韩族军队为右翼,魏族军队为左翼,三队人和马直奔赵家。赵襄子自知寡不敌众,赵家兵马退守晋阳(今日山西太原)。久,以智伯瑶为首的三个家庭包围了晋阳。赵襄子告诉士兵们要站在城市的一边,不要战斗。当三家士兵进攻这座城市时,箭像蝗虫一样落在城市前面,使这三个家庭无法前进。晋阳城用弓箭死守两年多来,三家兵马始终没有能把它攻下来。
有一天,智伯瑶到城外观察地形,看到晋阳城西南的晋水,溘然想出了一个计谋晋水绕过晋阳城往下流去,如果把晋水引到西南来,晋阳城不就淹了吗?于是他告诉士兵们在晋水旁边挖另一条河,一直到晋阳,并在上游建一座大坝来阻止上游的水流。大坝里满是水,正好赶上雨季。智伯瑶号命令士兵们打开水坝的缝隙,洪水直接冲到晋阳,倾泻到城里。城里的房子被淹了,人们不得不跑到屋顶避难,炉子被淹没在水中,人们不得不把锅挂起来做饭。
[新课教学]:
一、地貌观察的顺序
师:晋阳城用弓箭死守两年多来,三家兵马始终没有能把它攻下来。在最后智伯瑶通过什么方法找到了突破口?
生:观察地形。
师:那我们这节课也学习一下怎样观察地形,看看你们的悟性是不是跟智伯瑶一样高?地貌千姿百态,规模大小不等。
图1
图2
图1是在高原上的山脉,图2是在高原上的盆地,所以这可以让你们联想到什么?
生:规模较大的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
师:上图是狙击手们在寻找一个最佳狙击位置,他们现在在往高处走,为什么要往高处走呢?
学生回答。
师:那么是只要位置足够高就可以非常的好的观察地貌了吗?看这幅图,这是在绘制地形图,他们此时处在什么位置呢?
生:观察地貌时,宜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
师:在观察上述图片时,你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是不是看它是平原还是山地?之后才会看到山岭和河谷,最后是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这是我们通俗来讲的,书上是怎么说的呢?
生: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最后描述更小的地貌特征。
师:那么在野外观察地形时,是只依靠一双眼睛么?
生:也可利用地形图、遥感影像等辅助观察。
【过渡】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二部分的学习。
二、地貌观察的内容
师:在进行该地貌观察时,你认为最重要的点是什么?或者哪一方面是你进行地貌观察的重点?
学生回答。
师:高度和坡度是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首先我们来讲一下高度,高度分为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绝对高度又叫海拔高度,是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只靠单纯的文字,你们可能不是很明白,下面来看这一张图。【我国各地的绝对高度以青岛黄海水准原点(即黄海平均海水面)为起算点。】
上面写着泰山极顶1545米,这个是指什么高度呢?
生:绝对高度。
看上图,甲点和乙点的绝对高度是多少?
生:甲点为1500米,乙点为500米。
师:相对高度是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那么甲乙之间的相对高度是多少?
生:1000米。
师: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坡度,地表的各种形态都是由坡和近似水平的面组成。坡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观察坡度和坡向。坡度是划分坡的重要标准,坡度大小一般用坡度角或者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来表示。
(AC指垂直距离,AB指水平距离)
坡地耕作容易引发水土流失,特别是在坡度大于15°的坡地上种植,一旦遇到暴雨,土壤侵蚀极为严重。这说明了什么?
生:坡度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巨大。
观察坡向时应重点关注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不同的坡向,光照、降水等条件存在差异,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观察上图,阳坡(面向太阳的山坡)的光照充足,所以植被一般长在阳坡的居多。
迎风坡的主要特征就是风沿斜坡往上吹。背风坡与迎风坡相反,一般两者的植被生长情况也是不一样的。
师:我们在观察地貌时,只要观察高度和坡度就可以了么?
生:除了观察高度、坡度、坡向等形态要素,还要注意观察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等。
[课堂小结]:
我们讲完了这一节的内容,学习到了总共两个部分的内容,分别是地貌观察的顺序和地貌观察的内容,其中地貌观察的顺序是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
[板书设计]:
一、地貌观察的顺序
二、地貌观察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