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
——第一单元 问题探究
【教学分析】
课程标准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所学知识,描述月球(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月球无生命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整理地理相关资料,通过阅读资料提取相关信息。
通过分析图文资料,月球与地球的对比,说明月球无生命的原因,以及月球昼夜温差大的原因,进一步掌握比较、分析地理特征,揭示地理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心国内热点时事,关注国家航天事业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
加深对地球、月球和宇宙的了解,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和自然规律的兴趣,促进学生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 比较分析月球无生命的原因(地球有生命的原因)
比较分析月球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教学难点 比较分析月球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绘制的月球基地区站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每5名学生编成一个地理小组。
2010年国庆长假期间,要求每个小组都收集嫦娥二号卫星的资料,并上交一份文章。文章内容和角度自选。剪报、手写资料由课代表转交给老师,电子文档资料直接发送到老师邮箱。
课前1周,要求学生自学第一单元问题探究《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并完成如下任务:
其中6个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月球基地区站。手绘或者制作成电子图片、幻灯片均可。六个区站分别是:生活区、科研区、农业区、采矿区、太阳能发电站、航天飞机航天站。
1个小组在教师指导下收集、整理嫦娥二号的资料并制成幻灯片,并准备3分钟的简介。
1个小组在教师指导下收集、整理月球的资料并制成幻灯片,并准备3分钟的简介
【教学过程】
导入
以嫦娥二号为话题,邀请第X小组成员给加大家汇报。
嫦娥二号汇报
高一(4)班 第6小组,高一(3)班 第3小组。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感谢XXX同学的精彩汇报!
世界上:
17世纪之前,裸眼观察月球;
17世纪开始,利用望远镜观测月球(伽利略);
1959年,前苏联的无人登月器“月球2号”成为第一个到达月球的人造物体;
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苏美两国共发射83个无人月球探测器;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成功登月。
中国的探月计划:
嫦娥工程(中国探月工程)分三阶段:
一期(2004年~2007年),研制和发射月球探测卫星,实施绕月探测。
二期(2013年前后)进行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行巡视勘测。
三期(2020年前)进行首次月球样品自动取样返回勘测。
中国将于2025年实现首次载人登月。
通过科学的观测,我们知道月球上没有嫦娥、月兔,也没有广寒宫。那么,月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天体呢?接下来有请第X小组给大家汇报月球概况。
月球概况汇报
高一(4)班 第2小组;高一(3)班 第X小组。
课上思考
感谢XXX同学精彩的汇报!
通过刚才的介绍,我们知道了月球是个干燥、无生命的世界。
那么,请同学们结合第一单元所学内容,思考:为什么月球没有生命?
(引导学生通过回忆知识点『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说出月球没有大气层、昼夜温差大、没有液态水等情况。)
刚才大家回答得很好。我们知道月球上没有大气层,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大。面向太阳的一面温度可以高达130℃,而背向太阳的一面温度可以低至-180℃,温差高达310℃。那么,请同学们看图思考:为什么没有大气层的月球,昼夜温差大?
(大气层极其稀薄,可以说没有)
①月球没有大气层,没有大气吸收或者反射太阳辐射,所以到达月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强,月球表面升温快,所以面向太阳的一面温度可以高达130℃;
②月球没有大气层,不能吸收月球表面辐射并向月球表面释放大气逆辐射,所以不能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月球表面降温快,所以背向太阳的一面温度可以低至-180℃
我们需要一个月球基地么?
(学生讨论,老师在黑本上板书,左边为有利条件,右边为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
无大气层,引力小,发射航天器节省燃料(方便航天器发射);
可能有冰,可以解决水源问题;
通过电解水,可以获得氧气和氢气;
无大气层,太阳能资源丰富;
有丰富的氦-3,核能资源丰富;
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可以作为建筑材料和工业原料;
更方便的观测宇宙;
宇宙射线强,可以培育新品种;
成为探索宇宙的“桥头堡”。
不利条件:
昼夜温差大,没有空气和液态水,不适合人类生存;
引力小,不便于人类活动;
宇宙射线强,对人体和设备危害极大;
没有大气层的保护,天体对月球表面威胁大(如流行);
昼夜交替周期长,不便于人类活动;
月球和地球之间交通不方便。
月球基地设计展示
通过幻灯片展示学生作品。
【练习反馈】
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 论述题:对比月球,说一说大气层给我们的地球带来了哪些影响?
反馈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