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卜算子 咏梅
文学常识
背景:这是毛泽东写于1961年12月的一首词。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上反华势力也十分猖獗,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首词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词的题目。词前的两句话,是“小序”。小序交代了写作的缘起,并说明这首词是运用陆游词的原题了:“反其意”的意思是立意和陆游的原词不同。
陆游(1125--1210),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字务观,号放翁,生活在日益衰败的南宋时代。他一贯主张抗金收复失地,是坚定的主战派,屡遭主和派的打击,因而情绪愤懑抑郁。他的这首词就表现了这一情绪。毛泽东的这首词,和陆游的咏梅词一样,都是咏物词,也都是通过咏梅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但寄托在词中的感情却和陆游不同,表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乐观豪迈之情。
简析
词分上、下两阕。
上阕写梅花凌寒开放。
头两句叙述季节的变化,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春夏秋冬循环往复是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但是词人的叙写却耐人寻味。在作者的心中春天离开,时间是那么地短(“春归” “春到”)。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身份看,可以理解为这里的“春归” “春到”象征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发展。在词人看来,革命的形势,虽然有“风雨送春归”的曲折,但“飞雪迎春到”毕竟是主流。“飞雪”也就是严冬之时,“飞雪迎春到”也体现了词人对形势发展的预测和对胜利充满信心。“已是悬崖百丈冰”,承“飞雪”,将严寒写得更为具体,形象地表现梅花开放的冰雪环境,运用衬托的手法突出梅花在这样百丈坚冰的时节的难能可贵。这样,“犹有花枝俏”一句就格外醒目:梅花不但在这样严寒的季节开放,而且开放得特别俏丽。以冰雪衬托梅花,以梅花象征革命者。“俏”字用得好,它既能表现梅花的俏丽,又能象征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美好情操。
冰的玲珑
下阕写梅花的品格。
“俏也不争春”,承“俏”字写起,“也”字不可忽视。通常人们认为,美丽的花朵象征着春天的繁荣,因为各种花都在春天竞相开放。可是梅花却不是如此,它开放于严寒冬天之中,等春天到来之时,它已经凋零了。这是梅花的特性。所以,词人说,梅花俏丽开放却并不想争占春光。“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字丛中笑”,描写春天到来时梅花高兴的样子,表现梅花高尚的品格:虽然自己谢了,但看到山花烂漫的春天,她却笑逐颜开。“山花烂漫”也是衬托的手法。这里没有被梅花所固有的特性所拘泥,而是词人根据梅花冬开春谢的特点加以引申。这一引申加上烂漫春花的衬托,表现了梅花崇高的精神境界。
小结
词的上阕着重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下阕着重写梅花的精神品格,由外而内地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品格高尚的动人形象。
共同之处:①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②都表现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③都赞颂了梅花的高尚品格;④两位作者都以梅花自比。
不同之处:①词中的梅花形象不同。陆游笔下的梅花是寂寞凄凉、饱受摧残的形象,这里的梅花,象征了屡遭排挤打击的主战派。毛泽东笔下的形象是傲寒俊俏、积极乐观的形象。她象征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共产党人,表现了革命者在20世纪60年代面临国际国内巨大困难的时候,那种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②感情基调不一样。毛的词,感情基调积极乐观,充满信心;陆的词低沉孤高。
《咏梅》两首之比较
七律·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
诗欣赏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整装待发的长江北岸解放军
正在渡江的解放军
雄师登陆
古诗欣赏
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行踪灭。孤舟 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马致远《江天暮雪》: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共33张PPT)
书 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你曾经读过陆游的哪些诗歌?
记得他的哪些名句?
十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荒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词人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
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28岁试礼部,名在前列,因触怒秦桧,
被黜免。后赐进士出身。历官隆兴、夔州通判,
并参王炎、范成大幕府,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
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光宗时,除朝议大夫、
礼部郎中。后被劾去职,归老故里。1210年12月
29日辞世。
“扫胡尘”、“靖国难”是其平生志事所在。
他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作品,跟辛弃疾的一
样,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他的诗作近万首,是
我国历史上是丰产的诗人。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
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
尘,只有香如故。
* 请说一说上下阕的意思:
上阕:
下阕:
写梅花孤独开放的恶劣环境
写梅花坚贞而高洁的优秀品质
* 想一想,梅花在词中象征着什么?
对国家:耿耿忠心 一片赤诚
对爱情:忠贞不渝 一往情深
沈 园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比喻美人
流泪的样子
74岁时作
陆游在死前一年(八十四岁,1208年),
又来到沈园,写下了《春游》:
沈家园里花如锦,
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
不堪幽梦太匆匆.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默读诗文 整体感知
1、作者歌颂梅花的高贵品质是为什么提到春天?
以春天为线索展示了诗人对形势
发展的预测和充满胜利的信心。以梅花的
高洁象征革命者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美好
情操!
默读诗文 整体感知
2、”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一句在表达上有什么妙处?
运用拟人的写法写出了梅花盛开时的美好样子。
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
默读诗文 整体感知
3、“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一句含义?
象征了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体现诗人对形势
发展的预测以及对未来必胜的信心。
默读诗文 整体感知
4、反其意用之一句中“其意”有什么含义?
本句话又有什么意识?
其意:指陆游咏梅的思想、情调、主旨和用意
本句含义:本词的写作和陆游的写作思想不一样。
两首词在中心上有什么区别?
毛泽东: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现了共产党人对困难的蔑视、
以及英勇无畏、光明磊落的情怀。
陆游:通过对梅花的描写来表达自己报国无门,面对排挤和
打击宁折不屈的情操,揭示了诗人自命清高的思想。(共12张PPT)
卜算子 咏梅
卜算子
咏
学习目标:
:体会两首词的寓意和作者的感情。
:比较阅读两首词的异同点。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词。
了解时代,感知作品
陆词背景:
作者生活在日益衰败的南宋时代,一贯主张收复失地,是坚定的主战派,屡遭主和派的打击,因而情绪愤懑抑郁。通过咏梅寄托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毛词背景:
此词写于1961年12月,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上的反华势力也十分猖獗,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即使如此,作者仍然保持了革命繁荣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
飞雪迎春到 。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
待到山花烂漫时 ,
她在丛中笑。
诵读
欣赏
1、找出你不理解的词语或者句子来和同学们讨论。
2、找出你最欣赏的词语或句子来和同学们分享。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诵读
欣赏
1、找出你不理解的词语或者句子来和同学们讨论。
2、找出你最欣赏的词语或句子来和同学们分享。
比较阅读:
比较一下这两处梅花在内容及思想感情表达上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
(1)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
(2)都表现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
(3)都赞颂了梅花的高洁的品格。
(4)都以梅花自比。
不同点
(1)梅花的形象不同
陆 游:寂寞凄凉、饱受摧残,
象征屡受排挤的主战派。
毛泽东:傲寒俊俏、积极乐观。
象征革命者的坚贞不屈
斗争的精神。
(2)感情基调不同
陆 游:低沉孤高。
毛泽东:积极乐观,充满信心。
请根据自己对两首词理解,尝试带有感情地朗读。
诵读下列几首咏梅诗词,说说你喜欢哪一首或者哪一个词句,为什么?
梅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
为有暗香来。
梅花绝句
宋 陆游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杂诗
唐 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
寒梅著花未?
钓雪舟倦睡
宋 杨万里
小阁明窗半掩门,
看书作睡正昏昏。
无端却被梅花恼,
特地吹香破梦魂。
白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赠范晔
南朝宋 陆凯
折梅逢驿使,
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
聊赠一枝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