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24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24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08 20:3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1954)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1954)
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1955)
同苏联等十七国建交
(1949-1950)
看图,说说20世纪50年代中国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有何作用?
1949
1953
1954
1955
进入70年代后到今天又有哪些成就呢?引入17课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乔的笑》
1、这张照片应拍摄于哪年哪里?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971年
第26届
联合国大会上
2、哪一外交成就让图中的乔冠华开怀大笑?
3、为什么说“中国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呢
A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B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但由于美国的蓄意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被蒋介石集团长期占据。
被西方媒体描述为:
“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4、你从乔冠华的大笑中感受到了什么?
自豪、胜利,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5、1971年的时候,美国就不阻挠中国了吗?
仍在阻挠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新中国。1950—1953年,中国被迫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材料二:一五计划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落成
材料三:毛泽东后来对此评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
材料四:1969-1970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西欧开始背离美国,苏联对抗美国,第三世界反对美国,美国在国际社会中时常陷入孤立状态,美国主宰世界的时代摇摇欲坠。
【合作探究】美国的阻挠下,中国为什么能够在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中国的军事实力提高、综合国力增强
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材料一:美国操纵联合国搞强权政治,围堵中国20年,到这个时候彻底失败了。中国的地位获得极大的提高,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影响也更大,分量更重了。
——
1971年乔冠华在联大上的讲话
材料二:联合国没有中国的参加就没有代表性,解决不了世界上任何重大的问题;中国的参加使联合国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国。
——1971年致中国代表团的欢迎词
①对中国: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进一步提高国际地位。
②对世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国际合作。
重返联大对中国、世界的意义?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背景:
时间: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意义:
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1、2、3、
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呵!”
……从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的时刻起,“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使坚冰融化的破冰之旅”,
“历史性握手”
1、这张照片应拍摄于哪年哪里?
2、反映的是哪一外交史实?
3、周恩来为什么说“25年没有交往了”?
4、“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有什么含义?
1972年
中国
尼克松访华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长达20多年
中美敌对时代结束了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了
〖探究学习二〗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
材料一
“在这个世纪···实行过去失败了的任何政策都是不行的,遏制已过时”—尼克松《不战而胜》
美国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材料二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争霸中出现了苏攻美守的局面,迫使美国不得不寻求对华关系的改善,联合中国对付苏联。
——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美国想改善中美关系来联合对付苏联。
材料三
1971年7月,尼克松重申他的意见,认为现在已有五个世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苏联和美国,在20世纪的三分之一时间里,这五支力量将成为决定未来的中心。……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美国霸主地位下滑
美国认识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材料四
自赫鲁晓夫1956年上台后,苏联试图迫使中国将自己的外交政策纳入苏联全球战略的轨道。苏联单方面撕毁了中苏经济技术合同的协议,并在中苏边境挑起事端,制造流血事件,尤其是1969年3月发生的“珍宝岛事件”,这使得中苏边境形势十分紧张,两国关系几近破裂。
中苏关系紧张,中国需要缓和中美关系来缓解国家安全压力
两厢情愿
共同需求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美国总统尼克松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丘吉尔
国家处理外交事务的根本出发点是
国家利益
帕麦斯顿
1971年
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1971年7月
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年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中美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
1979年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未建交
邓小平与卡特
一个中国原则
台湾问题
(2)中美建交历程:
“乒乓外交”
周恩来总理会见基辛格博士
小球:指乒乓球
大球:指的是中美关系
“小球”推动“大球”
材料二:美利坚合众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
材料一:美方声明: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
对比两份公报,美国态度有何变化?
二、中美建交
背景
1、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2、国际形势的变化
3、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共同要求
过程
1、1971年,乒乓外交
2、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
3、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1979年,中美发表建交公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核心、关键:台湾问题
不同时期中国新增建交国统计
意义:
年份
美国从中国进口额
美国对华出口额
双边
贸易总额
1971
4.7
0
4.7
1972
32.2
60.2
92.2
1979
592.3
1724.0
2316.2
美国官方统计相应年份中美贸易情况(单位:100万美元)
中美关系改善带来哪些影响?
中美关系
建交国家数量
和解前
(1971年之前)
  64国
和解后
(1972年)
新增18国(日本、英国、联邦德国、澳大利亚等)
建交后
(1979年)
119个国家
②促进中美双方的合作。
①促进了中国同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发展,出现与中国建交热潮,改善了中国的外交环境;
合作中摩擦不断
看图,分析当前中美关系:
(1)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上发展两国关系;
(2)坚持中美建交三原则;
(3)加强各领域合作、反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与恐怖主义;
(4)以谈判解决贸易争端,坚持互利共赢……
(1)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在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前提下,两国应该求同存异,合作共赢;
(2)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两伤。合作应大于分歧,两国应加强合作对话,造福两国和世界人民;
……
探究
1、中美两国关系怎样才能健康发展?
2、对中美两国关系的认识和看法
三、中日建交
1972年,毛泽东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中日建交联合声明
冰释雪融
如何发展中日关系、中日关系的正确态度:
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加强合作、和平解决争端;
谋求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维太稳定。
探究
〖探究学习三〗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外交
这些国际会议都是在哪国开的?
时间:
政策:
改革开放后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三、全方位外交
主要措施:
(1)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
(2)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4)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1、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成为了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的坚定力量,
3、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布局: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影响:
成就:1、2、3
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世界贸易组织
联合国
亚洲开发银行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国际原子能机构
上海合作组织
政府间国际组织是根据多边国际条约,即创设性文件建立的组织。它规定自己的宗旨、原则及活动章程,有一套常设的组织机构。其宗旨、原则和活动必须符合公认的国际法准则。
【思维拓展】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通过16、17课的学习,你认为影响外交的因素有哪些?
(外交的出发点)
(外交的基础)
综合国力
国际形势
国家利益
外交政策
国内政局的变化
外交家的智慧……
1901年中国同美德英法等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任人宰割
参与者、建设者
贡献者、引领者
外交弱国
外交大国
外交强国
弱国无外交,实力是外交的后盾;
必须始终坚持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基本国策,不断提高中国综合国力!
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对比几幅图,分析中国的外交形象有何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对此你有何感悟?
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旁观者
中国开始走上了国际舞台
中国成为推动多极化的重要力量,提供了许多中国方案
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与中国改革开放有何联系?
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
对外开放
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