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衢州市2018年中考科学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江省衢州市2018年中考科学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6-20 14:25:18

文档简介

浙江省衢州市2018年中考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
1.(2018·衢州)生命和健康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下列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是(  )
A.远离毒品 B.喜欢吸烟、酒
C.经常不吃早餐 D.不愿与人交往
2.(2018·衢州)小柯给校园里植株矮小、叶色发黄的植物施用尿素CO(NH2)2,尿素是一种(  )
A.复合肥 B.氮肥 C.磷肥 D.钾肥
3.(2018·衢州)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是汶川地震10周年。下列关于地震发生时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在六楼的同学选择坐电梯尽快逃生
B.室外的同学跑到教室内躲避
C.在三楼教室的同学,马上到阳台大声呼救
D.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可用书包、枕头、靠垫等保护头部
4.(2018·衢州)2017年11月,衢州市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开工建设,焚烧垃圾发电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下列发电方式的工作原理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水力发电 B.风力发电
C.火力发电 D.太阳能电池发电
5.(2018·衢州)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测液体pH
D.检查气密性
6.(2018·衢州)用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煤油液面慢慢升高。“煤油液面升高”是因为煤油的(  )
A.体积变大 B.重力变小 C.质量变大 D.密度变大
7.(2018·衢州)2018年5月,我国重大科研项目“全自动干细胞诱导培养没备”研制成功。干细胞被医学界称为“万能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它能再生成人体的其他种类细胞,这体现了细胞的(  )
A.分裂能力 B.分化能力 C.增殖能力 D.免疫能力
8.(2018·衢州)指纹锁是一种集光学、电子计算机、精密机械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它的“钥匙”是特定人的指纹(S1)、磁卡(S2)或应急钥匙(S3),三者都可以单独使电动机M工作而打开门锁。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9.(2018·衢州)小柯利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将如图甲所示视野调整到如图乙所示视野,他应该将载玻片(  )
A.向右移动 B.向上移动 C.向左移动 D.向下移动
10.(2018·衢州)小柯做了一个趣味实验:他先将鸡蛋壳碾碎装入气球,再把气球套在盛有白醋的锥形瓶瓶口,然后把气球中的蛋壳加入锥形瓶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实验过程如图。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因为气球受到浮力
B.冷却至室温时,瓶内气体分子间空隙变大
C.反应没有气体生成
D.反应没有热量放出
11.(2018·衢州)如图所示,手握着瓶子处于竖直静止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瓶子处于静止状态,不具有惯性
B.手的握力越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就越大
C.瓶子受到竖直向上的摩擦力
D.瓶子受到手的握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12.(2018·衢州)如图是绿色植物生理活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气,则此过程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
B.若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它们都是通过气孔进出叶片的
C.若c表示水分,则它在植物体内上升的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
D.若d表示有机物,则它通过木质部向下运输
13.(2018·衢州)如图所示是汽车起重机,其中A,B组成滑轮组(结构如示意图),C杆伸缩可改变吊臂的长短,D杆伸缩可改变吊臂与水平面的角度,O为吊臂的转动轴。装在E里的电动机牵引钢丝绳,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H为在车身外侧增加的支柱,F为吊臂顶端受到竖直向下的力。下列有关汽车起重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滑轮组中A滑轮用于改变力的方向
B.当C杆伸长时吊臂对D杆的压力将变大
C.当D杆伸长时力F的力臂将变小
D.H的作用是工作时以防翻车和避免轮胎受到的压力过大
14.(2018·衢州)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每次都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静止滑下,使小车分别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上运动直至静止,小车运动距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在毛巾上运动的距离最短,所以它消耗的机械能最少
B.小车在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最长,所以它消耗的动能最多
C.小车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上运动的距离不同,但每次小车获得的内能相同
D.小车在毛巾、棉布和本板上运动的距离不同,但每次小车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相同
15.(2018·衢州)小柯为比较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实验后把两试管中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如图乙),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可能的组成有(  )
①Mg2+
②Mg2+和Fe2+
③Fe2+和Cu2+
④Mg2+、Fe2+和Cu2+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填空题
16.(2018·衢州)随着科技的进步,霍金提出的黑洞理论和宇宙无边界的设想,正逐步得到证实。如图a、b、c、d四点分别表示处女座、大熊座、牧夫座和长蛇座四大星系离银河系的距离与它们的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由图可知: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   ;可推知宇宙处在   之中。

17.(2018·衢州)春天,三衢大地呈现“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般的美景。“柳絮”就是柳树的种子,它是由   发育而来的;“随风起舞”是指种子被风力带到更遥远的地方播种繁殖,这是柳树   环境的表现。
18.(2018·衢州)在通常状态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可得到氨水。
(1)如图甲所示,A,B试管中各有一团用无色酚酞试液湿润过的棉花,实验前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实验时,将少量浓氨水滴在A试管的棉花上,观察到白色棉花变红,说明氨水呈碱性。再打开止水夹,几秒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氨气分子在运动。
(2)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把图乙中第三个方框补充完整。
19.(2018·衢州)小柯分别探究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和从水射人空气中的折射规律,并记录了表一,表二两组数据。
表一
序号 1 2 3 4
入射角(°) 60 40 20 0
折射角(°) 40 29 15 ?
表二
序号 1 2 3
入射角(°) 15 29 40
折射角(°) 20 ? 60
(1)表一中“?”处的数据是   。
(2)表二中“?”处的数据模不清,请综合分析两个表格中的数据,判断出这个数据应该是   。
20.(2018·衢州)“测量小灯泡电阻”的电路连接情况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示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实验中测得的小灯泡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中。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实验次数
科学量 1 2 3
电压U/V 1.5 2.0 2.5
电流I/A 0.22 0.26 0.30
电阻R/Ω      
21.(2018·衢州)甲烧杯中盛有30℃、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100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不考虑水分蒸发)。
(1)乙中溶液   (填“是”、“不是”或“可能是”)饱和溶液。
(2)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2.(2018·衢州)人工肾是目前治疗尿訴症的机器,通过将病人的血液引入透析器,利用透析膜将血液中的废物滤过后排出,再将净化后的血液送回病人的静脉中,透析过程如图所示
(1)若发现④中有红细胞,则说明透析膜损坏,这相当于肾脏中的   出现了病变。
(2)比较②中与①中血液的成分,   等废物减少了。
(3)人工肾相当于生物体结构层次中的   。
23.(2018·衢州)一款名为“史莱姆”的水晶泥玩具,其主要成分是普通胶水、硼砂晶体和水。查阅资料知道:①硼砂晶体(Na2BO7·10H2O)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可用作清洁剂、杀虫剂。②人体若摄入过多的硼,会引发多脏器的蓄积性中毒。
(1)硼砂(Na2B4O7)中硼(B)元素的化合价为   。
(2)请至少写出一条关于硼砂晶体的物理性质   。
24.(2018·衢州)小柯在科技馆看到许多奇思妙想和趣味实验。
(1)奇思妙想一一六冲程引擎。这种引在完成四冲程工作后,会把水注入汽缸,使水瞬间变成水蒸气,从而带动活塞运动,产生第五冲程,为汽车提供动力。第六冲程是让水蒸气进入冷凝器,变成可再次注入汽缸的水。则第五冲程相当于(1)图中四冲程汽油机的   (填序号)
(2)趣味实验一一静电实验,实验情况如(2)图所示。P1、P2、P3表示将小球B先后悬吊在距离A球远近不同的位置。
①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原因是   。
②据图示情景,你还能得出的结论是   。
三、实验探究题
25.(2018·衢州)小柯看到香烟盒上印有“吸烟有害健康”,于是他利用实验探究“烟草浸出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实验材料:黄豆、烟草及其他材料
探究步骤:
Ⅰ.用烟草、蒸馏水制得烟草浸出液(原浸液),浓度视为100%,再通过稀释原浸液得到浓度为70%、40%的浸出液。
Ⅱ.取4个同规格的培养皿,编号为1,2,3,4,并在里面铺上等量的干棉花。
Ⅲ.在每个培养皿中放20粒同样饱满的黄豆,盖上盖子。
Ⅳ.每天定时向各培养皿中喷洒等量、对应浓度的浸出液,并记录数据。其中第5天的数据如下表:
编号 喷洒的浸出液浓度 第5天的平均芽长和萌发率
芽长/ cm 萌发率
1 0% 10 100%
2 40% 4 95%
3 70% 1.2 65%
4 100% 0.5 35%
(1)本实验中编号为   的培养皿作为对照组。
(2)步骤Ⅱ中的棉花不预先湿润的原因是   。
(3)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
26.(2018·衢州)阅读材料: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空气没有“重量”,真空是不存在的。
材料二:至少从1614年开始,伽利略却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他的同事兼学生托里拆利在1643年做了如图实验:把一端封闭的长玻璃管装满水银倒置在一个敞口的水银槽里,水银从玻璃管顶部下降了一段距离后,液面不再下降,高度总保持距槽中水银面30英寸(76厘米)左右。1646年帕斯卡重复了这一实验。
材料三:在17世纪中叶,对该实验的两个关键问题的回答都有代表性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如下表):
关键问题的回答 支持者 反对者
大气压力支撑水银柱 笛卡尔
帕斯卡 所有亚里士多德学派
罗贝瓦尔
水银柱上方存在真空 罗贝瓦尔
波义耳 所有亚里士多德学派、笛卡尔、
伽利略、霍布斯
(1)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水银产生了蒸汽,使水银减少,水银液面下降。为了反驳这一观点,帕斯卡同时拿出酒和水,询问反对者:用酒和水做托里拆利实验,酒柱与水柱哪个液面下降得更多?反对者们认为酒的液面下降得更多,原因是   。但是实验现象却是水柱液面下降得更多。
(2)另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遗留了少量空气,才使水银液面下降。帕斯卡利用1米左右长、不同直径的玻璃管进行托里拆利实验,如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就可以反驳反对者们的观点。
(3)下列关于科学本质及科学发现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有(  )
A.公元1646年前,所有人都赞同亚里士多德提出“真空不存在”的观点
B.科学实验中要努力得到和前人一样的实验结论
C.科学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D.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7.(2018·衢州)小柯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做了如下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分别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并使用传感器测定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数据见表。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氧气浓度% 79.6 79.7 79.9 90.0 89.8 89.3
氧气平均浓度% 79.7 89.7
(1)小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能使放置在集气瓶瓶口的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集满的标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   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2)以上两种方法中,   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
(3)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  )
A.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
C.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
D.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28.(2018·衢州)为探究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是否全部变质,小柯取少量样品配制成溶液,再取少量溶液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进行了如甲、乙两图所示实验。(注:BaCl2溶液呈中性)
(1)小柯认为“甲图实验说明了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你认为小柯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分析乙图实验的现象,可以确定样品的变质情况为   。
(3)进一步探究:另取少量样品溶液,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过量。请在丙图中画出“生成CO2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变化”的大致图像。
29.(2018·衢州)实验室用排水法测量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时,老师总是强调先要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适量”是指能用排水法测量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水量范围,其中最多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能使液面上升到量程的水量;最少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量筒内最低液面满足恰好全部浸没或刚好漂浮时的水量。
(1)现有一块小石块(体积为15厘米3)、两个100毫升的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细线、水等。请选上述材料,设计用排水法粗略测量小石块体积的“最少水量”的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
(2)利用100毫升的量筒,用排水法能测出上题中小石块体积的“适量的水”可能有(  )
A.5毫升 B.50毫升 C.80毫升 D.95毫升
四、解答题
30.(2018·衢州)杨梅酸甜爽口,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但它的保鲜期很短,通常只有1-2天。为延长其保鲜期,人们常常将杨梅放在保鲜袋中,扎口后再置于冰箱里冷威。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杨梅这样保存能延长保鲜期的原因。
31.(2018·衢州)美国三位遗传学家利用果蝇作为模式动物(研究材料)发现了控制生物钟的分子机制,从而获得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已是果蝇第五次帮助科学家们赢得诺贝尔奖。
(1)根据乙图分析,果蝇在甲图检索表中对应的是   (填字母)。
(2)果蝇有圆眼和棒眼,红眼和白眼等一系列性状,它们是由   决定的。
(3)果蝇的下列特点,能让它成为遗传学研究最佳模式动物的有(  )
A.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类
B.主要以腐烂的水果和植物体为食
C.染色体数目少,只有4对,便于研究
D.繁殖变异速度很快,一年就可以繁殖30代
32.(2018·衢州)饮食关系着人们的健康,许多人喜欢吃油炸食品,经检测,这些食品中含致癌物质一一丙烯酰胺(C3H5NO)。
(1)丙烯酰胺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丙烯酰胺中各元素的质量比C:H:N:O=   。
(3)若这种物质导致细胞癌变,身体会将癌细胞作为抗原,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这种免疫属于   。
33.(2018·衢州)小柯家新添了一台变频空调,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当室温和空调的设定温度相差较大时,变频空调一开机,即以最大功率工作,使室温迅速达到设定温度;当室温达到设定温度后,空调的制冷(热)功率随之减小,以维持室温基本不变交。该空调另设电辅热功能,可以辅助制热,以弥补单靠空调压缩机工作制热不足的问题。
(1)空调接人家庭电路后,与其他用电器   联。
(2)假设该空调开机后以最大制冷功率工作0.5h,使室温降至设定温度。然后,空调又以某一恒定的功率工作了2.5h,全过程空调消耗的电能为1.9kW·h。求
①前0.5h空调消耗的电能。
②后2.5h通过空调的电流。
(3)在空调机的结构中有很多粗细不同的铜管,作为制冷剂“搬运”“热”的管道。常见炼铜的方法:Fe+CuSO4==Cu+FeSO4,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34.(2018·衢州)衢州是全国生态保护纲要确定的九个生态良好地区之一,是浙江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如图是衢州某农场无废弃物农业生态模式示意图。
(1)该农场中所有的生物可以看作是一个   。
(2)下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填序号)。
①该农场的农业生态系统
②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③小型生态瓶
35.(2018·衢州)科学家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CO2的排放,或将CO2转化为有用的物质。其中一种途径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反应流程如图所示。
(1)反应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   。
(2)上述反应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3)若反应分离室中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100千克。求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生成CaCO3的质量(要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36.(2018·衢州)如图甲是我市一款按租用时间收费的共享电动汽车。五一期间,小柯一家租用电动汽车去旅游,从租车点到目的地,手机导航显示行驶72千米,共花去租车费45元。下表是该车与某型号燃油汽车部分项目比较表。
项目 电动汽车 某型号燃油汽车
空载质量(吨) 0.8 1.5
每个轮胎与水平地面接触面积(厘米2) 50 80
工作时尾气排放情况 0 燃烧1升汽油排放2.4千克二氧化碳
每百公里油耗 / 10升
租车或燃油价格 0.5元/分钟 6.2元/升
续航里程(公里) 200 500~600
(1)当该电动汽车空载停在水平地面上时,求汽车对地面的压强。
(2)电动汽车载着小柯全家(人和行李共200千克)从一坡底行驶到坡顶,如乙图。求在该过程中,汽车电动机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3)若小柯全家驾驶表中的燃油汽车行驶72千米,所需油费   元,汽车排放二氧化碳   千克。
(4)分析(3)题数据,小柯认为他们没有必要租用电动汽车,因为没有给家庭带来经济上的节约。对小柯的这种想法,你如何评价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健康的含义与提高健康水平
【解析】【分析】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必须和社会相适应,人也要和环境相和谐,要有健康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一分为二地看待世界上的事,摆正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健康生活方式管理核心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答】A、毒品对人的身体健康是有害的,故远离毒品符合健康的生活方式;故A正确;
B、吸烟、酗酒都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有害的影响;故B错误;
C、经常不吃早餐,会导致人体器官功能造成不良的影响;故C错误;
D、不愿与人交往,与社会不和谐;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2.【答案】B
【知识点】盐与化肥
【解析】【分析】化学肥料简称化肥。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也称无机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微肥、复合肥料等。
【解答】尿素的化学式为CO(NH2)2,含有氮元素,所以尿素是氮肥;
故答案为:B
3.【答案】D
【知识点】地震的预报和防范
【解析】【分析】在震区中,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坚固的墙体,塌下来时可以承受住形成空间的地方。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
【解答】A、地震时不可以乘坐电梯;故A错误;
B、 地震时室外的同学应该找空旷的地方,而不能进入室内,建筑物有可能会倒塌;故B错误;
C、 在室内的同学应该躲在墙角或桌子下面,不能去阳台,阳台有可能会损坏;故C错误;
D、 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在地震时有可能掉落,所以要避开;在躲避时要注意保护头部等重点部位,防止受伤;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4.【答案】D
【知识点】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解析】【分析】发电机是指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它由水轮机、汽轮机、柴油机或其他动力机械驱动,将水流,气流,燃料燃烧或原子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传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
【解答】 A、水力发电是利用水的机械能带动发电机工作,从而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 风力发电是利用风能推动发电机工作,从而把风能转化为电能;
C、 火力发电是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带动发电机工作,从而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太阳能电池发电是把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故答案为:D。
5.【答案】D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实验操作的掌握情况;
【解答】A、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防止瓶塞被污染从而污染药品;故 A错误;
B、稀释浓硫酸的过程会放出大量的热量,所以应该是浓硫酸向水中加入,并不断搅拌;故B错误;
C、测液体pH时pH试纸不能伸入液体中,而是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体滴加到pH试纸上;故C错误;
D、检查装置气密性,要保证装置密封,从而通过气体的热胀冷缩来验证气密性是否良好;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6.【答案】A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温度计是可以准确的判断和测量温度的工具,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答】A、煤油受热膨胀,体积增大;故A正确;
B C、温度计是密封的装置,煤油的质量是不变的,G=mg 所以重力也不变;故B C错误;
D、 ,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减小;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7.【答案】B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
【解析】【分析】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复制能力的原始的未分化细胞,是形成哺乳类动物的各组织器官的原始细胞。干细胞是自我复制还是分化功能细胞,主要由于细胞本身的状态和微环境因素所决定。
【解答】干细胞能转化为其他种类的细胞,细胞类型发生了改变,是体现了其分化能力;
故答案为:B。
8.【答案】B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并联是元件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其特点是将2个同类或不同类的元件、器件等首首相接,同时尾尾亦相连的一种连接方式。通常是用来指电路中电子元件的连接方式,即并联电路。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
【解答】特定人的指纹(S1)、磁卡(S2)或应急钥匙(S3),都可以单独打开门锁,说明三个开关组成了三条支路,且互不影响;只有图B三个开关各自组成了三条支路;
故答案为:B。
9.【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光学显微镜主要由目镜、物镜、载物台和反光镜组成。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焦距不同。物镜的凸透镜焦距小于目镜的凸透镜的焦距。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解答】由于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所以要把像移到视野中央时,移动方向应该是反方向的,故最开始时像在那儿就像哪个方向移动,图甲像在左边,所以移动时要向左移动;
故答案为:C。
10.【答案】A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在化学反应里,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
【解答】A、由图可知,冷却至室温时气球的体积比反应开始前变大,会受到空气的浮力,所以在测量质量时,由于浮力的原因会偏小;故A正确;
B、 冷却过程中,气球的体积在减小,所以气体分子的间隙变小;故B错误;
C、 醋酸与碳酸 钙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C错误;
D、 反应开始到反应结束的过程中,气球体积是先增大再减小,说明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1.【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解答】A、惯性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其运动状态没有任何关系;故A错误;
B、 瓶子静止时,重力等于摩擦力,握力的增大不影响摩擦力;故B错误;
C、 瓶子静止,在竖直方向上,竖直向下的重力等于竖直向上的摩擦力;故C正确;
D、 手的握力与重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2.【答案】D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被子植物的韧皮部由筛管和伴胞、筛分子韧皮纤维和韧皮薄壁细胞等组成,位于树皮和形成层之间。其可分为初生韧皮部和次生韧皮部两种。筛管为韧皮部的基本成分,有机物(糖类、蛋白质等)及某些矿质元素离子的运输由他们来完成。韧皮纤维质地坚韧,抗曲挠能力较强。为韧皮部中担负机械支持功能的成分。
【解答】A、吸收二氧化碳,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是光合作用;故A正确;
B、 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是呼吸作用;故B正确;
C、 c如果是水分,从茎中进入到叶片所需的动力是由蒸腾作用产生的;故C正确;
D、 有机物是由韧皮部的筛管向下运输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3.【答案】A
【知识点】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
【解析】【分析】使用滑轮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称为定滑轮。定滑轮不省力,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属于滑轮原理的应用,和机械功的讨论。实质上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称为动滑轮。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等于2倍阻力臂的杠杆(省力杠杆)。它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最多能够省一半的力,但是不省功。
【解答】A、滑轮组中的A滑轮是动滑轮,动滑轮是用于省力的;故A错误;
B、 当C伸长时,阻力臂增长,而动力和动力臂不变,所以阻力会增大,则对D杆的压力会变大;故B正确;
C、 当D伸长时,倾斜角增大,所以力F的力臂会变小;故C正确;
D、 H杆的作用是用于支持起重机,防止压力作用在轮胎上;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14.【答案】D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
【解析】【分析】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它物体,而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解答】A、小车是从相同的高度下滑的,小车的机械能相同,所以小车停止时消耗的机械能相同;故A错误;
B、 小车从相同的高度下滑的,小车获得的动能相同,所以小车停止时消耗的动能相同;故B错误;
C、 小车的运动距离不同,但由于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所以摩擦力大小不一样,所以小车获得的内能不同;故C错误;
D、 小车初始的具有的能相同,最终为克服阻力做功停止;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5.【答案】C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金属活动性表的应用以及物质反应过程中的过量问题;
【解答】实验结束后可知,Mg的活动性强于Fe,Fe的活动性强于Cu,所以混合后镁离子不会参与反应,溶液中一定含有镁离子;而混合后溶液中的Cu明显增多,说明铁单质把铜离子置换出来, ;所以溶液中一定存在亚铁离子、镁离子;而铜离子可能有,可能没有;故②④符合;
故答案为:C。
16.【答案】越快(越大、变大、变快);膨胀
【知识点】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解析】【分析】“大爆炸宇宙论”是现代宇宙学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它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炸。
【解答】由图可知,距离越远的星球,运动的速度越快,说明宇宙是在不断的膨胀;
故答案为:越快(越大、变大、变快);膨胀。
17.【答案】胚珠;适应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种子的结构
【解析】【分析】种子是种子植物的胚珠经受精后长成的结构,一般有种皮、胚和胚乳等组成。胚是种子中最主要的部分,萌发后长成新的个体。胚乳含有营养物质。
【解答】植物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形成的;柳树的种子借助于风力到达远方是柳树对环境的适应;
故答案为:胚珠;适应。
18.【答案】(1)试管B中白色棉花变红
(2)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物体都由分子、原子组成,而一切物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且是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就是:分子的热运动。
【解答】(1)氨气溶于水后导致A中试管变红色,而B管中有同样的含有酚酞的棉花,但是并没有向B加氨气;所以能够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就是B中棉花也变红色;故答案为:试管B中白色棉花变红;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但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后的图中缺少一个氮气分子和一个水分子;故答案为: ;
故答案为:(1)试管B中白色棉花变红;(2) 。
19.【答案】(1)0
(2)40
【知识点】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分析】反射定律指 光射到一个接口时,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成相同角度。光入射到不同介质的界面上会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线跟入射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线和入射线分居法线两侧,并且与界面法线的夹角(分别叫做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定律(1)折射光线位于入射光线和界面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2)折射线和入射线分别在法线的两侧;(3)入射角i的正弦和折射角i′的正弦的比值,对折射率一定的两种媒质来说是一个常数。
光从光速大的介质进入光速小的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从光速小的介质进入光速大的介质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1)当入射角为0°时,光线不发生折射,所以折射角度为0°;故答案为:0;光路是可逆的,对于反射和折射都是一样的;所以对比表一和表二,可知当入射角为29°时,折射角为40°;故答案为:40;
故答案为:(1)0;(2)40.
20.【答案】(1)变大
(2)8.3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欧姆定律是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解答】(1)由电路图可知,该电路是串联电路,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变小,电路总电阻减小,电流增大,则电流表示数变大;故答案为:变大;由题干信息可知,电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为0.3A;R= ;故答案为:8.3;
故答案为:(1)变大;(2)8.3.
21.【答案】(1)不是
(2)23.8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溶脂质量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解答】(1)甲溶液中没有剩余固体,有可能是饱和溶液;升温之后,物质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答案为:不是;丙中溶液质量为:100g+5g=105g;溶质质量为:100g×20%+5g=25g;溶质质量分数为:25g/105g=23.8%;故答案为:23.8;
故答案为:(1)不是;(2)23.8.
22.【答案】(1)肾小球
(2)尿素或尿酸
(3)器官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肾是脊椎动物的一种器官,属于 泌尿系统的一部分,负责过滤血液中的杂质、维持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最后产生 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同时也具备内分泌的功能以调节血压。
【解答】(1)④中有红细胞,说明肾中肾小球滤过功能出现问题;故答案为:肾小球;(2)血液经过肾之后明显减少的是尿素;故答案为:尿素或尿酸;(3)肾是构成泌尿系统中的一部分,属于器官;故答案为:器官;
故答案为:(1)肾小球;(2)尿素或尿酸;(3)器官。
23.【答案】(1)+3
(2)白色或固体或易溶于水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之和为零;物质没有发生 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的 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解答】(1)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设B元素的化合价为X;
+1×2+4X+(-2)×7=0;X=+3;故答案为:+3;
⑵物理性质通常是颜色、状态、溶解度等;故答案为:白色或固体或易溶于水;
故答案为:(1)+3;(2)白色或固体或易溶于水。
24.【答案】(1)丙
(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斥力大小与电荷间的距离有关,距席越近,斥力越大;同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电荷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作用力越大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热机
【解析】【分析】自然界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1)第五冲程让水变为水蒸气从而带动活塞运动为汽车提供动力,属于做功冲程;而甲图中丙为做功冲程;故答案为:丙;由图可知A、B都是带正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排斥,B电荷受到A电荷的排斥力导致了B电荷偏离了竖直方向;且由图可知,B电荷距离A电荷越远,B电荷偏离的角度越小;故答案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斥力大小与电荷间的距离有关,距席越近,斥力越大;同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电荷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作用力越大;
故答案为:(1)丙;(2)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②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斥力大小与电荷间的距离有关,距席越近,斥力越大;同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电荷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作用力越大。
25.【答案】(1)1
(2)防止喷洒的浸出液的浓度稀释
(3)烟草浸出液度越大对黄豆种子发和幼苗生长抑制作用越明显;烟草浸出液对黄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烟草浸出液对黄豆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控制变量法
【解析】【分析】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
即 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
【解答】(1)实验的对照组是正常的、不做任何处理的;1号培养皿中一切正常;故答案为:1;因为该实验要喷洒烟草浸出液,且浓度不同,所以棉花不能预湿,不然会稀释烟草浸出液的;故答案为:防止喷洒的浸出液的浓度稀释;
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喷洒的浸出液浓度越高,芽的长度越短,种子的萌发率越低;故答案为:烟草浸出液度越大对黄豆种子发和幼苗生长抑制作用越明显;烟草浸出液对黄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烟草浸出液对黄豆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故答案为:(1)1;(2)烟草浸出液度越大对黄豆种子发和幼苗生长抑制作用越明显;烟草浸出液对黄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烟草浸出液对黄豆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26.【答案】(1)酒易挥发,相同时间里酒挥发的更多
(2)各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高度相等
(3)C;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 大气压强,简称 大气压或 气压。 1654年格里克在德国马德堡作了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答】(1)反对者认为是水银的蒸发导致液面下降;既然认为酒精的液面下降更多,是因为酒精挥发更快;故答案为:酒易挥发,相同时间里酒挥发的更多;反驳者的观点是管内的空气导致的,所以可以反驳者的现象就是下降的高度相同;故答案为:各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高度相等;A、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有人反驳的,不然就不会有后续的观点出现了;故A错误;
B、 科学实验是为了验证和提出实验结论,而不是要得到与前人一样的结论;故B错误;
C、 任何科学的发现都需要不断的完善和修正的,这样才能不断的接近现象的本质;故C正确;
D、 对于科学来说,很多问题都是依靠实验来验证和发现的;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故答案为:(1)酒易挥发,相同时间里酒挥发的更多;(2)各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高度相等;(3)CD。
27.【答案】(1)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或观察到瓶中水排尽(完)
(2)排水(排水集气)
(3)A;C;D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分析】排水集气法是化学实验中一种常见的简单收集气体的方式,目的是让气体顶替集气瓶里装满的水而使集气瓶充满这种气体。排空气法是化学上利用不同气体 密度不同,将空气从集气瓶中排出而在集气瓶中收到目标气体的集气法 。
【解答】(1)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提前把集气瓶内装满水,所以如果观察到集气瓶内的水没有了,则氧气集满了;故答案为: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或观察到瓶中水排尽(完);对比表格的数据可知,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大于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故答案为:排水;A、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密度,导致排空气的时候难以排尽;故A正确;
B、 加热高锰酸钾产生的氧气浓度是纯氧气,不可能是80%;故B错误;
C、 带火星木条复燃时,氧气浓度不需要达到100%;故C正确;
D、 因为氧气与空气密度差不多,会相互扩散;故D正确;
故答案为:ACD;
故答案为:(1)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或观察到瓶中水排尽(完);(2)排水;(3)ACD。
28.【答案】(1)不正确,无论氢氧化钠是否全部变质,都能让无色酚酞变红色
(2)部分变质
(3)
【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氢氧化钠变质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 ;
【解答】(1)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溶液都是碱性的,所以通过酚酞无法鉴别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故答案为:不正确,无论氢氧化钠是否全部变质,都能让无色酚酞变红色; ;氯化钡过量,则碳酸钠一定会被消耗完,剩余溶液中加入酚酞仍然变红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NaOH;故答案为:部分变质;加入盐酸时,盐酸会先与NaOH反应,再与碳酸钠反应; ;所以实验现象是先无明显现象,过一会儿会有气泡出现;故答案为: ;
故答案为:(1)不正确,无论氢氧化钠是否全部变质,都能让无色酚酞变红色;(2)部分变质;(3)如上图 。
29.【答案】(1)方法一: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1底部,在量筒2内倒入一部分水读出水的体积V0,把量筒2内的水缓缓倒入量筒1内,当水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停止滴水。读出量筒2内剩余水的体积V1,此时量筒1内的水量V2即为最少水量,求出最少水量V2=V0-V1(水面接近恰好浸没小石块时用胶头滴管加水更准确)
方法二:用细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底部,然后将水慢慢倒入量筒中,当量筒中水面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取出小石块,此时量筒里水的体积,就是该小石块的最少水量。
(2)A;B;C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及相关的实验操作;
【解答】(1)最少水量的是恰好淹没待测物体即可,所以把物体先放在试管内,然后加水让水恰好淹没物体即可;故答案为:方法一: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1底部,在量筒2内倒入一部分水读出水的体积V0,把量筒2内的水缓缓倒入量筒1内,当水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停止滴水。读出量筒2内剩余水的体积V1,此时量筒1内的水量V2即为最少水量,求出最少水量V2=V0-V1(水面接近恰好浸没小石块时用胶头滴管加水更准确)
方法二:用细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底部,然后将水慢慢倒入量筒中,当量筒中水面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取出小石块,此时量筒里水的体积,就是该小石块的最少水量。
⑵小石块的体积是15立方厘米,所以加起来的总体积不可以超过总量程;
A、5+15=20<100;故A符合;
B、50+15=65<100;故B符合;
C、80+15=95<100;故C符合;
D、95+15=110>100;故D不符合;
故答案为:ABC;
故答案为:(1)方法一: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1底部,在量筒2内倒入一部分水读出水的体积V0,把量筒2内的水缓缓倒入量筒1内,当水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停止滴水。读出量筒2内剩余水的体积V1,此时量筒1内的水量V2即为最少水量,求出最少水量V2=V0-V1(水面接近恰好浸没小石块时用胶头滴管加水更准确)
方法二:用细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底部,然后将水慢慢倒入量筒中,当量筒中水面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取出小石块,此时量筒里水的体积,就是该小石块的最少水量。(2)ABC。
30.【答案】①冷藏的低温环境抑制杨梅的呼吸作用,减少杨梅的有机物损耗;②冷藏的低温环境抑制杨梅中细菌的呼吸作用,减少细菌的滋生;③冷藏的低温环境减慢杨梅中水分的蒸发速度,减少杨梅中水分的散失;④扎口的保鲜袋制造缺氧环境,抑制杨梅的呼吸作用,减少杨梅的有机物损耗;⑤扎口的保鲜袋减慢了杨梅表面气体的流动速度,减慢了杨梅中水分的蒸发速度,减少了杨梅中水分的散失。
【知识点】植物的呼吸作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解析】【分析】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在细胞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产生能量的化学过程,是所有的 动物和植物都具有一项生命活动。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来自生物体内糖类、脂类和ATP等的能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解答】杨梅的保鲜主要是减弱杨梅的呼吸作用,从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而呼吸作用是跟温度有关,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冰箱能够达到低温的环境;故答案为:①冷藏的低温环境抑制杨梅的呼吸作用,减少杨梅的有机物损耗;②冷藏的低温环境抑制杨梅中细菌的呼吸作用,减少细菌的滋生;③冷藏的低温环境减慢杨梅中水分的蒸发速度,减少杨梅中水分的散失;④扎口的保鲜袋制造缺氧环境,抑制杨梅的呼吸作用,减少杨梅的有机物损耗;⑤扎口的保鲜袋减慢了杨梅表面气体的流动速度,减慢了杨梅中水分的蒸发速度,减少了杨梅中水分的散失。
31.【答案】(1)D
(2)基因
(3)C;D
【知识点】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检索表是以区分生物为目的编制的表。性状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行为习惯等具有的各种特征。遗传学是一门学科,研究生物起源、进化与发育的基因和基因组结构、功能与演变及其规律等。
【解答】(1)由乙图可知,果蝇尾不分叉且只有一对翅;故答案为:D;(2)生物的性状都是与其基因有关,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故答案为:基因;(3)A、是果蝇的结构特点与遗传学研究没有关系;故A错误;
B、 主要是说明果蝇的食物,与遗传学无关;故B错误;
C、 染色体少,便于研究,变异的情况不多;故C正确;
D、 繁殖的周期短,研究的时间短,适合遗传学研究;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故答案为:(1)D;(2)基因;(3)CD。
32.【答案】(1)有机物
(2)36:5:14:16
(3)特异性免疫或体液免疫或自然免疫或细胞免疫
【知识点】人体的免疫功能;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有机化合物主要是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是一定含碳的化合物,但是不包括碳的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氰化物、硫氰化物、氰酸盐、金属碳化物、部分简单含碳化合物(如SiC)等物质。
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病原。是获得免疫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抵抗感染能力。一般是在微生物等抗原物质刺激后才形成的(免疫球蛋白、免疫淋巴细胞),并能与该抗原起特异性反应。
【解答】(1)丙烯酰胺由化学式可知,主要是由C、H元素构成的化合物,是有机物;故答案为:有机物;元素质量比为:m(C):m(H):m(N):m(O)=12×3:1×5:14×1:16×1=36:5:14:16;故答案为: 36:5:14:16;当身体将癌细胞作为抗原而引起的免疫反应是细胞免疫;故答案为:特异性免疫或体液免疫或自然免疫或细胞免疫;
故答案为:(1)有机物;(2)36:5:14:16;(3)特异性免疫或体液免疫或自然免疫或细胞免疫。
33.【答案】(1)并
(2)①P1=1600W t1=0.5h W1=P1×t1=1.6kW×0.5h=0.8kW·h
②W2=1.9kW·h-0.8kW·h=1.1kW·h P2=W2/t2=1.1kW·h/2.5h=440W
I2=P2/U=440W/220V=2A
(3)置换反应
【知识点】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电能的单位是“度”,它的学名叫做千瓦时,符号是kW·h。在物理学中,更常用的能量单位(也就是主单位,有时也叫国际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电能公式:W=UIt=Pt;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是化学中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解答】(1)在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是并联的,这样才能保证各用电器都正常工作;故答案为:并;(2)①由表格可知最大制冷功率为1600W,工作0.5h;W=Pt=1.6kw×0.5h=0.8kW·h;
②空调工作3h消耗的电能为1.9kW·h,而前0.5h消耗电能为0.8kW·h;所以后2.5h消耗的电能为1.9kW·h-0.8kW·h=1.1kW·h;P= =440w;I= ;故答案为:0.8kW·h;;2A;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有单质,生成物中也有单质,符合置换反应特点;故答案为: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1)并;(2)0.8kW·h;;2A;(3)置换反应。
34.【答案】(1)群落
(2)②①③
【知识点】群落的物种组成;生态系统及其多样性
【解析】【分析】 生态系统是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物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的种群集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
【解答】(1)农场中存在多种生物,而不同种类的生物总和是生物群落;故答案为:群落;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与这个生态中生物种类的多少有关,生物种类越多,系统的调节能力越强,题目中三个生态种类的多少排序是:②>①>③;故答案为:②①③;
故答案为:(1)群落;(2)②①③。
35.【答案】(1)过滤
(2)NaOH和CaO
(3)解:设理论上可生成CaCO3质量为x
Ca(OH)2+ Na2CO3=2NaOH+ CaCO3↓
106 100
100×10.6% x
解得x=10kg
答:理论上可生成CaCO3质量为10kg。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实验室操作的掌握及结合实际生产的相关计算;
【解答】(1)通过分离室后获得碳酸钙固体和NaOH溶液,用于固液分离的是过滤;故答案为:过滤;可循环利用的物质,说明是可以参与反应之和,再次重复使用,由图可知是生石灰和NaOH;故答案为:NaOH和CaO;对于化学计算,要首先分析其反应过程及反应的方程式,即: ;所以设生成的碳酸钙质量为X,
Ca(OH)2+ Na2CO3=2NaOH+ CaCO3↓
106 100
100×10.6% x
解得x=10kg;故答案为:10kg;
故答案为:(1)过滤;(2)NaOH和CaO;(3)10kg.
36.【答案】(1)F=G=mg=0.8×103kg×10N/kg=8×103N
p=F/S=8×103N/(4×50×10-4m3)=4×105Pa
(2)F总=G总=m总g=(800+200)kg×10N/kg=104N
(3)44.64;17.28
(4)不赞成,燃油车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而电动车是无污染的;赞成,燃油车的续航里程比电动车要长的多;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物体所受的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压强用来比较压力产生的效果,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F/S,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符号是Pa。重力势能是物体因为重力作用而拥有的能量,对于重力势能,其大小由地球和地面上物体的相对位置决定。物体的质量越大、相对的位置越高、做的功越多,从而使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变大,它的表达式为:W=mgh。
【解答】(1)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时,压力由重力来提供;F=G=mg= ;P= ;故答案为:4×105Pa;求克服重力左做的功,就是求汽车重力势能改变量;由于汽车不是空载,所以要把汽车和人及行李看作一个整体求解;G=mg=(800+200)kg×10N/kg=104N;W=Gh=104N×50m=5×105J;故答案为:5×105J;(3)车每百公里耗油10L,所以72Km耗油:V=72km×0.1L/km=7.2L;7.2L×6.2元/L=44.64元;m(二氧化碳)=7.2L×2.4kg/L=17.28kg;故答案为:44.64;17.28;(4)本题是开放性题型,答案合理即可;故答案为:不赞成,燃油车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而电动车是无污染的;赞成,燃油车的续航里程比电动车要长的多;
故答案为:(1)4×105Pa;(2)5×105J;(3)44.64;17.28;(4)不赞成,燃油车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而电动车是无污染的;赞成,燃油车的续航里程比电动车要长的多(合理即可)。
1 / 1浙江省衢州市2018年中考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
1.(2018·衢州)生命和健康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下列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是(  )
A.远离毒品 B.喜欢吸烟、酒
C.经常不吃早餐 D.不愿与人交往
【答案】A
【知识点】健康的含义与提高健康水平
【解析】【分析】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必须和社会相适应,人也要和环境相和谐,要有健康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一分为二地看待世界上的事,摆正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健康生活方式管理核心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答】A、毒品对人的身体健康是有害的,故远离毒品符合健康的生活方式;故A正确;
B、吸烟、酗酒都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有害的影响;故B错误;
C、经常不吃早餐,会导致人体器官功能造成不良的影响;故C错误;
D、不愿与人交往,与社会不和谐;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2.(2018·衢州)小柯给校园里植株矮小、叶色发黄的植物施用尿素CO(NH2)2,尿素是一种(  )
A.复合肥 B.氮肥 C.磷肥 D.钾肥
【答案】B
【知识点】盐与化肥
【解析】【分析】化学肥料简称化肥。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也称无机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微肥、复合肥料等。
【解答】尿素的化学式为CO(NH2)2,含有氮元素,所以尿素是氮肥;
故答案为:B
3.(2018·衢州)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是汶川地震10周年。下列关于地震发生时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在六楼的同学选择坐电梯尽快逃生
B.室外的同学跑到教室内躲避
C.在三楼教室的同学,马上到阳台大声呼救
D.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可用书包、枕头、靠垫等保护头部
【答案】D
【知识点】地震的预报和防范
【解析】【分析】在震区中,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坚固的墙体,塌下来时可以承受住形成空间的地方。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
【解答】A、地震时不可以乘坐电梯;故A错误;
B、 地震时室外的同学应该找空旷的地方,而不能进入室内,建筑物有可能会倒塌;故B错误;
C、 在室内的同学应该躲在墙角或桌子下面,不能去阳台,阳台有可能会损坏;故C错误;
D、 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在地震时有可能掉落,所以要避开;在躲避时要注意保护头部等重点部位,防止受伤;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4.(2018·衢州)2017年11月,衢州市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开工建设,焚烧垃圾发电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下列发电方式的工作原理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水力发电 B.风力发电
C.火力发电 D.太阳能电池发电
【答案】D
【知识点】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解析】【分析】发电机是指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它由水轮机、汽轮机、柴油机或其他动力机械驱动,将水流,气流,燃料燃烧或原子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传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
【解答】 A、水力发电是利用水的机械能带动发电机工作,从而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 风力发电是利用风能推动发电机工作,从而把风能转化为电能;
C、 火力发电是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带动发电机工作,从而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太阳能电池发电是把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故答案为:D。
5.(2018·衢州)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测液体pH
D.检查气密性
【答案】D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实验操作的掌握情况;
【解答】A、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防止瓶塞被污染从而污染药品;故 A错误;
B、稀释浓硫酸的过程会放出大量的热量,所以应该是浓硫酸向水中加入,并不断搅拌;故B错误;
C、测液体pH时pH试纸不能伸入液体中,而是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体滴加到pH试纸上;故C错误;
D、检查装置气密性,要保证装置密封,从而通过气体的热胀冷缩来验证气密性是否良好;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6.(2018·衢州)用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煤油液面慢慢升高。“煤油液面升高”是因为煤油的(  )
A.体积变大 B.重力变小 C.质量变大 D.密度变大
【答案】A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温度计是可以准确的判断和测量温度的工具,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答】A、煤油受热膨胀,体积增大;故A正确;
B C、温度计是密封的装置,煤油的质量是不变的,G=mg 所以重力也不变;故B C错误;
D、 ,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减小;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7.(2018·衢州)2018年5月,我国重大科研项目“全自动干细胞诱导培养没备”研制成功。干细胞被医学界称为“万能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它能再生成人体的其他种类细胞,这体现了细胞的(  )
A.分裂能力 B.分化能力 C.增殖能力 D.免疫能力
【答案】B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
【解析】【分析】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复制能力的原始的未分化细胞,是形成哺乳类动物的各组织器官的原始细胞。干细胞是自我复制还是分化功能细胞,主要由于细胞本身的状态和微环境因素所决定。
【解答】干细胞能转化为其他种类的细胞,细胞类型发生了改变,是体现了其分化能力;
故答案为:B。
8.(2018·衢州)指纹锁是一种集光学、电子计算机、精密机械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它的“钥匙”是特定人的指纹(S1)、磁卡(S2)或应急钥匙(S3),三者都可以单独使电动机M工作而打开门锁。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并联是元件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其特点是将2个同类或不同类的元件、器件等首首相接,同时尾尾亦相连的一种连接方式。通常是用来指电路中电子元件的连接方式,即并联电路。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
【解答】特定人的指纹(S1)、磁卡(S2)或应急钥匙(S3),都可以单独打开门锁,说明三个开关组成了三条支路,且互不影响;只有图B三个开关各自组成了三条支路;
故答案为:B。
9.(2018·衢州)小柯利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将如图甲所示视野调整到如图乙所示视野,他应该将载玻片(  )
A.向右移动 B.向上移动 C.向左移动 D.向下移动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光学显微镜主要由目镜、物镜、载物台和反光镜组成。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焦距不同。物镜的凸透镜焦距小于目镜的凸透镜的焦距。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解答】由于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所以要把像移到视野中央时,移动方向应该是反方向的,故最开始时像在那儿就像哪个方向移动,图甲像在左边,所以移动时要向左移动;
故答案为:C。
10.(2018·衢州)小柯做了一个趣味实验:他先将鸡蛋壳碾碎装入气球,再把气球套在盛有白醋的锥形瓶瓶口,然后把气球中的蛋壳加入锥形瓶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实验过程如图。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因为气球受到浮力
B.冷却至室温时,瓶内气体分子间空隙变大
C.反应没有气体生成
D.反应没有热量放出
【答案】A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在化学反应里,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
【解答】A、由图可知,冷却至室温时气球的体积比反应开始前变大,会受到空气的浮力,所以在测量质量时,由于浮力的原因会偏小;故A正确;
B、 冷却过程中,气球的体积在减小,所以气体分子的间隙变小;故B错误;
C、 醋酸与碳酸 钙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C错误;
D、 反应开始到反应结束的过程中,气球体积是先增大再减小,说明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1.(2018·衢州)如图所示,手握着瓶子处于竖直静止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瓶子处于静止状态,不具有惯性
B.手的握力越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就越大
C.瓶子受到竖直向上的摩擦力
D.瓶子受到手的握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解答】A、惯性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其运动状态没有任何关系;故A错误;
B、 瓶子静止时,重力等于摩擦力,握力的增大不影响摩擦力;故B错误;
C、 瓶子静止,在竖直方向上,竖直向下的重力等于竖直向上的摩擦力;故C正确;
D、 手的握力与重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2.(2018·衢州)如图是绿色植物生理活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气,则此过程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
B.若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它们都是通过气孔进出叶片的
C.若c表示水分,则它在植物体内上升的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
D.若d表示有机物,则它通过木质部向下运输
【答案】D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被子植物的韧皮部由筛管和伴胞、筛分子韧皮纤维和韧皮薄壁细胞等组成,位于树皮和形成层之间。其可分为初生韧皮部和次生韧皮部两种。筛管为韧皮部的基本成分,有机物(糖类、蛋白质等)及某些矿质元素离子的运输由他们来完成。韧皮纤维质地坚韧,抗曲挠能力较强。为韧皮部中担负机械支持功能的成分。
【解答】A、吸收二氧化碳,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是光合作用;故A正确;
B、 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是呼吸作用;故B正确;
C、 c如果是水分,从茎中进入到叶片所需的动力是由蒸腾作用产生的;故C正确;
D、 有机物是由韧皮部的筛管向下运输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3.(2018·衢州)如图所示是汽车起重机,其中A,B组成滑轮组(结构如示意图),C杆伸缩可改变吊臂的长短,D杆伸缩可改变吊臂与水平面的角度,O为吊臂的转动轴。装在E里的电动机牵引钢丝绳,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H为在车身外侧增加的支柱,F为吊臂顶端受到竖直向下的力。下列有关汽车起重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滑轮组中A滑轮用于改变力的方向
B.当C杆伸长时吊臂对D杆的压力将变大
C.当D杆伸长时力F的力臂将变小
D.H的作用是工作时以防翻车和避免轮胎受到的压力过大
【答案】A
【知识点】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
【解析】【分析】使用滑轮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称为定滑轮。定滑轮不省力,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属于滑轮原理的应用,和机械功的讨论。实质上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称为动滑轮。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等于2倍阻力臂的杠杆(省力杠杆)。它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最多能够省一半的力,但是不省功。
【解答】A、滑轮组中的A滑轮是动滑轮,动滑轮是用于省力的;故A错误;
B、 当C伸长时,阻力臂增长,而动力和动力臂不变,所以阻力会增大,则对D杆的压力会变大;故B正确;
C、 当D伸长时,倾斜角增大,所以力F的力臂会变小;故C正确;
D、 H杆的作用是用于支持起重机,防止压力作用在轮胎上;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14.(2018·衢州)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每次都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静止滑下,使小车分别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上运动直至静止,小车运动距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在毛巾上运动的距离最短,所以它消耗的机械能最少
B.小车在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最长,所以它消耗的动能最多
C.小车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上运动的距离不同,但每次小车获得的内能相同
D.小车在毛巾、棉布和本板上运动的距离不同,但每次小车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相同
【答案】D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
【解析】【分析】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它物体,而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解答】A、小车是从相同的高度下滑的,小车的机械能相同,所以小车停止时消耗的机械能相同;故A错误;
B、 小车从相同的高度下滑的,小车获得的动能相同,所以小车停止时消耗的动能相同;故B错误;
C、 小车的运动距离不同,但由于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所以摩擦力大小不一样,所以小车获得的内能不同;故C错误;
D、 小车初始的具有的能相同,最终为克服阻力做功停止;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5.(2018·衢州)小柯为比较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实验后把两试管中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如图乙),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可能的组成有(  )
①Mg2+
②Mg2+和Fe2+
③Fe2+和Cu2+
④Mg2+、Fe2+和Cu2+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金属活动性表的应用以及物质反应过程中的过量问题;
【解答】实验结束后可知,Mg的活动性强于Fe,Fe的活动性强于Cu,所以混合后镁离子不会参与反应,溶液中一定含有镁离子;而混合后溶液中的Cu明显增多,说明铁单质把铜离子置换出来, ;所以溶液中一定存在亚铁离子、镁离子;而铜离子可能有,可能没有;故②④符合;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16.(2018·衢州)随着科技的进步,霍金提出的黑洞理论和宇宙无边界的设想,正逐步得到证实。如图a、b、c、d四点分别表示处女座、大熊座、牧夫座和长蛇座四大星系离银河系的距离与它们的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由图可知: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   ;可推知宇宙处在   之中。

【答案】越快(越大、变大、变快);膨胀
【知识点】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解析】【分析】“大爆炸宇宙论”是现代宇宙学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它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炸。
【解答】由图可知,距离越远的星球,运动的速度越快,说明宇宙是在不断的膨胀;
故答案为:越快(越大、变大、变快);膨胀。
17.(2018·衢州)春天,三衢大地呈现“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般的美景。“柳絮”就是柳树的种子,它是由   发育而来的;“随风起舞”是指种子被风力带到更遥远的地方播种繁殖,这是柳树   环境的表现。
【答案】胚珠;适应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种子的结构
【解析】【分析】种子是种子植物的胚珠经受精后长成的结构,一般有种皮、胚和胚乳等组成。胚是种子中最主要的部分,萌发后长成新的个体。胚乳含有营养物质。
【解答】植物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形成的;柳树的种子借助于风力到达远方是柳树对环境的适应;
故答案为:胚珠;适应。
18.(2018·衢州)在通常状态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可得到氨水。
(1)如图甲所示,A,B试管中各有一团用无色酚酞试液湿润过的棉花,实验前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实验时,将少量浓氨水滴在A试管的棉花上,观察到白色棉花变红,说明氨水呈碱性。再打开止水夹,几秒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氨气分子在运动。
(2)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把图乙中第三个方框补充完整。
【答案】(1)试管B中白色棉花变红
(2)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物体都由分子、原子组成,而一切物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且是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就是:分子的热运动。
【解答】(1)氨气溶于水后导致A中试管变红色,而B管中有同样的含有酚酞的棉花,但是并没有向B加氨气;所以能够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就是B中棉花也变红色;故答案为:试管B中白色棉花变红;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但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后的图中缺少一个氮气分子和一个水分子;故答案为: ;
故答案为:(1)试管B中白色棉花变红;(2) 。
19.(2018·衢州)小柯分别探究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和从水射人空气中的折射规律,并记录了表一,表二两组数据。
表一
序号 1 2 3 4
入射角(°) 60 40 20 0
折射角(°) 40 29 15 ?
表二
序号 1 2 3
入射角(°) 15 29 40
折射角(°) 20 ? 60
(1)表一中“?”处的数据是   。
(2)表二中“?”处的数据模不清,请综合分析两个表格中的数据,判断出这个数据应该是   。
【答案】(1)0
(2)40
【知识点】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分析】反射定律指 光射到一个接口时,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成相同角度。光入射到不同介质的界面上会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线跟入射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线和入射线分居法线两侧,并且与界面法线的夹角(分别叫做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定律(1)折射光线位于入射光线和界面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2)折射线和入射线分别在法线的两侧;(3)入射角i的正弦和折射角i′的正弦的比值,对折射率一定的两种媒质来说是一个常数。
光从光速大的介质进入光速小的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从光速小的介质进入光速大的介质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1)当入射角为0°时,光线不发生折射,所以折射角度为0°;故答案为:0;光路是可逆的,对于反射和折射都是一样的;所以对比表一和表二,可知当入射角为29°时,折射角为40°;故答案为:40;
故答案为:(1)0;(2)40.
20.(2018·衢州)“测量小灯泡电阻”的电路连接情况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示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实验中测得的小灯泡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中。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实验次数
科学量 1 2 3
电压U/V 1.5 2.0 2.5
电流I/A 0.22 0.26 0.30
电阻R/Ω      
【答案】(1)变大
(2)8.3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欧姆定律是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解答】(1)由电路图可知,该电路是串联电路,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变小,电路总电阻减小,电流增大,则电流表示数变大;故答案为:变大;由题干信息可知,电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为0.3A;R= ;故答案为:8.3;
故答案为:(1)变大;(2)8.3.
21.(2018·衢州)甲烧杯中盛有30℃、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100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不考虑水分蒸发)。
(1)乙中溶液   (填“是”、“不是”或“可能是”)饱和溶液。
(2)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不是
(2)23.8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溶脂质量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解答】(1)甲溶液中没有剩余固体,有可能是饱和溶液;升温之后,物质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答案为:不是;丙中溶液质量为:100g+5g=105g;溶质质量为:100g×20%+5g=25g;溶质质量分数为:25g/105g=23.8%;故答案为:23.8;
故答案为:(1)不是;(2)23.8.
22.(2018·衢州)人工肾是目前治疗尿訴症的机器,通过将病人的血液引入透析器,利用透析膜将血液中的废物滤过后排出,再将净化后的血液送回病人的静脉中,透析过程如图所示
(1)若发现④中有红细胞,则说明透析膜损坏,这相当于肾脏中的   出现了病变。
(2)比较②中与①中血液的成分,   等废物减少了。
(3)人工肾相当于生物体结构层次中的   。
【答案】(1)肾小球
(2)尿素或尿酸
(3)器官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肾是脊椎动物的一种器官,属于 泌尿系统的一部分,负责过滤血液中的杂质、维持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最后产生 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同时也具备内分泌的功能以调节血压。
【解答】(1)④中有红细胞,说明肾中肾小球滤过功能出现问题;故答案为:肾小球;(2)血液经过肾之后明显减少的是尿素;故答案为:尿素或尿酸;(3)肾是构成泌尿系统中的一部分,属于器官;故答案为:器官;
故答案为:(1)肾小球;(2)尿素或尿酸;(3)器官。
23.(2018·衢州)一款名为“史莱姆”的水晶泥玩具,其主要成分是普通胶水、硼砂晶体和水。查阅资料知道:①硼砂晶体(Na2BO7·10H2O)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可用作清洁剂、杀虫剂。②人体若摄入过多的硼,会引发多脏器的蓄积性中毒。
(1)硼砂(Na2B4O7)中硼(B)元素的化合价为   。
(2)请至少写出一条关于硼砂晶体的物理性质   。
【答案】(1)+3
(2)白色或固体或易溶于水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之和为零;物质没有发生 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的 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解答】(1)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设B元素的化合价为X;
+1×2+4X+(-2)×7=0;X=+3;故答案为:+3;
⑵物理性质通常是颜色、状态、溶解度等;故答案为:白色或固体或易溶于水;
故答案为:(1)+3;(2)白色或固体或易溶于水。
24.(2018·衢州)小柯在科技馆看到许多奇思妙想和趣味实验。
(1)奇思妙想一一六冲程引擎。这种引在完成四冲程工作后,会把水注入汽缸,使水瞬间变成水蒸气,从而带动活塞运动,产生第五冲程,为汽车提供动力。第六冲程是让水蒸气进入冷凝器,变成可再次注入汽缸的水。则第五冲程相当于(1)图中四冲程汽油机的   (填序号)
(2)趣味实验一一静电实验,实验情况如(2)图所示。P1、P2、P3表示将小球B先后悬吊在距离A球远近不同的位置。
①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原因是   。
②据图示情景,你还能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丙
(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斥力大小与电荷间的距离有关,距席越近,斥力越大;同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电荷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作用力越大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热机
【解析】【分析】自然界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1)第五冲程让水变为水蒸气从而带动活塞运动为汽车提供动力,属于做功冲程;而甲图中丙为做功冲程;故答案为:丙;由图可知A、B都是带正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排斥,B电荷受到A电荷的排斥力导致了B电荷偏离了竖直方向;且由图可知,B电荷距离A电荷越远,B电荷偏离的角度越小;故答案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斥力大小与电荷间的距离有关,距席越近,斥力越大;同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电荷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作用力越大;
故答案为:(1)丙;(2)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②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斥力大小与电荷间的距离有关,距席越近,斥力越大;同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电荷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作用力越大。
三、实验探究题
25.(2018·衢州)小柯看到香烟盒上印有“吸烟有害健康”,于是他利用实验探究“烟草浸出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实验材料:黄豆、烟草及其他材料
探究步骤:
Ⅰ.用烟草、蒸馏水制得烟草浸出液(原浸液),浓度视为100%,再通过稀释原浸液得到浓度为70%、40%的浸出液。
Ⅱ.取4个同规格的培养皿,编号为1,2,3,4,并在里面铺上等量的干棉花。
Ⅲ.在每个培养皿中放20粒同样饱满的黄豆,盖上盖子。
Ⅳ.每天定时向各培养皿中喷洒等量、对应浓度的浸出液,并记录数据。其中第5天的数据如下表:
编号 喷洒的浸出液浓度 第5天的平均芽长和萌发率
芽长/ cm 萌发率
1 0% 10 100%
2 40% 4 95%
3 70% 1.2 65%
4 100% 0.5 35%
(1)本实验中编号为   的培养皿作为对照组。
(2)步骤Ⅱ中的棉花不预先湿润的原因是   。
(3)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1
(2)防止喷洒的浸出液的浓度稀释
(3)烟草浸出液度越大对黄豆种子发和幼苗生长抑制作用越明显;烟草浸出液对黄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烟草浸出液对黄豆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控制变量法
【解析】【分析】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
即 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
【解答】(1)实验的对照组是正常的、不做任何处理的;1号培养皿中一切正常;故答案为:1;因为该实验要喷洒烟草浸出液,且浓度不同,所以棉花不能预湿,不然会稀释烟草浸出液的;故答案为:防止喷洒的浸出液的浓度稀释;
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喷洒的浸出液浓度越高,芽的长度越短,种子的萌发率越低;故答案为:烟草浸出液度越大对黄豆种子发和幼苗生长抑制作用越明显;烟草浸出液对黄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烟草浸出液对黄豆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故答案为:(1)1;(2)烟草浸出液度越大对黄豆种子发和幼苗生长抑制作用越明显;烟草浸出液对黄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烟草浸出液对黄豆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26.(2018·衢州)阅读材料: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空气没有“重量”,真空是不存在的。
材料二:至少从1614年开始,伽利略却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他的同事兼学生托里拆利在1643年做了如图实验:把一端封闭的长玻璃管装满水银倒置在一个敞口的水银槽里,水银从玻璃管顶部下降了一段距离后,液面不再下降,高度总保持距槽中水银面30英寸(76厘米)左右。1646年帕斯卡重复了这一实验。
材料三:在17世纪中叶,对该实验的两个关键问题的回答都有代表性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如下表):
关键问题的回答 支持者 反对者
大气压力支撑水银柱 笛卡尔
帕斯卡 所有亚里士多德学派
罗贝瓦尔
水银柱上方存在真空 罗贝瓦尔
波义耳 所有亚里士多德学派、笛卡尔、
伽利略、霍布斯
(1)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水银产生了蒸汽,使水银减少,水银液面下降。为了反驳这一观点,帕斯卡同时拿出酒和水,询问反对者:用酒和水做托里拆利实验,酒柱与水柱哪个液面下降得更多?反对者们认为酒的液面下降得更多,原因是   。但是实验现象却是水柱液面下降得更多。
(2)另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遗留了少量空气,才使水银液面下降。帕斯卡利用1米左右长、不同直径的玻璃管进行托里拆利实验,如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就可以反驳反对者们的观点。
(3)下列关于科学本质及科学发现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有(  )
A.公元1646年前,所有人都赞同亚里士多德提出“真空不存在”的观点
B.科学实验中要努力得到和前人一样的实验结论
C.科学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D.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答案】(1)酒易挥发,相同时间里酒挥发的更多
(2)各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高度相等
(3)C;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 大气压强,简称 大气压或 气压。 1654年格里克在德国马德堡作了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答】(1)反对者认为是水银的蒸发导致液面下降;既然认为酒精的液面下降更多,是因为酒精挥发更快;故答案为:酒易挥发,相同时间里酒挥发的更多;反驳者的观点是管内的空气导致的,所以可以反驳者的现象就是下降的高度相同;故答案为:各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高度相等;A、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有人反驳的,不然就不会有后续的观点出现了;故A错误;
B、 科学实验是为了验证和提出实验结论,而不是要得到与前人一样的结论;故B错误;
C、 任何科学的发现都需要不断的完善和修正的,这样才能不断的接近现象的本质;故C正确;
D、 对于科学来说,很多问题都是依靠实验来验证和发现的;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故答案为:(1)酒易挥发,相同时间里酒挥发的更多;(2)各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高度相等;(3)CD。
27.(2018·衢州)小柯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做了如下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分别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并使用传感器测定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数据见表。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氧气浓度% 79.6 79.7 79.9 90.0 89.8 89.3
氧气平均浓度% 79.7 89.7
(1)小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能使放置在集气瓶瓶口的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集满的标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   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2)以上两种方法中,   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
(3)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  )
A.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
C.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
D.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答案】(1)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或观察到瓶中水排尽(完)
(2)排水(排水集气)
(3)A;C;D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分析】排水集气法是化学实验中一种常见的简单收集气体的方式,目的是让气体顶替集气瓶里装满的水而使集气瓶充满这种气体。排空气法是化学上利用不同气体 密度不同,将空气从集气瓶中排出而在集气瓶中收到目标气体的集气法 。
【解答】(1)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提前把集气瓶内装满水,所以如果观察到集气瓶内的水没有了,则氧气集满了;故答案为: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或观察到瓶中水排尽(完);对比表格的数据可知,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大于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故答案为:排水;A、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密度,导致排空气的时候难以排尽;故A正确;
B、 加热高锰酸钾产生的氧气浓度是纯氧气,不可能是80%;故B错误;
C、 带火星木条复燃时,氧气浓度不需要达到100%;故C正确;
D、 因为氧气与空气密度差不多,会相互扩散;故D正确;
故答案为:ACD;
故答案为:(1)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或观察到瓶中水排尽(完);(2)排水;(3)ACD。
28.(2018·衢州)为探究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是否全部变质,小柯取少量样品配制成溶液,再取少量溶液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进行了如甲、乙两图所示实验。(注:BaCl2溶液呈中性)
(1)小柯认为“甲图实验说明了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你认为小柯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分析乙图实验的现象,可以确定样品的变质情况为   。
(3)进一步探究:另取少量样品溶液,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过量。请在丙图中画出“生成CO2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变化”的大致图像。
【答案】(1)不正确,无论氢氧化钠是否全部变质,都能让无色酚酞变红色
(2)部分变质
(3)
【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氢氧化钠变质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 ;
【解答】(1)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溶液都是碱性的,所以通过酚酞无法鉴别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故答案为:不正确,无论氢氧化钠是否全部变质,都能让无色酚酞变红色; ;氯化钡过量,则碳酸钠一定会被消耗完,剩余溶液中加入酚酞仍然变红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NaOH;故答案为:部分变质;加入盐酸时,盐酸会先与NaOH反应,再与碳酸钠反应; ;所以实验现象是先无明显现象,过一会儿会有气泡出现;故答案为: ;
故答案为:(1)不正确,无论氢氧化钠是否全部变质,都能让无色酚酞变红色;(2)部分变质;(3)如上图 。
29.(2018·衢州)实验室用排水法测量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时,老师总是强调先要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适量”是指能用排水法测量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水量范围,其中最多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能使液面上升到量程的水量;最少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量筒内最低液面满足恰好全部浸没或刚好漂浮时的水量。
(1)现有一块小石块(体积为15厘米3)、两个100毫升的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细线、水等。请选上述材料,设计用排水法粗略测量小石块体积的“最少水量”的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
(2)利用100毫升的量筒,用排水法能测出上题中小石块体积的“适量的水”可能有(  )
A.5毫升 B.50毫升 C.80毫升 D.95毫升
【答案】(1)方法一: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1底部,在量筒2内倒入一部分水读出水的体积V0,把量筒2内的水缓缓倒入量筒1内,当水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停止滴水。读出量筒2内剩余水的体积V1,此时量筒1内的水量V2即为最少水量,求出最少水量V2=V0-V1(水面接近恰好浸没小石块时用胶头滴管加水更准确)
方法二:用细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底部,然后将水慢慢倒入量筒中,当量筒中水面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取出小石块,此时量筒里水的体积,就是该小石块的最少水量。
(2)A;B;C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及相关的实验操作;
【解答】(1)最少水量的是恰好淹没待测物体即可,所以把物体先放在试管内,然后加水让水恰好淹没物体即可;故答案为:方法一: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1底部,在量筒2内倒入一部分水读出水的体积V0,把量筒2内的水缓缓倒入量筒1内,当水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停止滴水。读出量筒2内剩余水的体积V1,此时量筒1内的水量V2即为最少水量,求出最少水量V2=V0-V1(水面接近恰好浸没小石块时用胶头滴管加水更准确)
方法二:用细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底部,然后将水慢慢倒入量筒中,当量筒中水面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取出小石块,此时量筒里水的体积,就是该小石块的最少水量。
⑵小石块的体积是15立方厘米,所以加起来的总体积不可以超过总量程;
A、5+15=20<100;故A符合;
B、50+15=65<100;故B符合;
C、80+15=95<100;故C符合;
D、95+15=110>100;故D不符合;
故答案为:ABC;
故答案为:(1)方法一: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1底部,在量筒2内倒入一部分水读出水的体积V0,把量筒2内的水缓缓倒入量筒1内,当水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停止滴水。读出量筒2内剩余水的体积V1,此时量筒1内的水量V2即为最少水量,求出最少水量V2=V0-V1(水面接近恰好浸没小石块时用胶头滴管加水更准确)
方法二:用细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底部,然后将水慢慢倒入量筒中,当量筒中水面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取出小石块,此时量筒里水的体积,就是该小石块的最少水量。(2)ABC。
四、解答题
30.(2018·衢州)杨梅酸甜爽口,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但它的保鲜期很短,通常只有1-2天。为延长其保鲜期,人们常常将杨梅放在保鲜袋中,扎口后再置于冰箱里冷威。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杨梅这样保存能延长保鲜期的原因。
【答案】①冷藏的低温环境抑制杨梅的呼吸作用,减少杨梅的有机物损耗;②冷藏的低温环境抑制杨梅中细菌的呼吸作用,减少细菌的滋生;③冷藏的低温环境减慢杨梅中水分的蒸发速度,减少杨梅中水分的散失;④扎口的保鲜袋制造缺氧环境,抑制杨梅的呼吸作用,减少杨梅的有机物损耗;⑤扎口的保鲜袋减慢了杨梅表面气体的流动速度,减慢了杨梅中水分的蒸发速度,减少了杨梅中水分的散失。
【知识点】植物的呼吸作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解析】【分析】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在细胞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产生能量的化学过程,是所有的 动物和植物都具有一项生命活动。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来自生物体内糖类、脂类和ATP等的能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解答】杨梅的保鲜主要是减弱杨梅的呼吸作用,从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而呼吸作用是跟温度有关,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冰箱能够达到低温的环境;故答案为:①冷藏的低温环境抑制杨梅的呼吸作用,减少杨梅的有机物损耗;②冷藏的低温环境抑制杨梅中细菌的呼吸作用,减少细菌的滋生;③冷藏的低温环境减慢杨梅中水分的蒸发速度,减少杨梅中水分的散失;④扎口的保鲜袋制造缺氧环境,抑制杨梅的呼吸作用,减少杨梅的有机物损耗;⑤扎口的保鲜袋减慢了杨梅表面气体的流动速度,减慢了杨梅中水分的蒸发速度,减少了杨梅中水分的散失。
31.(2018·衢州)美国三位遗传学家利用果蝇作为模式动物(研究材料)发现了控制生物钟的分子机制,从而获得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已是果蝇第五次帮助科学家们赢得诺贝尔奖。
(1)根据乙图分析,果蝇在甲图检索表中对应的是   (填字母)。
(2)果蝇有圆眼和棒眼,红眼和白眼等一系列性状,它们是由   决定的。
(3)果蝇的下列特点,能让它成为遗传学研究最佳模式动物的有(  )
A.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类
B.主要以腐烂的水果和植物体为食
C.染色体数目少,只有4对,便于研究
D.繁殖变异速度很快,一年就可以繁殖30代
【答案】(1)D
(2)基因
(3)C;D
【知识点】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检索表是以区分生物为目的编制的表。性状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行为习惯等具有的各种特征。遗传学是一门学科,研究生物起源、进化与发育的基因和基因组结构、功能与演变及其规律等。
【解答】(1)由乙图可知,果蝇尾不分叉且只有一对翅;故答案为:D;(2)生物的性状都是与其基因有关,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故答案为:基因;(3)A、是果蝇的结构特点与遗传学研究没有关系;故A错误;
B、 主要是说明果蝇的食物,与遗传学无关;故B错误;
C、 染色体少,便于研究,变异的情况不多;故C正确;
D、 繁殖的周期短,研究的时间短,适合遗传学研究;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故答案为:(1)D;(2)基因;(3)CD。
32.(2018·衢州)饮食关系着人们的健康,许多人喜欢吃油炸食品,经检测,这些食品中含致癌物质一一丙烯酰胺(C3H5NO)。
(1)丙烯酰胺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丙烯酰胺中各元素的质量比C:H:N:O=   。
(3)若这种物质导致细胞癌变,身体会将癌细胞作为抗原,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这种免疫属于   。
【答案】(1)有机物
(2)36:5:14:16
(3)特异性免疫或体液免疫或自然免疫或细胞免疫
【知识点】人体的免疫功能;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有机化合物主要是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是一定含碳的化合物,但是不包括碳的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氰化物、硫氰化物、氰酸盐、金属碳化物、部分简单含碳化合物(如SiC)等物质。
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病原。是获得免疫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抵抗感染能力。一般是在微生物等抗原物质刺激后才形成的(免疫球蛋白、免疫淋巴细胞),并能与该抗原起特异性反应。
【解答】(1)丙烯酰胺由化学式可知,主要是由C、H元素构成的化合物,是有机物;故答案为:有机物;元素质量比为:m(C):m(H):m(N):m(O)=12×3:1×5:14×1:16×1=36:5:14:16;故答案为: 36:5:14:16;当身体将癌细胞作为抗原而引起的免疫反应是细胞免疫;故答案为:特异性免疫或体液免疫或自然免疫或细胞免疫;
故答案为:(1)有机物;(2)36:5:14:16;(3)特异性免疫或体液免疫或自然免疫或细胞免疫。
33.(2018·衢州)小柯家新添了一台变频空调,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当室温和空调的设定温度相差较大时,变频空调一开机,即以最大功率工作,使室温迅速达到设定温度;当室温达到设定温度后,空调的制冷(热)功率随之减小,以维持室温基本不变交。该空调另设电辅热功能,可以辅助制热,以弥补单靠空调压缩机工作制热不足的问题。
(1)空调接人家庭电路后,与其他用电器   联。
(2)假设该空调开机后以最大制冷功率工作0.5h,使室温降至设定温度。然后,空调又以某一恒定的功率工作了2.5h,全过程空调消耗的电能为1.9kW·h。求
①前0.5h空调消耗的电能。
②后2.5h通过空调的电流。
(3)在空调机的结构中有很多粗细不同的铜管,作为制冷剂“搬运”“热”的管道。常见炼铜的方法:Fe+CuSO4==Cu+FeSO4,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1)并
(2)①P1=1600W t1=0.5h W1=P1×t1=1.6kW×0.5h=0.8kW·h
②W2=1.9kW·h-0.8kW·h=1.1kW·h P2=W2/t2=1.1kW·h/2.5h=440W
I2=P2/U=440W/220V=2A
(3)置换反应
【知识点】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电能的单位是“度”,它的学名叫做千瓦时,符号是kW·h。在物理学中,更常用的能量单位(也就是主单位,有时也叫国际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电能公式:W=UIt=Pt;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是化学中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解答】(1)在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是并联的,这样才能保证各用电器都正常工作;故答案为:并;(2)①由表格可知最大制冷功率为1600W,工作0.5h;W=Pt=1.6kw×0.5h=0.8kW·h;
②空调工作3h消耗的电能为1.9kW·h,而前0.5h消耗电能为0.8kW·h;所以后2.5h消耗的电能为1.9kW·h-0.8kW·h=1.1kW·h;P= =440w;I= ;故答案为:0.8kW·h;;2A;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有单质,生成物中也有单质,符合置换反应特点;故答案为: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1)并;(2)0.8kW·h;;2A;(3)置换反应。
34.(2018·衢州)衢州是全国生态保护纲要确定的九个生态良好地区之一,是浙江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如图是衢州某农场无废弃物农业生态模式示意图。
(1)该农场中所有的生物可以看作是一个   。
(2)下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填序号)。
①该农场的农业生态系统
②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③小型生态瓶
【答案】(1)群落
(2)②①③
【知识点】群落的物种组成;生态系统及其多样性
【解析】【分析】 生态系统是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物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的种群集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
【解答】(1)农场中存在多种生物,而不同种类的生物总和是生物群落;故答案为:群落;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与这个生态中生物种类的多少有关,生物种类越多,系统的调节能力越强,题目中三个生态种类的多少排序是:②>①>③;故答案为:②①③;
故答案为:(1)群落;(2)②①③。
35.(2018·衢州)科学家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CO2的排放,或将CO2转化为有用的物质。其中一种途径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反应流程如图所示。
(1)反应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   。
(2)上述反应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3)若反应分离室中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100千克。求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生成CaCO3的质量(要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答案】(1)过滤
(2)NaOH和CaO
(3)解:设理论上可生成CaCO3质量为x
Ca(OH)2+ Na2CO3=2NaOH+ CaCO3↓
106 100
100×10.6% x
解得x=10kg
答:理论上可生成CaCO3质量为10kg。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实验室操作的掌握及结合实际生产的相关计算;
【解答】(1)通过分离室后获得碳酸钙固体和NaOH溶液,用于固液分离的是过滤;故答案为:过滤;可循环利用的物质,说明是可以参与反应之和,再次重复使用,由图可知是生石灰和NaOH;故答案为:NaOH和CaO;对于化学计算,要首先分析其反应过程及反应的方程式,即: ;所以设生成的碳酸钙质量为X,
Ca(OH)2+ Na2CO3=2NaOH+ CaCO3↓
106 100
100×10.6% x
解得x=10kg;故答案为:10kg;
故答案为:(1)过滤;(2)NaOH和CaO;(3)10kg.
36.(2018·衢州)如图甲是我市一款按租用时间收费的共享电动汽车。五一期间,小柯一家租用电动汽车去旅游,从租车点到目的地,手机导航显示行驶72千米,共花去租车费45元。下表是该车与某型号燃油汽车部分项目比较表。
项目 电动汽车 某型号燃油汽车
空载质量(吨) 0.8 1.5
每个轮胎与水平地面接触面积(厘米2) 50 80
工作时尾气排放情况 0 燃烧1升汽油排放2.4千克二氧化碳
每百公里油耗 / 10升
租车或燃油价格 0.5元/分钟 6.2元/升
续航里程(公里) 200 500~600
(1)当该电动汽车空载停在水平地面上时,求汽车对地面的压强。
(2)电动汽车载着小柯全家(人和行李共200千克)从一坡底行驶到坡顶,如乙图。求在该过程中,汽车电动机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3)若小柯全家驾驶表中的燃油汽车行驶72千米,所需油费   元,汽车排放二氧化碳   千克。
(4)分析(3)题数据,小柯认为他们没有必要租用电动汽车,因为没有给家庭带来经济上的节约。对小柯的这种想法,你如何评价并说明理由。
【答案】(1)F=G=mg=0.8×103kg×10N/kg=8×103N
p=F/S=8×103N/(4×50×10-4m3)=4×105Pa
(2)F总=G总=m总g=(800+200)kg×10N/kg=104N
(3)44.64;17.28
(4)不赞成,燃油车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而电动车是无污染的;赞成,燃油车的续航里程比电动车要长的多;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物体所受的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压强用来比较压力产生的效果,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F/S,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符号是Pa。重力势能是物体因为重力作用而拥有的能量,对于重力势能,其大小由地球和地面上物体的相对位置决定。物体的质量越大、相对的位置越高、做的功越多,从而使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变大,它的表达式为:W=mgh。
【解答】(1)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时,压力由重力来提供;F=G=mg= ;P= ;故答案为:4×105Pa;求克服重力左做的功,就是求汽车重力势能改变量;由于汽车不是空载,所以要把汽车和人及行李看作一个整体求解;G=mg=(800+200)kg×10N/kg=104N;W=Gh=104N×50m=5×105J;故答案为:5×105J;(3)车每百公里耗油10L,所以72Km耗油:V=72km×0.1L/km=7.2L;7.2L×6.2元/L=44.64元;m(二氧化碳)=7.2L×2.4kg/L=17.28kg;故答案为:44.64;17.28;(4)本题是开放性题型,答案合理即可;故答案为:不赞成,燃油车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而电动车是无污染的;赞成,燃油车的续航里程比电动车要长的多;
故答案为:(1)4×105Pa;(2)5×105J;(3)44.64;17.28;(4)不赞成,燃油车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而电动车是无污染的;赞成,燃油车的续航里程比电动车要长的多(合理即可)。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