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杭州西湖传统景观
平湖秋月
苏堤春晓
曲苑风荷
断桥残雪
花港观鱼
雷峰夕照
三潭印月
柳浪闻莺
望海潮
柳
永
把握节奏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字词积累
参差(cēn
cī)
绕堤沙(dī)天堑
(qiàn)
罗绮(qǐ)
羌管(qiāng)
钓叟莲娃(sǒu)
形胜:地理形势优越。
都会:人物会集的地方。
天堑:天然壕沟,这里指钱塘江。
叠巘:重叠的山峰。
高牙:高举的牙旗。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
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婉约派代表人物,有《乐章集》。
《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
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
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思考
据罗大经的《鹤林玉露》记载,柳永的这首词传到了金国,金主完颜亮听到歌女演唱,便对杭州之景羡慕不止,因而产生了“投鞭渡江之志”,造成了以后的“靖康之乱”。当时有个叫谢处厚的,深怪柳永作词招祸,便写了一首诗埋怨他:“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哪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你认为柳永笔下的《望海潮》何处竟有如此大的魅力,能打动完颜亮?找出你认为优美的地方加以品味?
杭州的繁华与美丽
地理位置
历史传统
自然景观
市井面貌
百姓生活
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该诗是从哪些角度描写杭州的?
杭州地处东南,地理形势优越,是江浙大都会,从古至今何等繁华。雾缠的柳树、雕饰的桥梁,风吹动翠绿的帘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如云茂密的大树环绕沙堤,怒涛卷起白雪般的浪花,钱塘江如天然的沟壑,宽阔无边。集市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屋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逐奢华。
里外两湖与远近重山,清秀美好,有三秋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吹响羌笛,夜晚泛舟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嬉笑颜开。千百骑兵簇拥着牙旗,乘醉听吹箫击鼓,吟唱着观赏烟霞中风景。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都时好向朝廷夸耀。
词意梳理
??
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背景
小结:《望海潮》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目的是什么?
环境美丽、经济繁荣、生活安定的都市生活图景
1、从地理位置上看
2、从历史传统上看
3、从自然景观上看
4、从市井面貌上看
5、从百姓生活上看
惊叹
赞美
艳羡
目的:歌颂此地的地方长官治郡有方,政绩卓著。?
二、这首词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
“点染”艺术鉴赏
“点染”:诗词的一种艺术手法。
“点”:抽象的评点(总写)
“染”:具体的描述(分述)
二者紧密相连,表达共同的意境。
天净沙?秋思
?
?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染
点
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
自然风光之美
都市繁华之美
民生安乐之美
染
点
问题探究分析《望海潮》中哪些是“点”,哪些是“染”,具体描述了钱塘一派怎样的景象?
铺叙:又叫“铺排”,多见于古体诗中,它运用叠句的手法,使句式反复、对称而又富于变化,在诗歌中主要起渲染烘托气氛的作用
.
(乐府民歌《陌上桑》、《木兰辞》中: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除了点染,这首词在写景上还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工于铺叙,善用白描手法,一句一景,写景富有层次感
钱塘自
古繁华
自然风光之美
都市繁华之美
民生安乐之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工于
,一句一景,写景富有层次感
铺陈
在从政大路上跋涉着而被扭曲了的人:像李白、陶渊明那样求政不得而求山水;像苏轼、白居易那样政心不顺而求文心;像王维那样躲在终南山里而窥京城;像诸葛亮那样虽说不求闻达,布衣躬耕,却又暗暗积聚内力,一遇明主就出来建功立业。柳永是另一类的人物,他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转向市井深处,扎到市民堆里,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
——梁衡《读柳永》
柳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到民间去的词作家。也许我们可以责备柳永没有大志,同为词人不像辛弃疾那样“男儿到死心如铁”,不像陆游那样“自许封侯在万里”,时势不同,柳永所处的时代正当北宋开国不久,国家统一,天下太平,经济文化正复苏繁荣。京城汴京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新兴市民阶层迅速形成,都市通俗文艺相应发展,这是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市民文化呼唤着自己的文化巨人。这时柳永出现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的市民文学作家。他在市井这块沃土里酣畅淋漓地发挥了自己的才华。
——梁衡《读柳永》
柳永像封建时代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总是把从政作为人生的第一目标。其实这也有一定的道理,人生一世谁不想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最大的光热?柳永不是想当名作家而到市井中去的,他是怀着极不情愿的心情从考场落第后走向瓦肆勾栏,但是他身上的文学才华与艺术天赋立即与这里喧闹的生活气息、优美的丝竹管弦和多情婀娜的女子发生共鸣。他在这里没有堕落。他跳进了一个消费的陷阱,却成了一个创造的巨人。世俗失意了一位官员,却造就了一位词坛的传奇。或许柳永自己也没有想到他身后在中国文学史上会占有这样一个重要位置。历史记住了柳永,只为他那人,他那身不由己的经历和那歪打正着的成就,以及由此揭示的做人成事的道理。
一个人在社会这架大算盘上只是一颗珠子,他受命运的摆弄;但是在自身这架小算盘上他却是一只拨着算珠的手。才华、时间、精力、意志、学识、环境通通变成了由你支配的珠子。一个人很难选择环境,却可以利用环境。大约每个人都有他基本的条件,也有基本的才学,他能不能成才成事原来全在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怎么处理。就像黄山上的迎客松,立于悬崖绝壁,沐着霜风雪雨,就渐渐干挺如铁,叶茂如云,游人见了都要敬之仰之了。所以,同学们,利用好你所拥有的一切,不要怨天尤人,当你认为人生的大门已经关闭时,或许早已有一扇窗为你打开。
布置作业
1、你最欣赏词中的哪些句子?请运用联想和想象用文字将它描绘出来。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
陶潜“悠然见南山”
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
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
在鉴赏诗歌时,一要重点关照动词
推敲字词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齐己《早梅》
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
一
拓展练习: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
)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2分)”
答案:
“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
“摩”字突出了
山的高峻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
江南忆,其次是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白居易《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