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83、84页。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感知周长,能正确指出物体表 面或简单图形的一周。
在围一围、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中理解周长的含义,了解测量周长的方法, 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能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 毛线 三角形纸片 圆形纸片 长方形纸片 树叶纸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感知,建立周长概念的表象
师:冬天就要来了,小明爸爸帮小明制定了一个锻炼计划,让他每天围着操场边缘跑一圈,我们去看看他是怎么跑的?(课件)
师:他跑的对吗?应该怎么跑?(应该沿着操场的边线跑)
师:第二天,小明又开始出发了。(课件)这回小明跑对了吗?为什么?(没跑完)你认为他应该怎么跑?(从起点开始,绕着操场边线跑一圈,再回到起点)
师:孩子们的建议非常好啊!小明非常感谢大家。第三天,让我们一起陪着小明跑好吗?孩子们,伸出小手,一起出发,一起喊停,预备出发!
师:刚才,小明绕着操场边线跑了一圈,也可以说小明绕着操场边线跑了一周。
师:出示课件:操场的一周是不是这样的?
生1:不是的,应该是操场的边线。
生2:不是的,虽然有边线但没有回到起点。(出现一个缺口,没连起来)
师:像这种没连起来,有缺口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不封闭图形。如果把这个缺口连起来,这个图形叫什么名字呢?(封闭图形)
师:对,像这种首尾相接的图形就是封闭封闭图形。数学上,我们把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师板书 生齐读)
二、理解周长的含义,
1、感知数学封面的周长
师:数学书封面有周长吗?(有)谁愿意上来摸一摸他它的周长?
师:你是从哪里开始摸得?还可以从哪个地方开始摸?再换个起点行吗?(行)
师:当然行,我们可以从任意起点开始摸,只要绕一周,再回到起点就可以了。
师:老师采访一下,刚才摸的时候,手有什么感觉?(疼,有一条棱)为什么呢?
(因为你摸得是一条线)
2、举例:教室里还有哪些物体表面也有周长?(课桌、练习本、文具盒等)
3、物化成形
师:生活中,很多物体表面都有周长,你能找出这些物体表面的周长吗?(能)请同学们拿出作业单,用水彩笔描出这些物体表面的周长。比比看,谁描的又快又好!开始)
师:请孩子们检查一下,老师这样描对吗?(课件)猜想一下,这些物体只留下一周的边线会是什么图形呢? (三角形 长方形 树叶形状 圆)
师:我们来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想(出示课件),恭喜你们,全对了!
4、了解测量周长的方法
师:想知道这些图形的周长吗?(课件)有什么办法知道三角形的周长?
生1:可以用尺子测量。(测量哪里?)
生2:要把三条边加起来(课件演示)
师:谁愿意来测量一下?(学生测量 )怎样列式?板书:12+9+9=30(厘米) 说说20厘米指什么?
师:课件,有什么办法知道圆形的周长?
生1:可以用尺子测量。
生2:用软尺绕着量
师:好办法。如果没带软尺,只带了毛线,可以测量出圆形的周长吗?怎样测量?
生3:可以用毛线绕圆一周,再用尺子量毛线的长度就可以了。
学生操作演示
师:出示长方形和树叶,说说用什么办法知道它们的周长?
师小结:不同的图形测量周长的方法也不相同,像长方形、三角形这类图形要先用尺子量出每边长度,再求出几边和就可以了,而像树叶、圆这类特殊图形,不能用尺子直接测量,我们就需要借助绳子测量。
巩固练习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周长,学习了有关周长的一些知识,那你们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1、数学书84页。下面各图中,哪些是封闭图形?描出封闭图形的边线。
2、数学书84页2题。王奶奶绕着公园走一圈是多少米?
(1)理解“王奶奶绕着公园走一圈”是什么意思?指指哪儿是一周?
(2)怎样列式?怎样能快速算出得数?(凑整能使计算更加简便,快速)
(3)学生计算,汇报结果。530米指的是什么?(公园的周长是530米)
3、数学书84页3题。
左右两图的周长一样吗?你是怎么想的?
4、数学书88页8题。下图的长方形分成了两部分,哪个部分的周长长?
5、用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新图形,可以怎样拼?周长变了吗?
四、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呢?
关于周长的知识,我们今天学到了一小部分,只要孩子们在生活中仔细观察,用心体会,你会发现生活中藏着许多周长的秘密!
五 、板书设计
认识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12+9+9=30(厘米)
38厘米
练习作业单
用水彩笔描出下面物体表面的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