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2018年中考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
1.(2018·台州)《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平均每天食盐摄入量应在6克以下。据调查,我国成人平均每天食盐摄入量为10.5克。
(1)高盐饮食容易引发______。
A.传染病 B.遗传病 C.心血管疾病
(2)人体摄入食盐后,主要在 被吸收进入血被循环。
(3)某品牌低钠盐含氯化钠70%,氯化钾30%。若某人每天摄人食盐6克,现以该低钠盐代替食盐,则每天可减少多少克钠元素的摄入 (结果精确到0.1)
2.(2018·台州) 1986年,陈日胜在海滩盐碱地发现一株1.6米高的海水稻。他取下这株海水稻的522粒 种子,在海边经过多年的育种、选种和试种,培育出了海水稻的优良品系。
(1)普通水稻在盐碱地很难存活的原因是:外界溶液浓度 根毛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优良稻种的培育是利用生物在生殖过程中存在的 现象,通过逐代的选择获得。
3.(2018·台州)夏季是溺水多发季节,在野外游泳有很多不安全因素。如清澈的溪流看上去较浅,实际上却较深;岸边潮湿,容易长有青苔,人在上面行走更容易摔倒;水面下可能会有暗流或漩涡,人在其附近容易被卷入。万一溺水,人在水下长时间缺氧会导致呼吸和心跳停止。请你解释上述内容所涉及的科学道理。
4.(2018·台州)5月15日,在“月宫一号”内进行的“月宫365”实验取得圆满成功。在“月宫一号”内,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可以循环再生。
(1)图甲表示“月宫一号”内各生物间的物质流动。图中有 条食物链。
(2)某同学认为“月宫一号”作为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可以引入以黄粉虫为食的生物。请你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角度评价此观点。 。
(3)“月宫一号”里的植物能为人提供氧气、水和食物。光照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之一。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围乙装置研究不同色光对金龟藻光合作用的影响,并对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如图丙)。据图分析“月宫一号”内给植物照射的最佳两种色光为 。
5.(2018·台州)在3D打印笔中装入塑料条,接通电源,等待一段时间后即可挤出热融的塑料,塑料在空气中迅速冷却变成特定的形态(如图甲)。其内部电路如图乙,R1、R2是相同的PTC发热电阻。单个PTC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丙。
(1)打印笔工作时,PTC电阻发热,塑料受热会逐渐变软变稀。可见,塑料 (选填“是”或“不是”)晶体。
(2)打印笔工作有快、慢两档。快档打印时,图中开关S1应处于 状态,若此时温度为250℃,打印笔的电功率是多少?
(3)打印笔正常工作时的温度能自动稳定在250℃左右,结合图丙信息,说明理由.
6.(2018·台州)某同学用如图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称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钠装入气球,将气球套在锥形瓶上。将药品全部倒入装有足量稀盐酸的锥形瓶中,气球迅速胀大。称量反应前后装置的总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碳酸钠质量/克 0.53 1.06 2.12
反应前装置总质量/克 66.33 66.86 67.92
反应后装置总质量/克 66.19 66.62 67.42
(1)计算第1次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
(2)分析数据发现每次反应前后装置的总质量均不相等,请以第1次反应为例,通过计算说明该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空气密度取1.3克/升,二氧化碳密度取2.0克/升,结果精确到0.01)
7.(2018·台州)图甲是一种壶口处配有自动开合小壶盖的电水壶。
(1)如图乙,电水壶底部的导线连接装置有铜环①、铜环②和铜柱③。经测试发现:①、②之间是绝缘的,②、③之间常温下有十几欧姆的电阻。则与水壶金属外壳相连的装置是 。
(2)图丙是自动开合小壶盖简化侧视图。OA是小壶盖,C是其重力作用点。B是小壶盖的配重。OB是配重柄。AOB能绕固定点O自由转动。请在答题纸图丙中作出小壶盖的重力G及其力臂L。
(3)已知:小壶盖质量为4克,OA=3厘米,OC=1.4厘米,OB=1厘米,∠AOB=135°.要求倒水时,壶身最多倾斜45°,小壶盖便自动打开;壶身竖直时,小壶盖在水平位置自动闭合。求配重B的质量取值范围。(配重柄质量和O点的摩擦均忽略不计, 取1.4)
二、填空题
三、实验探究题
四、解答题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C
(2)小肠
(3)6克低钠盐比6g食盐减少的氯化钠的质量:6克×30%=1.8g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39.3%
每天可减少钠元素的摄入量:1.8g×39.3%≈0.7g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健康的含义与提高健康水平;传染病及其传播;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从高盐的影响分析。
(2)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3)结合钠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1)高盐会使血液中Na+浓度过高,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遗传病是先天的,通过遗传传递给下一代的。
(2)食盐属于无机盐,主要在小肠处被吸收进入血被循环。
(3)先求出6克低钠盐比6g食盐减少的氯化钠的质量=6克×30%=1.8g,在求出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 23g/58.5g ×100%≈39.3%,最后结合起来求出每天可减少钠元素的摄入量:1.8g×39.3%≈0.7g。
故答案为:(1)C;(2)小肠;(3)0.7g
2.【答案】(1)大于
(2)遗传和变异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分析】(1)细胞的吸水或失水取决于细胞液浓度和外界溶液浓度的大小。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就吸水;当细胞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
(2)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具有音遍性。
【解答】(1)盐碱地的浓度大于水稻细胞液的浓度,因此水稻细胞失水,水稻体内的水流盐碱地里,使普通水稻在盐碱地很难存活。
(2)遗传可以使子代能保的性状,利于保持生物的稳定性;变异能使生物个体产生新的性状。因此优良稻种的培育是利用生物在生殖过程中存在的遗传和变异现象,通过逐代的选择获得。
故答案为:(1)大于;(2)遗传和变异
3.【答案】⑴河底反射的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河底”比河底的实际位置浅一些;
⑵岸边潮湿长有青苔,使接触面更光滑,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人更容易摔倒;
⑶相对于漩涡边沿,旋涡中心水的流速大、压强小,外侧流速小压强大,形成一个向旋涡中心的压力差,从而人被压入漩涡中。
⑷人在水下长时间缺氧会导致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呼吸作用,不能给人提供能,所以会导致呼吸和心跳停止。
【知识点】动物的呼吸作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1)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压力:变滑动为滚动;使接触面脱离接触等。
(3)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4)缺氧导致细胞不能进行正常呼吸。
4.【答案】(1)2
(2)观点错误。引入的生物会消耗能量,流入人体的能量减少
(3)蓝光和红光
【知识点】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解析】【分析】(1)食物链是生物因食物而形成的联系,它的起点是生产者。
(2)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流动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递减的。
(3)内给植物照射的最佳色光应该是最能够被植物所吸收的。
【解答】(1)有2条食物链:植物人;植物黄粉蝶人。
(2)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递减的,如果引入以黄粉虫为食的生物,就会使流入人体的能量减少,所以观点错误。
(3)液柱上升越高说明金鱼藻产生的氧气越多,也即说明光合作用越强。由丙图可知,蓝光和红光照射情况下,液柱上升较高,说明此时光合作用较强,所以给植物照射的最佳两种色光为蓝光和红光。
故答案为:(1)2;(2)观点错误。引入的生物会消耗能量,流入人体的能量减少;(3)蓝光和红光
5.【答案】(1)不是
(2)闭合
(3)当温度超过250℃时,电阻增大,功率减小,产热减慢,温度下降;当温度低于250℃时,电阻减小,功率增大,产热加快,温度上升。
【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这个温度叫做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2)根据,结合并联电路电阻的规律分析:由图丙读出温度为250℃时的电阻,根据公式求得打印笔的电功率。
(3)PTC有一个根据需要设定的温度,低于这个温度时,其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高于这个温度时,电阻则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解答】(1)打印笔工作时,PTC电阻发热,塑料受热会逐渐变软变稀,直至完全变成液态。在此程中,它的温度不断升高,没有一定的熔点,所以塑料不是晶体。
(2)由电路图可知,当开S1断开时,电路只有R1工作,电阻较大,根据可知,此时电路消耗的率较小,为慢档;
当开S1闭合时,两电阻并联,总电阻最小,根据可知,此时总功率较大,为快档;
由图丙可知,温度为250℃时,一个电阻为1210,因为R1、R2是相同的PTC发热电阻,打印笔工作有快、慢两档。
所以打印笔的电功率
(3)由图可知,当温度超过250℃时,电阻增大,功率减小,产热减慢,温度下降;当温度低于250℃时,电阻减小,功率增大,产热加快,温度上升。
故答案为:(1)不是;(2)闭合;80W;(3)当温度超过250℃时,电阻增大,功率减小,产热减慢,温度下降;当温度低于250℃时,电阻减小,功率增大,产热加快,温度上升。
6.【答案】(1)将0.53g碳酸钠加入足量稀盐酸中,则碳酸钠完全反应,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x。
Na2CO3+2HCl=2NaCl+H2O+ CO2↑
106 44
0.53 x
解得x=0.22g
(2)第1次反应后,装置总质量减少的质量是:66.33克-66.19克=0.14克。
因为装置减少的重力=气球受到的浮力,F浮=ρ空×g×V排,
所以装置减少的质量为: =ρ空×V排=ρ空× =1.3克/升× =0.143克≈0.14克,所以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稀盐酸是足量的可知,加入的碳酸钠全部参加反应,再利用化学方程式解答。
(2)要考虑气球体积膨胀,使得受到的浮力增加,从而使锥形瓶对装置的压力减小。
【解答】(1)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将0.53g碳酸钠加入足量稀盐酸中,则碳酸钠完全反应,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X。
106 44
0.53g X
解得X=0.22g
(2)第1次反应后,装置总质量减少的质量=66.33克-66.19克=0.14克
因为装置减少的重力=气球受到的浮力,根据F浮=ρ空×g×V排,
所以装置减少的质量为: =ρ空×V排=ρ空× =1.3克/升× =0.143克≈0.14克,所以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故答案为:(1)0.22g;(2)遵循
7.【答案】(1)铜环
(2)
(3)当配重柄水平时,可求出配重的最小质量,杠杆示意图如图2:
OD= ×OC= ×1.4cm=1cm,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G1l1=G2l2,m1gl1=m2gl2,m2=m1 = =4g;
当小壶盖水平时,可求出配重的最大质量,杠杆示意图如图3:
OE= ×OB= ×1cm=0.71cm,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G1l1′=G2l2′,m1gl1′=m2gl2′,
m2′=m1 = ≈7.89g。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杠杆及其五要素;杠杆的平衡条件
【解析】【分析】(1)外壳是金属,应该与火线、零线绝缘,根据已知条件分析。
(2)重力G方向竖直向下,根据力臂的定义做出重力的力臂;
(3)根据杠杠的平衡条件,当配重柄水平时,配重的质量最小;当水壶盖水平时,配重的质量最大,利用数学知识结合杠杆的平衡条件求解。
【解答】(1)铜是导体,由题意,铜环①、铜环②之间是绝缘的,说明之间有底盘的绝缘体;②、③之间常温下有十几欧姆的电阻,为加热电阻,故与水壶金属外壳相连的装置只能是铜环①,否则与②或③相连则有触电的危险。
(2)水壶盖的重力G方向竖直向下,根据力臂的定义做出重力的力臂,如下图1所示:
(3)当配重柄水平时,可求出配重的最小质量,杠杆示意图如图2: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即,;
当壶盖水平时,可求出配重的最大质量,杠杆示意图如图3: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故答案为:(1)铜环①;(2)如图1所示;(3)配重B的质量取值范围4g---7.89g
1 / 1浙江省台州市2018年中考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
1.(2018·台州)《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平均每天食盐摄入量应在6克以下。据调查,我国成人平均每天食盐摄入量为10.5克。
(1)高盐饮食容易引发______。
A.传染病 B.遗传病 C.心血管疾病
(2)人体摄入食盐后,主要在 被吸收进入血被循环。
(3)某品牌低钠盐含氯化钠70%,氯化钾30%。若某人每天摄人食盐6克,现以该低钠盐代替食盐,则每天可减少多少克钠元素的摄入 (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C
(2)小肠
(3)6克低钠盐比6g食盐减少的氯化钠的质量:6克×30%=1.8g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39.3%
每天可减少钠元素的摄入量:1.8g×39.3%≈0.7g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健康的含义与提高健康水平;传染病及其传播;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从高盐的影响分析。
(2)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3)结合钠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1)高盐会使血液中Na+浓度过高,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遗传病是先天的,通过遗传传递给下一代的。
(2)食盐属于无机盐,主要在小肠处被吸收进入血被循环。
(3)先求出6克低钠盐比6g食盐减少的氯化钠的质量=6克×30%=1.8g,在求出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 23g/58.5g ×100%≈39.3%,最后结合起来求出每天可减少钠元素的摄入量:1.8g×39.3%≈0.7g。
故答案为:(1)C;(2)小肠;(3)0.7g
2.(2018·台州) 1986年,陈日胜在海滩盐碱地发现一株1.6米高的海水稻。他取下这株海水稻的522粒 种子,在海边经过多年的育种、选种和试种,培育出了海水稻的优良品系。
(1)普通水稻在盐碱地很难存活的原因是:外界溶液浓度 根毛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优良稻种的培育是利用生物在生殖过程中存在的 现象,通过逐代的选择获得。
【答案】(1)大于
(2)遗传和变异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分析】(1)细胞的吸水或失水取决于细胞液浓度和外界溶液浓度的大小。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就吸水;当细胞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
(2)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具有音遍性。
【解答】(1)盐碱地的浓度大于水稻细胞液的浓度,因此水稻细胞失水,水稻体内的水流盐碱地里,使普通水稻在盐碱地很难存活。
(2)遗传可以使子代能保的性状,利于保持生物的稳定性;变异能使生物个体产生新的性状。因此优良稻种的培育是利用生物在生殖过程中存在的遗传和变异现象,通过逐代的选择获得。
故答案为:(1)大于;(2)遗传和变异
3.(2018·台州)夏季是溺水多发季节,在野外游泳有很多不安全因素。如清澈的溪流看上去较浅,实际上却较深;岸边潮湿,容易长有青苔,人在上面行走更容易摔倒;水面下可能会有暗流或漩涡,人在其附近容易被卷入。万一溺水,人在水下长时间缺氧会导致呼吸和心跳停止。请你解释上述内容所涉及的科学道理。
【答案】⑴河底反射的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河底”比河底的实际位置浅一些;
⑵岸边潮湿长有青苔,使接触面更光滑,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人更容易摔倒;
⑶相对于漩涡边沿,旋涡中心水的流速大、压强小,外侧流速小压强大,形成一个向旋涡中心的压力差,从而人被压入漩涡中。
⑷人在水下长时间缺氧会导致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呼吸作用,不能给人提供能,所以会导致呼吸和心跳停止。
【知识点】动物的呼吸作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1)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压力:变滑动为滚动;使接触面脱离接触等。
(3)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4)缺氧导致细胞不能进行正常呼吸。
4.(2018·台州)5月15日,在“月宫一号”内进行的“月宫365”实验取得圆满成功。在“月宫一号”内,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可以循环再生。
(1)图甲表示“月宫一号”内各生物间的物质流动。图中有 条食物链。
(2)某同学认为“月宫一号”作为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可以引入以黄粉虫为食的生物。请你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角度评价此观点。 。
(3)“月宫一号”里的植物能为人提供氧气、水和食物。光照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之一。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围乙装置研究不同色光对金龟藻光合作用的影响,并对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如图丙)。据图分析“月宫一号”内给植物照射的最佳两种色光为 。
【答案】(1)2
(2)观点错误。引入的生物会消耗能量,流入人体的能量减少
(3)蓝光和红光
【知识点】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解析】【分析】(1)食物链是生物因食物而形成的联系,它的起点是生产者。
(2)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流动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递减的。
(3)内给植物照射的最佳色光应该是最能够被植物所吸收的。
【解答】(1)有2条食物链:植物人;植物黄粉蝶人。
(2)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递减的,如果引入以黄粉虫为食的生物,就会使流入人体的能量减少,所以观点错误。
(3)液柱上升越高说明金鱼藻产生的氧气越多,也即说明光合作用越强。由丙图可知,蓝光和红光照射情况下,液柱上升较高,说明此时光合作用较强,所以给植物照射的最佳两种色光为蓝光和红光。
故答案为:(1)2;(2)观点错误。引入的生物会消耗能量,流入人体的能量减少;(3)蓝光和红光
5.(2018·台州)在3D打印笔中装入塑料条,接通电源,等待一段时间后即可挤出热融的塑料,塑料在空气中迅速冷却变成特定的形态(如图甲)。其内部电路如图乙,R1、R2是相同的PTC发热电阻。单个PTC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丙。
(1)打印笔工作时,PTC电阻发热,塑料受热会逐渐变软变稀。可见,塑料 (选填“是”或“不是”)晶体。
(2)打印笔工作有快、慢两档。快档打印时,图中开关S1应处于 状态,若此时温度为250℃,打印笔的电功率是多少?
(3)打印笔正常工作时的温度能自动稳定在250℃左右,结合图丙信息,说明理由.
【答案】(1)不是
(2)闭合
(3)当温度超过250℃时,电阻增大,功率减小,产热减慢,温度下降;当温度低于250℃时,电阻减小,功率增大,产热加快,温度上升。
【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这个温度叫做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2)根据,结合并联电路电阻的规律分析:由图丙读出温度为250℃时的电阻,根据公式求得打印笔的电功率。
(3)PTC有一个根据需要设定的温度,低于这个温度时,其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高于这个温度时,电阻则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解答】(1)打印笔工作时,PTC电阻发热,塑料受热会逐渐变软变稀,直至完全变成液态。在此程中,它的温度不断升高,没有一定的熔点,所以塑料不是晶体。
(2)由电路图可知,当开S1断开时,电路只有R1工作,电阻较大,根据可知,此时电路消耗的率较小,为慢档;
当开S1闭合时,两电阻并联,总电阻最小,根据可知,此时总功率较大,为快档;
由图丙可知,温度为250℃时,一个电阻为1210,因为R1、R2是相同的PTC发热电阻,打印笔工作有快、慢两档。
所以打印笔的电功率
(3)由图可知,当温度超过250℃时,电阻增大,功率减小,产热减慢,温度下降;当温度低于250℃时,电阻减小,功率增大,产热加快,温度上升。
故答案为:(1)不是;(2)闭合;80W;(3)当温度超过250℃时,电阻增大,功率减小,产热减慢,温度下降;当温度低于250℃时,电阻减小,功率增大,产热加快,温度上升。
6.(2018·台州)某同学用如图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称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钠装入气球,将气球套在锥形瓶上。将药品全部倒入装有足量稀盐酸的锥形瓶中,气球迅速胀大。称量反应前后装置的总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碳酸钠质量/克 0.53 1.06 2.12
反应前装置总质量/克 66.33 66.86 67.92
反应后装置总质量/克 66.19 66.62 67.42
(1)计算第1次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
(2)分析数据发现每次反应前后装置的总质量均不相等,请以第1次反应为例,通过计算说明该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空气密度取1.3克/升,二氧化碳密度取2.0克/升,结果精确到0.01)
【答案】(1)将0.53g碳酸钠加入足量稀盐酸中,则碳酸钠完全反应,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x。
Na2CO3+2HCl=2NaCl+H2O+ CO2↑
106 44
0.53 x
解得x=0.22g
(2)第1次反应后,装置总质量减少的质量是:66.33克-66.19克=0.14克。
因为装置减少的重力=气球受到的浮力,F浮=ρ空×g×V排,
所以装置减少的质量为: =ρ空×V排=ρ空× =1.3克/升× =0.143克≈0.14克,所以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稀盐酸是足量的可知,加入的碳酸钠全部参加反应,再利用化学方程式解答。
(2)要考虑气球体积膨胀,使得受到的浮力增加,从而使锥形瓶对装置的压力减小。
【解答】(1)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将0.53g碳酸钠加入足量稀盐酸中,则碳酸钠完全反应,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X。
106 44
0.53g X
解得X=0.22g
(2)第1次反应后,装置总质量减少的质量=66.33克-66.19克=0.14克
因为装置减少的重力=气球受到的浮力,根据F浮=ρ空×g×V排,
所以装置减少的质量为: =ρ空×V排=ρ空× =1.3克/升× =0.143克≈0.14克,所以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故答案为:(1)0.22g;(2)遵循
7.(2018·台州)图甲是一种壶口处配有自动开合小壶盖的电水壶。
(1)如图乙,电水壶底部的导线连接装置有铜环①、铜环②和铜柱③。经测试发现:①、②之间是绝缘的,②、③之间常温下有十几欧姆的电阻。则与水壶金属外壳相连的装置是 。
(2)图丙是自动开合小壶盖简化侧视图。OA是小壶盖,C是其重力作用点。B是小壶盖的配重。OB是配重柄。AOB能绕固定点O自由转动。请在答题纸图丙中作出小壶盖的重力G及其力臂L。
(3)已知:小壶盖质量为4克,OA=3厘米,OC=1.4厘米,OB=1厘米,∠AOB=135°.要求倒水时,壶身最多倾斜45°,小壶盖便自动打开;壶身竖直时,小壶盖在水平位置自动闭合。求配重B的质量取值范围。(配重柄质量和O点的摩擦均忽略不计, 取1.4)
【答案】(1)铜环
(2)
(3)当配重柄水平时,可求出配重的最小质量,杠杆示意图如图2:
OD= ×OC= ×1.4cm=1cm,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G1l1=G2l2,m1gl1=m2gl2,m2=m1 = =4g;
当小壶盖水平时,可求出配重的最大质量,杠杆示意图如图3:
OE= ×OB= ×1cm=0.71cm,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G1l1′=G2l2′,m1gl1′=m2gl2′,
m2′=m1 = ≈7.89g。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杠杆及其五要素;杠杆的平衡条件
【解析】【分析】(1)外壳是金属,应该与火线、零线绝缘,根据已知条件分析。
(2)重力G方向竖直向下,根据力臂的定义做出重力的力臂;
(3)根据杠杠的平衡条件,当配重柄水平时,配重的质量最小;当水壶盖水平时,配重的质量最大,利用数学知识结合杠杆的平衡条件求解。
【解答】(1)铜是导体,由题意,铜环①、铜环②之间是绝缘的,说明之间有底盘的绝缘体;②、③之间常温下有十几欧姆的电阻,为加热电阻,故与水壶金属外壳相连的装置只能是铜环①,否则与②或③相连则有触电的危险。
(2)水壶盖的重力G方向竖直向下,根据力臂的定义做出重力的力臂,如下图1所示:
(3)当配重柄水平时,可求出配重的最小质量,杠杆示意图如图2: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即,;
当壶盖水平时,可求出配重的最大质量,杠杆示意图如图3: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故答案为:(1)铜环①;(2)如图1所示;(3)配重B的质量取值范围4g---7.89g
二、填空题
三、实验探究题
四、解答题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