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17高三上·新疆开学考)根据所给的信息和标志,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神农本草经》记载,麻黄能“止咳逆上气” 碳酸氢钠药片
古代中国人已用麻黄治疗咳嗽 该药是抗酸药,服用时喝些醋能提高药效 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 贴有该标志的物品是可回收物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
【解析】【解答】麻黄能“止咳逆上气”,则麻黄具有治疗咳嗽的作用,可以制作咳嗽药,A项不符合题意;
B.醋中含有乙酸,能和碳酸氢钠反应,从而降低疗效,B项符合题意;
C.该标志为放射性物质标志,对环境及人有危害,所以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C项不符合题意;
D.该标志为循环回收标志,所以贴有该标志的物品是可回收物,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B中利用醋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原理,醋酸和碳酸氢钠发生反应。
2.(2017高三上·新疆开学考)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分类 纯净物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碱石灰 烧碱 氧化铝 二氧化碳
B NH3 H2O 小苏打 氧化镁 二氧化氮
C 五水硫酸铜 纯碱 氧化钠 三氧化硫
D H2O2 苏打 过氧化钠 二氧化硫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碱石灰的成分为NaOH和CaO的混合物,不属于纯净物,A项不符合题意;
B.NO2与NaOH反应生成硝酸钠和亚硝酸钠两种盐,不属于酸性氧化物,B项不符合题意;
C.蓝矾属于纯净物,纯碱的化学式为Na2CO3,属于盐,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SO3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C项符合题意;
D.过氧化钠属于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B中二氧化氮是一种特殊的氧化物,不属于一般分类。
3.(2018高一下·厦门开学考)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实验 操作
A 配制稀硫酸 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入蒸馏水
B 排水法收集KMnO4分解产生的O2 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C 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备纯净Cl2 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后通过饱和食盐水
D CCl4萃取碘水中的I2 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分液和萃取;洗气;气体的收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解析】【解答】A.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溅出液体产生安全事故,故A不符合题意;
B.排水法收集KMnO4分解产生的O2,应该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否则易产生倒流现象而炸裂试管,故B不符合题意;
C.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纯净的氯气时,应该先通过饱和食盐水后通过浓硫酸,如果先通入浓硫酸后通入饱和食盐水,氯气中会产生部分水蒸气,所以得不到干燥、纯净的氯气,故C不符合题意;
D.萃取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倒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四氯化碳和水不互溶且密度大于水,所以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时,有机层在下方、水层在上方,所以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浓硫酸与水混合放出大量的热,需避免发生迸溅;
B.防止试管炸裂;
C.制取纯净的氯气需先除杂后干燥;
D.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4.(2016高三上·滕州期中)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A
B.1 mol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A
C.1 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A
D.标准状况下,2.24 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A
【答案】A
【知识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解答】解:A、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均为CH2,故14g混合物中含有的CH2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含2NA个H原子,故A正确;
B、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故生成的氨气分子个数小于2NA个,故B错误;
C、铁和过量的硝酸反应后变为+3价,故1mol铁转移3NA个电子,故C错误;
D、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器i物质的量和含有的共价键个数,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A、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均为CH2;
B、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C、铁和过量的硝酸反应后变为+3价;
D、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态.
5.(2017高三上·新疆开学考)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将铜丝插入稀硝酸中:Cu+4H++2NO3-=Cu2++2NO2↑+H2O
B.向Fe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Fe3++Fe=2Fe2+
C.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D.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2SiO3+2H+ =H2SiO3↓+2Na+
【答案】C
【知识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解析】【解答】A.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不生成NO2,A项不符合题意;
B.不符合电荷守恒,应该为2Fe3++Fe=3Fe2+,B项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铝溶于强碱,NH3·H2O是弱碱,所以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C项符合题意;
D.硅酸钠是易溶于水的盐,则离子方程式为SiO3+2H+=H2SiO3↓,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中注意浓硝酸的还原产物是二氧化氮,稀硝酸的还原产物是一氧化氮。B中化学方程式要遵从原子、电荷、电子守恒。
6.(2017高三上·新疆开学考)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Cl-、Na+、MnO4-、SO42-
B.能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Na+、NH4+、K+、CO32-
C.加入过量NaOH溶液后可得到澄清的溶液:K+、Ba2+、HCO3-、Cl-
D.常温下pH=12的溶液: K+、Ba2+、Cl-、NO3-
【答案】D
【知识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解析】【解答】A.MnO4-在溶液中呈紫色,在无色溶液中不存在,A项不符合题意;
B.能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呈碱性,NH4+与OH-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项不符合题意;
C.加入过量NaOH溶液后,HCO3-+OH-+Ba2+=BaCO3↓+H2O,得到的是浑浊的溶液,C项不符合题意;
D.常温下pH=12的溶液是碱性溶液, K+、Ba2+、Cl-、NO3-各离子互不反应,能大量共存,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离子反应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配合离子、弱电解质、发生双水解及氧化还原反应的都不能共存。
7.(2017高三上·新疆开学考)NaNO2是一种食品添加剂,能致癌。酸性KMnO4溶液与NaN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MnO4- + NO2- + →Mn2+ + NO3- + H2O (未配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NO2-被还原
B.生成1molNaNO3需消耗0.4molKMnO4
C.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减小
D. 中的粒子是OH-
【答案】B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解析】【解答】A.依据化学反应,结合化合价的变化分析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做还原剂,A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2mol高锰酸根离子反应生成5molNO3-,所以生成1molNaNO3时消耗0.4molKMnO4,B项符合题意;
C.反应过程中消耗氢离子,溶液PH增大,C项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是酸性高锰酸钾与NaNO2的反应,所以 中的粒子是H+,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目酸性溶液进行缺项配平,利用化合价的升降守恒进行配平,然后根据配平的方程式进行分析。
8.(2015高二上·陆良期末)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
A.羟基的电子式:
B.CH4分子的球棍模型:
C.乙烯的实验式:CH2
D.苯乙醛结构简式:
【答案】C
【知识点】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
【解析】【解答】解:A、氢氧根离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相连,电子式为 ,羟基电子式为 ,故A错误;
B、该模型是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不是球棍模型,故B错误;
C、乙烯的实验式为CH2,故C正确;
D、苯乙醛的结构简式为 ,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根据阴离子电子式的书写方法来判断;
B、根据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知识来回答;
C、实验式即为最简式;
D、醛基的结构简式为﹣CHO.
9.(2018高二下·周口月考)下列名称的有机物实际上不可能存在的是( )
A.2,2—二甲基丁烷 B.2—甲基—4—乙基—1—己烯
C.3—甲基—2—戊烯 D.3,3—二甲基—2—戊烯
【答案】D
【知识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解析】【解答】根据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法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CH3)3CCH2CH3,则A不符合题意;
B的结构简式为CH2=C(CH3)CH2CH(CH2CH3)2,符合官能团位置最小原则,故B不符合题意;
C的结构简式为CH3CH=C(CH3)CH2CH3,符合官能团位置最小原则,则C不符合题意;
D.按照D的名称,其结构简式为CH3CH=C(CH3)2CH2CH3,其中3号碳原子超过了8电子结构,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烷烃和烯烃的系统命名法进行分析命名是否正确即可。
10.(2017高三上·新疆开学考)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 ℃,反应装置如下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C.不能用水浴加热
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 丁醇的转化率
【答案】A
【知识点】乙酸乙酯的制取
【解析】【解答】A.提纯乙酸丁酯需使用碳酸钠溶液,吸收未反应的乙酸,溶解丁醇,降低乙酸丁酯的溶解度,如果用氢氧化钠,会使乙酸丁酯水解,A项符合题意;
B.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原料乙酸和丁醇易挥发,为了避免反应物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要在发生装置设计冷凝回流装置,使该物质通过冷凝后由气态恢复为液态,从而回流并收集,实验室可通过在发生装置安装长玻璃管或冷凝回流管等实现,B项不符合题意;
C.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反应需要反应温度为115~125℃,而水浴加热适合温度低于100℃的反应,C项不符合题意;
D.制备乙酸丁酯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加入乙酸,平衡正向移动,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程度最大,因为酯水解生成的酸会和碱反生反应。使水解平衡向右移动。
11.(2017高三上·新疆开学考)能够鉴定氯乙烷中氯元素的存在的操作是( )
A.在氯乙烷中直接加入AgNO3溶液
B.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加入AgNO3溶液
C.加入NaOH溶液,加热后加入稀硝酸酸化,然后加入AgNO3溶液
D.加入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后加入AgNO3溶液
【答案】C
【知识点】卤代烃简介
【解析】【解答】A.检验氯乙烷中含有氯元素,不能直接向氯乙烷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来检验,是因为氯乙烷中不含有氯离子,A项不符合题意;
B.氯乙烷是共价化合物且不溶于水,加蒸馏水不会电离出氯离子,无法检验,B项不符合题意;
C.检验氯乙烷中含有氯元素一定要将之转化为氯离子,可以采用卤代烃的水解方法或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卤离子,即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NaCl,用HNO3酸化溶液至溶液呈酸性选,最后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证明含氯元素,C项符合题意;
D.同理,检验氯乙烷中含有氯元素一定要将之转化为氯离子,可以采用卤代烃的水解方法或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卤离子,即加入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NaCl,用HNO3酸化溶液至溶液呈酸性选,最后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证明含氯元素选,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卤代烃里还有卤素原子但不含卤素离子,所以必须通过卤代烃的两个反应消去和取代反应进行鉴定卤素。
12.(2017高三上·新疆开学考)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奖。青蒿素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15H22O4
B.碱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C.可用蒸馏水提取植物中的青蒿素
D.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答案】B
【知识点】乙酸乙酯的制取
【解析】【解答】A.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5H22O5,A项不符合题意;
B.该有机物分子含有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B项符合题意;
C.该化合物含有酯基,可看作酯类,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物,不能用蒸馏水提取植物中的青蒿素,C项不符合题意;
D.分子中含有过氧键,具有氧化性,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有机物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官能团,所以可以根据该有机物的所含官能团来进行判断。
13.(2017高三上·新疆开学考)下列实验可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①将CH3—CHOH-CH3与NaOH醇溶液共热制备CH3─CH=CH2
②乙酰水杨酸 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制备
③向CH3CH2Br中滴入AgNO3溶液以检验溴元素
④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吸收SO2气体
A.①④ B.④③
C.只有④ D.全都不能
【答案】D
【知识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①醇类物质在NaOH的醇溶液共热的条件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条件应为浓硫酸并加热,①错误;②乙酰水扬酸 与适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是 ,②错误;③向CH3CH2Br中先加入氢氧化钠,再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以检验溴元素,③错误;④溴单质和二氧化硫的反应必须在水溶液中进行,在四氯化碳中不会发生反应,④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官能团的性质进行判断,所以注意有机物中官能团的判断。
14.(2017高三上·新疆开学考)丙烯酸(CH2=CH-COOH)可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有( )
①加成 ②氧化 ③酯化 ④加聚 ⑤取代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②③④
C.只有①③④ D.全部
【答案】D
【知识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该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反应、氧化反应,则①②④正确;含有羧基,可发生中和反应、酯化反应,则③⑤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双键和羧基的性质进行判断。
15.(2017高三上·新疆开学考)乙二酸(HOOC - COOH)与丁醇(C4H10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二酯有( )
A.4种 B.6种 C.8种 D.10种
【答案】D
【知识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解析】【解答】分子式为C4H10O的醇可以看作丁烷被-OH取代,正丁烷CH3CH2CH2CH3被羟基取代有2种醇,异丁烷CH3CH(CH3)CH3被羟基取代时有2种醇,醇共有4种,当同种醇与乙二酸形成二酯,有4种,不同的2种醇与乙二酸形成二酯,有6种,一共10种,
故答案为:D。
【分析】酯的同分异构体判断方法,先分类,根据关系比进行分析。
16.(2017高三上·新疆开学考)1 mol某烃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要消耗氧气246.4 L(标准状况下)。它在光照的条件下与氯气反应能生成四种不同的一氯取代物。该烃的结构简式是( )。
A. B.CH3CH2CH2CH2CH3
C. D.
【答案】A
【知识点】卤代烃简介
【解析】【解答】根据等效氢的原理,AC的一氯代物有四种,BD的一氯代物只有三种,先排除BD选项,A的分子式为:C7H16,C的分子式为:C5H12,1 mol某烃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根据烃CxHy的耗氧量=x+ 计算 C7H16耗氧量=7+ =11mol,A符合题意,C5H12耗氧量=5+ =8mol,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烃燃烧通式或者进行方程式配平,依次用CHO进行配平。然后计算出化学式,然后根据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进行判断。
二、填空题
17.(2017高三上·新疆开学考) 请按要求填空
(1)甲基的电子式 电石气的结构式
(2)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系统命名:CH3CH(C2H5)CH(CH3)2
(3)写出下列各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①2,3﹣二甲基﹣4﹣乙基己烷 .
②支链只有一个乙基且式量最小的烷烃 .
(4)充分燃烧2.8g某有机物A,生成8.8g CO2和3.6g H2O,这种有机物蒸气的相对密度是相同条件下N2的2倍.
①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
②该有机物链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 、 .
【答案】(1);H﹣C≡C﹣H
(2)2,3-二甲基戊烷
(3)CH3CH(CH3)CH(CH3)CH(C2H5)CH2CH3;CH3CH2CH(C2H5)CH2 CH3
(4)C4H8;CH2=CHCH2CH3;CH3CH=CH2CH3;
【知识点】饱和烃与不饱和烃
【解析】【解答】(1)甲基中碳原子最外层为7个电子,则甲基的电子式为 ,电石气的主要成分是乙炔,乙炔的结构简式为H-C≡C-H。
(2)根据有机物的命名原则,选取最长的碳链为主链,则该有机物的名称为2,3-二甲基戊烷。
(3)结构简式是在结构式的基础上,省略了碳碳单键和碳氢单键的式子,不能省略官能团,则①2,3﹣二甲基﹣4﹣乙基己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CH3)CH(C2H5)CH2CH3;②乙基不能位于1、2号碳上,所以支链只有一个乙基且式量最小的烷烃是3-甲基戊烷,结构简式为CH3CH2CH(C2H5)CH2 CH3。
(4)①有机物的式量为M=M(N2)×2=28g/mol×2=56g/mol,有机物质的量为2.8g÷56g/mol=0.05mol, 同时,n(C) = n(CO2) = 8.8g ÷ 44g/mol = 0.2mol,n(H) = 2n(H2O) = 2 × (3.6g ÷ 18g/mol = 0.4mol ,n(O) = 2.8g - (12g/mol × 0.2mol + 1g/mol × 0.4mol) = 2.8g—2.8g=0,说明该有机不含氧,是一种烃。1mol该有机物的碳氢比为:n(A):n(C):n(H)=0.05:0.2:0.4=1:4:8,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4H8。②该有机物链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2CH3,CH3CH=CH2CH3, 。
故正确答案为:(1);H﹣C≡C﹣H(2)2,3-二甲基戊烷(3)CH3CH(CH3)CH(CH3)CH(C2H5)CH2CH3;CH3CH2CH(C2H5)CH2 CH3(4)C4H8;CH2=CHCH2CH3;CH3CH=CH2CH3;;
【分析】烃化学式的依据化学方程式或者关系式来推断。而同分异构体可以利用烷烃的减链法进行判断。
三、推断题
18.(2017高三上·新疆开学考)某无色溶液只含下列8种离子中的某几种:Na+、H+、Mg2+、Ag+、Cl-、OH-、HCO3-、NO3-。已知该溶液可与Al2O3反应,则:
①该溶液与Al2O3反应后有Al3+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会含有大量的 。
②该溶液与Al2O3反应后有AlO2-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大量的 。
③写出该溶液与Al2O3反应生成AlO2-的离子方程式 。
【答案】H+;OH-、HCO3-;OH-、Na+;Cl-、NO3-;Al2O3+2OH-=2AlO2-+H2O
【知识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解析】【解答】①若反应后生成Al3+,这说明该溶液一定显酸性,所以一定存在的离子有H+,HCO3-和OH-均与H+反应,则它们一定不存在。②若反应后生成AlO2-离子,这说明该溶液一定显碱性,所以一定存在的离子有OH-,而HCO3-、 Mg2+、H+、Ag+一定不存在,因为溶液中不可能只有阴离子没有有阳离子,所以钠离子一定存在。Cl-、NO3-则不能确定,所以一定存在的离子有Na+、OH-,可能含有大量的Cl-、NO3-;③该溶液与Al2O3反应生成AlO2-的离子方程式是Al2O3+2OH-=2AlO2-+H2O。
故正确答案为:H+;OH-、HCO3-;OH-、Na+;Cl-、NO3-;Al2O3+2OH-=2AlO2-+H2O
【分析】此题是离子反应的应用,离子之间如果能发生反应说明不能共存。
19.(2017高三上·新疆开学考)有三种金属单质A,B,C,其中A的焰色反应为黄色,B,C是常见金属。三种金属单质A,B,C能与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之间发生如下转化关系(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H ; G ;乙 。
(2)检验溶液G中金属阳离子常用的试剂是: ,现象: 。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反应① ;
反应② 。
【答案】(1)Na;Fe(OH)3;FeCl3;Cl2
(2)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3)Fe+2H+=Fe2++H2↑;2Al+2H20+2OH-=2AlO2-+3H2↑
【知识点】无机物的推断
【解析】【解答】(1)A的焰色反应为黄色,所以A一定是金属钠,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甲是氢气,D的溶液是氢氧化钠,黄绿色气体乙是氯气,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HCl,气体丙是氯化氢,所以E是盐酸,红褐色的沉淀H一定是氢氧化铁,所以金属C是铁,F是氯化亚铁,G为氯化铁,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气的金属只有铝,所以B是铝。则A为Na;H为Fe(OH)3 ; G为FeCl3 ;乙为Cl2。
(2)检验溶液中Fe3+离子的常用的试剂是KSCN溶液,现象是溶液显红色。
(3)①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②氢氧化钠能和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Al+2H20+2OH-=2AlO2-+3H2↑。
故正确答案为:(1)Na;Fe(OH)3;FeCl3;Cl2(2)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3)Fe+2H+=Fe2++H2↑;2Al+2H20+2OH-=2AlO2-+3H2↑
【分析】无机推断题根据框图中的颜色特点及反应特点进行推测物质。
20.(2017高三上·新疆开学考)肉桂酸甲酯G是一种用于调制具有草莓、葡萄、樱桃、香子兰等香味的食用香精,它的分子式为C10H10O2,用芳香烃A为原料合成肉桂酸甲酯G的路线如下:
已知:
(1)B的官能团的名称 。
(2)D→F的反应类型是 。
(3)肉桂酸甲酯的结构简式为 。
(4)写出A的结构简式 。
(5)C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D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 。
(7)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
②遇FeCl3溶液显紫色
③在NaOH溶液中反应最多能消耗3mol NaOH。
【答案】(1)羟基
(2)消去
(3)
(4)
(5)
(6)
(7)
【知识点】有机物的推断
【解析】【解答】采用逆推法,因为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 ,则G为 ,可知F为 ;F又是D的消去产物,D为 ,根据信息可知C为苯乙醛,B为苯乙醇,A是苯乙烯。
(1)根据上述分析,B为苯乙醇,则B的官能团的名称羟基。
(2)根据上述分析,D→F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
(3)根据上述分析,肉桂酸甲酯的结构简式为 。
(4)A为苯乙烯,结构简式为 。
(5)根据上述分析,C为苯乙醛,含有醛基,C能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单质银,化学方程式为:
。
(6)D为 ,D能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7)D为 ,D的同分异构体,①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说明两个取代基位于苯环对位;②遇FeCl3溶液显紫色,说明含有酚羟基;③在NaOH溶液中反应最多能消耗3mol NaOH,则符合条件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
故正确答案为:(1)羟基(2)消去(3)(4)(5)(6)(7)
【分析】有机物的推断根据反应特点,反应中的官能团进行判读推导。
四、实验题
21.(2017高三上·新疆开学考)正丁醚常用作有机反应的溶剂。实验室制备正丁醚的反应和主要实验装置如下:2CH3CH2CH2CH2OH (CH3CH2CH2CH2)2O+H2O,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①将6mL浓硫酸和37 g正丁醇,按一定顺序添加到A中,并加几粒沸石。
②加热A中反应液,迅速升温至135℃,维持反应一段时间。
③分离提纯:待A中液体冷却后将其缓慢倒入盛有70 mL水的温度分液漏斗中,振摇后静置,分液得粗产物。
④粗产物依次用40 mL水、20 mL NaOH溶液和40 mL水洗涤,分液后加入约3g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
⑤将上述处理过的粗产物进行蒸馏,收集馏分,得纯净正丁醚11g。请回答:
(1)步骤①中浓硫酸和正丁醇的添加顺序为:应先加 。
(2)加热A前,需先从 (填“a”或“b”)口向B中通入水。
(3)步骤③的目的是初步洗去 ,振摇后静置,粗产物应 (填“上”或“下”)口倒出。
(4)步骤⑤中,加热蒸馏时应收集_________(填选项字母)左右的馏分。
A.100℃ B.117℃
C.135℃ D.142℃
(5)反应过程中会观察到分水器中收集到液体物质,且分为上下两层,随着反应的进行,分水器中液体逐渐增多至充满时,上层液体会从左侧支管自动流回A。分水器中上层液体的主要成分为 ,下层液体的主要成分为 。
(6)本实验中,正丁醚的产率为 (精确到1%)。
【答案】(1)先加入正丁醇,再加入浓硫酸
(2)b
(3)浓硫酸;上
(4)D
(5)正丁醇;水
(6)34%
【知识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步骤①中浓硫酸和正丁醇的添加顺序为先向其中加入密度小的正丁醇,然后再加入密度大的浓硫酸,类似浓硫酸的稀释。
(2)水冷凝器的冷却水加入方式是下口进入冷水,热水从上口流出,选项为b。
(3)在反应混合物中,浓硫酸能溶解于水中,正丁醚不溶,正丁醇微溶于水。所以骤③的目的是初步洗去浓硫酸。由于正丁醚、正丁醇密度都比水小,所以粗产物应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分离出来。
(4)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制取正丁醚,而正丁醚的沸点为142℃.所以步骤⑤中,加热蒸馏时应收集142℃时的馏分,选项为D。
(5)液体混合物加热会蒸出,经过冷凝器降温会转化为液体,由于正丁醇的密度比水小,又微溶于水,所以在上层,水在下层。因此分水器中上层液体的主要成分为正丁醇;下层液体的主要成分为水。
(6)n(正丁醇)=37g÷74g/mol=0.5mol ,根据方程式中正丁醇与正丁醚的相互关系可知:正丁醚的理论产物质的量为n(正丁醚)= 0.25mol,m(正丁醚)= 0.25mol×130g/mol=32.5g。实际产的正丁醚的质量为:m(正丁醚)=11g,所以本实验中,正丁醚的产率为(11g÷32.5g)×100%=34%。
故正确答案为:(1)先加入正丁醇,再加入浓硫酸(2)b(3)浓硫酸;上(4)D(5)正丁醇;水(6)34%
【分析】有机实验中副反应多,所以实验过程中一定注意目标产物。根据目标产物和反应物的特点进行分离。产率的算法是实际产出的除以理论产出的。
1 / 1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17高三上·新疆开学考)根据所给的信息和标志,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神农本草经》记载,麻黄能“止咳逆上气” 碳酸氢钠药片
古代中国人已用麻黄治疗咳嗽 该药是抗酸药,服用时喝些醋能提高药效 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 贴有该标志的物品是可回收物
A.A B.B C.C D.D
2.(2017高三上·新疆开学考)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分类 纯净物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碱石灰 烧碱 氧化铝 二氧化碳
B NH3 H2O 小苏打 氧化镁 二氧化氮
C 五水硫酸铜 纯碱 氧化钠 三氧化硫
D H2O2 苏打 过氧化钠 二氧化硫
A.A B.B C.C D.D
3.(2018高一下·厦门开学考)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实验 操作
A 配制稀硫酸 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入蒸馏水
B 排水法收集KMnO4分解产生的O2 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C 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备纯净Cl2 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后通过饱和食盐水
D CCl4萃取碘水中的I2 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
A.A B.B C.C D.D
4.(2016高三上·滕州期中)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A
B.1 mol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A
C.1 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A
D.标准状况下,2.24 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A
5.(2017高三上·新疆开学考)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将铜丝插入稀硝酸中:Cu+4H++2NO3-=Cu2++2NO2↑+H2O
B.向Fe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Fe3++Fe=2Fe2+
C.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D.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2SiO3+2H+ =H2SiO3↓+2Na+
6.(2017高三上·新疆开学考)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Cl-、Na+、MnO4-、SO42-
B.能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Na+、NH4+、K+、CO32-
C.加入过量NaOH溶液后可得到澄清的溶液:K+、Ba2+、HCO3-、Cl-
D.常温下pH=12的溶液: K+、Ba2+、Cl-、NO3-
7.(2017高三上·新疆开学考)NaNO2是一种食品添加剂,能致癌。酸性KMnO4溶液与NaN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MnO4- + NO2- + →Mn2+ + NO3- + H2O (未配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NO2-被还原
B.生成1molNaNO3需消耗0.4molKMnO4
C.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减小
D. 中的粒子是OH-
8.(2015高二上·陆良期末)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
A.羟基的电子式:
B.CH4分子的球棍模型:
C.乙烯的实验式:CH2
D.苯乙醛结构简式:
9.(2018高二下·周口月考)下列名称的有机物实际上不可能存在的是( )
A.2,2—二甲基丁烷 B.2—甲基—4—乙基—1—己烯
C.3—甲基—2—戊烯 D.3,3—二甲基—2—戊烯
10.(2017高三上·新疆开学考)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 ℃,反应装置如下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C.不能用水浴加热
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 丁醇的转化率
11.(2017高三上·新疆开学考)能够鉴定氯乙烷中氯元素的存在的操作是( )
A.在氯乙烷中直接加入AgNO3溶液
B.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加入AgNO3溶液
C.加入NaOH溶液,加热后加入稀硝酸酸化,然后加入AgNO3溶液
D.加入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后加入AgNO3溶液
12.(2017高三上·新疆开学考)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奖。青蒿素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15H22O4
B.碱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C.可用蒸馏水提取植物中的青蒿素
D.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13.(2017高三上·新疆开学考)下列实验可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①将CH3—CHOH-CH3与NaOH醇溶液共热制备CH3─CH=CH2
②乙酰水杨酸 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制备
③向CH3CH2Br中滴入AgNO3溶液以检验溴元素
④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吸收SO2气体
A.①④ B.④③
C.只有④ D.全都不能
14.(2017高三上·新疆开学考)丙烯酸(CH2=CH-COOH)可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有( )
①加成 ②氧化 ③酯化 ④加聚 ⑤取代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②③④
C.只有①③④ D.全部
15.(2017高三上·新疆开学考)乙二酸(HOOC - COOH)与丁醇(C4H10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二酯有( )
A.4种 B.6种 C.8种 D.10种
16.(2017高三上·新疆开学考)1 mol某烃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要消耗氧气246.4 L(标准状况下)。它在光照的条件下与氯气反应能生成四种不同的一氯取代物。该烃的结构简式是( )。
A. B.CH3CH2CH2CH2CH3
C. D.
二、填空题
17.(2017高三上·新疆开学考) 请按要求填空
(1)甲基的电子式 电石气的结构式
(2)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系统命名:CH3CH(C2H5)CH(CH3)2
(3)写出下列各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①2,3﹣二甲基﹣4﹣乙基己烷 .
②支链只有一个乙基且式量最小的烷烃 .
(4)充分燃烧2.8g某有机物A,生成8.8g CO2和3.6g H2O,这种有机物蒸气的相对密度是相同条件下N2的2倍.
①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
②该有机物链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 、 .
三、推断题
18.(2017高三上·新疆开学考)某无色溶液只含下列8种离子中的某几种:Na+、H+、Mg2+、Ag+、Cl-、OH-、HCO3-、NO3-。已知该溶液可与Al2O3反应,则:
①该溶液与Al2O3反应后有Al3+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会含有大量的 。
②该溶液与Al2O3反应后有AlO2-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大量的 。
③写出该溶液与Al2O3反应生成AlO2-的离子方程式 。
19.(2017高三上·新疆开学考)有三种金属单质A,B,C,其中A的焰色反应为黄色,B,C是常见金属。三种金属单质A,B,C能与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之间发生如下转化关系(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H ; G ;乙 。
(2)检验溶液G中金属阳离子常用的试剂是: ,现象: 。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反应① ;
反应② 。
20.(2017高三上·新疆开学考)肉桂酸甲酯G是一种用于调制具有草莓、葡萄、樱桃、香子兰等香味的食用香精,它的分子式为C10H10O2,用芳香烃A为原料合成肉桂酸甲酯G的路线如下:
已知:
(1)B的官能团的名称 。
(2)D→F的反应类型是 。
(3)肉桂酸甲酯的结构简式为 。
(4)写出A的结构简式 。
(5)C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D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 。
(7)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
②遇FeCl3溶液显紫色
③在NaOH溶液中反应最多能消耗3mol NaOH。
四、实验题
21.(2017高三上·新疆开学考)正丁醚常用作有机反应的溶剂。实验室制备正丁醚的反应和主要实验装置如下:2CH3CH2CH2CH2OH (CH3CH2CH2CH2)2O+H2O,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①将6mL浓硫酸和37 g正丁醇,按一定顺序添加到A中,并加几粒沸石。
②加热A中反应液,迅速升温至135℃,维持反应一段时间。
③分离提纯:待A中液体冷却后将其缓慢倒入盛有70 mL水的温度分液漏斗中,振摇后静置,分液得粗产物。
④粗产物依次用40 mL水、20 mL NaOH溶液和40 mL水洗涤,分液后加入约3g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
⑤将上述处理过的粗产物进行蒸馏,收集馏分,得纯净正丁醚11g。请回答:
(1)步骤①中浓硫酸和正丁醇的添加顺序为:应先加 。
(2)加热A前,需先从 (填“a”或“b”)口向B中通入水。
(3)步骤③的目的是初步洗去 ,振摇后静置,粗产物应 (填“上”或“下”)口倒出。
(4)步骤⑤中,加热蒸馏时应收集_________(填选项字母)左右的馏分。
A.100℃ B.117℃
C.135℃ D.142℃
(5)反应过程中会观察到分水器中收集到液体物质,且分为上下两层,随着反应的进行,分水器中液体逐渐增多至充满时,上层液体会从左侧支管自动流回A。分水器中上层液体的主要成分为 ,下层液体的主要成分为 。
(6)本实验中,正丁醚的产率为 (精确到1%)。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
【解析】【解答】麻黄能“止咳逆上气”,则麻黄具有治疗咳嗽的作用,可以制作咳嗽药,A项不符合题意;
B.醋中含有乙酸,能和碳酸氢钠反应,从而降低疗效,B项符合题意;
C.该标志为放射性物质标志,对环境及人有危害,所以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C项不符合题意;
D.该标志为循环回收标志,所以贴有该标志的物品是可回收物,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B中利用醋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原理,醋酸和碳酸氢钠发生反应。
2.【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碱石灰的成分为NaOH和CaO的混合物,不属于纯净物,A项不符合题意;
B.NO2与NaOH反应生成硝酸钠和亚硝酸钠两种盐,不属于酸性氧化物,B项不符合题意;
C.蓝矾属于纯净物,纯碱的化学式为Na2CO3,属于盐,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SO3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C项符合题意;
D.过氧化钠属于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B中二氧化氮是一种特殊的氧化物,不属于一般分类。
3.【答案】D
【知识点】分液和萃取;洗气;气体的收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解析】【解答】A.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溅出液体产生安全事故,故A不符合题意;
B.排水法收集KMnO4分解产生的O2,应该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否则易产生倒流现象而炸裂试管,故B不符合题意;
C.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纯净的氯气时,应该先通过饱和食盐水后通过浓硫酸,如果先通入浓硫酸后通入饱和食盐水,氯气中会产生部分水蒸气,所以得不到干燥、纯净的氯气,故C不符合题意;
D.萃取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倒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四氯化碳和水不互溶且密度大于水,所以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时,有机层在下方、水层在上方,所以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浓硫酸与水混合放出大量的热,需避免发生迸溅;
B.防止试管炸裂;
C.制取纯净的氯气需先除杂后干燥;
D.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4.【答案】A
【知识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解答】解:A、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均为CH2,故14g混合物中含有的CH2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含2NA个H原子,故A正确;
B、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故生成的氨气分子个数小于2NA个,故B错误;
C、铁和过量的硝酸反应后变为+3价,故1mol铁转移3NA个电子,故C错误;
D、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器i物质的量和含有的共价键个数,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A、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均为CH2;
B、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C、铁和过量的硝酸反应后变为+3价;
D、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态.
5.【答案】C
【知识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解析】【解答】A.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不生成NO2,A项不符合题意;
B.不符合电荷守恒,应该为2Fe3++Fe=3Fe2+,B项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铝溶于强碱,NH3·H2O是弱碱,所以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C项符合题意;
D.硅酸钠是易溶于水的盐,则离子方程式为SiO3+2H+=H2SiO3↓,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中注意浓硝酸的还原产物是二氧化氮,稀硝酸的还原产物是一氧化氮。B中化学方程式要遵从原子、电荷、电子守恒。
6.【答案】D
【知识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解析】【解答】A.MnO4-在溶液中呈紫色,在无色溶液中不存在,A项不符合题意;
B.能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呈碱性,NH4+与OH-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项不符合题意;
C.加入过量NaOH溶液后,HCO3-+OH-+Ba2+=BaCO3↓+H2O,得到的是浑浊的溶液,C项不符合题意;
D.常温下pH=12的溶液是碱性溶液, K+、Ba2+、Cl-、NO3-各离子互不反应,能大量共存,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离子反应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配合离子、弱电解质、发生双水解及氧化还原反应的都不能共存。
7.【答案】B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解析】【解答】A.依据化学反应,结合化合价的变化分析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做还原剂,A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2mol高锰酸根离子反应生成5molNO3-,所以生成1molNaNO3时消耗0.4molKMnO4,B项符合题意;
C.反应过程中消耗氢离子,溶液PH增大,C项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是酸性高锰酸钾与NaNO2的反应,所以 中的粒子是H+,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目酸性溶液进行缺项配平,利用化合价的升降守恒进行配平,然后根据配平的方程式进行分析。
8.【答案】C
【知识点】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
【解析】【解答】解:A、氢氧根离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相连,电子式为 ,羟基电子式为 ,故A错误;
B、该模型是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不是球棍模型,故B错误;
C、乙烯的实验式为CH2,故C正确;
D、苯乙醛的结构简式为 ,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根据阴离子电子式的书写方法来判断;
B、根据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知识来回答;
C、实验式即为最简式;
D、醛基的结构简式为﹣CHO.
9.【答案】D
【知识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解析】【解答】根据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法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CH3)3CCH2CH3,则A不符合题意;
B的结构简式为CH2=C(CH3)CH2CH(CH2CH3)2,符合官能团位置最小原则,故B不符合题意;
C的结构简式为CH3CH=C(CH3)CH2CH3,符合官能团位置最小原则,则C不符合题意;
D.按照D的名称,其结构简式为CH3CH=C(CH3)2CH2CH3,其中3号碳原子超过了8电子结构,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烷烃和烯烃的系统命名法进行分析命名是否正确即可。
10.【答案】A
【知识点】乙酸乙酯的制取
【解析】【解答】A.提纯乙酸丁酯需使用碳酸钠溶液,吸收未反应的乙酸,溶解丁醇,降低乙酸丁酯的溶解度,如果用氢氧化钠,会使乙酸丁酯水解,A项符合题意;
B.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原料乙酸和丁醇易挥发,为了避免反应物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要在发生装置设计冷凝回流装置,使该物质通过冷凝后由气态恢复为液态,从而回流并收集,实验室可通过在发生装置安装长玻璃管或冷凝回流管等实现,B项不符合题意;
C.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反应需要反应温度为115~125℃,而水浴加热适合温度低于100℃的反应,C项不符合题意;
D.制备乙酸丁酯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加入乙酸,平衡正向移动,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程度最大,因为酯水解生成的酸会和碱反生反应。使水解平衡向右移动。
11.【答案】C
【知识点】卤代烃简介
【解析】【解答】A.检验氯乙烷中含有氯元素,不能直接向氯乙烷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来检验,是因为氯乙烷中不含有氯离子,A项不符合题意;
B.氯乙烷是共价化合物且不溶于水,加蒸馏水不会电离出氯离子,无法检验,B项不符合题意;
C.检验氯乙烷中含有氯元素一定要将之转化为氯离子,可以采用卤代烃的水解方法或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卤离子,即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NaCl,用HNO3酸化溶液至溶液呈酸性选,最后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证明含氯元素,C项符合题意;
D.同理,检验氯乙烷中含有氯元素一定要将之转化为氯离子,可以采用卤代烃的水解方法或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卤离子,即加入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NaCl,用HNO3酸化溶液至溶液呈酸性选,最后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证明含氯元素选,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卤代烃里还有卤素原子但不含卤素离子,所以必须通过卤代烃的两个反应消去和取代反应进行鉴定卤素。
12.【答案】B
【知识点】乙酸乙酯的制取
【解析】【解答】A.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5H22O5,A项不符合题意;
B.该有机物分子含有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B项符合题意;
C.该化合物含有酯基,可看作酯类,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物,不能用蒸馏水提取植物中的青蒿素,C项不符合题意;
D.分子中含有过氧键,具有氧化性,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有机物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官能团,所以可以根据该有机物的所含官能团来进行判断。
13.【答案】D
【知识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①醇类物质在NaOH的醇溶液共热的条件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条件应为浓硫酸并加热,①错误;②乙酰水扬酸 与适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是 ,②错误;③向CH3CH2Br中先加入氢氧化钠,再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以检验溴元素,③错误;④溴单质和二氧化硫的反应必须在水溶液中进行,在四氯化碳中不会发生反应,④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官能团的性质进行判断,所以注意有机物中官能团的判断。
14.【答案】D
【知识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该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反应、氧化反应,则①②④正确;含有羧基,可发生中和反应、酯化反应,则③⑤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双键和羧基的性质进行判断。
15.【答案】D
【知识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解析】【解答】分子式为C4H10O的醇可以看作丁烷被-OH取代,正丁烷CH3CH2CH2CH3被羟基取代有2种醇,异丁烷CH3CH(CH3)CH3被羟基取代时有2种醇,醇共有4种,当同种醇与乙二酸形成二酯,有4种,不同的2种醇与乙二酸形成二酯,有6种,一共10种,
故答案为:D。
【分析】酯的同分异构体判断方法,先分类,根据关系比进行分析。
16.【答案】A
【知识点】卤代烃简介
【解析】【解答】根据等效氢的原理,AC的一氯代物有四种,BD的一氯代物只有三种,先排除BD选项,A的分子式为:C7H16,C的分子式为:C5H12,1 mol某烃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根据烃CxHy的耗氧量=x+ 计算 C7H16耗氧量=7+ =11mol,A符合题意,C5H12耗氧量=5+ =8mol,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烃燃烧通式或者进行方程式配平,依次用CHO进行配平。然后计算出化学式,然后根据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进行判断。
17.【答案】(1);H﹣C≡C﹣H
(2)2,3-二甲基戊烷
(3)CH3CH(CH3)CH(CH3)CH(C2H5)CH2CH3;CH3CH2CH(C2H5)CH2 CH3
(4)C4H8;CH2=CHCH2CH3;CH3CH=CH2CH3;
【知识点】饱和烃与不饱和烃
【解析】【解答】(1)甲基中碳原子最外层为7个电子,则甲基的电子式为 ,电石气的主要成分是乙炔,乙炔的结构简式为H-C≡C-H。
(2)根据有机物的命名原则,选取最长的碳链为主链,则该有机物的名称为2,3-二甲基戊烷。
(3)结构简式是在结构式的基础上,省略了碳碳单键和碳氢单键的式子,不能省略官能团,则①2,3﹣二甲基﹣4﹣乙基己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CH3)CH(C2H5)CH2CH3;②乙基不能位于1、2号碳上,所以支链只有一个乙基且式量最小的烷烃是3-甲基戊烷,结构简式为CH3CH2CH(C2H5)CH2 CH3。
(4)①有机物的式量为M=M(N2)×2=28g/mol×2=56g/mol,有机物质的量为2.8g÷56g/mol=0.05mol, 同时,n(C) = n(CO2) = 8.8g ÷ 44g/mol = 0.2mol,n(H) = 2n(H2O) = 2 × (3.6g ÷ 18g/mol = 0.4mol ,n(O) = 2.8g - (12g/mol × 0.2mol + 1g/mol × 0.4mol) = 2.8g—2.8g=0,说明该有机不含氧,是一种烃。1mol该有机物的碳氢比为:n(A):n(C):n(H)=0.05:0.2:0.4=1:4:8,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4H8。②该有机物链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2CH3,CH3CH=CH2CH3, 。
故正确答案为:(1);H﹣C≡C﹣H(2)2,3-二甲基戊烷(3)CH3CH(CH3)CH(CH3)CH(C2H5)CH2CH3;CH3CH2CH(C2H5)CH2 CH3(4)C4H8;CH2=CHCH2CH3;CH3CH=CH2CH3;;
【分析】烃化学式的依据化学方程式或者关系式来推断。而同分异构体可以利用烷烃的减链法进行判断。
18.【答案】H+;OH-、HCO3-;OH-、Na+;Cl-、NO3-;Al2O3+2OH-=2AlO2-+H2O
【知识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解析】【解答】①若反应后生成Al3+,这说明该溶液一定显酸性,所以一定存在的离子有H+,HCO3-和OH-均与H+反应,则它们一定不存在。②若反应后生成AlO2-离子,这说明该溶液一定显碱性,所以一定存在的离子有OH-,而HCO3-、 Mg2+、H+、Ag+一定不存在,因为溶液中不可能只有阴离子没有有阳离子,所以钠离子一定存在。Cl-、NO3-则不能确定,所以一定存在的离子有Na+、OH-,可能含有大量的Cl-、NO3-;③该溶液与Al2O3反应生成AlO2-的离子方程式是Al2O3+2OH-=2AlO2-+H2O。
故正确答案为:H+;OH-、HCO3-;OH-、Na+;Cl-、NO3-;Al2O3+2OH-=2AlO2-+H2O
【分析】此题是离子反应的应用,离子之间如果能发生反应说明不能共存。
19.【答案】(1)Na;Fe(OH)3;FeCl3;Cl2
(2)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3)Fe+2H+=Fe2++H2↑;2Al+2H20+2OH-=2AlO2-+3H2↑
【知识点】无机物的推断
【解析】【解答】(1)A的焰色反应为黄色,所以A一定是金属钠,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甲是氢气,D的溶液是氢氧化钠,黄绿色气体乙是氯气,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HCl,气体丙是氯化氢,所以E是盐酸,红褐色的沉淀H一定是氢氧化铁,所以金属C是铁,F是氯化亚铁,G为氯化铁,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气的金属只有铝,所以B是铝。则A为Na;H为Fe(OH)3 ; G为FeCl3 ;乙为Cl2。
(2)检验溶液中Fe3+离子的常用的试剂是KSCN溶液,现象是溶液显红色。
(3)①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②氢氧化钠能和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Al+2H20+2OH-=2AlO2-+3H2↑。
故正确答案为:(1)Na;Fe(OH)3;FeCl3;Cl2(2)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3)Fe+2H+=Fe2++H2↑;2Al+2H20+2OH-=2AlO2-+3H2↑
【分析】无机推断题根据框图中的颜色特点及反应特点进行推测物质。
20.【答案】(1)羟基
(2)消去
(3)
(4)
(5)
(6)
(7)
【知识点】有机物的推断
【解析】【解答】采用逆推法,因为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 ,则G为 ,可知F为 ;F又是D的消去产物,D为 ,根据信息可知C为苯乙醛,B为苯乙醇,A是苯乙烯。
(1)根据上述分析,B为苯乙醇,则B的官能团的名称羟基。
(2)根据上述分析,D→F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
(3)根据上述分析,肉桂酸甲酯的结构简式为 。
(4)A为苯乙烯,结构简式为 。
(5)根据上述分析,C为苯乙醛,含有醛基,C能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单质银,化学方程式为:
。
(6)D为 ,D能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7)D为 ,D的同分异构体,①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说明两个取代基位于苯环对位;②遇FeCl3溶液显紫色,说明含有酚羟基;③在NaOH溶液中反应最多能消耗3mol NaOH,则符合条件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
故正确答案为:(1)羟基(2)消去(3)(4)(5)(6)(7)
【分析】有机物的推断根据反应特点,反应中的官能团进行判读推导。
21.【答案】(1)先加入正丁醇,再加入浓硫酸
(2)b
(3)浓硫酸;上
(4)D
(5)正丁醇;水
(6)34%
【知识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步骤①中浓硫酸和正丁醇的添加顺序为先向其中加入密度小的正丁醇,然后再加入密度大的浓硫酸,类似浓硫酸的稀释。
(2)水冷凝器的冷却水加入方式是下口进入冷水,热水从上口流出,选项为b。
(3)在反应混合物中,浓硫酸能溶解于水中,正丁醚不溶,正丁醇微溶于水。所以骤③的目的是初步洗去浓硫酸。由于正丁醚、正丁醇密度都比水小,所以粗产物应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分离出来。
(4)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制取正丁醚,而正丁醚的沸点为142℃.所以步骤⑤中,加热蒸馏时应收集142℃时的馏分,选项为D。
(5)液体混合物加热会蒸出,经过冷凝器降温会转化为液体,由于正丁醇的密度比水小,又微溶于水,所以在上层,水在下层。因此分水器中上层液体的主要成分为正丁醇;下层液体的主要成分为水。
(6)n(正丁醇)=37g÷74g/mol=0.5mol ,根据方程式中正丁醇与正丁醚的相互关系可知:正丁醚的理论产物质的量为n(正丁醚)= 0.25mol,m(正丁醚)= 0.25mol×130g/mol=32.5g。实际产的正丁醚的质量为:m(正丁醚)=11g,所以本实验中,正丁醚的产率为(11g÷32.5g)×100%=34%。
故正确答案为:(1)先加入正丁醇,再加入浓硫酸(2)b(3)浓硫酸;上(4)D(5)正丁醇;水(6)34%
【分析】有机实验中副反应多,所以实验过程中一定注意目标产物。根据目标产物和反应物的特点进行分离。产率的算法是实际产出的除以理论产出的。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