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教案-2021-2022学年高二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2.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教案-2021-2022学年高二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09 10:2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4.2.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的关系以及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与二次函数的关系;
2.
会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与前n项和有关的计算问题;
3.
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并能正确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应用.
2.
教学难点
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及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复习: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首项为,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探究:200多年前,高斯的算术老师提出问题:
当其他同学忙于把100个数逐项相加时,10岁的高斯却用下面的方法迅速算出了正确答案:.
高斯的算法实际上解决了求等差数列前100项的和的问题.
类比高斯求和的方法,探究求数列的前n项和的方法.
(二)探索新知
对于数列,设,
那么高斯的计算方法可以表示为.可以发现,高斯在计算中利用了这一关系,使不同数的求和问题转化成了相同数(即101)的求和,从而简化运算.
将上述方法推广到一般,可以得到:
当n是偶数时,有,
于是有
当n是奇数时,有
所以,对任意正整数n,都有.
上述在求前n个正整数的和时,要对n分奇数、偶数进行讨论,如何避免分类讨论?
对公式作变形,可得,它相当于两个相加,而结果变成n个相加.
可以得到


将两式相加,可得
所以.
可以发现,上述方法将“倒序”为,再将两式相加,得到n个相同的数(即)相加,从而把不同数的求和转化为n个相同的数求和.
对于等差数列,因为,由上述方法,用两种方式表示:
,①
.②
①+②,得
由此得到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对于等差数列,利用公式,只要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和末项,就可以求得前n项和.另外,如果已知首项和公差,那么这个等差数列就完全确定了,所以也可以用和来表示.
把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代入公式,可得.
例1
已知数列是等差数列.
(1)若,求;
(2)若,求;
(3)若,求.
解:(1)因为,根据公式,可得.
(2)因为,所以.根据公式,可得.
(3)把代入,得.
整理,得.解得或(舍去).所以.
例2
已知一个等差数列前10项的和是310,前20项的和是1220.由这些条件能确定这个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吗?
解:由题意,知.
把它们代入公式,得,解得.
所以,由所给的条件可以确定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
例3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公差,则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的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时n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法1:由,得,所以是递减数列.
又由,可知:
当时,;
当时,;
当时,.
所以.
也就是说,当或6时,最大.
因为,所以的最大值为30.
解法2:因为,
所以,当n取与最接近的整数即5或6时,最大,最大值为30.
(三)课堂练习
1.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则(
)
A.3
B.6
C.9
D.12
答案:B
解析: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故选B.
2.在等差数列中,已知,则(
)
A.288
B.144
C.572
D.72
答案:B
解析:,,故选B.
3.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取最大值时的值为(
)
A.6
B.7
C.8
D.13
答案:B
解析:根据,可以确定,可以得到,,所以取最大值时的值为7.故选B.
4.记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则_____________.
答案:25
解析: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则,解得,所以.
5.记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已知.
(1)求的通项公式;
(2)若,求.
答案:(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则,解得,所以.
(2)由(1)得,整理得,由,解得.
(四)小结作业
小结: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作业:
四、板书设计
4.2.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