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7-09 06:3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安徽省2020——2021 学年(下)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地 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2020年11月10日,我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从上海起航,奔赴南极执行科考任务,预计2021年5月上旬返回上海。2020年8月,部分科考队员前往青藏高原进行高原适应性训练。图1为我国南极科考站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图1
1.中山站位于罗斯海新站的( )
A.东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2.只考虑距离因素,“雪龙2”号到达下列科考站用时最长的是( )
A.罗斯海新站 B.长城站 C.中山站 D.昆仑站
3.参加高原适应性训练的科考队员最可能前往的科考站是( )
A.罗斯海新站 B.长城站 C.中山站 D.昆仑站
2020年5月27日上午11时整,中国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队员登顶珠穆朗玛峰,为珠峰“量身高”。图2为珠穆朗玛峰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4~5题。
图2
4.三条登山线路中,攀登难度最大及主要原因匹配正确的是( )
A.①——坡度陡,风力强 B.②——后勤保障差
C.③——登山路程远 D.③——穿越冰雪区
5.影响图示地区积雪冰川广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坡度 B.风力大小 C.海拔高度 D.降水量
图3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据此完成6~7题。
图3
6.图示区域( )
A.M河适宜开展刺激性漂流 B.N河中下游自西向东流
C.以山地地形为主 D.甲城镇适宜建设港口
7.乙城镇与山峰之间的高差可能是( )
A.450米 B.500米 C.560米 D.600米
珀斯是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州(西澳大利亚州占全国面积的1/3)的首府,是澳大利亚第四大城市,有“世界最孤独城市”之称。图4为主自斯地理位置、气温及降水资料图。据此完成8~10题。
图4
8.造成a地与b地年均温差异较大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洋流
9.对珀斯年降水量贡献最大的是( )
A.副热带高气压 B.盛行西风 C.东南信风 D.西南季风
10.瑞斯有“世界最孤独城市”之称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广人稀 B.人口数量少 C.深居内陆 D.经济落后
积雪与海冰面积的时空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下垫面能量和水分的交换,进而影响自然环境。读北极圈平均温度与海;水面积月度变化和北半球积雪区平均温度与积雪面积月度变化图(图5),完成11~13题。
图5
11.关于北半球积雪面积和海冰面积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季积雪面积持续减小 B.冬季积雪面积持续增大
C.温度越高,海冰面积越小 D.温度越低海冰面积越大
12.造成北极圈平均温度与北半球积雪区平均温度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有( )
①纬度位置 ②海拔 ③地面反射率 ④海陆分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北半球积雪面积和海冰面积最小值出现时间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是( )
A.面积不同 B.反射率不同 C.比热容不同 D.密度不同
洛河是黄河右岸的重要支流,因伊河为其重要支流,亦称伊洛河,流域内金矿、铀矿等储量丰富。洛河在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与黄河交汇为中心的地区被称为“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新中国成立后该流域内修建了近百座中小水库。图6是伊洛河流域示意图,图7为伊洛河流域两个水文站1960年与1999年汛期降雨量和径流量的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14~16题。
图6
图7
14.伊洛河典型的水文特征是( )
A.结冰期长 B.年径流量大 C.水位季节变化大 D.含沙量大
15.导致伊洛河流域汛期降雨量和径流量变化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是( )
A.汛期降雨量减少 B.水利工程建设 C.植被覆盖率降低 D.农业用水量大
16.伊洛河流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类型是( )
A.有色金属冶炼 B.家具制造 C.农产品加工 D.信息产业
稀土被称为“新材料之母”,广泛应用于有色合金、激光、核工业、超导、汽车、飞机、空调以及诸多尖端科技领域。目前,全球约90%的稀土产品来自中国。据2011年报道,我国稀土储量仅剩2700万吨。2021年1月我国发布的《稀土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稀土产品进出口企业应当遵守对外贸易、出口管制等法律法规,促进稀土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图8为我国稀土矿储量比重分布示意图,图9为我国稀土矿储量占世界比例变化图。据此完成17~19题。
图8
图9
17.我国的稀土矿( )
A.北方以重稀土为主增加 B.空间分布不均北多南少
C.储量占世界比例逐年增加 D.南方八省开采成本低
18.我国进行稀土出口管制对我国稀土产业的影响是( )
A.短期内造成稀土产业产能过剩 B.导致国际市场稀土价格上涨
C.迅速提高稀土深加工产品的竞争力 D.稀土产业短期内经济效益提高
19.有利于我国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①禁止稀土出口 ②加强矿区的环境保护
③加强稀土的加工转换,延长产业链 ④限制稀土深加工产品的使用领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十三五”以来,我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880万公顷。经过多年治理,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和呼伦贝尔四大沙地生态状况得到整体改善,林草植被增加226.7万公顷,沙化土地减少16.9万公顷。2021年3月15日,我国宁夏、北京、河北、山西和内蒙古等地遭遇了近10年来强度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沙尘暴。据此完成20~22题。
20.本次沙尘暴的主要沙源地最可能是( )
A.内蒙古 B.青海 C.新疆 D.蒙古国
21.推测引发本次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
A.准静止锋 B.反气旋 C.气旋 D.台风
22.3月份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易发的主要原因有( )
①植被未返青 ②地表裸露面积大 ③盛行西风势力强 ④冬季风势力增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赫哲族是我国东北地区历史悠久的民族,世代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曾长期以渔猎为生,衣服、被褥大多用鱼皮缝制,曾被称为“鱼皮部落”。随着环境变迁和人口增加,赫哲族渔业资源大幅减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当地政府带领群众开荒种地,解决了群众的生存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家政策扶持下,赫哲族人积极开发资源,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经济发展之路。据此完成23~25题。
23.赫哲族人选择鱼皮作为服装制作材料的主要原因是( )
A.技术落后 B.纤维原料缺乏 C.人口众多 D.遵循传统习俗
24.制约赫哲族人聚居区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人均耕地面积 C.土壤肥力 D.自然灾害
25.进入21世纪以来,赫哲族人发展地方经济的可行措施包括( )
①发展观光旅游业 ②恢复传统渔业生产 ③完善基础设施 ④发展鱼皮服装制造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温带雨林是指地球.上中纬度的高雨量地区的针叶树或阔叶树森林。泰加林带是指从北极苔原南界树木线开始向南延伸1000多千米宽的针叶林带,广泛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俄罗斯泰加林长5000千米、宽1000千米,占了世界泰加林的三分之一。图10示意北半球不同温度和降水条件下发育的主要植被类型。
图10
(1)根据图示信息,推测温带雨林的主要分布地区。(2分)
(2)分析俄罗斯泰加林分布面积广的原因。(6分)
(3)说出与热带雨林相比,温带雨林地区植物的不同之处。(4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法国科西嘉岛位于地中海,面积8680平方千米,人口33万多人,自然风光优美,被称为“美丽岛”,是拿破仑和哥伦布的故乡。科西嘉岛多山地,山体为花岗岩结构,断裂构造发育,年均降水量880毫米以上,森林覆盖率高于20%,有天然大水库之称。历史上科西嘉岛曾是一个穷山恶水原始野蛮的地方,现今岛民生活水准虽然有所改善,但仍略低于法国本土。科西嘉岛海运发达,有巴斯蒂亚和阿雅克肖两个著名的港口城市。图11为科西嘉岛山地、河流、交通及主要城市分布图。
图11
(1)分析阿雅克肖的降水特征。(4分)
(2)说明科西嘉岛海运发达的原因。(4分)
(3)说出科西嘉岛应重点发展的产业类型并说明理由。(4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铁皮石斛是传统珍贵药材,在自然条件下主要生长在海拔100~1700米的一些高大乔木阴湿的树干或石灰岩上。我国野生铁皮石斛主要分布在30°N以南地区,因其生长条件苛刻,从种子到采摘需要3至5年的时间,自然产量很少,再加上被掠夺式采摘,因此数量很少。目前,规模化生产铁皮石斛一般都是在温室大棚里进行。广南县(图12)是“中国铁皮石斛之乡”2015年广南县铁皮石斛种植面积实行“统一供应种苗、统一供应基质、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管理要求、统一提供药肥、统一收购产品”的管理模式,已开发出铁皮石斛鲜品、铁皮西枫斗、铁皮石斛寸金条、铁皮石斛微粉和铁皮石斛超微粉等产品,主要销往新加坡、香港、浙江、上海、山东和广州等地,产销率达98%以上。
图12
(1)简述广南县有利于铁皮石制生长的自然条件。(4分)
(2)说明铁皮石斛多以大棚形式种植的主要原因。(4分)
(3)说出广南县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科技”的发展模式种植铁皮石斛的优点。(4分)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海洋牧场是指在某一海域内,采用一整套规模化的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的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海上放养鱼虾贝类的大型人工渔场,被誉为“蓝色粮仓”。广东省阳西县青洲岛(图13)风电融合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规划海域面积497.3平方千米,包括人工鱼礁建设、海上风电融合、休闲渔业等多方面内容,是现有获批的最大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的创新融合,是新能源产业和现代高效农业跨界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
图13
(1)分析阳西县青洲岛周边海域建设“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的有利条件。(4分)
(2)简述发展海上风电对海洋牧场建设的有利影响。(4分)
(3)说出我国积极推进海洋牧场建设的积极意义。(6分)
安徽省2020—2021 学年(下)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A卷)答案
1~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答案 D
命题透析 本题以我国 南极科考站位置示意图为情景,考查利用经纬网图确定方向,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读图可知,罗斯海新站更靠近南极点,因此中山站位于罗斯海新站的北方;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自西向东),因此中山站位于罗斯海新站的西方;综上可知,中山站位于罗斯海新站的西北方。
2.答案B
命题透析 本题以我 国南极科考站位置示意图为情景,考查利用经纬网图确定距离,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上海的经度约为 120°E,而长城站的经度约为60°W,两地大致位于同一个经线圈上,两地之间距离最远,因此“雪龙2”号到达长城站用时最长。
3.答案D
命题透析 本题以我 国南极科考站位置示意图为情景,考查南极洲的自然环境特征,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昆仑站位于南极洲内陆的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前往昆仑站的科考队员需要参加高原适应性训练。
4.答案B
命题透析 本题以珠穆朗玛峰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为情景,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读图可知,登山线路②的大部分路程位于山脊部位,坡度陡,风力强,攀登空间小,且沿线无营地,后勤保障差,故B项正确。
5.答案C
命题透析 本题以珠穆朗玛峰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为情景,考查影响积雪冰川分布的因素,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读图可知, 图示地区海拔高度普遍在5000米以上,海拔高,气温低,积雪冰川分布范围广。
6.答案D
命题透析 本题以我国 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为情景,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M河流经地区等高线稀疏,河流流速慢,不适宜开展刺激性漂流;结合指向标可知,N河中下游自西北向东南流动;图示区域绝大部分地区海拔低于500米,以丘陵和平原地形为主;甲城镇位于海湾内,水深岸陡,利于船舶停靠和航行,适宜建港。
7.答案B
命题透析 本题以我国 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为情景,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读图可知,乙城镇的海拔介于0~50米之间,山峰的海拔介于500~550米之间,因此两地之间的高差介于450 ~550米之间。
8.答案C
命题透析 本题以珀斯地理位置、气温及降水资料图为情景,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读图可知,a地年均温比b地高,a、b两地纬度相差不大,故纬度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地西侧海域有西澳大利亚寒流流经,有降温作用,故洋流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地位于沿海平原地区,b地海拔比a地高,地形是主要影响因素。
9.答案B
命题透析 本题以珀斯地理位置、气温及降水资料图为情景,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知,珀斯位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故对珀斯年降水量贡献最大的是盛行西风。
10.答案A
命题透析 本题以珀斯地理位置、气温及降水资料图为情景,考查城市区位,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澳大利亚的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其他地区人口密度极小。珀斯是西澳大利亚州的首府,而西澳大利亚州占全国国土面积的比重高达1/3,因此珀斯周边地区人口密度极小,且城镇数量少,从而使珀斯成为“世界最孤独城市”。
11.答案 A
命题透析 本题以北极圈海冰和北半球积雪区 相关材料为情景,考查图表的判读,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读图可知,夏季(6-8月),积雪面积持续减小,A项正确;冬季(12-次年2月),积雪面积呈减小趋势,B项错误;2-3月温度升高,海冰面积增大,C项错误;7-9月,温度降低,海冰面积减小,D项错误。
12.答案A
命题透析 本题以北极圈海冰和北半球积雪区 相关材料为情景,考查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除了中高纬度地 区外,低纬度的高海拔地区亦有积雪分布,而北极圈的纬度为66°34'N,从而导致了北半球积雪区的平均纬度较北极圈低.平均温度较高。
13.答案D
命题透析 本题以北极圈海冰和北半球积雪区相关材料为情景,考查水循环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积雪的比热容和海冰的比热容是相同的,但是海冰的密度比积雪的密度大,在相同的热量条件下,融化的积雪的体积要比融化的海冰的体积要大很多,因此分别融化相同体积的积雪,海冰时,融化海冰所需要的热量要大于融化积雪的热量,这就需要热量的累积,表现出来就是对温度的滞后反应。故选D项。
14.答案 C
命题透析 本题以伊洛河流域示意图为情景,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伊洛河流域地 处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季节变化大,大气降水是伊洛河最主要的补给水源,因此伊洛河水位季节变化大。
15.答案B
命题透析 本题以伊洛河流域两个水文站1960年与1999年汛期降雨量和径流量的变化统计图为情景,考查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读图可知,伊洛河流域1960-1999年汛期径流量的减少幅度显著大于降雨量的减少幅度,这可能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后,该流域内修建了近百座中小水库,拦蓄汛期河水,从而使汛期径流量大幅减少。
16.答案A
命题透析 本题以伊洛河流域相关材料为情景,考查区域经济发展,旨在考查考生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伊洛河流域河流流量较大,地势落差较大,且修建了近百座中小水库,电力供应充足;金矿、钼矿等有色金属矿储量大,可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17.答案B
命题透析 本题以我国稀土矿相关图文材料为情景,考查资源分布情况, 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区域认知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读图可知,我国稀土矿空间分布不均,北多南少;北方以轻稀土为主,南方以重稀土为主;我国稀土矿储量占世界比例总体减小;南方八省经济发达,开矿的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高。
18.答案A
命题透析 本题以我国稀土矿相关 图文材料为情景,考查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全球约90%的稀土产品来自我国,说明我国稀土产业的产能规模较大,我国进行稀土出口管制,短期内会造成稀土产业产能过剩,但从长期来看,有利于我国稀土矿的合理利用。
19.答案B
命题透析 本题以我国稀土矿相关图文材料为情景,考查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旨在考查考 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禁止稀土出口并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条款,①错误;加强矿区的环境保护,可以减轻采矿造成的生态破坏,②正确;加强稀土的加工转换,不断提高技术水平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是产业发展的正确之路,③正确;稀土深加工产品的用途广泛,限制其使用不合理,④错误。
20.答案D
命题透析 本题以沙尘暴的发生为情景,考查气象灾害的成因,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我国的沙尘暴主要发生在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沙源地主要在蒙古国、中亚和我国西北地区。本次沙尘暴并不涉及新疆和青海;由于“十三五”以来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的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因此本次沙尘暴的沙源地不在内蒙古,而在我国北部的邻国——蒙古国。
21.答案C
命题透析 本题以沙尘暴的发生为情景,考查气象灾害的成因,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地表的沙质沉积物需要借助上升气流悬浮在空气中,在高空风力的作用下才能输往其他地区,形成影响范围大的沙尘暴天气。受气旋影响的地区盛行上升气流,有利于地表沙质沉积物向高空运动。
22.答案A
命题透析 本题以沙尘暴的发生为情景,考查气象灾害的成因,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3月,大地回暖,植被还没长起来,冰雪融化,地表裸露面积大,易引发沙尘暴;我国北方地区受盛行西风影响小。
23.答案B
命题透析 本题以赫哲族相关材料为情景,考查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赫哲族居住区纬度高,冬季漫长,热量不足,作物生长期短,不适合麻、棉、桑等作物生长,制作服装的常用原料匮乏;赫哲族依水而居,用于制作衣服的鱼皮原料丰富,且鱼皮的韧性强,保暖效果好,从而使赫哲族选择鱼皮作为服装制作材料。
24.答案A
命题透析 本题以赫哲族相关材料为情景,考查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赫哲族居住区纬度高,热量不足,热量是制约赫哲族人聚居区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
25.答案C
命题透析 本题以赫哲族相关 材料为情景,考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赫哲族历史悠久,文化独特,可以利用当地独特的文化发展观光旅游业,向游客宣传展示鱼皮服装制作工艺流程,提高居民收入;政府加大资金等投入,完善当地基础设施,有利于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26.命题透析 本题以温带雨林和泰加林为情景,考查自然环境对植物生长习性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答案要点 (1)主要分布在年均温5~20℃,年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的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山地迎风一侧。(任答其中1点,每点2分,共2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国土面积广,东西跨度和南北跨度大;大部分地区纬度高,气温低,适宜泰加林的生长;地广人稀,人类对森林的砍伐和破坏小。(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植物比较耐寒;植物种类较少;生长速度较慢;部分植物有休眠期等。(任答其中2点,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7.命题透析 本题以科西嘉岛相关材料为情景,考查区域气候特征、影响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答案要点 (1)夏季受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冬季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的影响,降水多。(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临近苏伊士运河一地中海航线,地理位置优越;港湾众多,建港条件好,有利于发展海运;临近欧洲,腹地广阔。(任答其中2点,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旅游业。(2分)理由:自然风光优美,人文 景观的知名度高,旅游资源丰富,对游客的吸引力大;临近经济发达的欧洲,客源市场广阔。(每点1分,共2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或港口贸易。(2分)理由:巴斯蒂亚和阿雅克肖是两个著名的港口城市,海运发达;地中海是亚洲和欧洲等地区进行贸易的主要通道,地理位置优越。(每点1分,共2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以上两种产业类型任选其一作答即可
28.命题透析 本题以广南县铁皮石斛生产为情景,考查农业区位条件分析、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及其原因、区域农业发展,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答案要点 (1)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多,湿度大;地处云贵高原,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石灰岩广布;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多高大乔木。(任答其中2点,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铁皮石斛自然产量很少,再加上掠夺式采摘,使得野生铁皮石斛数量很少;铁皮石斛生长条件苛刻,大田种植产量较低;大棚种植可以改善铁皮石斛的生长环境,提高其产量和质量。(任答其中2点,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保障铁皮石斛的品质稳定;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量;提高农产品销售的抗风险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和现代化水平;优化铁皮石斛的销售渠道等。(任答其中2点,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9.命题透析 本题以阳西县青洲岛“海上风电+海洋牧场”建设为情景,考查建设“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的有利条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的学科核心素养。
答案要点 (1)位于南海北部,海域面积广阔,利于开展养殖和安装风力发电装置;受东南风影响时间长,海洋上风力大,风力资源丰富;纬度较低,海水温度高,可以养殖的海洋生物种类多;临近珠三角地区,人口众多, 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对渔产品和清洁能源市场需求量大;是现有获批的最大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有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支持。(任答其中4点,每点1分,共4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海上风电基础构筑,可以为鱼类提供栖息环境;海上风电场发电,可以为海洋牧场提供清洁能源。(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充分利用海洋空间资源,提供优质安全的水产品,减轻土地压力,保障粮食安全;促进渔业转型升级,增加渔业产值;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养护海洋生物资源,修复海洋生态环境;推动渔业、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有效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就业机会等。(任答其中3点,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