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2020—2021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历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西至渭河上游东至渤海湾的不同国族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都具有相似的器
物组合、造型样式和纹饰种类。这表明西周晚期
A.中央集权的趋势增强
B.青铜铸造技术已成熟
C.文化同质化现象明显
D.形成家国一体的格局
2.西周时期,从政治上讲,一国无二君;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祭主。各级宗族成员,都要以各级“宗子”为中
心,表示“尊祖”和“敬宗”。这
A.有助于形成家国一体的统治秩序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保障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
D.强化了对家族的认同
3.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
46郡。某学者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A.史家的研究论文
B.民间的传说
C.《过秦论》的记载
秦简的记载
4.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
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转变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完全否定了世袭政治这一传统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开始实行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5.下列表格是东汉章帝、顺帝时期选官方面的某些举措。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统治者
皇帝
主要举措
章帝
下诏申明“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以能显”
顺帝
规定被察举者要有一年试职,只有胜任者才能转为正式官员
A.形成了严格的选拔程序
B.以家世作为选官依据
C.放弃了以德取人的选官原则
D.重视官员的行政能力
6.《汉书》记载:“公孙弘自海濒而登宰相,于是宠以列侯之爵……自是之后,宰相毕侯矣。”此事从表面上看,
宰相有侯爵在武帝前后都是一样的,但形式却发生了变化。武帝以前是爵位决定官秩,武帝以后是官秩决
定爵位。官爵分离体现出
A.中央集权统治受到了威胁
B.贵族政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C.君主专制集权加强
D.君权和相权矛盾得以缓和
7.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时期
两宋
明清
比例
50%以上的进士
43%的进士
任官前出身
平民
贫寒家庭
A.政府官员的素养不断提高
B.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流动
C.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观念
D.科举制录取标准逐渐放宽
8.唐朝时任命官职须经中书、门下两省。唐中宗曾多次不经两省而直接任命官职,但装置诏敕(任命状)的封
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不用朱笔,而用墨笔,当时人称为“斜封墨敕”,讥称这些官职
为“斜封官”。从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
A.唐中宗时三省的权力被皇帝剥夺
C.三省分权使宰相难以擅权
B.三省制度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D.三省六部制度名存实亡
9.“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
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对此理解最为准确完整
的是
A.北宋财政入不敷出,出现积贫局面
C.北宋分散削弱相权,产生严重弊端
B.北宋政府机构重叠,形成冗官局面
D.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高二历史
第1页(共4页)梁
0
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秦朝建立开始
相之间的权势不断重演此消彼长的状
历史参考答案
期,最高统治者采取措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
全会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或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经济持续
发展;拨乱反正,民主与法制走向制度化;国企负担过重,传统医疗保障体系的
弊端。(任答
分
疗改革有
障;先试点后推广;保
设置比较齐全。(任答2点4分
6、(1)秦汉:道路建设服务于政治统治;以咸阳为中心,贯通各地;交通建设具有延续
政治意图和经济目的相
以服务于政治统治为主;政府重视;道路与对
提升了医疗保障水
善
民众生活(或提
外交通线相连接
众健康水平),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稳定了社会秩序,推动了改革开
罗马:起步时
成了四通八达的全国交通网;陆路交通和海上航线并
顺利进行和深入发展;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答
存;影响深远。(秦汉和古罗马各
点5分,总计10分
分,共6分)
济发展;中央集权加强;国家统一,疆域辽阔
点即
(1)影响:两次世界大战使国际关系新格
格局;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
每点2分,共4分)
术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但是两
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一定程
积极作用:加强了对全国的控制,维护了帝国的统一;促进了国内外的经济文
度上阻碍了世界的和平进程。(
即可,共9分)
化交流,利于信息传递和人员、商旅往来;便利军队的调动;促进了交通事业
认识:二战后20年既是欧洲衰
期,又是欧洲胜利的时期。二战后20
发展;推动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与进步。(答出3点
点3分
洲衰落的时期:二战使欧洲
地位丧失,彻底打垮了德
英
观点:坚持集权、适度分权有利
和社会发展
界的殖民统治;二战使国际金
欧洲转移
论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是一组基本矛盾,加强中央集权是历史发
到美国,欧洲由债权国变为债务国。二战后
年是欧洲胜利的时期:二战
集权的加强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如郡县制在
美国的支援下,欧洲逐渐恢复;欧洲国家逐步走向联合的道路;二战使西方
国范围内确
央集权体制,西汉“汉承秦
现封建社会第
思想、制度和技术加速传遍全球
期。地方权力过于分散极易导致国家分裂,如唐朝安史之
朝由盛转衰
动新文
发展;宣传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
镇割据;明清的权
集中结果政治腐败,地方缺乏灵活性,影响社会进步
成立共产党早期
建中国共产党;积极投身反帝反军阀斗争。(答
集权分权要适度,既要有利于发挥中央的领导力又要保持地方的活力,才
共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12分
观点:封建社会最
者极力防止重臣擅权
精神:胸怀天下的担当精神
践创新的精神
牲的精
述:明代朱元璋鉴于宰相权重,威胁君权,废除了宰相制,并且不允许以后再设
(答
丞
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内阁并非中央一级行政机构,只是皇帝的辅政机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是中国共产党缔造者之
构。清朝设立的军机处,军机大
跪受笔录。这些都是明清最高统治者为防
促是
克思主义与中国
动相结合,推动了反帝反军阀斗争的发展;但
大臣权力膨胀而采取的措施,使明清
到了高度强化,并发展到顶
无产阶级
期,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苏联经验神圣化采取
妥协和观望的态度。(6分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历史参考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