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吕梁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09 07:31:20

文档简介

梁市2020-2021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10分
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国国君听说你们将要行军经过敝国,冒昧地来慰劳您的部
吾子”“出”“从者”各1分
郑国有准备
望什么了,进攻不能取胜
没有后援的军队,我们还
(3分)D(“
更多外国人
药机理”错,应为
研发出符


分,大意2分,“克”“继”“其”各1分
用机理确切的产
14.(3分
的是葛使君治政
姓生活安乐的场景,“令堂”此处泛指老人)

方面”错,应为“三个方面”)
分)①首联表达对朋友
方、政绩显著的赞美之情。②颔联表达诗人与朋友的
分)D(“承认中医药合法地位的国家
针灸”错,应为“大部分承认中医药合法
相见恨晚之情和依依惜别之情。③颈联表达对朋友礼贤下士,使百姓生活安乐的钦佩
家只认可针灸
④尾联表达离别朋友之后的伤感
点2分,答
意思对
分)A(属于“抓好眼前工作任务”)
5.(3
成为黑龙江省的”错,应为“已成为黑龙江省内许多地区的”。B
(1)为国以礼
其言不
钉头磷磷
多于在庾之粟粒
至丹以荆卿为计
始速祸焉
成了第
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创制工作
每句1分,错、改、漏、加字该句皆不得分
6.(6分)①改良土壤,祛除土地“病灶”,压减地下水超采,减少农药包装废弃物等对耕
(3分)D(根据陈述对象的衔接,前面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第300次飞行任务
的污染;②通过种植绿肥作物,让土壤更健康,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
努力突破
后面是“中国航天发射
航天史
排除AB
新我国粮食作物育种技术,让中国粮用上中国“种”;④教农民种好粮,教会农民科学
8.(3分)D(鹤立鸡群:形容
仪表或本领出众。独占鳌头
首位或获得第
的密植播种技
肥灌溉技术以及病
防治技术等。(答出其
殚精竭虑
费尽了心思


多用来形容工作、事


津津乐道:很有兴趣地说个不
称赞:异
分)B(“表现了香玲对金凤爱摆架子的不屑,不愿正面相对”错,应为“表
(3分)B(原句有两处错误,一是语序不
是先“能力强、技术新”,后“采用了绿
金凤
环保无毒无污染的推进剂,实现
动力系统向绿色环保的车
递进
(6分
香玲准备上台、金凤怒火中烧的情节提到
(2分)
成悬
系;二是“打破”和“转
当)
吸引读者,增强表达效果(2分
也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使文章结构富于变
(6分)①它的好处很多;②也阻止不了有害物质渗透;③垃圾分类还可以回收
避免平铺直叙(2分)
每空2分,意
符合题意
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目

分)
(6分)①
文“台下早已空无
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两个
例一:我认为
才微善”评价王熙风
凤确实有一定才
衣女子表演得投入、专注以及对中国传统戏曲
痴迷与坚守

如在协理宁国府时,短时间内就把混
整肃干净,将大事小事
井井有条
应上文大雪
自然环境的寒冷,“三月杨花袭
则以暖春
杨花袭面的
(2分)但作为家族的经营者
凤缺乏长
秦氏临终托梦,告诉她避免家贩
比喻
两个青衣女子同
对照,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氛
熙风并未及时采取措施,最终错失了宝贵的时机。(
凤的理家
更给人以温暖、欣慰之感。③以场景描写收束全文,让金凤在与香玲的合作中实
现了人
我救赎
到自我及艺术本真,凸显了艺术美、人
从而升华
示例二:我认为
微善”评价薛宝钗不合适。(1分)她博学多闻,为宝玉介绍戏
说的

文,替惜春开列画具;她诗才不凡,所作《螃蟹咏》《柳絮词》令人称赏(2分);她运筹帷
10.(3分)A(向东进发
幄,人情练达,以儒家“义利观”指导大观园改革(2分)。可见宝钗实为难得的全才,故
(3分)B(原文标点:秦违蹇叔,而以贪勤
奉我也。奉不
敌不可纵。纵敌
以“小才微善”来评价不够恰当

(观点1分,理由4分。能够结合《红楼梦》中相关内容,言之成
酌情给分;如果
(“把战争的过程作为写作重点,通过写论战
盾”错,自相矛盾,应该是
容张冠李戴即可酌情扣分
不把战争的过程作为写作重点,而着重
分)略。评分参考高考评分标准
语文参考答案
语文参考答案D.小说以“青衣”为题,讲述了正月十五那天发生的两个“青衣”女子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余味无穷。
8.这篇小说运用了“倒叙”的叙述方式,请简要说明,并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9.小说的结尾耐人寻味,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
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
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
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
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三十三年春,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
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杞子奔齐,逢孙、杨孙奔宋。孟明曰:“郑有备
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晋原轸曰:“秦违蹇起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夏四月
辛巳,败秦师于崤,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文赢请三帅,曰:“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
之,不厌,君何辱讨焉?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许之。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
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曰:“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节选自《左传》)
【注】①孟明:秦国大夫,姜姓,百里氏,名视,字孟明。秦国元老百里奚之子。西乞:秦国大夫,字西乞,
名术。白乙:秦国大夫,字白乙,名丙。这三人都是秦国将军。②文赢:秦穆公的女儿,晋襄公的嫡母。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师遂东
东:向东
B.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韦:熟牛皮
C.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
淹:久留,久住D.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中厌:满足,解恨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违天不祥
B.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违天/不祥
C.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违天/不祥
D.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违天不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写的是战争,把战争的过程作为写作重点,通过写论战,凸显矛盾,揭示“贪暴轻狂必败,知己知
彼必胜”的规律。
B.第一段以秦国老臣蹇叔谏阻哭师、果子为线索,复以秦穆公拒谏、诅咒相间其中,情节曲折多变,行
文起伏跌宕,叙述有条不素。
C.第二段通过语言和行动描写,塑造了弦高爱国、机警的形象,照应了蹇叔“远主备之”郑必知之”的
论断,为秦国战败作了铺垫。
D.秦穆公听信杞子秘言,利令智昏,刚愎自用,“劳师以袭远”,导致失败,但他知错能改,素服哭师,不
替孟明,不失为明君霸主。
高一语文
第6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