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朱子语类》第二课时
第一则
1、结合注释,掌握下列词语含义
数(shù)过:
略晓:
厌:
得趣:
愦愦(kuì):
几次
大略通晓
满足
明白其中旨趣
昏乱不清醒
2、此则主要讲了一种什么样的读书方法?
熟读精思
不贪多
3、在你的印象中,还有那些名言警句是谈论此类读书方法的?
名言积累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
无 题
【今】竹子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书。
无肉令人瘦,无书令人愚。
人瘦尚可肥,士愚不可亲。
第三则 结合注释,掌握下列字词
切己:
说话:
睹:
剖(pōu)判:
喻:
不肖:
将:
学者:
切身
说教
察看
辨别,分析
明白 懂得
不才,不正派
助词,常用于动词后,无实意
求学的人
句子翻译
圣贤教人,都提切己说话,不是教人向外,只就纸上读了便了。
大凡为学,且须分个内外,这里便是生死路头。
问题探究
1.本则看似关于读什么书的问答,其实朱子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的?
义利问题。
义利问题是读书的原则问题,要读书先要明义理。
3.这则主旨是义利之辨,“义利”和“天理”“人欲”有什么关系?
义是道义原则,是天理之所宜。
利是利益,是人情之所欲。
义利问题等同于理欲问题
《中国青年报》2010年3月17日报道 据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和油脂工作组组长、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何东平估计,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至300万吨,而中国人一年的动、植物油消费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也就是说,按照比例,在外面吃10顿饭,可能有1顿[碰上的就是“地沟油”。
据何东平教授统计,国内“地沟油”的总利润能达到15亿至20亿元。
合作探究
阅读这则新闻,谈谈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义”“利”面前,我们应该如何抉择?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应在不违背法律道义及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积极地追求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义”与“利”上实现双赢。然而,当二者不可调和,必须在其中作出抉择时,我们仍须把守住心中道德的底线。
名言警句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