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二期课改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二期课改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4-29 13:1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邓稼先》  课时编号:1
知 识 与 能 力:1.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 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3. 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过 程 与 方 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教学重点:1.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 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1. 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
2.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课前准备:1.阅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预习生字、生词。
2.布置学生广泛搜集邓稼先的故事。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课文背景 整体感知课文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
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拿《“两弹元勋”邓稼先》和《邓稼先》两个题目进行比较,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进而导入新课。
(一)、背景说明。
1.关于“两弹一星”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关于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3.关于杨振宁
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二)、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邓稼jià先 元勋xūn 至死不懈xiè 鞠jū躬尽瘁cuì 选聘pìn
无垠yíng 殷红yān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的流泪。形容事迹英勇悲壮,非常感人。
歌:歌颂,赞叹;泣:流泪。
元勋:立大功的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了为止。形容辛勤地贡献自
己的一切。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
瘁:辛劳。已:止。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愧色。当:承当,承受;无愧:不惭愧。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喻:明白、了解;晓:知道。
截然不同:断然不一样,形容毫无共同之处。截然:分明地,显然地。
马革裹尸:用马皮包裹尸体。指英勇作战,死于沙场。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层:重迭,重复;穷:穷尽。
锋芒毕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
二:整体感知
1. 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结构, 说出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 小组合作讨论,全班讨论交流。
3. 教师评议学生发言,归纳讨论意见:
本文共有大部分,且每一部分均设有小标题。
第一部分,展示背景。
通过列举 1898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情况,让读者管窥百年中国的屈辱历史。然而~个世纪后,中国人站起来了,就在这新中国刚刚诞生的早晨,新中国带着从黑夜走出的迷们,披着朝阳的霞光,迎来了从海外归来的一位对祖国母亲有拳拳之心的儿子——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述邓稼先的生平。写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对中国核武器设计研究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第三部分,写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比较,以凸现邓稼先的人品。
奥本海默是一位出类拔草、锋芒毕露,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原子弹工程领导人。邓稼先是一位能力超群、忠厚朴实,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因此,作者说,邓稼先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最有奉献精神的儿子。
第四部分,通过写邓稼先的诚恳周到及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所创造出来的成就,激起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作者为民族而自豪,为稼先而骄傲。
第五部分,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坚定、执著与勇敢。
通过回顾学生时代课本中的《吊古战场文》,描绘了沙漠戈壁的荒凉与凄惋,同时也指出了从事这项伟大工作需具备超凡的直觉判断、严谨的逻辑思维、果敢的胆识、坚定的信心,以及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又令常人难以想像,且常常伴有生命危险。
第六部分,是一首唱给邓稼先的赞歌和挽歌,同时也是一首唱给祖国的颂歌和恋歌。
本文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热情赞美邓稼先为国家=民族建立的功勋,表达了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
三、作业
思考课后第一题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课题:《邓稼先》  课时编号:2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明确本节课教学要点
二:整体感知
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圈出其中的关键语句。
(浏览课文,找语句,圈出词语。在此基础上全班讨论交流找出的语句。)
第一部分最后一小节;  第二部分最后两小节;   第三部分第九、第十小节;  第四部分最后一小节;   第五部分引用的“五四”时代的歌;第六部分。
三:研读欣赏
1.以第三部分为范例,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好处:
a.以上语句或语段,大多运用议论、抒情表达方式,因而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在表达作者的“至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现在,我们通过第三部分的探究来认识这一点。]
找出第三部分第九、第十两小节中的关键词语,说明这些词语各自概括了这一部分的那些内容,说一说这样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好处。
 b .四人合作小组讨论2—3分钟,然后组织全班讨论交流。
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评议、肯定: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的——概括并赞美邓稼先“忠厚平实、真诚坦白、朴实”。
“奉献精神”,“理想党员”——概括并赞美邓稼先“最不要引人注目,没有私心”。 品格使人们绝对相信他:说服两派继续工作,制成氢弹;说服工宣队、军宣队队员。
2.默读第一部分。说说为什么要概述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
文章开头列举中国一百年前的历史对于表现人物的作用:通过鲜明的对比,突出“今天”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的伟大成就,从而把邓稼先的贡献放在一个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中国之所以不再任人宰割是因为我们有了强大的国力,而由邓稼先领导的核武器研究的成功,无疑是这之中最闪亮的一笔,突出了邓稼先的贡献之大。
3.默读第三部分。说说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并说说邓稼先
性格特点。
作者将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作对比的目的:他们是从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科学家,作者的意图显然不是要褒贬某人,而是通过对比,使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呼之欲出。
4.默读第四部分。说说你对“事后我连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 我始终想不清楚”这句话的理解。
 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着作者的深情,如:“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动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 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 ——我始终想不清楚”这一句作者运用两个表选择关系的设问句,充分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引起的感情震荡,它含蓄地告诉读者,作者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更为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语言简练,蕴含丰富。
四:质疑问难:
   鼓励学生提问并参与解答问题。
朗读《吊古战场文》的原文和译文。译文如下: 广大呀,广大呀!空旷的沙漠无边无际,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河水象飘带一样弯曲流动。群山像犬牙一样交错在一起。幽暗啊悲惨凄凉,明风悲号,天日昏黄。飞返折断,百草枯死,寒冷得如霜冻的早晨,各种飞身无处可栖,在天上乱窜,许多怪兽争斗激烈,失群狂奔。亭长告诉我说:“这犹是古战场啊!常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都夜没在这里,时常能听到鬼哭的声音,每逢天阴的时候,就会听得更加清楚。”
五:拓展延伸
1.学生自主选择其他部分,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好处。(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两三部分即可,不必面面俱到。)
2. 全班讨论:你认为邓稼先的那些品质值得我们终身学习?
3. 叙述你收集的邓稼先的故事,加上简要评论,表达你对他的情感。
六:总结课文:
(一)、深刻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本文既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也不同于一般的人物评传,而是以民族文化为背景,以民族情结,私人友爱为基调,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叙写了一个淳朴谦逊的科学工作者的奋斗历程。同时文中还插入了幼儿读本、诗歌电报书信等内容,抒发了对邓稼先的赞颂之情。本文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可以说形式是自由的,而主题是集中的,那就是有了中华文化,就能孕育像邓稼先这样的优秀儿女,也正是因为有了邓稼先一类的杰出人物,我们的民族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写作特色
1、朴实无华、平白流畅的语言风格,结合长短变化的句式安排,使文章蕴含了深厚的情感,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2、作者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主题式的小标题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六个部分各有各的重点,同时又连成一个整体。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课题:《遥远的记忆》  课时编号:3
教学目标
1.从朴素平实的人物描写中,体会托尔斯泰伟大的人格及执着的艺术追求。
2.学习选取典型片断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深入感受与分析文中的人物描写,深刻认识托尔斯泰崇高的人格与卓绝的艺术成就之间的密切联系。
2.难点:把握五个片断的内在联系,学习选取典型材料表现人物本质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你知道世界文学巨匠托尔斯泰吗?谈谈你所认识的托尔斯泰。今天就让我们跟着他的女儿写下的对他的回忆,一起走近他 学生利用已知信息,结合课前预习,谈谈对托尔斯泰的了解。 唤醒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信息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拉近他们与文本人物之间的距离,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请同学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受作者笔下的托尔斯泰。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五个小故事的内容。3、指名朗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圈划、分析:(1)遥远的回忆,在女儿脑海里却是如此清晰。作者怎样描写父亲的?把它们圈划出来,进行品读。(2)这些人物描写塑造出了托尔斯泰怎样的人物形象?(3)请同学分别交流文中找到的和欣赏的人物描写的语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概括出托尔斯泰的人物性格特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标点符号、语气表达来体会人物形象——托尔斯泰的朴素睿智、平易近人、淡泊名利及其伟大的艺术成就。 1、学生散读课文,借助书下注释和相关资料扫清字词障碍,了解文中提到的文学家及其作品。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并概括:父亲创作时充分尊重书中人物的意愿;父亲提倡描写要精炼,创作要给读者留有想象的余地;父亲的打扮被人误认为农夫但毫不介意;父亲用委婉的方式教育骄傲的我;父亲旅行途中帮助一位太太,坦然接受她的赏钱。3、交流中,抓住人物描写,共同感受和概括托尔斯泰的形象特点及其成就。如:“你正在想一件什么事吧?”——女儿对父亲的称呼从侧面体现出托尔斯泰的随和。“您不用感到不安……”,“父亲微笑着,目送着远去的火车。”“几分钟之后,我们看见我父亲进来了,一面笑着说,因为衣服的关系,人们怎样瞧不起他。”——从父亲对他人的称呼和神态描写中读出托尔斯泰的平易近人和对他人的尊重。) 读课文是整体把握文章和理解文章的基础。概括能力则是初中生要重点掌握的语文能力之一。比起学生找到的资料,长女笔下的父亲有什么不同,通过概括对文本有初步的把握和划分。培养学生圈划的良好的阅读习惯,锻炼巩固他们借助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形象的阅读技巧与能力。本文对托尔斯泰进行的更多的是语言描写,语言风格朴素平实。可以着重让学生分析语气表达,标点符号乃至人称上的细微差异,提高他们对语言表现的敏锐感受。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对托尔斯泰有初步的较为全面的了解,对本文所要重点表现的托尔斯泰的性格特点和艺术成就有所把握,为下个环节教学难点的突破打下基础。
重读课文学习选材 1、托尔斯泰作为举世闻名的一位文学大家,人们是如何评价和看待他的成就的?文中能否找到相应的语句?2、那么,从本文选取的材料中我们可以读出托尔斯泰又是怎么看待和评价自己的呢?他在日常生活中作为一个普通人又给人以什么样的形象?你从文中哪里看出来?3、接着请同学们说说,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五个片段?他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1、学生思考找到:第五个片段爸爸接受“赏钱”中乘客的评价:“大名鼎鼎的《战争与和平》的作者》”……从乘客对于托尔斯泰名字的牢记和反复念诵以及不断的道歉和感叹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于托尔斯泰的崇敬与钦佩。2、拥有这些至高成就的托尔斯泰,从不自负更不自傲,生活中谦虚朴素、平易近人,淡泊名利。3、引导讨论,共同总结:托尔斯泰谦逊淡泊的崇高人格魅力正是他取得伟大艺术成就的根源。作者为此选取了五个典型片段,分别是从五个角度来写的,由此构成了一组表现人物本质特点的典型性事例。 结合材料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选取不同角度的典型片段来表现人物本质特点的。在前面的铺垫下,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发现故事与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托尔斯泰性格与成就之间的联系,也读懂文章的行文思路。这五个事例具有很强的典型性与表现力,而且着眼的角度不同,却互相联系,使托尔斯泰的形象丰满。 本文也提供给学生如何选取典型材料展开写作思路和人物形象塑造的范本。值得他们在自己的习作中学习和积累这样的写作手法与技能。
课堂作业学习反馈 1、如果请你通过两三件事来说说你的父母,你会选择生活中的哪些事例呢?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课堂讨论相结合,进一步把握典型事例的选取。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课堂构思与讨论,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什么才是有代表性的和表现力更强的事例,懂得如何多角度地选择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塑造人物形象。
思路点拨
课文题为《遥远的回忆》,但这些记忆却并不模糊,相反历久弥新。这是一位伟大而又平凡的父亲留给他的女儿的最深刻的印象,父亲的每一句话语和每一个神态都在在时间的冲刷下越发清晰。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的层次结构,挖掘五个故事不同角度的互相补充,理清作者的整体思路之后再对其中详细生动的描写进行圈划和品读。先有整体感知,再有细致分析。
另外,不少名人都写过托尔斯泰的传记,和这些他人所写的普通传记相比,女儿托尔斯塔娅的观察的角度有什么不同?她最了解父亲的平素为人,她用朴素平实的语言,道出了这样一位平凡的父亲,道出了托尔斯泰的谦虚朴素,也道出了托尔斯泰的伟大。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整篇文章的阅读。有利于学生挖掘表现人物形象的不同角度,全面认识托尔斯泰——不只是他卓绝的艺术成就,还有他作为一个父亲和普通人的慈爱与朴素。
练习举隅
1、读完这篇文章后,你对托尔斯泰有了什么新的认识?请谈一谈。
2、找找其他选取多个典型事例写人的文章,进行比较,总结写作手法与特点。
3、小练笔:模仿作者的写法,选取典型材料,写一写自己的父母。(可任选一位,要求写三件事以上)
课题:《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课时编号:5
教学目标:
1.了解罗丹及部分雕刻作品,积累一些雕刻艺术方面的知识。
2.自主探究本文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细致刻画、描写的方法。
3.学习雕塑大师全神贯注于艺术创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材料的详略安排。
2.细读罗丹进入创作状态时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分析他们的艺术表现力。
教学难点:
1.首位呼应的句子。
2.表现文章主旨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教师引导学生质疑标题,培养学生带着疑问阅读文本。
2. 师生共享预习资料,由学生用文字介绍雕塑大师罗丹有关情况。图片部分由老师用课件展示。
听完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了一代雕塑大师罗丹的成功离不开他对艺术的坚持不懈,离不开他对创作的独特思维外,除此之外他还有哪些成功的秘诀呢?今天让我们跟随奥地利小说家斯蒂芬茨威格这位难得的“导游”一起走进罗丹的生活。
二、教师简介作者
大凡热爱生命,最后又不得不走上自杀之路的作家和诗人,都值得世人的尊重和景仰。茨威格就是其中的一位。这位充满良知的人道主义和理想主义的作家,在写出了《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等旷世杰作后,却迫于法西斯主义的统治,流亡南美,最后在悲观绝望中携妻双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茨威格十分擅长在小说中刻画各种细腻多姿的女性,因为他写出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等名篇,高尔基还把“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的桂冠送给了他。听说,最近有内地和香港两地的导演争相把他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搬上银幕。茨威格的名字又将再度热起来了。
三、教师引领,学生自主阅读、理解全文。
1. 首先拎出课文的关键段落
点拨:① 通过预习课文,你能找到点明题目的句子吗?
②你能告诉老师“这个伟大的启示”是什么吗?
③你还可以用哪些成语来表述?
④请问“那件仿佛微乎其微的事”是指什么事?
⑤课文除了这件事,还写了哪些事?为什么这么安排详略?
2、直接切入本文的重点内容:详写罗丹修改女正身像。
学生齐读11——16小节,体会文章中的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及其作用:
① 在“我”看来,罗丹大师已经完工的作品,他为什么还要修改呢?
② 他是如何发现塑像的毛病的?
③ 教师表演“审视”动作,提醒学生揣摩词句。
④ 作者是如何刻画进入创作状态的罗丹的 请选择一项点评,分析它们的艺术表现力。
⑤ 在句子“还有哪里……还有哪里……”处中,你能根据上下文意思适当补充出来吗?
⑥ 罗丹对于自己的作品有怎样的感情?他对雕塑工作又有怎样的感情?从何处能看出来?
3、谈感受,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情感交流
跳读课文后回答下列问题:
①作者第一次拜访罗丹时有什么感觉?这次拜访又经过了哪些心理历程?
②“以人为镜,可正衣冠”,面对罗丹这面“镜子”,他找到了文章开头提到的“症结”了吗?文章哪句话与之呼应?(《贞观政要》太宗后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③仿写训练,请为下面的句子再续写一句。
感动是一种崇高的养分,茨威格有感于罗丹的全神贯注而努力进取;张海迪有感于保尔的勇敢坚强而身残志坚; 。
四、拓展练习
1、 罗丹的浑然忘我的工作精神曾感动着许多人,你能再举出几个专心致志地工作或学习的例子吗?
(居里夫人、安培、王羲之、贾岛、牛顿、陈景润等人事例)
2、你能为大家再介绍几幅世界著名的雕塑作品吗?
五、作业布置:
花草树木,触动了文人的心灵;巍巍“神舟”,触动了国人的心灵;眷眷亲情,触动了游子的心灵; 殷殷师恩,触动了学子的心灵……同学们,相信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里,一定也会有许多触动你心灵的人或事。
请以“_____________,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
课题:《我的信念》  课时编号:6
教材分析:
《我的信念》是玛丽·居里通过写自己的理想、兴趣、爱好和情操,表现了她作为科学家的性格特点和人格力量。她用切身的体会告诉我们:人做事要有信心,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要淡泊名利,集中目标,勤奋工作才能有所成就。本文语言质朴、真诚,就像一位老人向我们讲她一生所走过的艰辛、坎坷而又充满幸福、满足的成功之路,使人受到强烈感染。
学生分析
1 初一年级学生在完成某一项事务时,已懂得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但他们也特别注重获取等价的回报,因此让他们感受居里夫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很有必要。
2 学生具有了初步搜集材料、理解材料的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还刚刚起步,学生还不是很适应,需要多加引导。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居里夫人高贵的品质和人格魅力。
2)学习本文平实、质朴而富于哲理的语言。
2、能力目标
学习从不同层面梳理、把握主要内容,掌握处理信息的方法;
3、情感目标
感受居里夫人那颗水晶般的心,并联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磨练意志,学会生活,热爱科学。
4、实践目标
1)学会搜集、筛选和交流资料。
2)学会合作,学会质疑,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梳理课文内容。
2、归纳居里夫人的人格特点。
3、品味平实且富于哲理的语言。
教学难点:
品味平实且富于哲理的语言。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课题:
有这样一位伟大的女性,她一生中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奖,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同时还被15个国家聘为科学院士,担任了25个国家的104个荣誉职位。同学们知道她是谁吗?她就是《伟大的发现》一文中的居里夫人,这篇文章主要是写居里夫人和他的丈夫皮埃尔。居里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为共同的科学理想而执著奉献,不畏艰难,在极其简陋的屋子里进行成百上千次的研究,最终发现镭元素的经过。那么,她的这种为科学事业孜孜以求,执著奉献的精神源动力又是什么呢?――信念。
今天就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近这位科学巨人,学习她晚年写的一篇自述文章——《我的信念》,从中了解她取得成功的原因,并体会她人格的魅力。
(板书课题《我的信念》)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师生共同明确学习目标:
1、生字注音,理解词语。
2、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力量。
3、摘录品读平实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三、 检查预习(完成第一个学习目标)
1、注音:
执著( zhuo) 奢望 ( shē) 闲暇 (xiá ) 蹂躏 ( róu lìn )
呵责 ( hē) 沉醉 (zuì) 猝然长逝 (cù) 问心无愧 (kuì)
2、解释下列词语。
 问心无愧--       理所当然
 逆来顺受--      获益匪浅
3、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搜集的有关的材料。

四、小组合作探究(一)梳理课文,归纳了解居里夫人的人生“信念”(完成第二个学习目标)
1、今天我们面对居里夫人,走近居里夫人来学习《我的信念》,我们的心将与她那颗水晶般的心贴得更近些。 首先我们来读懂题目,解释什么是“信念”。(学生很快查词典,解释“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
2、小组合作,找出居里夫人在文中表述的在生活和工作中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和做法,即“我”的“信念”。
要求:小组互动合作,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人生信念(概括要点抓住关键词即可),然后分析归纳,再整理排列,归纳居里夫人的人格美,及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按“宗旨”“环境”“工作态度”三方面进行排列)
3、小组合作成果交流
要求读懂了的学生在黑板上板书表述“我”的“信念”的关键词(四字短语)。 进而体会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宗旨:(探讨真理、不图财富、沉醉科学 、献身科学)
环境:(保持安静、追求自由、珍惜时间)
工作:(集中目标、树立信心、坚韧不拔、执著勤奋)

五、小组合作探究(二)重点研读,体会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了解她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1、小组互动合作探究,教师作适当的点拨引导。注意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提出并解决问题。
2、小组合作成果交流。(每组选派一个代表发言)
参考探究题:
①作者认为,做事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明确:坚忍不拔,有信心。

②如何理解“少年时期我再巴黎大学,孤独过着求学的岁月”,为什么“孤独”也是一种美好快乐的记忆
明确:这里的孤独非一般意义上的孤独,而是指她潜心学业,远离喧嚣,一个人精心读书,在这期间作者读了许多书,大有收获,回忆起来,觉得没有虚度年华,所以这样的回忆也是一种美好快乐的记忆。这也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

③“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就常人看来,科学研究应该是艰深的、枯燥的,作者却不这样看。想想这是为什么?
明确:因为只有有了小孩子般的沉迷和好奇,才能对科学产生兴趣,才能沉醉于当中,有探求的欲望,才有可能产生新的科研成果。

④“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一句,“讲究现实的人”是什么人 “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 从哪一件事上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明确:所谓讲究现实的人是指为自身的利益而工作,为享受生活而工作的人。梦想家的最基本的特点是,献身事业,全身心投入事业,事业就是一切,根本不考虑物质利益。从居里夫人放弃专利,可以看出她就是这样的“梦想家”(感想可以自己谈)

⑤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地方 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联系
明确:她那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心,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构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

学生可能提到的问题:
①“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某种力量指什么力量?
明确:居里夫人在文中未明确指明这是怎样的一种力量,这或许是难以直叙的,这种力量是一种复合的因素。对事业的追求、对真理的渴求、科学对作者巨大的吸引,还有崇高的使命感等等种种因素,糅合成一股巨大的力量,鞭策着作者不断前行,“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茧一般”。

②怎样理解:我们唯—的希望,是在一个自由的国家中,以—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明确:因为她曾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缺少宁静的科研环境的氛围;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需要和平的巧境。自由的精神。

六、小组合作探究(三)品味语言,进一步感受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完成第三个学习目标)
(1).教师指导学生体会、品味语言。理解这种朴素而平实的语言风格。不重文采,而重写实,是传记类作品的特点。如果学生感到有难度,教师可引导学生与文学作品语言作比较,就容易理解了。
(2)学生找出课文中带有哲理性的句子,试着进行赏析。
例句: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
◆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
◆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
◆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
(3)居里夫人的精神深深的打动每个人,请用一句话,说出感受最深的一点。

七、教师小结:读了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我们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如果说我们过去没有生活目标,现在我们明确了人生;如果说我们过去一味贪图安逸,现在我们学会了艰苦;如果说我们过去只能依赖他人,现在我们懂得了奉献;如果说过去我们意志薄弱,现在我们拥有了信念。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

八、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检测。(独立完成测试题)

九、作业:
1、抄写词语。
2、居里夫人放弃了镭的专利,却两次成为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对此你怎么看?写成300字的小文章。


板书设计:
我的信念

探讨真理 保持安宁
宗旨 不图财富 环境 追求自由
沉醉科学 珍惜时间

集中目标 树立信心
工作
坚忍不拔 执着勤奋

附:备课卡片
⑴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在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⑵ 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时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和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
课题:《给女儿的信》  课时编号: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体会运用故事阐述抽象道理的好处。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领悟文章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爱情的特质,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分析故事的内涵,品味含义深刻的语言。
难点:学生对爱情本质的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莎士比亚小诗导入关于“爱情”这个话题的探讨。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 /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 /它是怎样发生 /它又怎样成长 2.爱情这个火辣辣的词,撞击着每个青年的心扉,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就像爬山虎攀上了少男少女的心房。谁能告诉我什么是爱情? 学生自由发言:用关于爱情的成语、俗语、诗句、神话传说来谈谈自己的已有认识。(学生三言两语原生态自由交流) 师生一起:说着别人的故事,吟着别人的歌谣,诵着别人的诗句、格言,一步步走近爱情,了解爱情。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爱情,在诗人的笔下,在歌者的乐声里,在人们的心中,的确是一个美丽的名词。但对于像你们这样一群懵懂少年来说,“爱情”又是一个极其复杂、难懂的困惑。青春期躁动下的你们一定非常渴望了解“爱情”的真谛,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致女儿的信》,希望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学生快速浏览两遍文章后,用自己的话简述信的内容 了解信的一般写作格式,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和概括能力。
理清思路研读课文 1、指导学生理清课文思路:一、女儿提问,父亲慎重对待(1-4):点明写信缘由二、回忆幼年,转述祖母故事(5-24):形象解释爱情三、教导女儿,对待爱情方法( 25 ):揭示真爱本质2、突破口:面对女儿的问题,作者是如何来回答的 你喜欢他的这种回答方式吗 请你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方式明确以下几点:(其中着重交流童话部分。)端正态度:尊重女儿的成长,与女儿平等交流现身说法:自述成长的经历,盼女儿重视问题深入浅出:转述祖母的故事,为女儿形象解惑殷殷嘱告:揭示真爱的本质,教女儿善待爱情 1、学习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理清文章情节发展的脉络、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理清文章的思路。2、通过研读课文,领会作者在讲述“爱情”这一问题时的巧妙之处。
品读课文赏析、感悟 (1)复述文中充满诗意的爱情故事。(2)这则关于爱情的童话故事,哪一点令你感触最深?为什么?(请结合课文第5—25段的具体内容与表现手法进行分析。)(3)文中的哪些内容你不太理解?请你提出来,集体进行探讨。 品读、体会:故事别具匠心的构思: A、前有暗示,后有点睛。前后对比,凸显出人之区别于动物的关键;B、层层推进,起伏有致。三次视察是叙事框架,反复之中体现变化与递进。 指导学生沉浸文本,认真品味、感悟文章的关键语句。初步赏析作品的艺术特点。
深入探讨培养能力 (1)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女儿什么是爱情,而是给女儿讲了一个故事呢(2)朗读文尾两段,比较祖母与作者在“爱情”认识上的异同之处。 讨论交流后归纳:(1)作者巧妙地避开敏感的问题,通过自己少年时代祖母所讲述的童话,引导女儿去思考;用自己成长的经历引导女儿正视爱情,使女儿更易接受。同时,动人的童话故事比抽象的解释和一番大道理更形象、更易于理解。)(2)祖母对爱情的作用作出了诠释;作者更深刻,更理性地指出了爱情的真谛——爱必须具备人性美,是一种精神的永恒。 学习用比较法进行质疑、探讨问题。
课堂小结 请学生交流名人的爱情观。思考讨论:通过本篇文章的阅读,你对爱情有了怎样的认识?请用自己的话补述 学生交流:名人的爱情观学生用自己的话补述:爱情是 爱情需要 通过交流、小结,学生初步形成对“爱情”的认识。
课后作业 1、基础:熟读课文末两段。2、拓展:作者在另一封给女儿的信中谈到自己对爱情的认识:“人的爱情应当不仅是美好、诚实、坚贞的,同时也应该是理智和慎重的、机警和严肃的只有那样的爱情才能带来欢乐和幸福。”深入理解这段话的含义,结合中学生实际,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巩固、拓展
思路点拨
无论哪个时代,爱情一直是人类传唱不衰、古老而新鲜的话题。
歌德曾经说过:“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
处在花季年龄的你真正懂得爱情的真谛吗?请思考:你认为什么是爱情?你向父母亲问过这个问题吗?可能得到怎样的回答?作者是用什么方式回答女儿的 你喜欢他的这种教育方式吗 为什么 读了童话后,你认为作者的爱情观是怎样的 在文中,你认为哪些句子直接表达了爱情崇高的主题?哪些细节(段落或句子)又最触动你的心弦或最让你感动?
练习举隅
1、请认真细读课文,按照“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的思路复述这个充满诗意的故事。
2、故事中为何要把这对男女的爱情放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历程中去表现呢 这说明什么呢 五十多年里是什么维系了他们的爱情
3、“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这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把他们放在一起来解释爱情?
课题:《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 课时编号:8
  
教学目标
1.掌握利用具体事物来描述内心感受的写作技巧,品味舒缓、朴素语言的艺术魅力。
2.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情操与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邓颖超通过对海棠花的几次描述来表达对周恩来深切思念的写作效果。
2.难点:感受朴素、平实的语言在描述周邓二人相识、相知、相爱过程中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海棠花是中国民间居家庭院的常见景物,海棠花也是古今文人墨客最爱吟咏的景物之一。请同学们回忆所学课文与课外积累,你知道哪些与海棠花有关的诗句?2.通过海棠花,在这些诗句中表达了文人墨客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由发言:交流文学积累。如: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李清照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余光中 用诗句的积累与品味切入,一方面旨在营造诗意氛围,另一方面希望加深学生对物象与情意结合(即意象)的写作方法的掌握与理解,为理解课文内容搭设桥梁。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浏览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要求:用简明的语言概述课文内容。(睹花思人,心灵对话;追忆往昔,真情依旧。)设问: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哪些往事?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作好旁批。思考本文可分为哪几个部分?2.小组交流: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采用泛读的形式,整体把握内容,并通过对往事的概括,初步感知作者与总理的深情厚谊。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几次写到西花厅的海棠花?请把这些语句圈划出来,思考它们在文中的作用。2.从西花厅的海棠花写起,对表现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和精神境界起到了什么作用? (本文是一篇追忆性的文字,它由西花厅的海棠花写起,触发了作者对过去有关人物和事件的深情回忆,把已经逝去的情景再现在我们面前,不仅使我们感受到邓颖超与周恩来两心相照的眷眷深情,也使我们看到他们远大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1、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圈划有关语句,品味海棠花与人物形象与精神境界的内在联系。2.分组讨论:作者怀念故人,为什么要从海棠花写起? 1.分析课文,着重指出海棠花所具有的内在品质,把它和某种品德、精神联系起来。(这是本课教学的关键所在)2.语言的品味与内容的分析结合在一起,教师可采用追问的方式,提示同学抓住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思考领悟加深理解 1.文章的结尾一句,作者为什么称周恩来为“同志,战友,伴侣”?(切入补充资料:时代背景)  (他们有着共同的革命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崇高精神,所以是“同志”;他们的一生都在为共同的革命理想而艰苦奋斗着,所以是“战友”;他们的婚姻“是两个具有相似出身与相似思想的共产主义革命者的终身结合”,“是具有信念的婚姻”,所以是“伴侣”。)2.说说文中称谓由“他”转换到“你”,其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称谓上由“他”转换到“你”,既有利于直拉抒情,又表达了“你”对“我”的深情,还表达了“我”对“你”的怀念,亲切而感人。这样就会产生采用其他人称所无法获得的表达效果。) 认真思考在20世纪初的恶劣历史环境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与邓颖超是如何坚持自己的革命理想和追求,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和人民的幸福而贡献毕生的热血与精力的? 改变背景资料先行的传统模式,不仅可使文本的理解始终成为教学的主体与抓手,而且适当资料的适时引入,也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使教学显得干净而有效。
总结归纳拓展迁移 1.本文的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感人,娓娓而叙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尚情操与革命情怀。2.本单元主题为“爱情如歌”,读了本文后,你有哪些收获?你对爱情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学生自由交流,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爱情、友情的新认识。加深认识,培养自己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单元主题与课文内容的结合,是不可忽略的一个要素;通过文本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生活与情感的认识,应是教学的目标之一。
课后作业学习反馈 1、基础性练习:(30分钟)(所有学生完成)(150字左右)抄读文中感触最深的语句,体会字里行间的眷眷深情。2、拓展性练习:(一周)(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二选一完成。)A.阅读周恩来总理或其他革命者的优秀事迹,以“我眼中的革命人”为题写一则读书笔记。B.搜集有关海棠花的诗句与文章,分析海棠花在不同文学作品中的不同内涵,以小组为单位写一份研究性报告。 学生按照要求,自主选择完成作业。其中基础性练习,是必做题,每位学生都要求完成。拓展性练习随学生的学力高低有选择性地完成,可单人也可小组合作。 作业的多元化设计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层的作业旨在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开发学生多方面的学习潜能。
思路点拨
这是一篇在主体构思上托物思人,语言上清新、淡雅、朴实,节奏上舒缓、平和但能表达深厚情感的好文章。
文章具有双重意义:从文章本身说,这是一篇美文,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让人为之肃然起敬;从文章之外的角度来说,这篇文章有助于广大的青少年读者加深对于把自己的情感与社会的发展、民族的需要统一起来的认识,确立谦逊、自重的做人理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因此,文字中的真情,真情中的大义,这两者的感受与领悟应该成为教学探讨的重点。
练习举隅
1、爱情,是一首永远唱不老的歌。请品读本文,说说哪些地方,让你读到了深情厚谊。
2、文中周恩来与邓颖超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让你对爱情有了哪些新认识?
3.作者为什么要借海棠花来表现自己与周恩来先生的爱情?
课题:《致橡树》  课时编号:9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朦胧诗”的艺术特色,学习新诗借助鲜明生动的意象抒发感情的特点,体会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情感与态度:感悟诗人渴求、提倡的独立平等、互相依存、亲密无间的爱情观。
过程与方法:诵读、感悟。通过反复诵读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感悟诗歌的情感意蕴。
诵读——感悟——剖析——理解——诵读
教学难点与重点
1、重点:朗诵诗歌,品读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体会诗人对于爱情本质的理解。
2、难点:了解《致橡树》的主要艺术特色,了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特别是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走进朦胧诗歌 “朦胧诗”产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内容含蓄隽永,形式虚实相生,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从而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等。 学生可以交流课前查找的相关资料,清楚地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了解“朦胧诗派”的创作背景,从而理解诗歌所表现的深刻意蕴。 从历史和文学史的高度来了解一个诗派或一位诗人,更有助于准确理解诗歌的内涵。这是学生应该学会的方法。引发学生求知欲望,进而在课外自觉阅读“朦胧派”相关诗歌。
了解舒婷其人 舒婷,原名龚佩瑜,中国当代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福建文学》曾围绕她的诗作展开关于“朦胧诗”讨论,当时争议很大,影响颇广。主要作品有:诗集《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她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1980年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 学生可以补充课本已有的内容,进一步完善对于诗歌创作背景的了解。 引发学生求知欲望,进而引导其在课外自觉阅读“朦胧派”诗人的代表诗歌。
品味隽美意象追寻爱情真谛 1、欣赏名家朗读,学生个人散读。2、寻找诗中意象。3、 分析意象含义,品味感彩。4、追寻缜密逻辑, 倾听爱情告白。诗1~13行借用一系列自然物进行象征类比,对“攀附型”、“痴恋型”和“奉献型”这些以一方的压抑、萎缩和牺牲为爱的前提的爱情观作了深刻的否定,这正是以对立的价值面对现代爱情理想构成的深刻有力的反衬。 1、诗歌句式排列大体整齐而有变化,既不呆板,也不重复。有些诗句是成双成对的,这不仅增强了语势,更有节奏感。其次,全诗从头至尾押一个韵,音节连贯绵长,一气呵成,蕴含着脉脉深情,又富于音乐美。2、这一要求相对简单,诗中“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都是显而易见的意象3、学生应能够很快找到诗中“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重复单调的歌曲”、“常年送来”、“增加”、“衬托”、“绝不学”、“也不止”、“甚至”等具有鲜明情感色彩的词语,并体会诗人的情感倾向。4、在明白了诗人赋予各种意象的情感色彩后,请同学归纳:诗中否定了哪几种爱情观?为什么?诗人所提倡和坚持的是理想的爱情观是怎样的?诗人在热烈真挚的表白时,运用了怎样的修辞、句式?诗歌外在形式和内在意蕴有着怎样的关系? 1、诗歌学习中朗读是重要环节,也是深入理解的基础。而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就必须首先了解诗歌的外在形式。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应注意两个“我如果爱你”,两个“绝不”和两个“也不止像”。边读边品味句式之美。 “根,紧握在地上,叶,相触在云里”,不仅情趣盎然,而且在形式上字数相同,词性相对,不求严格对仗,却有中国古典诗歌的韵律美,朗读时也应特别注意。2、由意象入手,使学生在欣赏外在形式美的基础上捕捉最为直观的内容,以此作为走进文本的切入口。3、当简单的意象被赋予深刻的情感时,诗歌唯美的形式下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也就逐渐显露,而诗歌真正的美恰恰在于此。希望学生学会在咀嚼字词、品味意境之后渐渐领略诗歌的意蕴。4、学生可在讨论之后将上述意象分类归纳:A“攀援的凌霄花”,极力攀附的爱情观B“痴情的鸟儿”,只知依附的爱情观C“泉源、险峰、日光、春雨”,一味奉献的爱情观。14~31行正面抒写理想的爱情观:爱情的双方在人格上完全平等,既保持各自的独立个性,又互相支持,携手并进。32~36行写真正的爱情就应该既爱双方的人品,也爱他的理想。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比喻、排比等,并体会诗歌的韵律美、文字美是如何与诗歌所蕴涵的内在情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5、诵读爱的箴言 体悟爱的真谛 以各种形式反复朗读诗歌。 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加深感悟,同时,着力以朗读表现诗歌的韵律美。
课后作业迁移巩固 1、背诵《致橡树》,阅读舒婷的《这也是一切》。2、阅读北岛、顾城相关诗作。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性地完成阅读作业,并在拓展课上相互交流。 进一步了解“朦胧派”诗人及其诗作的风格。
思路点拨
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的手法,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把握了这一点,舒婷的朦胧诗是不难解读的。
《致橡树》中所塑造的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这组形象的树立,不仅否定了老旧的“青藤缠树”、“夫贵妻荣”式的以人身依附为根基的两性关系,同时,也超越了牺牲自我、只注重于相互给予的互爱原则,它完美地体现了富于人文精神的现代性爱品格:真诚、高尚的互爱应以不舍弃各自独立的位置与人格为前提。这是新时代的人格在性爱观念上对前辈的大跨度的超越。这种超越出自向来处于仰视、攀附地位的女性更为难能可贵。诗歌对爱情理想的歌唱、高扬,树立在极有思想含量、极有力度的否定之上。
练习举隅
在舒婷看来,女性有没有真正的独立平等意识、是不是十分珍视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这一点,早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英国,一位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就在小说《简·爱》中向我们点明了。当女主人公简·爱的爱情遭到社会不平等的对待时,她毅然选择了“放弃爱情”,她要为自己争取平等、独立的权利。为了维护自身的人格和尊严,她发出了自己的爱情宣言: “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 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 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
很多文学作品中涉及到了爱情观,请同学们比较分析李商隐《无题》、白居易《长歌行》、《诗经·氓》和裴多菲《我愿是急流》对爱情的评说。
《致橡树》
一、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1、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
2、掌握本诗的主要内容和艺术手法。
德育目标: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二、 教学重点:
1、 理解诗歌中意象的内涵和其中蕴含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2、 掌握《致像树》的象征手法
三、 教学难点:
1、 把握诗中意象及形式结构所蕴涵的感情和意义。
2、 了解诗歌的象征手法,评判诗中表白的爱情观。
四、 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法。通过反复诵读来感悟诗歌的情感意蕴。
2、意象分析法。对最重要意象或深刻主题进行分析。
五、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诗词接龙: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些诗句都有一个共同话题——爱情。…………古诗如此,新诗亦如此,被称之为朦胧诗派掌门人的舒婷就以她的致橡树感动了整整一个时代的年轻人,这首诗为什么又那么大的震撼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致橡树》这首爱情诗的独特魅力。
(二)、整体感知
1、 朗读指导:
要求把握好诗歌的感情。这首诗跟一般的缠绵悱恻的爱情诗有何不同?这首诗相对于一般热情洋溢、缠绵悱恻的情诗显得更为理智和冷静,所以读的时候注意把握好感情的分寸。
2、 学生齐读全诗。
3、 一生朗读全诗,其他学生点评。
4、 读准字音:慰藉 霹雳 雾霭 流岚 虹霓
(三)、具体研习
1、 释题:
致:表达,表示之意。谁向谁表达,表达什么?(提问)
提示:朗读中发现出现了两个人称代词,“我”和“你”,我指代木棉,你指代橡树。那么是木棉向橡树表达爱意。
2、 分层并概括各层大意。
提示:木棉告白的思路是怎样的?即木棉是怎样来阐述自己理想中的爱情的?
明确:两层,第一层由开头至“不,这些都还不够”,诗人借木棉来表示了对世俗爱情观的扬弃;第二层由“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到结尾,表达了诗人对现代的爱情价值观念。
3、 鉴赏分析第一层
(1)、这一部分共出现了哪几种意象?它们是如何来表达自己对橡树的爱意的?
明确:凌霄花——借高枝炫耀自己 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泉源——送来清凉的慰藉 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这一组意象均表现出依附橡树或者无偿地付出自己的特点,表现出他们与橡树的不平等关系。
(2)、诗人没有写出日光、春雨的特点,请同学们根据前面加以想象,仿造前面泉源、险峰的诗句来补充完整,给出固定格式:甚至也不止像日光……甚至也不止像春雨……
(3)、这一部分用六个比喻句直接列出了六个否定的意象,感情激烈昂扬,仿佛吐尽了千百年来积压在女性心中喷很不平的怨气,是一种反抗、挣脱,女诗人以一个勇敢的斗士的面貌出现批判了一系列世俗的爱情观。这部分旋律昂扬奋发,朗读时要刚劲有力,慷慨激昂。(齐读第一部分)
4、鉴赏分析第二层
(1)、第二层里只出现了木棉和橡树两个意象,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提示:找出诗中描写橡树和木棉的诗句。
明确:橡树——坚毅刚强、敏锐有力 象征男性阳刚之美
木棉——美丽热烈、坚忍不拔 象征女性阴柔之美
(2)、分析“沉重的叹息”和“英勇的火炬”的象征意义。
明确:在中华民族的浩浩历史长河中,展现女性的大多数是一幕幕令人心酸的悲剧。在过去女性只是一种附属品从属于男性社会,所以女诗人发出了沉重的叹息。“英勇的火炬”则突显了女性更应该坚忍不拔,勇敢顽强。所以诗人心中完美的女性应该是既热烈美丽,又坚忍不拔、勇敢顽强的。
(3)、诗人在诗中倾诉了怎样的爱情观?
提示:根据相关的诗句来分析。
明确:相互依存、互相尊重、同甘共苦、独立相依,爱对方的一切
(4)、这一部分中诗人的感情抒发是平缓的,从前一部分的激昂中跌落下来,诗人以女性的温柔,真挚细腻的感情,缠绵悱恻地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关于爱情的梦想,像小溪流水潺潺,如木棉在清风中摇曳。要求全体朗诵,男生读第一部分,读出阳刚之气,女生读第二部分,读出温柔真挚的感情。
(四)、酌情可与第四课的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对比阅读,体悟中外爱情诗歌的异同。
课题:《俄罗斯性格》  课时编号: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肖像、动作、心理、语言描写和环境烘托等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写作方法。
情感与态度:
感受并体会本文中的平凡人物在面对灾难、不测时所展现出的“俄罗斯性格”。
过程与方法:
启发激“思”、讨论研“思”、赏析悟“思”。速读与精读相结合,研读与迁移相促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重点:在泛读的基础上圈画人物描写的语句,并精读关键细节来赏析人物形象的特征。
2、难点:对“俄罗斯性格”的认识、思考和内化。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直面人生重创 以凡人不得不面对生活中不期而遇的灾难、不测的必然性来导入。 学生可以按照“何时何地的何人面临何种灾难”的格式列举古今中外事件,如有学生知道事件相应的发展结局可进行补充。 既能调动学生以往知识积累的显现,又能引发学生对如何面对、如何战胜、如何生活内因的“思考”。
复述情节发展 请同学口头概要复述故事情节。 学生先紧扣人物、情节(发生、发展、结局)、环境等要素和关键细节快速阅读;其次圈画关键句并加以提炼;然后以一个学生的口头表达作为参考答案;最后由其他学生根据复述的要素、详略等要求进行补充复述。 既能让学生初步“触摸”课文内容,获得全面整体的感知,又能从语意的完整性和语言的简洁性两方面来训练学生的口头概要复述能力。
品味关键片断赏析人物形象 1、在文中是否能找到导致伊戈尔毁容的背景暗示?2、请同学以“在灾难、不测中绽放人性美”为话题分别赏析伊戈尔、母亲、父亲、未婚妻的形象。 1、学生可从第三段“德国鬼子”和结尾“1944年”了解时代背景。2、学生首先圈画能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以及环境描写;其次对关键性描写朗读品味,分析提炼后口头表述他(她)的性格特征。如:伊戈尔是体谅尊重父母、热爱牵挂未婚妻、乐观、坚强、深明大义等;母亲是从容、细心、勤劳、善解人意、充满舐犊之情等;父亲是慈祥、热情、慷慨、好客等;未婚妻是忠贞不渝等。 1、适时适当拓展有关二战中反法西斯的卫国战争资料有助于帮助学生走“近”文本。2、学生首先应聚焦文本、沉浸文本,从文本中寻找关键句;其次须掌握赏析形象的步骤(圈画、朗读、分析、提炼)和角度(人物描写、环境渲染、正面侧面烘托等);再次在强化语气、语调的朗读中激发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最后在表述性格特征时须做到有理(高于文本)有据(源于文本),自圆其说。 此环节中学生会在原有知识积累和现有知识补给中使思想认知得以“碰撞”。
揣摩心路历程 请同学对先前较为“零碎分散性格特征”的分析进行梳理归类整合,探讨隐藏在诸多性格特征背后的心灵轨迹。 学生根据故事情节的起承转合对人物形象的特征进行分类整理充实完善,口头表述人物的心路历程。如伊戈尔面对毁容的重创平静接受、乐观以待;病后即投入战斗的大无畏精神和祖国至上的信念;尊重热爱体贴父母珍惜亲情;对眷恋、热爱的未婚妻选择放手呵护爱情等。慈祥的双亲含蓄地表达了对毁容儿子舐犊情深的亲情等。未婚妻坚定地向毁容的恋人表达了自己忠诚的选择,诠释了“美丽”的内涵等。 学生在将单薄散乱的性格特征放在完整的故事背景上进行汇总梳理提炼后,人物的性格特征厚实清晰丰满起来,学生对人物形象在作为有血有肉“人”的意义上的赏析才真正得以“提升”。
感悟心灵绿洲 1、请同学交流感悟:俄罗斯性格在中尉、母亲、未婚妻身上的体现!2、结合本单元的主题是“爱情如歌”进行思考:你从伊戈尔和卡佳对爱情的取舍中读到了一种怎样的爱情观? 1、学生就战斗英雄、亲人、恋人交流三种不同身份的人身上所具有的俄罗斯性格。共有特征:伟大人格、心灵之美。独有特征:中尉面对毁容,更尊重自己对事业、祖国、父母、恋人、自己所秉持的责任与信念;亲人面对毁容的儿子表现出不离不弃不朽的亲情;未婚妻面对毁容的恋人表现出了忠贞不渝的爱情。2、伊戈尔让我们懂得了“放弃更是勇者之爱”;卡佳的坚持让我们看到了她对埋藏在丑陋外表中那颗钢铁般宽容坚强灵魂的爱惜。 1、促使学生在沉浸文本、依据文本品读赏析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打破公式化解读英雄的窠臼,从浅层阅读走向了关注真实人性的深层阅读,真正体会到在灾难突然来临的冲刷下以人性的光辉所彰显出的整个俄罗斯民族的伟大性格。 2、让学生在感受这种经过考验弥足珍贵的爱情中再次审视反思文中的诸类情感,借助阅读净化心灵完善人格的教益作用才能得以“内化”。
课后作业迁移巩固 片段训练题目:面对失落时的 要求:1、 上填写的应是人物;2、字数不超过250个字;3、需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学生课后书面表述。 通过片段训练,可以对学生在综合运用人物描写方法以及描写角度多样化两方面进行检查。
思路点拨
题目往往是一篇文章的“文眼”,常常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所以也可从解题入手。由题目中的“俄罗斯”引出二战反法西斯的卫国战争和作者阿·托尔斯泰忠实于现实的创作风格;由题目中的“性格”引发对民族共有特征和个体独有特征的探讨,再由文中的描写来佐证。同时有效的朗读方法也可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采用分角色朗读和心理独白画外音的形式更能使学生设身处地进行换位思考,对人物形象的赏析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练习举隅
列夫·托尔斯泰和阿·托尔斯泰是俄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巨匠,好学的同学,你能否试试填写下表,看看自己积累的文学常识够不够渊博,瞧瞧自己储藏的文化积淀够不够厚实!加油!
列夫·托尔斯泰 阿·托尔斯泰
创作时期
代表作品
创作思想
创作风格
阅读心得 篇目 心得 篇目 心得
九 血染的丰碑 课时11
教学目标
学习通过人物刻画和场面描写来突出主题的表达手法。
理解本文的历史真实性和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崇尚将士们英勇不屈的抗敌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阅读、圈画文中人物刻画和场面描写的语句,分析其对课文中心的表达作用。
难点:理解历史的真实性和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感悟军民英勇不屈的抗敌精神,增强我们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提到鸦片战争,以前史料都认为镇江战役是其中战斗最激烈、中英双方伤亡最重的战役。据现在舟山收集的史料考证,第二次定海保卫战才是整个鸦片战争中最激烈的一战。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汪浙成写的《血染的丰碑》,感受这最激烈的战斗。 学生自由发言:从自己课前查找的资料中阐述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带着疑问进入文本,从课文中找答案。 1、从学生查找资料入手,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探究兴趣。2、此处学生的发言争论也可以作为“质疑探究”环节作伏笔。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交流课前自读成果。⑴字音、词义 ⑵理清结构,概括层次主要内容。 1、课前借助工具书明确下列字词的字音、字义:耸峙(zhì);扼守(è); 饷给(xiǎng)(jǐ);麾下(huī);同仇敌忾(kài);响遏(è)行云(声音高入云霄 ,把浮动的云彩也止住了,形容声音嘹亮。)2、交流概括的层次内容。第一层(1-3节)交待竹山门地理位置和曾发生的历史事件。第二层(4-15节)具体叙述以葛云飞为指挥的第二次定海战役的经过。(4-5节)葛云飞别母赴前线和战前准备;(6-7节)将士们阵前誓师;(8-9节)葛云飞与士兵同甘共苦,英勇歼敌;(10-15节)在救援无果的情况下,葛云飞率领将士与敌人殊死搏斗最后壮烈牺牲。第三层(16节)颂葛云飞及将士们英勇报国的精神永存。 1、课前培养学生自读习惯,课堂检查有助于学生对所查找的字、词加深巩固。2、养成学生阅读中分析、整理的能力。
再读课文把握中心 1、指导学生课堂上小组学习(圈画、批注):⑴为什么作者开头说“竹山门是我国抗击侵略者的一座血染的大门”?⑵课文是怎样描写葛云飞等将士“血染”竹山门场面的? ⑶怎样感悟课文结尾“竹山门啊,你是耸立在我国近代史上一座血染的丰碑!”的作者情感。2、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教师在学生交流过程中,可适当补充人物或历史事件的简单介绍,来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 1、学生先研读课文,对关键的句段进行圈划、分析、批注。2、互相交流:⑴竹山门耸峙在我国浙江舟山的定海城南,是祖国东方的一座海上大门,在鸦片战争中,这里曾发生过一场敌我双方交火时间最长,伤亡最惨重,最为激烈的战斗,5千多名清军将士全部血战而亡。⑵如:城头“龙旗猎猎”的场面描写;“声震海山”的阵前盟誓;还有战斗中对葛云飞壮烈牺牲时的“语言、动作、外貌和神态”等细节刻画,无不展现了将士们英勇杀敌的豪气和血染竹山门的无畏气概场面。⑶竹山门上埋葬了5千多名将士为国捐躯的英魂,是我国近代史上抗击英国侵略的历史丰碑和精神丰碑,表达了作者对英烈们无比颂扬、自豪之情。同时,“血染的丰碑”告诫后人,学会对血腥历史的清醒反思,更加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1、注重培养学生圈划、批注等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在学习实践中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2、这一环节的第⑴、⑶问旨在引导学生在品读文章的过程中整体把握课文的中心,感悟作者的情感。3、第⑵问设计旨在达成教学的“重点目标”,通过场面和人物分析,同时也落实了文后“学习建议”中的相关阅读内容。
质疑探究加深感悟 我们在课前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课文选材于历史,又不完全实录于历史,请学生找找自己发现的有关语句,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就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行探究、感悟学习,先讨论后交流。要点如:1、定海“历史事件”记载,“5800士兵绝大部分在血战中阵亡”而文中“麾下5800名守军无一变节投降”。这句话在史料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学欣赏性,揭示主题的感染力更强。2、在“血战六昼夜”中,作者详写了第六天的战斗,史料记载“这时,英军正在向土城进逼,葛云飞捧抱四千斤炮回击”文中“情急之下,葛云飞上前掇抱炮身,猛一发力,竟将这大铁疙瘩转了个向,随即便操炮发射,一直打到炮身红透,无法再打。”这里人物描写非常逼真,生动地体现了葛云飞等将士们在危急关头骁勇无比、英勇杀敌的情形。3、“葛云飞倚崖屹立……仿佛继续在抗击着侵略军!”生动表现了一位至死不息的抗敌将领形象,写得非常感人。…… 引导学生探究散文创作与历史史料的区别:让学生自己体会交流,老师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学生理解散文的文学特点:为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为表达主题的需要,对历史事实作一些“适当”加工是自然合理的,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
仿写练习培养能力 学习本文后,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和查找的资料,仿《郑国鸿碑记》用300字左右为《血染的丰碑》写一篇《葛云飞碑记》或《竹山门碑文》。 学生课堂独立完成。 通过仿写的学习活动,既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后作业学习反馈 1、课堂上未完成“仿写”的同学,回家继续完成。2、自选题:(1)周末网上观看影视片《定海风云》,写一篇300—500观后感。(2)课外阅读《葛云飞的故事》。(3)上“中华英雄网”了解更多的在鸦片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将士。 1、准备明天小组或全班交流。2、学生按照要求,自主选择完成作业。 1、习作交流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取长补短。2、作业的多元化设计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学习视角。
思路点拨
1、课前除查找资料外,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相关《鸦片战争》影视片,激发学生情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课文分析中,也可以从本文的课题切入分析,揭示主题。思路:“血染的丰碑”——竹山门——血染的大门——血战六昼夜——历史丰碑——精神丰碑。
2、也可以从“中国近代史”中截取“第二次定海战役”一节文字,与本文进行比较阅读,把“理解本文的历史真实性和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作为重点落实的目标,在比较中,从课文的“人物描写、场面描写”中体会语言的感染力,从而体会本文独特的表达特点,同样落实情感目标。
练习举隅
1、成语填空:
语重心( ) 马不停( ) 严( )以待 响( )行云
同仇敌( ) 众志成( ) 铩( )而归 气( )嚣张
2、怎样理解课题“血染的丰碑”含义。
3、理解课文第4节中对“孝服”和“两把佩刀”的细节描写作用?
           一二 我不是懦夫  课时12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在初步朗读的基础上,借助圈划、品读等方法,研读课文中精彩的心理活动描写,从而理解其对表达主题和推动情节的作用和效果。
2、难点:如何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逆境。
说明:
作者王嘉鹏通过心理活动描写,向读者再现了自己在恢复训练过程中所经历的磨难与痛苦,以及如何在此基础上所选择的努力与坚强。作者个体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相互映衬补充,共同构筑一个残疾人意志由薄弱走向坚强的成长过程,是此文着力刻画之处。从精彩的心理活动描写的词句入手,品味、研读,才能理解文章向我们传达的精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课前导入激发兴趣 从小喜爱踢球、溜旱冰的他说:“那年我12岁,满心高兴从银川坐着飞机到北京去。瞬间一切变了,我在的机舱中部全栽在沼泽中。脏水淹了我,全身只有双臂还能动,脑袋还清醒,当时只有一个念头,我如果死了,就再也见不到妈妈了,我要爬出去见我妈妈。” 他自己解开安全带,拖着头部划破、内脏全部受损、腰椎骨折的身体爬出机舱。他是谁呢?有怎样的经历呢?让我们一起来走进他。 结合王嘉鹏的回忆,直接导入课文,学生在老师的叙述中进入课堂氛围。 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为课文学习作准备。
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妈妈”、“哥哥”的关怀和帮助是王嘉鹏能够勇战病魔的决定性因素吗?阅读课文后圈划出细腻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或段落。要求:(1)时间:四分钟(2)有感情地朗读(3)适当批注。 朗读课文,大致理清文章心理活动的脉络,在课文空白处作旁注。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文章内容和情感的脉络,为后面进一步理解课文作准备。
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重点阅读并圈划以下几个镜头的心理活动词语或句子: 1、助残日那天,“我”为何拒绝母亲去大厅看演出? 2、看见学生放学,“我”有何举动?为什么? 3、哥哥帮助“我”训练,期间“我”的情感轨迹有何变化? 圈划、朗读、归纳、交流:如词语“憋闷、痛苦和无奈”,句子“总在想:我苦苦训练究竟是为了什么?还有练的必要吗?”“我拗着不吭声,满脑子都是那些身穿校服、欢蹦乱跳的学生。我不能忍受他们对我的另眼相看,更怕面对他们看我时的那种像看动物园的动物一样的眼光。”“我想这与他当兵时从事过看押犯人的职业有关”,“愤愤地想:你是正常人,怎么能体会到我走路时的痛苦?又怎么能断定我没有尽最大的努力?”“我心中一阵得意,心想:这下你该没治了吧?”“哥哥的话不时在我耳边回响:懦夫!懦夫……”“我在心中默默地对他说:我不是懦夫!”等 这个教学环节是整堂课的重点。通过对具体内容的圈划、思考、概括、归纳能使学生由表及里地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
深化课文拓展总结 “我不是懦夫!”这句话是王嘉鹏对哥哥的回答。可是他没有说出口,而只是“在心中默默地”对哥哥说,这是为什么?可联系四川大地震、自己的生活经历、阅读体验来谈感想。 思考讨论交流:“我”不说出来是想用行动来证明“我”不是弱者,更不是“懦夫”,“我”要用坚强来诠释“我”的不幸,战胜“自我”!“我”一定会成功! 在整体感知、局部研读的基础上再次整体理解课文,把握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课后作业 二选一:1、阅读作者的自传体小说《撑起生命的蓝天》,写一篇读后感。2、根据本文的感情线索,给本文续写一个结尾,要有心理活动的联想和想象。 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拓展阅读,并有所感悟。“忠于原文,大胆想象”,进行心理活动描写的写作训练。二选一,选择自己喜欢的进行有效训练。 巩固课堂教学,读写结合,把对文本的理解和学生的个人阅读、生活体验融为一体。
思路点拨
从文章结尾 “我在心中默默地对他说:‘我不是懦夫!’” 入手,抓文眼“我不是懦夫”,在文中找出表现该文眼的具体内容,进而理解“我不是懦夫”的深刻内涵。
课文的句子“我一直是个勇敢、听话的好孩子”“鹏儿,你真懂事。”从中你能看出作者真的“听话、懂事、勇敢”吗?研读文本,找寻依据。
练习举隅
1、上网查阅王嘉鹏的资料,并将他的感人故事说给父母听。
2、找出文中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句子,试作150字的仿写。
3、文中人物描写很出色,请找出相关语句,分析其表达作用。
4、王嘉鹏一直珍惜自己的中国国籍,尽管曾有过许多次更改国籍的机会,但他说:“我不会改变我的中国国籍,我永远都是中国人!”07年9月30日,联想-CCTV《你就是火炬手》,王嘉鹏用自己的出色表现征服了观众和评委,为自己赢得了珍贵联想提名奥运火炬手资格——这也是宁夏地区产生的第一位奥运火炬手。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
5、试比较此文标题与《我最终选择了坚强》,你认为哪个更合适?为什么?
一○ 保卫大坝  课时13
教学目标
学习文章通过场面描写渲染气氛的方法。
2、感悟人民子弟兵面对灾难所具备的精神素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以朗读为基础,辅以圈划、品味词句等方式,感受文章所营造的紧张氛围和感人
画面。
难点: 感悟人民子弟兵“义不容辞”的朴素使命和“积极感人”的坚强力量。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5·12汶川地震是我们每个人感同身受的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它震痛了灾区人民的心,也揪着全国人民的心,地震之后,人们还没有在悲痛中走出时,一场次生灾害又架在了灾区人民的头上,大家还记得是什么吗?(放映地震的相关剪辑镜头,最后定格在唐家山堰塞湖)谁能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呢?2、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一篇课文是记者兼作家身分的钱钢用真实、生动的语言记录的类似于决战次生灾害堰塞湖的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齐读课题。 学生自由发言,共同回忆,用一两句话介绍一下堰塞湖的形成。齐读课题。 通过相似的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记忆入手,唤醒学生已有的情感积累,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请每位同学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文章内容和情感基调。2、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是一场 的保卫战。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文章内容和情感基调。2、学生各抒己见:这是一场(紧张、艰难、危险、惊心动魄、血水交融等)的保卫战。 读课文是理解文章的基础,给学生一个整体感知文本的机会。
再读课文品味思考 请学生圈划、朗读品味,深入理解文章内容:1、文中哪些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这种“惊心动魄”的场面?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作者是如何营造这种让人揪心、紧张的氛围的。2、在这样的情况下,人民子弟兵是如何选择生与死的?找出关键句读一读。 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对关键词句进行圈划并反复朗读,感受作者所营造的“惊心动魄”的场面。预设:(1)“陡河!陡河!”“可怕的次生灾害!”“大坝要垮了,绞车房要塌了!”——运用急促有力的短句和感叹句,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氛围。(2)“大震后,位于唐山东北15公里的陡河水岸,大坝下陷1米……那将是难以想象的惨况。”——具体罗列了一系列不寻常的数字,写出了大坝的岌岌可危。(3)暴雨中,住在水库周围的地震幸存者们乱作一团……没命地往高坡上跑。——从人们的“乱作一团”的场面中感受到了极度的恐慌。(4)大雨中,急涨着得陡河水像沸腾般地咆哮着……宽厚的堤坝此时竟薄得像一张透明的纸页。——通过当时的环境描写,运用比喻、引用、拟人等手法,营造了“溃堤之险,危在旦夕”。(5)“手磨破了,腰快断了……外边喊换班的声音都听不见了!”——通过描写人民子弟兵的极度疲惫状态,写出保卫大坝之艰难。……进一步思考文本中蕴含的朴素情感和坚强力量。预设:(1)“在那十分钟内,谁都有可能送命,可是没有缩脖子的。”(2)“大清早我们刚扒过死人,身上的血迹还在,人挨砸是怎么回事儿我们知道。”(3)“可是轮到接班,没二话,上!”……明确:在这场“惊心动魄、血水交融”的保卫战中,人民子弟兵身上所折射出的力量:它是义不容辞的、它是朴素的、它是积极的、它是坚强的,它是感天动地的。 通过圈划、朗读、齐读等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作者真实、生动的语言所营造的“惊心动魄”的氛围,使学生有一种“感同身受”的体验。引导学生透过语言,进一步深入思考文本中蕴含的情感和力量。
课堂拓展 深入思考 播放背景音乐《人在青山在》,让学生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直面灾难、战胜灾难的感人故事和可歌可泣的画面?我们该如何面对灾难? 共同回忆,共同感受,共同思考,怎样面对灾难?预设:1、1998抗洪救灾的事迹2、面对2008年雪灾……(学生各抒己见) 引导学生思考“面对灾难”,对于如今生活在优越环境下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布置作业 课堂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理归纳文章通过场面描写渲染氛围的方法。2、推荐阅读:《唐山大地震》钱钢著 学生进一步品味文章营造的氛围并进行整理归纳。作为后续作业,自由阅读。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应该有这样的整理归纳的能力和习惯。由点到面,引导学生拓宽自己的阅读视野。
思路点拨
以课文结尾为突破口:“黑暗中我们听见溢洪水道中哗哗的淌水声,一口气一松,顿时浑身发软,瘫倒在地……”,教学时可以在配乐朗读全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保卫大坝成功,“我们”为什么没有“欢呼雀跃”却是这样的状态?这是一场怎样的保卫战?
练习举隅
1、“风声雨声涛声,声声入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2、汶川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汶川地震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件,请你
写一写自己所感受到的弥漫在全国上下的感人画面和赈灾氛围。
十一 沉船之前   课时14
教学目标
体会描写突显人物性格的作用,学习并掌握一些人物描写的方法。
感受文中人物面对灾难和死亡的镇定、坦然等人性之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借助圈划、品读词句等方法,体会人物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难点:真正感受体会文中人物身上表现出的人性美。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课前自学初读文本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布置自学任务:1、初读文本,提出质疑2、阅读《泰坦尼克号》电影小说或观看影片。3、查找资料,了解泰坦尼克号。1、如果灾难突然降临,一般的人都会有怎样的表现?2、1912年12月14日,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客轮,号称“永不沉没”的远洋巨轮泰坦尼克号意外地撞上一座冰山,惨绝人寰的悲剧发生了,由于救生艇太少,只能搭救一半乘客,人们争相逃命,场面也是一片混乱。但船上有一些人的表现却不一般。让我们一起走进《沉船之前》这篇文章去看看吧。 学生课前自学: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发现问题。学生自由发言。 引导学生初步自主学习课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利用其他课外资源获取知识的能力。用小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并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从而引入学习情境。
初步感知展开课题 1、同学们课前都读过课文了,这是节选的一段,你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2、明确有三个片断后,请同学说说,文中哪个片断最令自己震撼,为什么。 1、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作概括。学生的概括可能会乱,教师要引导。2、交流各自读后感受。 培养学生概括能力,此外交流初读后的感受也为深入文本作铺垫。
深入文本品读体会 选择第3片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描写突显人物性格的作用:1、作者对老船长有那些外在的描绘。顺便复习人物描写的主要方法。2、最能体现老船长性格特点的描写是什么?明确是心理活动的描绘后,请把这些语句挑选出来,带着情感读一读,分析并体会对人物塑造的作用。在船遭受到不同程度的重创下老船长的心理活动也是不同的。 1、学生再次阅读课文20-34节,对关键的词句进行圈划、品读。将自己的感悟在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共同感受人物身上表现出的人性美。2、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朗读相关段落,对船长要“站着死”的理解更加深刻。 引导学生沉浸文本,通过词句的反复揣摩、品位来理解人物形象,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在交流中更好地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
问题探究理解主旨 设计开拓思维的问题:1、编者为什么选这三个片断组成文章,他想表达什么主旨呢?2、文章为什么只选镇定自若、坦然面对灾难的人?三个人物内心真的不恐惧吗?船长已经失职还坚守岗位有意义吗?在死亡面前,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如此镇定?3、留时间给学生提出质疑,老师对学生呈现的问题能及时捕捉与引导。 1、学生讨论问题,老师引导。在灾难、死亡面前,音乐的美、荣誉感、责任感展现了三类不同职业、身份的人的巨大力量,让他们都高贵地面对了死亡,体现出人性的美好。2、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 为学生创造一个在自主阅读中充分析疑,合作探究的空间。当老师能问到学生的兴趣点、情感的共鸣点、思维的兴奋点上时,学生或许会在老师的提问中,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对课文的理解也更深入,同时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
课后作业学习反馈 1、摘抄文中震撼你的语段,诵读。2、继续思考课堂上没有来得及解决的问题。3、模仿课堂中对第三片段的分析方法,分析思考另两个片断中的人物描写。4、推荐阅读《老人与海》。 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作业。 作业的设计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学习空间,扩大学生阅读量。
思路点拨
细腻深刻的人物描写是本文写作上的突出特点,但本文是电影小说,教师也可通过电影片断与文本中相应描写进行比较,让学生去品味、领悟、感受、补充文本,领会画外之音,言外之意,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练习举隅
1、你喜欢这篇文章吗?挑选最喜欢的片断与父母或朋友分享。
2、文中有几处精彩的环境描写片断,请找出并试作分析,体会这些描写对人物的刻画或情节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3、“动中写静,乱中显定,通过烘托渲染来丰富人物形象”是本文突出的表现手法。请你回忆一下,我们初中阶段还学过那些有类似特点的文章。试作赏析。
4、文中是用第三人称来表现老船长复杂内心的。请你尝试换成第一人称,改写成一段内心独白。
一三 关汉卿曲二首  课时15
教学目标
了解元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知道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结合写作背景,体会曲中所包含的丰富而复杂的感情。
反复诵读,感受关汉卿曲“本色”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枝花·不伏老》
1.重点:在借助注释,正音正义的基础上,通过圈划、反复品读曲中具体语句,感受诗人顽强、乐观、幽默的性格;体会关汉卿不向黑暗势力屈服,不向艰难困苦低头的精神。
2.难点:诗人如何表现辛辣恣肆和诙谐滑稽的风格。
《四块玉·别情》
1.重点:感受曲中“离别相思”的氛围,在诵读中把握主人公以言来传相思之深,以行来绘相思之苦的情感。
2.难点:理解作者直抒胸臆表达思念,以景衬情,加深缠绵愁思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枝花·不伏老》
教学环节 老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王国维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诗、宋词,到了元代则以“曲”为傲。大家熟悉的《窦娥冤》就是元曲的代表作品(补充元曲的相关知识);作者关汉卿不仅是元杂剧大家,也创作了许多的散曲作品。 了解元曲这一文学样式: 元曲 杂剧 散曲 套曲 小令自读课下注释一,识记文学常识。 由唐诗、宋词学生熟悉的文学样式来引出元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学文学常识,为课文学习做好必要的铺垫。
诵读散曲初步感知 1.请同学运用多种诵读方法,理解诗歌大意。诵读的要求:借助注释、手中的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在书上做好标记。2.思考:作者在曲中把自己比作了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征? 1.学生诵读散曲,并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正音正义;(诵读、同桌互读、示范朗读等。)2.“铜豌豆”;表现了顽强、幽默的性格。 1.养成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熟读是理解感悟的基础。2.采用诵读和交流的方式,有目的性地进行学习,让学生初步感知内容。
教师引导介绍背景 作者关汉卿,为什么要把自己比作铜豌豆呢?教师补充历史背景。 了解:金元时期,乱世疾苦,铸就书会才人不伏老之心态 听教师以注释4为基础的扩充性解释,让学生正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再读散曲自主探究 1.面对元朝政府实行残酷的民族统治“书会才人”并没有向黑暗势力妥协,圈划曲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关汉卿的斗争精神?2.揭示诗歌的主旨。 1.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再读散曲;圈划:“你便是落了我牙……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2.这里用夸张放诞的语言,向社会、向世俗的偏见挑战,表示了要坚持走自己的生活道路的坚强决心。 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生生交流,进行思维的启发、碰撞,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训练判断、分析、概括、表达等语文能力。
品读语言总结全诗 诵读散曲,思考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来表现自己信念的坚定?总结全诗小组间进行诵读比赛 排比句、加衬字,使诗句更加口语化;形成了自己的辛辣恣肆而又诙谐滑稽的风格 读-品-悟,感悟本诗的深层内涵,揭示本诗的写作特色。以比赛形式促进学生熟读散曲,激发兴趣。
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诵读,并摘录名句,做好积累。2.自读《四块玉·别情》。 鼓励学生能够熟读成诵。 巩固学习内容,增强传统文化积累。
《四块玉·别情》
教学环节 老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关汉卿的套曲有豪爽淋漓之慨,我们读了《一枝花·不伏老》。今天我们再来读一首他最著名的小令作品《四块玉·别情》,看看是不是有别样的味道。预习检测:用一句话来概括散曲的内容 学生已进行了预习,对两首散曲应有一定的比较:别情——描写离情别绪 1.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根据以往的阅读积累,能够获得自己的阅读体验。2.通过解题来了解内容是一种阅读技巧
诵读散曲初步感知 1.听录音朗读,感知此曲的情感基调。2.请同学运用多种诵读方法,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1.把握情感基调:伤感、忧愁2.个别读、同桌互读等 1.为诵读诗歌做准备。2.熟读诗歌,为进一步理解做铺垫
深入研读 1.“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抒发了该女子怎样的情感?作者如何来表现该女子的情感的?2.“凭栏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1.明确:借女子之口,直抒胸臆,从别后说起,点明送别情人之后难以割舍的心境。以“一点”与“几时”对举,表现了女子爱她的情人爱得深挚、爱得真切,爱得缠绵。2.飞絮的杨花(一语双关);感伤凄迷的氛围;以景衬情 让学生通过读,沉浸到文本中,带着问题思考,品味诗歌的深层内涵。本部分是学习的重点、难点,教师要适时进行点拨。
总结全诗 1.小结学生回答,并进行一定的纠错、修正。2.学生朗读全曲 完善对本诗的理解、感悟。 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的同时,对诗歌仍须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诵读,做好积累。2.完成课后表达。 鼓励学生能够熟读成诵。 巩固学习内容,增强传统文化积累。
思路点拨
散曲的学习,特别是《一枝花·不伏老》有一定的深度、难度,教师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相应的调整。另外,教师也可以围绕元曲“俗”的特点展开,进而了解元曲的艺术价值。探讨应在有比较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所以事先要做好资料收集工作。但不管由哪个角度切入进行教学,引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诗歌内容是基本。
练习举隅
《一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