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期末测试卷六年级(下)科学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期末测试卷六年级(下)科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5.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5-06 11:30:26

文档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期末测试卷六年级(下)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1.(2018六下·下城期末)下列使用放大镜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使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
B.使用放大镜观察日食发生时的现象
C.使用放大镜观察犯罪现场寻找指纹、纤维、毛发等
【答案】C
【知识点】放大镜
【解析】【解答】A、草履虫是微生物,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不符合题意。
B、 使用望远镜可以观察日食发生时的现象,不符合题意。
C、 使用放大镜观察犯罪现场寻找指纹、纤维、毛发等,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放大镜是我们在观察较小的物体时常采用的工具之一,它具有的放大的功能。
2.(2018六下·下城期末)下列物体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A. 空烧瓶
B. 一滴干净的水
C. 近视眼镜的镜片
【答案】B
【知识点】凸透镜
【解析】【解答】A、空烧瓶不具有放大功能,加了水之后就可以,不符合题意。
B、一滴干净的水相当于放大镜,具有放大功能,符合题意。
C、近视眼镜是凹透镜,不具有放大功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放大镜是凸透镜,其结构特征是中间厚,边缘薄,具有放大功能。
3.(2018六下·下城期末)在显微镜下,下面(  )图更接近叶表皮上的气孔。
A. B. C.
【答案】A
【知识点】叶的特征
【解析】【解答】常把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凸透镜状的小孔称为气孔
故答案为:A
【分析】B.为血液中的红细胞
C.为类似洋葱表皮的植物细胞
4.(2018六下·下城期末)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的是出生在荷兰的生物学家(  )。
A.培根 B.列文虎克 C.罗伯特·胡克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 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的是出生在荷兰的生物学家是列文虎克,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掌握著名科学家以及他们的科学成果。
5.(2018六下·下城期末)霍乱、肺结核、伤寒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  )引起的。
A.细胞 B.微生物 C.晶体
【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解答】 霍乱、肺结核、伤寒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微生物也属于生物,它们有些对人类是有益的,有些对人类是有害的。
6.(2018六下·下城期末)冬天把开水倒在杯中,会产生“白色的雾”,这是(  )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凝结;化学变化
【解析】【解答】 冬天把开水倒在杯中,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空气会液化成水滴,也就是白色的雾,该过程没有新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标志是有无新物质产生。
7.(2018六下·下城期末)蜡烛在燃烧过程中会发生(  )。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解答】蜡烛在燃烧过程中,蜡烛会受热熔化成蜡烛油,该过程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同时又有一部分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因而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标志是否有新物质产生。有新物质产生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
8.(2018六下·下城期末)铁锈的颜色是棕红色的,而纯铁的颜色是(  )。
A.棕红色 B.淡黑色 C.银白色
【答案】C
【知识点】生锈
【解析】【解答】纯铁是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金属,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铁绣和铁属于不同种物质,二者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有很大差异。
9.(2018六下·下城期末)在制作食盐晶体的实验中,食盐溶液应该(  )。
A.越淡越好 B.越浓越好 C.浓淡无所谓
【答案】B
【知识点】晶体
【解析】【解答】 在制作食盐晶体的实验中,食盐溶液应该越浓越好,这样水分蒸发快,很快就有盐析出来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制作食盐晶体实验主要是加热使水分蒸发出去,盐就析出来,该过程发生了物理变化。
10.(2018六下·下城期末)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后,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感觉(  )。
A.略微变凉
B.微微发热
C.没有变化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解答】 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该过程吸收热量,因而用手触摸烧杯外壁,会发觉烧杯外壁稍微变凉,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之后会产生醋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产生,因而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一般都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会吸收热量或者放出热量。
11.(2018六下·下城期末)要判断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可以用的方法是(  )。
A.滴稀盐酸 B.滴碘酒 C.滴水滴
【答案】B
【知识点】淀粉的检验
【解析】【解答】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故答案为:B。
【分析】用滴碘酒的方法可以知道某些食物中是否含有较多的淀粉。
12.(2018六下·下城期末)发生月食时,不可能出现的是(  )。
A.月全食 B.月偏食 C.月环食
【答案】C
【知识点】月食
【解析】【解答】A、当月亮整个进入地球本影时,就会发生月全食,不符合题意。
B、当月亮部分进入本影时,就会发生了月偏食,不符合题意。
C、不可能月亮的中心部分在本影,因而不会发生月环食,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月食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情况。
13.(2018六下·下城期末)如图所示的天文现象叫做“金星凌日”。我们在地球上看到太阳前面有一小黑点在移动,那其实是金星。从三球位置关系分析,下面天文现象与“金星凌日”的原理最为相似的是(  )。
A.日食 B.月食 C.日食和月食都是
【答案】A
【知识点】日食
【解析】【解答】金星凌日是当金星转移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其形成原理和日食相似,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日食是月亮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形成的。
14.(2018六下·下城期末)在月球上,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直接对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这是因为(  )。
A.月球上没有空气
B.在月球上人的听力会下降
C.月球上的噪声太大
【答案】A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解答】 在月球上,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直接对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这是因为月亮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里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5.(2018六下·下城期末)我们用手电筒代表太阳,用玻璃球代表月球,乒乓球代表地球来研究日食、月食现象,这种实验称为(  )。
A.对比实验 B.模拟实验 C.演示实验
【答案】B
【知识点】对比实验
【解析】【解答】 我们用手电筒代表太阳,用玻璃球代表月球,乒乓球代表地球来研究日食、月食现象,这种实验称为模拟实验,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模拟实验指的是用身边的物体模拟实验中的物体来进行实验。
16.(2018六下·下城期末)“夏季大三角”中的牛郎星属于(  )。
A.天鹅座 B.天琴座 C.天鹰座
【答案】C
【知识点】星座
【解析】【解答】 A、天津四的天鹅座,不符合题意。
B、天琴座的织女星,不符合题意。
C、天蝎座的牛郎星,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夏季大三角指在夏季的东南高空里由天琴座的织女星,天鹅座的天津四,天鹰座的牛郎星组成的三角形。
17.(2018六下·下城期末)“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环境,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不燃放烟花爆竹
B.贩卖野生动物
C.晚上点亮西湖所有的灯
【答案】A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解答】A、燃烧烟花爆竹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会污染大气,因而不燃放烟花爆可以保护环境,符合题意。
B、贩卖野生动物会破坏生态系统平衡,不符合题意。
C、 晚上点亮西湖所有的会造成光污染,还会造成空气污染,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地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地方,我们要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18.(2018六下·下城期末)过度包装的弊端有(  )。
A.增加消费者负担 B.造成环境污染 C.以上两项都是
【答案】C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解答】过度包装会增加消费者负担还会造成环境污染,浪费原料,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我们应该尽量避免采用过于奢华的包装,这样会产生不必要的浪费,造成环境污染。
19.(2018六下·下城期末)关于污水处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通过沉淀,污水变成清水就可以排放到大自然
B.经过处理的水,如果不适合做饮用水,仍能用在其他方面
C.污水处理只需沉淀和过滤两道工序即可直接排入大自然中
【答案】B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 A、通过沉淀,污水变成清水也不可以排放到大自然,里面可能会含有可溶解的有毒有害物质,不符合题意。
B、 经过处理的水,如果不适合做饮用水,仍能用在其他方,符合题意。
C、 污水处理只经过沉淀和过滤两道工序不可直接排入大自然,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工业废水一定要将里面可溶解的有毒有害物质处理以后才可以排放出去,否则对环境,动植物,人类造成巨大的危害。
20.(2018六下·下城期末)关于垃圾处理,下列表述相对科学合理的是(  )。
A.用填埋的方法处理垃圾,只要方法科学合理,是不会影响环境的
B.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
C.将垃圾分类后再进行焚烧是一种处理垃圾的好方法,焚烧后就不会影响环境
【答案】B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
【解析】【解答】A、 用填埋的方法处理垃圾,即使方法科学合理,也会影响环境的,不符合题意。
B、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符合题意。
C、将垃圾分类后再进行焚烧是一种处理垃圾的好方法,但是焚烧后会留下残余物,造成二次污染,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会影响环境。
21.(2018六下·下城期末)如图所示,有甲、乙、丙三个金属物体悬挂在空中,当甲与乙靠近时吸引,乙与丙靠近时排斥。根据现象,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丙都有磁性
B.乙、丙一定具有磁性,甲无法判定
C.乙一定具有磁性,甲、丙无法判定
【答案】B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解答】乙和丙相互排斥,因而它们都带电,而且带同种电荷,而甲无法判断,有可能不带电,因为带电物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也可能和乙带异种电荷,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物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22.(2018六下·下城期末)关于人的身体结构,下面表述相对科学合理的是(  )。
A.颈不应该单独分为一部分
B.身体的结构只能分成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
C.不同的标准,身体的结构就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答案】C
【知识点】观察我们的身体
【解析】【解答】A、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等,所以颈是可以单独分为一部分,不符合题意。
B、 身体的结构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不符合题意。
C、 不同的标准,身体的结构就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人的身体结构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方法。
23.(2018六下·下城期末)下图中(  )小灯泡不会发光。
A. B. C.
【答案】B
【知识点】点亮小灯泡
【解析】【解答】A、图示灯泡已经接入到通路中,灯泡可以亮,不符合题意。
B、图示灯泡没有接入到电路中,因而灯泡不会亮,符合题意。
C、图示灯泡已经接到通路中了,因而可以正常发光,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一个正常工作的电路要有电源,要有电源、闭合回路、用电器。
24.(2018六下·下城期末)日常生活中的电路,基本是一个开关控制一种电器,所以可判断是(  )。
A.串联 B.并联 C.串并联
【答案】B
【知识点】电路连接图
【解析】【解答】日常我们生活中的用电器都是可以单独工作的,因而是并联的,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我们家庭电路的用电器都是并联的,它们可以独立工作也可以一起工作。家庭电路电压都相等为220V。
25.(2018六下·下城期末)在一个盒子的一端铺上湿润的泥土,另一端铺上干燥的泥土,然后将蚯蚓放在盒子中间。这个实验研究的是(  )。
A.湿度对蚯蚓的影响 B.温度对蚯蚓的影响 C.光照对蚯蚓的影响
【答案】A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解答】 在一个盒子的一端铺上湿润的泥土,另一端铺上干燥的泥土,然后将蚯蚓放在盒子中间。该实验采用的是对比试验,变量是湿度,因而这个实验研究的是湿度对蚯蚓的影响。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的潮湿的土壤。
26.(2018六下·下城期末)房间中的冷空调往往装在上方位置,汽车中的热空调往往装在下部。这主要和热传递中的(  )有关。
A.对流 B.传导 C.辐射
【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解答】 房间中的冷空调往往装在上方位置,汽车中的热空调往往装在下部。这主要和热传递中的对流有关。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27.(2018六下·下城期末)和磁铁相比,电磁铁最显著的优点是(  )。
A.它的磁性更强
B.更长时间保持磁性
C.磁性的有无、磁性的强弱以及磁极都可以改变
【答案】C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解答】A、 磁铁相比,电磁铁最显著的优点是磁性的有无、磁性的强弱以及磁极都可以改变,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当电磁铁连接到闭合回路时它具有磁性,断开时则失去磁性,其磁性大小与线圈的缠绕圈数和电流大小有关。
28.(2018六下·下城期末)首位发现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的科学家是(  )。
A.列文虎克 B.伽利略 C.奥斯特
【答案】C
【知识点】奥斯特实验
【解析】【解答】 A、列文虎克首次发现了微生物,不符合题意。
B、伽利略首次利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太空。不符合题意。
C、奥斯特首位发现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了解科学家及他们的重要科学成果。
29.(2018六下·下城期末)显微镜上靠近玻片标本的镜头叫(  )。
A.反光镜 B.物镜 C.目镜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 显微镜上靠近玻片标本的镜头叫物镜。靠近眼睛的叫目镜。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工具。
30.(2018六下·下城期末)《巴黎协定》是继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京都议定书》之后,人类历史上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三个里程碑式的国际法律文本。2017年6月1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说,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这对全世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全球安全的努力来说(  )。
A.是一种退步 B.是一件好事 C.无法判断
【答案】A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解答】 《巴黎协定》是一部有利于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公约,其主要作用是为了保护环境。美国宣布退出 《巴黎协定》这对全世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全球安全的努力来说是一种退步。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许多环境问题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一些国际公约的制定是为了人类联合起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黏度地球。
二、实验和简答题。
31.(2018六下·下城期末)如图所示,杯子中是硫酸铜溶液,镊子夹住的是铁钉。请回答这个实验的有关问题。
(1)课堂上完成这个实验时,我认为下列操作方法中相对科学合理的是(  )。
A.将铁钉直接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B.用镊子夹住铁钉,将铁钉全部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C.用镊子夹住铁钉,将铁钉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2)配置完成的硫酸铜溶液的颜色是   。将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铁钉,这时溶液颜色会   (填“变深”或“变浅”)。
(3)取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铁钉,会发现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的铁钉表面会变成红色,这种红色物质就是   。
(4)铁钉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属于   变化。
【答案】(1)C
(2)蓝色;变浅
(3)铜
(4)化学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解答】 实验室在做铁和硫酸铜反应的实验中应该用镊子夹住铁钉,将铁钉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更加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反应前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将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铁钉,这时溶液颜色变浅。因为硫酸铜被反应了, 取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铁钉,会发现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的铁钉表面会变成红色,这种红色物质就铜,由于该过程有新物质产生,所以是化学变化。
【分析】该题考的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由于该实验有新物质产生,所以是化学变化。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看有无新物质产生,有新物质产生的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产生的是物理变化。
32.(2018六下·下城期末)请阅读下面的文字资料,然后回答问题。
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直到21世纪初,人类已知的昆虫有100余万种,但仍有许多种类尚待发现。昆虫在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影响。常见的有蝗虫、蝴蝶、蜜蜂、蜻蜓、苍蝇、蚊子、蟑螂等。
多数昆虫在两只复眼的中上方都有一对触角,触角是昆虫的主要感觉器官,帮助昆虫探明前方是否有障碍物,寻找食物和配偶。有些昆虫也经常用触角与同伴交流信息。
口器是昆虫的嘴,担负着取食的重任。因为食物不同,不同的昆虫也就具有不同类型的口器,如蝗虫的咀嚼式口器,家蝇的舐吸式口器等。
有些昆虫的耳朵长得很奇怪,例如蟋蟀的耳朵就是它们每条前足膝盖以下一块呈鼓膜状的隆起,能感觉其他蟋蟀求偶的声音;飞蛾的耳朵长在腹部,可以感受到蝙蝠靠近的声音。
(1)可以帮助昆虫探明前方是否有障碍物,寻找食物和配偶等的感觉器官称作   。
(2)口器是昆虫的嘴,担负着取食的重任。因为食物不同,不同的昆虫也就具有不同类型的口器。根据蚊子的进食特点,请你判断蚊子的口器是   (填“咀嚼式口器”“舔吸式口器”或“刺吸式口器”)。
(3)下列动物中属于昆虫的动物是(  )。
A.知了 B.蜘蛛 C.蛞蝓(鼻涕虫)
(4)课堂上观察蟋蟀的耳朵,相对合适的工具是(  )。
A.放大镜 B.显微镜 C.透视镜
(5)有人认为,昆虫数量巨大,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影响,所以要尽量捕杀昆虫。我认为这个观点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
【答案】(1)触角
(2)刺吸式口器
(3)A
(4)A
(5)错误
【知识点】昆虫
【解析】【解答】根据阅读材料可知 触角是昆虫的主要感觉器官,帮助昆虫探明前方是否有障碍物,寻找食物和配偶。有些昆虫也经常用触角与同伴交流信息。 口器是昆虫的嘴,担负着取食的重任。因为食物不同,不同的昆虫也就具有不同类型的口器。蚊子的嘴巴像刺一样,因而蚊子的口器是刺吸式口器。昆虫基本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部,三对足,一对触角。所以知了属于昆虫。蟋蟀的耳朵很小,肉眼无法观察清楚,因而可借助放大镜来观察。虽然昆虫数量巨大,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影响,但是不能大量捕杀昆虫。否则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分析】该题是一道阅读材料题,要掌握材料的中心部分。阅读完该题目要掌握昆虫的形态特征。
33.(2018六下·下城期末)日本的垃圾管理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回收和处理的方法和技术。比如,他们对饮料的包装瓶、塑料瓶等容器类和圆柱形干电池、水银体温计以及荧光灯管等作如下分类和处理。请仔细读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塑料瓶、锅、水壶等器具在丢弃前要用水稍作清洗,我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   。
(2)干电池(圆柱形)、水银体温计在丢弃前要装入透明袋、绑好袋口后放入回收容器。装入透明袋的目的是   。
(3)饮料罐、玻璃瓶和塑料瓶丢弃前却是强调不要装入袋子,我推测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
(4)有些喷雾罐内的气体是有毒的,甚至有些会燃烧,所以在丢弃喷雾罐之前,应该   。
(5)有人觉得将垃圾分类处理搞得这么精细,这简直就是浪费生命,得不偿失。我觉得这个观点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
【答案】(1)干净卫生
(2)隔绝有害物质
(3)回收利用
(4)全部用完后,在屋外通风良好处开孔;若未全部用完,则咨询厂商
(5)错误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解答】 塑料瓶、锅、水壶等器具在丢弃前要用水稍作清洗,我认为这样做的好处干净卫生,对环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干电池(圆柱形)、水银体温计都含有有毒物质,在丢弃前要装入透明袋、绑好袋口后放入回收容器。装入透明袋的目的是隔绝有害物质。 饮料罐、玻璃瓶和塑料瓶丢弃前却是强调不要装入袋子,因为这样更加方便回收利用。 有些喷雾罐内的气体是有毒的,甚至有些会燃烧,所以在丢弃喷雾罐之前, 全部用完后,在屋外通风良好处开孔;若未全部用完,则咨询厂商。 有人觉得将垃圾分类处理搞得这么精细,这简直就是浪费生命,得不偿失。我觉得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对垃圾分类处理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
【分析】垃圾在丢弃之前应该进行垃圾分类,对于可回收的垃圾应该回收再利用,既可以减小对环境的污染,又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34.(2018六下·下城期末)课堂上我们学习了有关月球的很多知识,请细细回忆,回答下列问题。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和地球有着密切的关系。月球上重力为12牛顿的物体,到地球上大约是   牛顿。
(2)下列关于月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月球是一个会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B.下半月的月相可在黄昏日落后可见
C.月相变化是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中形成的
(3)我国许多传统佳节都是依据农历设定的,比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等等。请在右侧方框的圆圈内画出重阳节这一天的月相(涂黑部分表示看不到,留白部分表示看到的月相)。
(4)如图所示,同学们在讨论月球上环形山的成因。
①上图中在模拟火山喷发说的是图   。
②在完成图2这个实验中,同学们出现了两种观点:
观点一:有同学认为应该选择相同大小的铅球从同一高度投掷下去,这样操作以便于控制实验变量。
观点二:有同学认为应该选择不同大小的铅球从不同高度投掷下去。
我赞同观点   。
理由是   。
【答案】(1)72
(2)C
(3)
(4)1;二;流星、陨石的大小是不同的,距离也不同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月相
【解析】【解答】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和地球有着密切的关系。月球上重力为12牛顿的物体,到地球上大约是72N。同样的物体在地球上所受到的重力是在月球上的6倍。月球是一个不会发光的不透明球体, 上半月的月相可在黄昏日落后可。 月相变化是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中形成的。 重阳节是农历九月九日,因此我们看到的是月亮右边明亮的部分。图1是模拟火山喷发的部分,实验过程中 应该选择不同大小的铅球从不同高度投掷下去因 流星、陨石的大小是不同的,距离也不同。
【分析】本题考的是月球的引力大小,月相,月球的地貌以及形成原因。
1 / 1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期末测试卷六年级(下)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1.(2018六下·下城期末)下列使用放大镜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使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
B.使用放大镜观察日食发生时的现象
C.使用放大镜观察犯罪现场寻找指纹、纤维、毛发等
2.(2018六下·下城期末)下列物体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A. 空烧瓶
B. 一滴干净的水
C. 近视眼镜的镜片
3.(2018六下·下城期末)在显微镜下,下面(  )图更接近叶表皮上的气孔。
A. B. C.
4.(2018六下·下城期末)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的是出生在荷兰的生物学家(  )。
A.培根 B.列文虎克 C.罗伯特·胡克
5.(2018六下·下城期末)霍乱、肺结核、伤寒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  )引起的。
A.细胞 B.微生物 C.晶体
6.(2018六下·下城期末)冬天把开水倒在杯中,会产生“白色的雾”,这是(  )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7.(2018六下·下城期末)蜡烛在燃烧过程中会发生(  )。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8.(2018六下·下城期末)铁锈的颜色是棕红色的,而纯铁的颜色是(  )。
A.棕红色 B.淡黑色 C.银白色
9.(2018六下·下城期末)在制作食盐晶体的实验中,食盐溶液应该(  )。
A.越淡越好 B.越浓越好 C.浓淡无所谓
10.(2018六下·下城期末)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后,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感觉(  )。
A.略微变凉
B.微微发热
C.没有变化
11.(2018六下·下城期末)要判断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可以用的方法是(  )。
A.滴稀盐酸 B.滴碘酒 C.滴水滴
12.(2018六下·下城期末)发生月食时,不可能出现的是(  )。
A.月全食 B.月偏食 C.月环食
13.(2018六下·下城期末)如图所示的天文现象叫做“金星凌日”。我们在地球上看到太阳前面有一小黑点在移动,那其实是金星。从三球位置关系分析,下面天文现象与“金星凌日”的原理最为相似的是(  )。
A.日食 B.月食 C.日食和月食都是
14.(2018六下·下城期末)在月球上,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直接对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这是因为(  )。
A.月球上没有空气
B.在月球上人的听力会下降
C.月球上的噪声太大
15.(2018六下·下城期末)我们用手电筒代表太阳,用玻璃球代表月球,乒乓球代表地球来研究日食、月食现象,这种实验称为(  )。
A.对比实验 B.模拟实验 C.演示实验
16.(2018六下·下城期末)“夏季大三角”中的牛郎星属于(  )。
A.天鹅座 B.天琴座 C.天鹰座
17.(2018六下·下城期末)“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环境,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不燃放烟花爆竹
B.贩卖野生动物
C.晚上点亮西湖所有的灯
18.(2018六下·下城期末)过度包装的弊端有(  )。
A.增加消费者负担 B.造成环境污染 C.以上两项都是
19.(2018六下·下城期末)关于污水处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通过沉淀,污水变成清水就可以排放到大自然
B.经过处理的水,如果不适合做饮用水,仍能用在其他方面
C.污水处理只需沉淀和过滤两道工序即可直接排入大自然中
20.(2018六下·下城期末)关于垃圾处理,下列表述相对科学合理的是(  )。
A.用填埋的方法处理垃圾,只要方法科学合理,是不会影响环境的
B.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
C.将垃圾分类后再进行焚烧是一种处理垃圾的好方法,焚烧后就不会影响环境
21.(2018六下·下城期末)如图所示,有甲、乙、丙三个金属物体悬挂在空中,当甲与乙靠近时吸引,乙与丙靠近时排斥。根据现象,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丙都有磁性
B.乙、丙一定具有磁性,甲无法判定
C.乙一定具有磁性,甲、丙无法判定
22.(2018六下·下城期末)关于人的身体结构,下面表述相对科学合理的是(  )。
A.颈不应该单独分为一部分
B.身体的结构只能分成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
C.不同的标准,身体的结构就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23.(2018六下·下城期末)下图中(  )小灯泡不会发光。
A. B. C.
24.(2018六下·下城期末)日常生活中的电路,基本是一个开关控制一种电器,所以可判断是(  )。
A.串联 B.并联 C.串并联
25.(2018六下·下城期末)在一个盒子的一端铺上湿润的泥土,另一端铺上干燥的泥土,然后将蚯蚓放在盒子中间。这个实验研究的是(  )。
A.湿度对蚯蚓的影响 B.温度对蚯蚓的影响 C.光照对蚯蚓的影响
26.(2018六下·下城期末)房间中的冷空调往往装在上方位置,汽车中的热空调往往装在下部。这主要和热传递中的(  )有关。
A.对流 B.传导 C.辐射
27.(2018六下·下城期末)和磁铁相比,电磁铁最显著的优点是(  )。
A.它的磁性更强
B.更长时间保持磁性
C.磁性的有无、磁性的强弱以及磁极都可以改变
28.(2018六下·下城期末)首位发现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的科学家是(  )。
A.列文虎克 B.伽利略 C.奥斯特
29.(2018六下·下城期末)显微镜上靠近玻片标本的镜头叫(  )。
A.反光镜 B.物镜 C.目镜
30.(2018六下·下城期末)《巴黎协定》是继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京都议定书》之后,人类历史上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三个里程碑式的国际法律文本。2017年6月1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说,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这对全世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全球安全的努力来说(  )。
A.是一种退步 B.是一件好事 C.无法判断
二、实验和简答题。
31.(2018六下·下城期末)如图所示,杯子中是硫酸铜溶液,镊子夹住的是铁钉。请回答这个实验的有关问题。
(1)课堂上完成这个实验时,我认为下列操作方法中相对科学合理的是(  )。
A.将铁钉直接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B.用镊子夹住铁钉,将铁钉全部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C.用镊子夹住铁钉,将铁钉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2)配置完成的硫酸铜溶液的颜色是   。将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铁钉,这时溶液颜色会   (填“变深”或“变浅”)。
(3)取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铁钉,会发现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的铁钉表面会变成红色,这种红色物质就是   。
(4)铁钉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属于   变化。
32.(2018六下·下城期末)请阅读下面的文字资料,然后回答问题。
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直到21世纪初,人类已知的昆虫有100余万种,但仍有许多种类尚待发现。昆虫在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影响。常见的有蝗虫、蝴蝶、蜜蜂、蜻蜓、苍蝇、蚊子、蟑螂等。
多数昆虫在两只复眼的中上方都有一对触角,触角是昆虫的主要感觉器官,帮助昆虫探明前方是否有障碍物,寻找食物和配偶。有些昆虫也经常用触角与同伴交流信息。
口器是昆虫的嘴,担负着取食的重任。因为食物不同,不同的昆虫也就具有不同类型的口器,如蝗虫的咀嚼式口器,家蝇的舐吸式口器等。
有些昆虫的耳朵长得很奇怪,例如蟋蟀的耳朵就是它们每条前足膝盖以下一块呈鼓膜状的隆起,能感觉其他蟋蟀求偶的声音;飞蛾的耳朵长在腹部,可以感受到蝙蝠靠近的声音。
(1)可以帮助昆虫探明前方是否有障碍物,寻找食物和配偶等的感觉器官称作   。
(2)口器是昆虫的嘴,担负着取食的重任。因为食物不同,不同的昆虫也就具有不同类型的口器。根据蚊子的进食特点,请你判断蚊子的口器是   (填“咀嚼式口器”“舔吸式口器”或“刺吸式口器”)。
(3)下列动物中属于昆虫的动物是(  )。
A.知了 B.蜘蛛 C.蛞蝓(鼻涕虫)
(4)课堂上观察蟋蟀的耳朵,相对合适的工具是(  )。
A.放大镜 B.显微镜 C.透视镜
(5)有人认为,昆虫数量巨大,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影响,所以要尽量捕杀昆虫。我认为这个观点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
33.(2018六下·下城期末)日本的垃圾管理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回收和处理的方法和技术。比如,他们对饮料的包装瓶、塑料瓶等容器类和圆柱形干电池、水银体温计以及荧光灯管等作如下分类和处理。请仔细读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塑料瓶、锅、水壶等器具在丢弃前要用水稍作清洗,我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   。
(2)干电池(圆柱形)、水银体温计在丢弃前要装入透明袋、绑好袋口后放入回收容器。装入透明袋的目的是   。
(3)饮料罐、玻璃瓶和塑料瓶丢弃前却是强调不要装入袋子,我推测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
(4)有些喷雾罐内的气体是有毒的,甚至有些会燃烧,所以在丢弃喷雾罐之前,应该   。
(5)有人觉得将垃圾分类处理搞得这么精细,这简直就是浪费生命,得不偿失。我觉得这个观点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
34.(2018六下·下城期末)课堂上我们学习了有关月球的很多知识,请细细回忆,回答下列问题。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和地球有着密切的关系。月球上重力为12牛顿的物体,到地球上大约是   牛顿。
(2)下列关于月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月球是一个会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B.下半月的月相可在黄昏日落后可见
C.月相变化是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中形成的
(3)我国许多传统佳节都是依据农历设定的,比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等等。请在右侧方框的圆圈内画出重阳节这一天的月相(涂黑部分表示看不到,留白部分表示看到的月相)。
(4)如图所示,同学们在讨论月球上环形山的成因。
①上图中在模拟火山喷发说的是图   。
②在完成图2这个实验中,同学们出现了两种观点:
观点一:有同学认为应该选择相同大小的铅球从同一高度投掷下去,这样操作以便于控制实验变量。
观点二:有同学认为应该选择不同大小的铅球从不同高度投掷下去。
我赞同观点   。
理由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放大镜
【解析】【解答】A、草履虫是微生物,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不符合题意。
B、 使用望远镜可以观察日食发生时的现象,不符合题意。
C、 使用放大镜观察犯罪现场寻找指纹、纤维、毛发等,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放大镜是我们在观察较小的物体时常采用的工具之一,它具有的放大的功能。
2.【答案】B
【知识点】凸透镜
【解析】【解答】A、空烧瓶不具有放大功能,加了水之后就可以,不符合题意。
B、一滴干净的水相当于放大镜,具有放大功能,符合题意。
C、近视眼镜是凹透镜,不具有放大功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放大镜是凸透镜,其结构特征是中间厚,边缘薄,具有放大功能。
3.【答案】A
【知识点】叶的特征
【解析】【解答】常把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凸透镜状的小孔称为气孔
故答案为:A
【分析】B.为血液中的红细胞
C.为类似洋葱表皮的植物细胞
4.【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 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的是出生在荷兰的生物学家是列文虎克,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掌握著名科学家以及他们的科学成果。
5.【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解答】 霍乱、肺结核、伤寒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微生物也属于生物,它们有些对人类是有益的,有些对人类是有害的。
6.【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凝结;化学变化
【解析】【解答】 冬天把开水倒在杯中,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空气会液化成水滴,也就是白色的雾,该过程没有新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标志是有无新物质产生。
7.【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解答】蜡烛在燃烧过程中,蜡烛会受热熔化成蜡烛油,该过程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同时又有一部分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因而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标志是否有新物质产生。有新物质产生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
8.【答案】C
【知识点】生锈
【解析】【解答】纯铁是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金属,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铁绣和铁属于不同种物质,二者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有很大差异。
9.【答案】B
【知识点】晶体
【解析】【解答】 在制作食盐晶体的实验中,食盐溶液应该越浓越好,这样水分蒸发快,很快就有盐析出来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制作食盐晶体实验主要是加热使水分蒸发出去,盐就析出来,该过程发生了物理变化。
10.【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解答】 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该过程吸收热量,因而用手触摸烧杯外壁,会发觉烧杯外壁稍微变凉,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之后会产生醋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产生,因而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一般都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会吸收热量或者放出热量。
11.【答案】B
【知识点】淀粉的检验
【解析】【解答】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故答案为:B。
【分析】用滴碘酒的方法可以知道某些食物中是否含有较多的淀粉。
12.【答案】C
【知识点】月食
【解析】【解答】A、当月亮整个进入地球本影时,就会发生月全食,不符合题意。
B、当月亮部分进入本影时,就会发生了月偏食,不符合题意。
C、不可能月亮的中心部分在本影,因而不会发生月环食,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月食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情况。
13.【答案】A
【知识点】日食
【解析】【解答】金星凌日是当金星转移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其形成原理和日食相似,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日食是月亮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形成的。
14.【答案】A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解答】 在月球上,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直接对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这是因为月亮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里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5.【答案】B
【知识点】对比实验
【解析】【解答】 我们用手电筒代表太阳,用玻璃球代表月球,乒乓球代表地球来研究日食、月食现象,这种实验称为模拟实验,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模拟实验指的是用身边的物体模拟实验中的物体来进行实验。
16.【答案】C
【知识点】星座
【解析】【解答】 A、天津四的天鹅座,不符合题意。
B、天琴座的织女星,不符合题意。
C、天蝎座的牛郎星,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夏季大三角指在夏季的东南高空里由天琴座的织女星,天鹅座的天津四,天鹰座的牛郎星组成的三角形。
17.【答案】A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解答】A、燃烧烟花爆竹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会污染大气,因而不燃放烟花爆可以保护环境,符合题意。
B、贩卖野生动物会破坏生态系统平衡,不符合题意。
C、 晚上点亮西湖所有的会造成光污染,还会造成空气污染,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地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地方,我们要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18.【答案】C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解答】过度包装会增加消费者负担还会造成环境污染,浪费原料,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我们应该尽量避免采用过于奢华的包装,这样会产生不必要的浪费,造成环境污染。
19.【答案】B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 A、通过沉淀,污水变成清水也不可以排放到大自然,里面可能会含有可溶解的有毒有害物质,不符合题意。
B、 经过处理的水,如果不适合做饮用水,仍能用在其他方,符合题意。
C、 污水处理只经过沉淀和过滤两道工序不可直接排入大自然,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工业废水一定要将里面可溶解的有毒有害物质处理以后才可以排放出去,否则对环境,动植物,人类造成巨大的危害。
20.【答案】B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
【解析】【解答】A、 用填埋的方法处理垃圾,即使方法科学合理,也会影响环境的,不符合题意。
B、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符合题意。
C、将垃圾分类后再进行焚烧是一种处理垃圾的好方法,但是焚烧后会留下残余物,造成二次污染,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会影响环境。
21.【答案】B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解答】乙和丙相互排斥,因而它们都带电,而且带同种电荷,而甲无法判断,有可能不带电,因为带电物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也可能和乙带异种电荷,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物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22.【答案】C
【知识点】观察我们的身体
【解析】【解答】A、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等,所以颈是可以单独分为一部分,不符合题意。
B、 身体的结构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不符合题意。
C、 不同的标准,身体的结构就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人的身体结构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方法。
23.【答案】B
【知识点】点亮小灯泡
【解析】【解答】A、图示灯泡已经接入到通路中,灯泡可以亮,不符合题意。
B、图示灯泡没有接入到电路中,因而灯泡不会亮,符合题意。
C、图示灯泡已经接到通路中了,因而可以正常发光,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一个正常工作的电路要有电源,要有电源、闭合回路、用电器。
24.【答案】B
【知识点】电路连接图
【解析】【解答】日常我们生活中的用电器都是可以单独工作的,因而是并联的,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我们家庭电路的用电器都是并联的,它们可以独立工作也可以一起工作。家庭电路电压都相等为220V。
25.【答案】A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解答】 在一个盒子的一端铺上湿润的泥土,另一端铺上干燥的泥土,然后将蚯蚓放在盒子中间。该实验采用的是对比试验,变量是湿度,因而这个实验研究的是湿度对蚯蚓的影响。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的潮湿的土壤。
26.【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解答】 房间中的冷空调往往装在上方位置,汽车中的热空调往往装在下部。这主要和热传递中的对流有关。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27.【答案】C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解答】A、 磁铁相比,电磁铁最显著的优点是磁性的有无、磁性的强弱以及磁极都可以改变,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当电磁铁连接到闭合回路时它具有磁性,断开时则失去磁性,其磁性大小与线圈的缠绕圈数和电流大小有关。
28.【答案】C
【知识点】奥斯特实验
【解析】【解答】 A、列文虎克首次发现了微生物,不符合题意。
B、伽利略首次利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太空。不符合题意。
C、奥斯特首位发现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了解科学家及他们的重要科学成果。
29.【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 显微镜上靠近玻片标本的镜头叫物镜。靠近眼睛的叫目镜。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工具。
30.【答案】A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解答】 《巴黎协定》是一部有利于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公约,其主要作用是为了保护环境。美国宣布退出 《巴黎协定》这对全世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全球安全的努力来说是一种退步。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许多环境问题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一些国际公约的制定是为了人类联合起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黏度地球。
31.【答案】(1)C
(2)蓝色;变浅
(3)铜
(4)化学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解答】 实验室在做铁和硫酸铜反应的实验中应该用镊子夹住铁钉,将铁钉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更加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反应前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将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铁钉,这时溶液颜色变浅。因为硫酸铜被反应了, 取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铁钉,会发现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的铁钉表面会变成红色,这种红色物质就铜,由于该过程有新物质产生,所以是化学变化。
【分析】该题考的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由于该实验有新物质产生,所以是化学变化。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看有无新物质产生,有新物质产生的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产生的是物理变化。
32.【答案】(1)触角
(2)刺吸式口器
(3)A
(4)A
(5)错误
【知识点】昆虫
【解析】【解答】根据阅读材料可知 触角是昆虫的主要感觉器官,帮助昆虫探明前方是否有障碍物,寻找食物和配偶。有些昆虫也经常用触角与同伴交流信息。 口器是昆虫的嘴,担负着取食的重任。因为食物不同,不同的昆虫也就具有不同类型的口器。蚊子的嘴巴像刺一样,因而蚊子的口器是刺吸式口器。昆虫基本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部,三对足,一对触角。所以知了属于昆虫。蟋蟀的耳朵很小,肉眼无法观察清楚,因而可借助放大镜来观察。虽然昆虫数量巨大,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影响,但是不能大量捕杀昆虫。否则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分析】该题是一道阅读材料题,要掌握材料的中心部分。阅读完该题目要掌握昆虫的形态特征。
33.【答案】(1)干净卫生
(2)隔绝有害物质
(3)回收利用
(4)全部用完后,在屋外通风良好处开孔;若未全部用完,则咨询厂商
(5)错误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解答】 塑料瓶、锅、水壶等器具在丢弃前要用水稍作清洗,我认为这样做的好处干净卫生,对环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干电池(圆柱形)、水银体温计都含有有毒物质,在丢弃前要装入透明袋、绑好袋口后放入回收容器。装入透明袋的目的是隔绝有害物质。 饮料罐、玻璃瓶和塑料瓶丢弃前却是强调不要装入袋子,因为这样更加方便回收利用。 有些喷雾罐内的气体是有毒的,甚至有些会燃烧,所以在丢弃喷雾罐之前, 全部用完后,在屋外通风良好处开孔;若未全部用完,则咨询厂商。 有人觉得将垃圾分类处理搞得这么精细,这简直就是浪费生命,得不偿失。我觉得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对垃圾分类处理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
【分析】垃圾在丢弃之前应该进行垃圾分类,对于可回收的垃圾应该回收再利用,既可以减小对环境的污染,又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34.【答案】(1)72
(2)C
(3)
(4)1;二;流星、陨石的大小是不同的,距离也不同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月相
【解析】【解答】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和地球有着密切的关系。月球上重力为12牛顿的物体,到地球上大约是72N。同样的物体在地球上所受到的重力是在月球上的6倍。月球是一个不会发光的不透明球体, 上半月的月相可在黄昏日落后可。 月相变化是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中形成的。 重阳节是农历九月九日,因此我们看到的是月亮右边明亮的部分。图1是模拟火山喷发的部分,实验过程中 应该选择不同大小的铅球从不同高度投掷下去因 流星、陨石的大小是不同的,距离也不同。
【分析】本题考的是月球的引力大小,月相,月球的地貌以及形成原因。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