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会动的玩具
第 课时
使用教师 课型 手工制作课
年级 四年级 班级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
主备教师 二备教师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材分析 本课属设计运用范畴,教材详细的展示了手工制作抽拉式与牵线式玩具的解析图和成品,像小兔子的耳朵,只要拉动吸管它就会动,是怎么动起来的,我们可以通过解析图来了解它的原理。牵线玩具就更一目了然了,只要牵动线的一头另一头就会跟着动起来,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动的结构原理来设计材料不同、题材不同、造型不同的玩具。除教材中介绍的外,还可以设计像运动类的拳击让拳头动起来,植物类的会动的花、树、草等可以拓展想象。
牵线玩具除了书中展示的造型也可以通过老师提示和学生的所见所看所想做喜欢的造型。鼓励学生设计制作不同的造型,引导学生巧妙地利用材料本身的特性来制作会动的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设计能力。
学情分析 玩是孩子的天性,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也不例外。所以一提起玩具学生的心情都是很激动的,难道老师要带着我们玩玩具。学生的各种有趣的想法就产生了,思维也打开了。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是很弱的,希望在这节课的学习当中能有进一步的提高吧!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通过对民间玩具,现代儿童玩具的观察、分析,让学生懂得会动的玩具制作的基本因素,体会玩具的人文价值、科学性。
过程
与
方法
主要掌握教材中两种玩具动的原理和制作方法,巧妙利用各种材料的材质和外形特点设计制作会动的各类造型玩具,培养学生制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体验设计运用课的乐趣。
教学重点
通过对民间玩具,现代儿童玩具的观察、分析,让学生懂得会动的玩具制作的基本因素,体会玩具的人文价值、科学性。
教学难点 怎样制作一个会爬动的玩具。
教法与 学法
讲解、可独立或小组集体团结合作、互相帮助
教学用具准备
卡纸、彩笔、剪刀、胶水、纸杯等和生活中的废旧材料。
教 学 流 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有玩过什么玩具吗?它是你亲手做的吗?今天我们来亲手制作会动的玩具。(利用课本上学习的知识)
二、新授课
1、欣赏会动的玩具
师:老师带来了三个玩具,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老师示范或者请几个同学上来一起玩。拿不同的玩具,让玩具动起来。
2、探索学习
师:你们知道这些玩具都是怎么做出来的?它们分别靠什么使它们运动的吗?
学生分析总结:
1)第一种使用塑料组合而成,它是靠电池使它运动起来的。(电动玩具)
2)第二种使用带铁的混合物制作而成,它是靠手拉线使它运动起来的。(拖拉玩具)
3)第三种小托马斯的头也是利用塑料制作而成,它是靠发条使它运动的。
3、接下来我们来观察一下白板上的这几种玩具,他们分别是靠什么而使它们运动的呢?同学们仔细观察。
1)电动玩具。
2)拖拉玩具、提线木偶(手动玩具)。
3)骑行玩具。
4、找一找:哪些材料和方法可以做会“动”的玩具?
5、老师讲解并示范细节部分。
例如:大公鸡:
先用卡纸做出它的身体部分(用一张卡纸剪一个扇形并在扇形两边剪开一个口,口的大小大致是一个手指大小)。
在卡纸上画出鸡冠,嘴巴,尾巴等并用剪刀剪下来。
把1)、2)组合。
4)调整完成。
6、欣赏学生作品。
7、课堂作业: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实践活动。
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材料的特点,可以做哪一部分,用什么方法动起来。
5、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
6、作业展评: “看谁的公鸡或纸杯做得最有创意。”
三、小结:
今天我们用智慧和双手创造出了有趣的玩具,回去和家人分享你的喜悦吧。
老师带实际玩具来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让他(她)们知道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玩具制作。
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脑思考的能力,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叫学生上去摸摸玩玩。
在此之前,学生只知道会玩玩具,但是还不知道原来玩具还有这种分类呢。
除了大公鸡,还可以做小蚱蜢、小青蛙(用卡纸或纸杯加卡纸)、提线木偶并叫学生上台表演等来完成本课的教学示范任务。
评价要点:
1、你设计的是什么玩具 ?你用的什么方法让它动起来的。
2、你认为谁做的玩具最精美,(从做工、造型、色彩搭配三方面来进行评价)
作业设计
用卡纸、纸杯或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一个会动的玩具。
板书设计
会动的玩具
材料:卡纸、彩笔、剪刀、胶水、纸杯等。
大公鸡制作方法:
画,折剪,组合,调整完成。
心得反思
本课的难点是怎样制作一个会爬动的玩具。许多学生不了解玩具爬动的原因,我把准备好的玩具展示给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己观察找出其间的奥妙,鼓励他们,遇到困难要勇于想办法要肯动脑,不管用什么办法,只要让玩具爬动起来你就成功了。当然,还可以请教老师一起解决困难。这样,即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品质,又消除了学生依赖的心理,使学生明白,老师不是唯的传授者,要想学到更多的知识,应学会真诚地向同学、书本、大自然学,向所有人学。运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出现的结果令人惊喜,学生的办法五花八门。他们通过自主尝试、自主感悟自主质疑、自主寻找解决的办法等实践活加强自我发展。
通过上《会动的玩具》这课,我觉得要上好一堂美术课,比上好一堂语、数课更难,那么,我们每位美术教师在上课之前就更应该做好充分准
备,认真钴研教材,备好课,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分析班级学生情况,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定能把美术课上好,使学生感受到上美术课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