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C卷)
一、基础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diāo kè nínɡ jié kēnɡ qiānɡ qiè yì
ɡōnɡ diàn pínɡ hénɡ hónɡ rùn zàn tínɡ
二、辨字组词。
2.辨字组词
俗 删 连 潜
浴 册 联 替
3.补充词语
风 浪静
若狂
奇 妙想
美味
有成竹 扬威
有所思 细流
4.选词填空
发现 展现 洞察 发明 展示 观察
(1)人类的 创造,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2)从大量的化石中,人们 了恐龙的许多秘密。
(3)走进科技馆, 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只只栩栩如生的恐龙模型。
(4)辽西恐龙化石的发现向世人 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
(5)近来,你留心 了什么事物?有什么新的发现?
5.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 太阳离地面太远了, 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2)草原的景色,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3) 遇到什么困难,他 能想办法克服。
(4)每天上学, 小方来找我, 我去找小方。
(5) 我们小队最先爬到山顶,红旗 当然属于我们。
(6) 平时刻苦训练,我们 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6.修改病句
(1)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2)在公共场合,我们应该维持清洁。
(3)他穿着一件白衬衫,一顶白帽子,十分好看。
(4)今天中午,下了一整天的大雨。
7.积累题
(1)写拟声词。
①描写雨声的词: 、 、 、 。②描写动物叫声的词: 、 、 、 。
(2)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很多,请写几个,再填入下面句中的括号里。 、 、 、 。
①小华目不转睛地 着鱼塘的动静。
② 四周,静悄悄地,小华放心地进屋了。
③ 蓝天,小华展开想象的翅膀。
④小华刚一进门,奶奶就从头到脚把她 了一番。
(3)写出五个全国著名风景区: 、 、 、 、 。
(4)下面的古诗句,每一句都有一个动物名,请补写上。
柴门闻 吠
西塞山前 飞
两个 鸣翠柳
两岸 声啼不住
月落 啼霜满天
怕得 惊不应人
8.口语交际
自立自强的乌塔要来中国旅游啦。请你以导游的身份向她介绍你熟悉的一两处景观,让她产生去游览的意愿。
三、阅读理解。
9.阅读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这样的情景”是指怎样的情景?
(2)从这段可以看出乡亲们具有
的品质。(选两项)
A.相互谦让
B.遵守交通法规 C.敬老爱幼 D.敬老爱老
A.相互谦让 B.遵守交通法规
C.敬老爱幼 D.敬老爱老
(3)最后一自然段在全文中起 的作用。
(4)仿写句子。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0.现代文阅读
妈妈撑起的天空
在土耳其旅途中,巴士经过1999年大地震的地方,导游说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在地震后的第二天,许多房子都倒塌了,各国来的救难人员不断搜寻着可能的生还者,两天后,他们在缝隙中看到一幕难以置信的画面……一位母亲,用手撑地,背上顶着不知有多重的石块,一看到救难人员便拼命哭喊着:“快点救我的女儿,我已经撑了两天,快撑不下去了……”她7岁的小女儿就躺在她用手撑起的安全空间里。
救难人员大惊,卖力的搬移压在上面和周围的石块,希望尽快解救这对母女,但是石块那么多,那么重,怎么也无法快速到达她们身边。媒体赶来拍下画面,救难人员一边哭一边挖,辛苦的母亲苦苦的撑着……
通过电视和报纸,土耳其人都看到了这一幕,心酸的掉下泪来。更多得人放下手边的工作投入救援行动。
救援行动从白天进行到深夜,终于,一名高大的救难人员够着了母亲的小女儿,将她拉出来,但是……她已气绝多时,母亲急切的问:“我的女儿还活着吗?”
以为女儿还活着,是她苦撑两天的唯一理由和希望。
这名救难人员终于控制不住,放声大哭:“对,她还活着!我们现在要把她送到医院急救,然后也要把你送过去!”他知道,如果母亲听到女儿已死去,必定失去求生的意念,松手让土压死自己,所以欺骗了她。
母亲疲惫的笑了,随后,她也被救出送到医院,她的双臂很长时间僵直,无法弯曲。
隔天,报纸头条是一幅她用手撑石的照片,标题是:“这就是母爱。”
导游哭了,车上的我们也哭了。
(1)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他们在缝 (fènɡ fénɡ)隙中看到一幕难以置信的画面。
②一名高大的救难 (nán nàn)人员够着 (zháo zhe)了这位母亲的小女儿,将她拉出来。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搜寻—— 快速——
急切—— 轻易——
(3)这篇短文主要写:
(4)救难人员告诉那位母亲她的女儿还活着是因为: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最想对那位母亲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四、作文。
11.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值得敬佩的人。他可能是风雨中执勤的交警,也可能是默默无闻的清洁工……请选择其中一位,通过具体事例,夸夸他们的执著追求的精神。题目自拟。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雕刻;凝结;铿锵;惬意;宫殿;平衡;红润;暂停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汉字)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雕、凝、铿、锵、惬、殿、衡、润、暂”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雕刻、凝结、铿锵、惬意、宫殿、平衡、红润、暂停。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风俗;删除;连接;潜入;沐浴;手册;联系;替代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有的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
故答案为:风俗、删除、连接、潜入、沐浴、手册、联系、替代。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3.【答案】平;欣喜;思;绝伦;胸;耀武;若;涓涓
【知识点】成语
【解析】【分析】考查补写成语及运用,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这些词语有:风平浪静、欣喜若狂、奇思妙想、美味绝伦、胸有成竹、耀武扬威、若有所思、涓涓细流。
故答案为:平、欣喜、思、绝伦、胸、耀武、若、涓涓。
【点评】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成语的好习惯,能够准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
4.【答案】(1)发明
(2)发现
(3)展现
(4)展示
(5)观察
【知识点】词义
【解析】【分析】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发明:是结合已有的事物创造出来的新事物,这期间有创造的过程。
发现:是已有的事物,现象 从隐藏不为人知的的状态变为众人所知的状态的过程。
展示:清楚地摆出来,明显的表现出来。
展现:显现出。
观察:指的是看的这个动作,没有表明看的结果。
洞察:说明已经了解的较为透彻。
故答案为:(1)发明;(2)发现;(3)展现;(4)展示;(5)观察。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5.【答案】(1)因为;所以
(2)既;又
(3)无论;都
(4)不是;就是
(5)因为;所以
(6)只要;就
【知识点】句式衔接
【解析】【分析】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1)分句前后是因果关系。故选“因为……所以……”;(2)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故选 “既……又……”;(3)分句前后是条件关系。故选“无论……都……”(4)分句前后是并列关系。故选“不是……就是……”(5)分句前后是因果关系。故选“因为……所以……”(6)分句前后是条件关系。故选“只要……就……”。
故答案为:(1)因为、所以; (2)既、又;(3)无论、都;(4)不是、就是;(5)因为、所以;(6)只要、就。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6.【答案】(1)他经常回忆往事。
(2)在公共场合,我们应该保持清洁。
(3)他穿着一件白衬衣,十分好看。
(4)今天,下了一整天的大雨。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有一定条理。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A成分残缺;B前后矛盾;C用词不当;D词序颠倒;E搭配不当;F语义重复;G不合逻辑;H句式杂糅;I表意不明等。
(1)“过去的往事”语义重复,删掉“过去的”。(2)“维持清洁”搭配不当,改为“保持清洁”。(3)搭配不当,删掉“一顶白帽子,”。(4)“今天中午”和“一整天”表意不明,删掉“中午,”。
故答案为:(1)他经常回忆往事。
(2)在公共场合,我们应该保持清洁。
(3)他穿着一件白衬衣,十分好看。
(4)今天,下了一整天的大雨。
【点评】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7.【答案】(1)沙沙;淅淅沥沥;哗哗;滴答滴答;嘎嘎;汪汪;喵喵;呱呱
(2)盯;环顾;仰望;打量;盯;环顾;仰望;打量
(3)八达岭长城;明十三陵;承德避暑山庄;恒山悬空寺;云岗石窟
(4)犬;白鹭;黄鹂;猿;乌;鱼
【知识点】词形
【解析】【分析】(1)拟声词是模拟自然界声响而造的词汇,是世界上所有语言都具备的成分。(2)“看”字组成的词语有很多:盯、环顾、仰望、打量等。但具体选择哪个词要依据语境来确定。(3)考查对我国著名风景区的了解,我国著名风景区有很多,如:八达岭长城 、明十三陵、承德避暑山庄、恒山悬空寺、云岗石窟、五台山、壶口瀑布、黄山 等,从中选择五个即可。(4)考查对古诗、名句背诵积累。注重对名家名作名句的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或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诗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故答案为:(1)①沙沙、淅淅沥沥、哗哗、滴答滴答。②嘎嘎、汪汪、喵喵、呱呱。(2)盯、环顾、仰望、打量。(3)八达岭长城 、明十三陵、承德避暑山庄、恒山悬空寺、云岗石窟。(4)犬、白鹭、黄鹂、猿、乌、鱼。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象声词的掌握情况,准确地使用象声词,将会使我们说话、习文的生动性、形象性大大增强。(2)做好本题要多积累近义词的意思,区分近义词的细微之处,学会结合语境准确,恰当地使用词语。(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著名风景区的了解,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4)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的含义,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8.【答案】 贵州的黄果树大瀑布。既然叫大瀑布那肯定是有来头了,我们黄果树瀑布是我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亚洲最大的瀑布,是世界上著名的大瀑布之一。黄果树瀑布早于198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国家AAAAA级景区。朋友来一起感受下黄果树大瀑布吧!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在景点概述中,导游员向游客介绍景观的基本情况,是对整个路线景点的预告,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把景点的具体内容向游客进行详细的介绍。这一部分大都是以游踪为线索,按景点顺序用分述的方式一一进行解说。如七星岩的导游词在主体部分中分别对"第一洞天"、"姜太公钓鱼"、"北斗七星"、"露滴石笋"、"滴水观音"、"倒挂蝙蝠'、"三姐歌台"、"祝寿蟠桃"等景观进行了详介。 在《黄果树瀑布》中,主体部分对"犀牛潭"、"水帘洞"、"黄果树瀑布夜景"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描绘真正起到了宣传景点、吸引游客、指导消费的作用。
在对景点进行介绍时,要注意景点之间的过渡与连接,不要叫游客感到突兀。如保定"华北明珠白洋淀"的导游词中用了"朋友们请看,眼前的这一大片荷花,就是我们白洋淀有名的一景——十里荷香。"我们现在来到的是生态游乐景区,大家请随我下船登岸"。"大家快看!前面就是我们白洋淀的禽鸟自然保护区了。"等过渡语。有了这些承上启下的过渡用语,游客心中更明白更踏实了。
故答案为:贵州的黄果树大瀑布。既然叫大瀑布那肯定是有来头了,我们黄果树瀑布是我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亚洲最大的瀑布,是世界上著名的大瀑布之一。黄果树瀑布早于198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国家AAAAA级景区。朋友来一起感受下黄果树大瀑布吧!
【点评】此次作文要以记叙、描写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表达真情实感,行文流畅;注意不要使用网络语言。
9.【答案】(1)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2)A;D
(3)点明中心
(4)风筝飞上了高高的天空,带去了美丽的风筝,也带去了孩子们的快乐。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4)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故答案为:(1)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2)AD。
(3)点明中心。
(4)风筝飞上了高高的天空,带去了美丽的风筝,也带去了孩子们的快乐。
【点评】(1)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2)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3)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4)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题中所给的内容,选择句式相同或相似句子即可。
10.【答案】(1)fènɡ;nàn;zháo
(2)寻找;迅速;着急;随便
(3)在一场大地震中,一位母亲用手为自己的女儿撑起一片安全空间。
(4)让那位母亲有继续活下去的意念。
(5)提示:表达对那位母亲的赞颂即可。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如:搜寻:四处搜索寻找。根据其意思,赞赏的近义词可以是“搜查,搜求,搜索,搜罗 搜寻”选其中之一。其他依次类推。
(3)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强调三个部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1)①fènɡ;②nàn、zháo。
(2)寻找、迅速、着急、随便。
(3)在一场大地震中,一位母亲用手为自己的女儿撑起一片安全空间。
(4)让那位母亲有继续活下去的意念。
(5)提示:表达对那位母亲的赞颂即可。
【点评】(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掌握方法平时多练。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
11.【答案】略
【知识点】写人类作文
【解析】【分析】从文章的题目看,这是一篇写人的作文,写人文章应请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并把人物所做的事具体地写出来,用最能反映人物精神风貌的典型事例去刻画人物;
②注意写好人物的外貌(包括容貌、衣着、神情等),语言,动作,特别是能反映人物特点的语言和行动,更要准确、细致的描写;
③心理活动是指一个人的思想活动。恰当的心理、活动,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突出中心思想;
④如果是通过几件事写人的,可以采用详写一件事,略写另几件事的写法,几件事需并列写的,则可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
【点评】选定题目后,我们就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语句通顺。
1 / 1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C卷)
一、基础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diāo kè nínɡ jié kēnɡ qiānɡ qiè yì
ɡōnɡ diàn pínɡ hénɡ hónɡ rùn zàn tínɡ
【答案】雕刻;凝结;铿锵;惬意;宫殿;平衡;红润;暂停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汉字)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雕、凝、铿、锵、惬、殿、衡、润、暂”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雕刻、凝结、铿锵、惬意、宫殿、平衡、红润、暂停。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二、辨字组词。
2.辨字组词
俗 删 连 潜
浴 册 联 替
【答案】风俗;删除;连接;潜入;沐浴;手册;联系;替代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有的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
故答案为:风俗、删除、连接、潜入、沐浴、手册、联系、替代。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3.补充词语
风 浪静
若狂
奇 妙想
美味
有成竹 扬威
有所思 细流
【答案】平;欣喜;思;绝伦;胸;耀武;若;涓涓
【知识点】成语
【解析】【分析】考查补写成语及运用,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这些词语有:风平浪静、欣喜若狂、奇思妙想、美味绝伦、胸有成竹、耀武扬威、若有所思、涓涓细流。
故答案为:平、欣喜、思、绝伦、胸、耀武、若、涓涓。
【点评】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成语的好习惯,能够准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
4.选词填空
发现 展现 洞察 发明 展示 观察
(1)人类的 创造,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2)从大量的化石中,人们 了恐龙的许多秘密。
(3)走进科技馆, 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只只栩栩如生的恐龙模型。
(4)辽西恐龙化石的发现向世人 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
(5)近来,你留心 了什么事物?有什么新的发现?
【答案】(1)发明
(2)发现
(3)展现
(4)展示
(5)观察
【知识点】词义
【解析】【分析】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发明:是结合已有的事物创造出来的新事物,这期间有创造的过程。
发现:是已有的事物,现象 从隐藏不为人知的的状态变为众人所知的状态的过程。
展示:清楚地摆出来,明显的表现出来。
展现:显现出。
观察:指的是看的这个动作,没有表明看的结果。
洞察:说明已经了解的较为透彻。
故答案为:(1)发明;(2)发现;(3)展现;(4)展示;(5)观察。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5.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 太阳离地面太远了, 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2)草原的景色,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3) 遇到什么困难,他 能想办法克服。
(4)每天上学, 小方来找我, 我去找小方。
(5) 我们小队最先爬到山顶,红旗 当然属于我们。
(6) 平时刻苦训练,我们 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答案】(1)因为;所以
(2)既;又
(3)无论;都
(4)不是;就是
(5)因为;所以
(6)只要;就
【知识点】句式衔接
【解析】【分析】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1)分句前后是因果关系。故选“因为……所以……”;(2)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故选 “既……又……”;(3)分句前后是条件关系。故选“无论……都……”(4)分句前后是并列关系。故选“不是……就是……”(5)分句前后是因果关系。故选“因为……所以……”(6)分句前后是条件关系。故选“只要……就……”。
故答案为:(1)因为、所以; (2)既、又;(3)无论、都;(4)不是、就是;(5)因为、所以;(6)只要、就。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6.修改病句
(1)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2)在公共场合,我们应该维持清洁。
(3)他穿着一件白衬衫,一顶白帽子,十分好看。
(4)今天中午,下了一整天的大雨。
【答案】(1)他经常回忆往事。
(2)在公共场合,我们应该保持清洁。
(3)他穿着一件白衬衣,十分好看。
(4)今天,下了一整天的大雨。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有一定条理。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A成分残缺;B前后矛盾;C用词不当;D词序颠倒;E搭配不当;F语义重复;G不合逻辑;H句式杂糅;I表意不明等。
(1)“过去的往事”语义重复,删掉“过去的”。(2)“维持清洁”搭配不当,改为“保持清洁”。(3)搭配不当,删掉“一顶白帽子,”。(4)“今天中午”和“一整天”表意不明,删掉“中午,”。
故答案为:(1)他经常回忆往事。
(2)在公共场合,我们应该保持清洁。
(3)他穿着一件白衬衣,十分好看。
(4)今天,下了一整天的大雨。
【点评】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7.积累题
(1)写拟声词。
①描写雨声的词: 、 、 、 。②描写动物叫声的词: 、 、 、 。
(2)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很多,请写几个,再填入下面句中的括号里。 、 、 、 。
①小华目不转睛地 着鱼塘的动静。
② 四周,静悄悄地,小华放心地进屋了。
③ 蓝天,小华展开想象的翅膀。
④小华刚一进门,奶奶就从头到脚把她 了一番。
(3)写出五个全国著名风景区: 、 、 、 、 。
(4)下面的古诗句,每一句都有一个动物名,请补写上。
柴门闻 吠
西塞山前 飞
两个 鸣翠柳
两岸 声啼不住
月落 啼霜满天
怕得 惊不应人
【答案】(1)沙沙;淅淅沥沥;哗哗;滴答滴答;嘎嘎;汪汪;喵喵;呱呱
(2)盯;环顾;仰望;打量;盯;环顾;仰望;打量
(3)八达岭长城;明十三陵;承德避暑山庄;恒山悬空寺;云岗石窟
(4)犬;白鹭;黄鹂;猿;乌;鱼
【知识点】词形
【解析】【分析】(1)拟声词是模拟自然界声响而造的词汇,是世界上所有语言都具备的成分。(2)“看”字组成的词语有很多:盯、环顾、仰望、打量等。但具体选择哪个词要依据语境来确定。(3)考查对我国著名风景区的了解,我国著名风景区有很多,如:八达岭长城 、明十三陵、承德避暑山庄、恒山悬空寺、云岗石窟、五台山、壶口瀑布、黄山 等,从中选择五个即可。(4)考查对古诗、名句背诵积累。注重对名家名作名句的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或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诗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故答案为:(1)①沙沙、淅淅沥沥、哗哗、滴答滴答。②嘎嘎、汪汪、喵喵、呱呱。(2)盯、环顾、仰望、打量。(3)八达岭长城 、明十三陵、承德避暑山庄、恒山悬空寺、云岗石窟。(4)犬、白鹭、黄鹂、猿、乌、鱼。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象声词的掌握情况,准确地使用象声词,将会使我们说话、习文的生动性、形象性大大增强。(2)做好本题要多积累近义词的意思,区分近义词的细微之处,学会结合语境准确,恰当地使用词语。(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著名风景区的了解,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4)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的含义,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8.口语交际
自立自强的乌塔要来中国旅游啦。请你以导游的身份向她介绍你熟悉的一两处景观,让她产生去游览的意愿。
【答案】 贵州的黄果树大瀑布。既然叫大瀑布那肯定是有来头了,我们黄果树瀑布是我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亚洲最大的瀑布,是世界上著名的大瀑布之一。黄果树瀑布早于198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国家AAAAA级景区。朋友来一起感受下黄果树大瀑布吧!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在景点概述中,导游员向游客介绍景观的基本情况,是对整个路线景点的预告,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把景点的具体内容向游客进行详细的介绍。这一部分大都是以游踪为线索,按景点顺序用分述的方式一一进行解说。如七星岩的导游词在主体部分中分别对"第一洞天"、"姜太公钓鱼"、"北斗七星"、"露滴石笋"、"滴水观音"、"倒挂蝙蝠'、"三姐歌台"、"祝寿蟠桃"等景观进行了详介。 在《黄果树瀑布》中,主体部分对"犀牛潭"、"水帘洞"、"黄果树瀑布夜景"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描绘真正起到了宣传景点、吸引游客、指导消费的作用。
在对景点进行介绍时,要注意景点之间的过渡与连接,不要叫游客感到突兀。如保定"华北明珠白洋淀"的导游词中用了"朋友们请看,眼前的这一大片荷花,就是我们白洋淀有名的一景——十里荷香。"我们现在来到的是生态游乐景区,大家请随我下船登岸"。"大家快看!前面就是我们白洋淀的禽鸟自然保护区了。"等过渡语。有了这些承上启下的过渡用语,游客心中更明白更踏实了。
故答案为:贵州的黄果树大瀑布。既然叫大瀑布那肯定是有来头了,我们黄果树瀑布是我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亚洲最大的瀑布,是世界上著名的大瀑布之一。黄果树瀑布早于198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国家AAAAA级景区。朋友来一起感受下黄果树大瀑布吧!
【点评】此次作文要以记叙、描写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表达真情实感,行文流畅;注意不要使用网络语言。
三、阅读理解。
9.阅读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这样的情景”是指怎样的情景?
(2)从这段可以看出乡亲们具有
的品质。(选两项)
A.相互谦让
B.遵守交通法规 C.敬老爱幼 D.敬老爱老
A.相互谦让 B.遵守交通法规
C.敬老爱幼 D.敬老爱老
(3)最后一自然段在全文中起 的作用。
(4)仿写句子。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答案】(1)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2)A;D
(3)点明中心
(4)风筝飞上了高高的天空,带去了美丽的风筝,也带去了孩子们的快乐。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4)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故答案为:(1)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2)AD。
(3)点明中心。
(4)风筝飞上了高高的天空,带去了美丽的风筝,也带去了孩子们的快乐。
【点评】(1)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2)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3)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4)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题中所给的内容,选择句式相同或相似句子即可。
10.现代文阅读
妈妈撑起的天空
在土耳其旅途中,巴士经过1999年大地震的地方,导游说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在地震后的第二天,许多房子都倒塌了,各国来的救难人员不断搜寻着可能的生还者,两天后,他们在缝隙中看到一幕难以置信的画面……一位母亲,用手撑地,背上顶着不知有多重的石块,一看到救难人员便拼命哭喊着:“快点救我的女儿,我已经撑了两天,快撑不下去了……”她7岁的小女儿就躺在她用手撑起的安全空间里。
救难人员大惊,卖力的搬移压在上面和周围的石块,希望尽快解救这对母女,但是石块那么多,那么重,怎么也无法快速到达她们身边。媒体赶来拍下画面,救难人员一边哭一边挖,辛苦的母亲苦苦的撑着……
通过电视和报纸,土耳其人都看到了这一幕,心酸的掉下泪来。更多得人放下手边的工作投入救援行动。
救援行动从白天进行到深夜,终于,一名高大的救难人员够着了母亲的小女儿,将她拉出来,但是……她已气绝多时,母亲急切的问:“我的女儿还活着吗?”
以为女儿还活着,是她苦撑两天的唯一理由和希望。
这名救难人员终于控制不住,放声大哭:“对,她还活着!我们现在要把她送到医院急救,然后也要把你送过去!”他知道,如果母亲听到女儿已死去,必定失去求生的意念,松手让土压死自己,所以欺骗了她。
母亲疲惫的笑了,随后,她也被救出送到医院,她的双臂很长时间僵直,无法弯曲。
隔天,报纸头条是一幅她用手撑石的照片,标题是:“这就是母爱。”
导游哭了,车上的我们也哭了。
(1)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他们在缝 (fènɡ fénɡ)隙中看到一幕难以置信的画面。
②一名高大的救难 (nán nàn)人员够着 (zháo zhe)了这位母亲的小女儿,将她拉出来。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搜寻—— 快速——
急切—— 轻易——
(3)这篇短文主要写:
(4)救难人员告诉那位母亲她的女儿还活着是因为: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最想对那位母亲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答案】(1)fènɡ;nàn;zháo
(2)寻找;迅速;着急;随便
(3)在一场大地震中,一位母亲用手为自己的女儿撑起一片安全空间。
(4)让那位母亲有继续活下去的意念。
(5)提示:表达对那位母亲的赞颂即可。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如:搜寻:四处搜索寻找。根据其意思,赞赏的近义词可以是“搜查,搜求,搜索,搜罗 搜寻”选其中之一。其他依次类推。
(3)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强调三个部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1)①fènɡ;②nàn、zháo。
(2)寻找、迅速、着急、随便。
(3)在一场大地震中,一位母亲用手为自己的女儿撑起一片安全空间。
(4)让那位母亲有继续活下去的意念。
(5)提示:表达对那位母亲的赞颂即可。
【点评】(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掌握方法平时多练。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
四、作文。
11.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值得敬佩的人。他可能是风雨中执勤的交警,也可能是默默无闻的清洁工……请选择其中一位,通过具体事例,夸夸他们的执著追求的精神。题目自拟。
【答案】略
【知识点】写人类作文
【解析】【分析】从文章的题目看,这是一篇写人的作文,写人文章应请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并把人物所做的事具体地写出来,用最能反映人物精神风貌的典型事例去刻画人物;
②注意写好人物的外貌(包括容貌、衣着、神情等),语言,动作,特别是能反映人物特点的语言和行动,更要准确、细致的描写;
③心理活动是指一个人的思想活动。恰当的心理、活动,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突出中心思想;
④如果是通过几件事写人的,可以采用详写一件事,略写另几件事的写法,几件事需并列写的,则可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
【点评】选定题目后,我们就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语句通顺。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