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试卷(A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试卷(A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1-10 11:01:29

文档简介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试卷(A卷)
一、基础运用。
1.读拼音,写词语
zhuānɡ yán fèi xū ɡuī bǎo huī jìn
               
zāo ɡāo yòu huò qí tú diàn tánɡ
               
【答案】庄严;废墟;瑰宝;灰烬;糟糕;诱惑;歧途;殿堂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音的掌握情况。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书写规范来正确书写汉字,对于易错字的读音要准确掌握。
故答案为:庄严;废墟;瑰宝;灰烬;糟糕;诱惑;歧途;殿堂。
【点评】字音属于基础知识,要在平时加强对易错字、形近字、多音字的整理积累。
2.读一读,给句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tiāo tiǎo pián biàn
(1)他如此执迷不悟,你应该把其中的厉害关系给他挑   明。
(2)每天到古井边挑   水的村民络绎不绝。
(3)爷爷行动不太便   利,过马路时,总是我搀着他。
(4)三元钱就能买一支漂亮的钢笔,太便   宜了!
【答案】(1)tiǎo
(2)tiāo
(3)biàn
(4)pián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多音字的掌握情况。本题要结合语境,在理解多音字的字义基础上进行解答。
故答案为:(1)tiǎo;(2)tiāo;(3)biàn;(4)pián。
【点评】多音字属于基础知识,要在平时加强对多音字的积累,同时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而不是死记硬背。
3.填字成词,并解释所填的字
安然无       居高   下    
震耳   聋     依依不      
颇负   名     大喜过      
【答案】恙;疾病,祸害;临;面对,面临;欲;快要,就要;舍;放弃;盛;很高很大的;望;希望
【知识点】词义;成语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形、词义的掌握。词形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出汉字,而词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熟练的背诵。
故答案为:(1)恙;(2)疾病,祸害;(3)临;(4)面对,面临;(5)欲;(6)快要,就要;(7)舍;(8)放弃;(9)盛;(10)很高很大的;(11)望;(12)希望。
【点评】词形、词义属于基础知识,需要注意的是词语中的字的解释必须符合整个词语的意思,不能生搬硬套。而词语的书写需要在平时加强练习。
4.按要求填空
(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这两句诗中意思相同的两个字是   和   。
(2)“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这句话最能说明外祖父爱惜墨梅图的词是   和   。
(3)“①隶书
②金文 ③行书 ④小篆 ⑤楷书 ⑥甲骨文”这些字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只写序号)
【答案】(1)间;隔
(2)轻轻刮;慢慢抹
(3)⑥、②、④、①、⑤、③。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和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古诗文中需要掌握重点词语的释义,本题涉及到的文学常识是汉字的演变过程。
故答案为:(1)间;隔;(2)轻轻刮;慢慢抹;(3)⑥、②、④、①、⑤、③。
【点评】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强调某些字的释义;而汉字的演变过程需要在了解之后加强记忆,需要注意的是题目要求书写序号,写文字不得分。
5.各用一个词语概括下面句子所表达的主要意思和思想感情
(1)“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2)“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3)“同志们!用石头砸!”   
(4)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5)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   
【答案】(1)赞赏
(2)教训
(3)愤恨
(4)惋惜
(5)惊喜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概括和情感表达能力。思想感情的概括要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要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揣摩到作者的情感表达。
故答案为:(1)赞赏;(2)教训;(3)愤恨;(4)惋惜;(5)惊喜。
【点评】在进行思想感情的概括时,可以借助于特殊句式、标点符号的运用来进行揣摩。例如题目1和3中的感叹号,题目2中的问号。题目2中的反问句也可以用来帮助了解题目中的思想感情。
6.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花:①花费 ②模糊不清 ③能开花供观赏的植物
(1)我精心照顾这盆海棠花。   
(2)父亲为了我们的成长花费了许多心血。   
(3)爷爷今年70多岁了,眼睛有些花了。   
【答案】(1)③
(2)①
(3)②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义。一词多义的情况下需要选择正确的字义,这就涉及到具体的语境。只有把字义放到具体的词语中、句子中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
故答案为:(1)③;(2)①;(3)②。
【点评】选择字义属于常考题,这种题目的易错点在于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在不了解整个句子意思的前提下进行选择,往往容易出错,所以代入法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即选择好选项后带入到整个句子中进行检验。
7.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1)   你答应了他的要求,你   应该说到做到。
(2)   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   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3)长大后,   我走到哪里,   不能忘记我的故乡。
(4)   事情重来一遍,我   也不让他独自去看病了。
【答案】(1)如果;就
(2)虽然;但是
(3)无论;都
(4)假如;再
【知识点】句式衔接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关联词的掌握情况。要在了解关联词表示的关系后进行填写,表示的关系通常有以下几种:条件关系、因果关系、假设关系、转折关系、选择关系、递进关系等。
(1)“答应要求”和“说到做到”是条件关系;(2)“费时间”和“心疼”是转折关系;(3)“走到哪里”和“不忘故乡”是条件关系;(4)“重来一遍”和“独自看病”是假设关系。
故答案为:(1)如果、就;(2)虽然、但是;(3)无论、都;(4)假如、再。
【点评】关联词属于常考点。在平时的学习中,就要对关联词进行分类,对于关联词涉及到的不同关系,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不要死记硬背。同时要注意的一点是表示同样关系的关联词有很多,这时候就要“择优录取”。
8.积累运用
(1)按要求写成语或句子。
①过年了,大街小巷都聚满了人,你可以用   、   等词语来形容人多。
②“勇往直前”是赞扬勇敢顽强品质的四字词语,我们学过的这类词还有   、   、   。
③思念久别的家乡时,你会用诗句“   ”来表达思乡之情。
(2)仿写句子。
如果我是一朵鲜花,就给人们带来一份温馨;如果我是一株小草,就给人间增添一份春色。
【答案】(1)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奋不顾身;视死如归;知难而上;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如果我是雨滴,就给大地带来滋润;如果我是阳光,就给寒冬带来温暖。
【知识点】词义;成语;句子排序、仿写;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成语、古诗句的积累运用与句子的仿写能力。成语的积累,古诗的含义都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背诵,同类词语也要注意分类和归类。 本题考查形容人多的词语;赞扬勇敢顽强品质的四字词语;思念家乡的诗句;以及仿写句子。
故答案为:(1)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奋不顾身;视死如归;知难而上;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2)如果我是雨滴,就给大地带来滋润;如果我是阳光,就给寒冬带来温暖。(答案不唯一)
【点评】成语积累的题目不仅在于积累,在积累的基础上还要熟练加以运用,对同类的词语要总结,同时正确书写。诗句的含义要熟记于心。仿写句子的题目要认真分析所给的例句。
9.“嫦娥奔月”是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随着科技事业的不断进步,我国培养了第一批女宇航员,正在为上演真实版的“嫦娥奔月”作热身活动。假如派你去采访她们,你将对她们说些什么呢?把你想说的写下来吧。
【答案】您好,现在科学技术这么发达,都要感谢你们的付出和努力。现在我们要把嫦娥奔月变成现实,我为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希望我们国家可以更加繁荣富强!今后我在学习上也要更加努力,奋发向上,争取获得更优异的成绩!(答案不唯一)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言之有理即可。本题要采访女宇航员,注意采访者的身份。还要注意的是题目中的关键字“科技发展”,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故答案为:您好,现在科学技术这么发达,都要感谢你们的付出和努力。现在我们要把嫦娥奔月变成现实,我为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希望我们国家可以更加繁荣富强!今后我在学习上也要更加努力,奋发向上,争取获得更优异的成绩!(答案不唯一)
【点评】语言表达的题目首先需要认真审题,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然后书写答案,这类题目答案不唯一,不要拘泥于一种形式。
二、阅读理解。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散步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野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着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向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相信并佩服。    
②意见不一致。    
③形容水的明净。    
(2)读句子,回答问题。
①“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这里的“熬”为什么不能换成“度”?
②“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信服”能换成“同意”吗?为什么?
(3)运用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
①为什么“母亲本不愿意出来?”后来为什么同意去散步?
②发生分歧时,为什么“我决定委屈儿子”?
(4)选择。
本文通过对一家人散步情形的描写(  )
A.赞美了生机勃勃的春天。
B.表现了尊老爱幼的好风气。
C.渲染了一种对生命、对亲人朴素而真挚的爱。
【答案】(1)信服;分歧;水波粼粼
(2)① 不能换成“度”。因为“熬”更好的体现了母亲的年迈,身体状况不好,而“度”只是写出时间已经过去; ② 不能换成“同意”。“信服”指相信并佩服。母亲年迈,儿子是母亲的精神支柱,是母亲的依托,用“信服”更能体现出母亲对儿子的依赖。
(3)①母亲本不愿意出来是因为: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后来同意出来散步是因为:“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② 我决定委屈儿子是因为:母亲的时日已短。
(4)C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阅读理解能力。需要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进行解答。
(1)考查词语的掌握情况,词语需要从文章中找到;(2)考查用词的准确性;(3)此题句子定位的能力,用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需要用文章原句;(4)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透过散步这一场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故答案为:(1)信服;分歧;水波粼粼。(2) ① 不能换成“度”。因为“熬”更好的体现了母亲的年迈,身体状况不好,而“度”只是写出时间已经过去; ② 不能换成“同意”。“信服”指相信并佩服。母亲年迈,儿子是母亲的精神支柱,是母亲的依托,用“信服”更能体现出母亲对儿子的依赖。(3)①母亲本不愿意出来是因为: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后来同意出来散步是因为:“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② 我决定委屈儿子是因为:母亲的时日已短。(4)C。
【点评】阅读理解题目考查多种能力。写词语的题目需要学生熟练掌握词语解释的方法,能否更换词语的题目需要考虑用词的准确性,运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为题需要准确定位,才能找到答案。选择题是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概括。因此,要求学生平时多加练习。
三、语言表达。
11.习作
要求:1)题目:我 (尊敬、佩服、爱戴……)的一个人。
2)请写清楚你(尊敬、佩服、爱戴……)他的原因。用一两件事叙
述出来。
3)把内容写具体,注意书写工整。
【答案】略
【知识点】写人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次习作考查的是写人作文。首先我们应该补全题目,应该明确我要写的人是我尊敬爱戴的人还是我讨厌的人。其次,补全题目后要写清楚原因,原因要用事情来阐述,因此要选取典型的事例,最后心中有数后再把文章写出来。在写作文前可以列一个简单的提纲。写事要把事情经过写清楚,不能写流水账。
提纲:我敬佩的一个人(示例)
第一段:点明敬佩的人是谁;
第二段:事情说明(典型事例);
第三段:抒发敬佩之情。
【点评】在写作文时应该明白几种扣分点:(1)题目不全或者忘写题目;(2)字数不够;(3)事例不典型,文章缺乏新意;(4)书写不工整等,要避免出现以上几种问题才能作文得高分。本次习作要求写人,第一步:补全题目;第二步:事例典型;第三步:书写工整。
1 / 1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试卷(A卷)
一、基础运用。
1.读拼音,写词语
zhuānɡ yán fèi xū ɡuī bǎo huī jìn
               
zāo ɡāo yòu huò qí tú diàn tánɡ
               
2.读一读,给句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tiāo tiǎo pián biàn
(1)他如此执迷不悟,你应该把其中的厉害关系给他挑   明。
(2)每天到古井边挑   水的村民络绎不绝。
(3)爷爷行动不太便   利,过马路时,总是我搀着他。
(4)三元钱就能买一支漂亮的钢笔,太便   宜了!
3.填字成词,并解释所填的字
安然无       居高   下    
震耳   聋     依依不      
颇负   名     大喜过      
4.按要求填空
(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这两句诗中意思相同的两个字是   和   。
(2)“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这句话最能说明外祖父爱惜墨梅图的词是   和   。
(3)“①隶书
②金文 ③行书 ④小篆 ⑤楷书 ⑥甲骨文”这些字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只写序号)
5.各用一个词语概括下面句子所表达的主要意思和思想感情
(1)“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2)“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3)“同志们!用石头砸!”   
(4)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5)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   
6.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花:①花费 ②模糊不清 ③能开花供观赏的植物
(1)我精心照顾这盆海棠花。   
(2)父亲为了我们的成长花费了许多心血。   
(3)爷爷今年70多岁了,眼睛有些花了。   
7.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1)   你答应了他的要求,你   应该说到做到。
(2)   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   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3)长大后,   我走到哪里,   不能忘记我的故乡。
(4)   事情重来一遍,我   也不让他独自去看病了。
8.积累运用
(1)按要求写成语或句子。
①过年了,大街小巷都聚满了人,你可以用   、   等词语来形容人多。
②“勇往直前”是赞扬勇敢顽强品质的四字词语,我们学过的这类词还有   、   、   。
③思念久别的家乡时,你会用诗句“   ”来表达思乡之情。
(2)仿写句子。
如果我是一朵鲜花,就给人们带来一份温馨;如果我是一株小草,就给人间增添一份春色。
9.“嫦娥奔月”是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随着科技事业的不断进步,我国培养了第一批女宇航员,正在为上演真实版的“嫦娥奔月”作热身活动。假如派你去采访她们,你将对她们说些什么呢?把你想说的写下来吧。
二、阅读理解。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散步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野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着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向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相信并佩服。    
②意见不一致。    
③形容水的明净。    
(2)读句子,回答问题。
①“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这里的“熬”为什么不能换成“度”?
②“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信服”能换成“同意”吗?为什么?
(3)运用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
①为什么“母亲本不愿意出来?”后来为什么同意去散步?
②发生分歧时,为什么“我决定委屈儿子”?
(4)选择。
本文通过对一家人散步情形的描写(  )
A.赞美了生机勃勃的春天。
B.表现了尊老爱幼的好风气。
C.渲染了一种对生命、对亲人朴素而真挚的爱。
三、语言表达。
11.习作
要求:1)题目:我 (尊敬、佩服、爱戴……)的一个人。
2)请写清楚你(尊敬、佩服、爱戴……)他的原因。用一两件事叙
述出来。
3)把内容写具体,注意书写工整。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庄严;废墟;瑰宝;灰烬;糟糕;诱惑;歧途;殿堂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音的掌握情况。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书写规范来正确书写汉字,对于易错字的读音要准确掌握。
故答案为:庄严;废墟;瑰宝;灰烬;糟糕;诱惑;歧途;殿堂。
【点评】字音属于基础知识,要在平时加强对易错字、形近字、多音字的整理积累。
2.【答案】(1)tiǎo
(2)tiāo
(3)biàn
(4)pián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多音字的掌握情况。本题要结合语境,在理解多音字的字义基础上进行解答。
故答案为:(1)tiǎo;(2)tiāo;(3)biàn;(4)pián。
【点评】多音字属于基础知识,要在平时加强对多音字的积累,同时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而不是死记硬背。
3.【答案】恙;疾病,祸害;临;面对,面临;欲;快要,就要;舍;放弃;盛;很高很大的;望;希望
【知识点】词义;成语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形、词义的掌握。词形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出汉字,而词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熟练的背诵。
故答案为:(1)恙;(2)疾病,祸害;(3)临;(4)面对,面临;(5)欲;(6)快要,就要;(7)舍;(8)放弃;(9)盛;(10)很高很大的;(11)望;(12)希望。
【点评】词形、词义属于基础知识,需要注意的是词语中的字的解释必须符合整个词语的意思,不能生搬硬套。而词语的书写需要在平时加强练习。
4.【答案】(1)间;隔
(2)轻轻刮;慢慢抹
(3)⑥、②、④、①、⑤、③。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和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古诗文中需要掌握重点词语的释义,本题涉及到的文学常识是汉字的演变过程。
故答案为:(1)间;隔;(2)轻轻刮;慢慢抹;(3)⑥、②、④、①、⑤、③。
【点评】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强调某些字的释义;而汉字的演变过程需要在了解之后加强记忆,需要注意的是题目要求书写序号,写文字不得分。
5.【答案】(1)赞赏
(2)教训
(3)愤恨
(4)惋惜
(5)惊喜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概括和情感表达能力。思想感情的概括要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要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揣摩到作者的情感表达。
故答案为:(1)赞赏;(2)教训;(3)愤恨;(4)惋惜;(5)惊喜。
【点评】在进行思想感情的概括时,可以借助于特殊句式、标点符号的运用来进行揣摩。例如题目1和3中的感叹号,题目2中的问号。题目2中的反问句也可以用来帮助了解题目中的思想感情。
6.【答案】(1)③
(2)①
(3)②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义。一词多义的情况下需要选择正确的字义,这就涉及到具体的语境。只有把字义放到具体的词语中、句子中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
故答案为:(1)③;(2)①;(3)②。
【点评】选择字义属于常考题,这种题目的易错点在于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在不了解整个句子意思的前提下进行选择,往往容易出错,所以代入法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即选择好选项后带入到整个句子中进行检验。
7.【答案】(1)如果;就
(2)虽然;但是
(3)无论;都
(4)假如;再
【知识点】句式衔接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关联词的掌握情况。要在了解关联词表示的关系后进行填写,表示的关系通常有以下几种:条件关系、因果关系、假设关系、转折关系、选择关系、递进关系等。
(1)“答应要求”和“说到做到”是条件关系;(2)“费时间”和“心疼”是转折关系;(3)“走到哪里”和“不忘故乡”是条件关系;(4)“重来一遍”和“独自看病”是假设关系。
故答案为:(1)如果、就;(2)虽然、但是;(3)无论、都;(4)假如、再。
【点评】关联词属于常考点。在平时的学习中,就要对关联词进行分类,对于关联词涉及到的不同关系,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不要死记硬背。同时要注意的一点是表示同样关系的关联词有很多,这时候就要“择优录取”。
8.【答案】(1)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奋不顾身;视死如归;知难而上;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如果我是雨滴,就给大地带来滋润;如果我是阳光,就给寒冬带来温暖。
【知识点】词义;成语;句子排序、仿写;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成语、古诗句的积累运用与句子的仿写能力。成语的积累,古诗的含义都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背诵,同类词语也要注意分类和归类。 本题考查形容人多的词语;赞扬勇敢顽强品质的四字词语;思念家乡的诗句;以及仿写句子。
故答案为:(1)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奋不顾身;视死如归;知难而上;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2)如果我是雨滴,就给大地带来滋润;如果我是阳光,就给寒冬带来温暖。(答案不唯一)
【点评】成语积累的题目不仅在于积累,在积累的基础上还要熟练加以运用,对同类的词语要总结,同时正确书写。诗句的含义要熟记于心。仿写句子的题目要认真分析所给的例句。
9.【答案】您好,现在科学技术这么发达,都要感谢你们的付出和努力。现在我们要把嫦娥奔月变成现实,我为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希望我们国家可以更加繁荣富强!今后我在学习上也要更加努力,奋发向上,争取获得更优异的成绩!(答案不唯一)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言之有理即可。本题要采访女宇航员,注意采访者的身份。还要注意的是题目中的关键字“科技发展”,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故答案为:您好,现在科学技术这么发达,都要感谢你们的付出和努力。现在我们要把嫦娥奔月变成现实,我为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希望我们国家可以更加繁荣富强!今后我在学习上也要更加努力,奋发向上,争取获得更优异的成绩!(答案不唯一)
【点评】语言表达的题目首先需要认真审题,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然后书写答案,这类题目答案不唯一,不要拘泥于一种形式。
10.【答案】(1)信服;分歧;水波粼粼
(2)① 不能换成“度”。因为“熬”更好的体现了母亲的年迈,身体状况不好,而“度”只是写出时间已经过去; ② 不能换成“同意”。“信服”指相信并佩服。母亲年迈,儿子是母亲的精神支柱,是母亲的依托,用“信服”更能体现出母亲对儿子的依赖。
(3)①母亲本不愿意出来是因为: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后来同意出来散步是因为:“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② 我决定委屈儿子是因为:母亲的时日已短。
(4)C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阅读理解能力。需要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进行解答。
(1)考查词语的掌握情况,词语需要从文章中找到;(2)考查用词的准确性;(3)此题句子定位的能力,用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需要用文章原句;(4)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透过散步这一场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故答案为:(1)信服;分歧;水波粼粼。(2) ① 不能换成“度”。因为“熬”更好的体现了母亲的年迈,身体状况不好,而“度”只是写出时间已经过去; ② 不能换成“同意”。“信服”指相信并佩服。母亲年迈,儿子是母亲的精神支柱,是母亲的依托,用“信服”更能体现出母亲对儿子的依赖。(3)①母亲本不愿意出来是因为: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后来同意出来散步是因为:“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② 我决定委屈儿子是因为:母亲的时日已短。(4)C。
【点评】阅读理解题目考查多种能力。写词语的题目需要学生熟练掌握词语解释的方法,能否更换词语的题目需要考虑用词的准确性,运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为题需要准确定位,才能找到答案。选择题是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概括。因此,要求学生平时多加练习。
11.【答案】略
【知识点】写人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次习作考查的是写人作文。首先我们应该补全题目,应该明确我要写的人是我尊敬爱戴的人还是我讨厌的人。其次,补全题目后要写清楚原因,原因要用事情来阐述,因此要选取典型的事例,最后心中有数后再把文章写出来。在写作文前可以列一个简单的提纲。写事要把事情经过写清楚,不能写流水账。
提纲:我敬佩的一个人(示例)
第一段:点明敬佩的人是谁;
第二段:事情说明(典型事例);
第三段:抒发敬佩之情。
【点评】在写作文时应该明白几种扣分点:(1)题目不全或者忘写题目;(2)字数不够;(3)事例不典型,文章缺乏新意;(4)书写不工整等,要避免出现以上几种问题才能作文得高分。本次习作要求写人,第一步:补全题目;第二步:事例典型;第三步:书写工整。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