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试卷(B卷)
一、基础运用。
1.读拼音,写词语
jǐn shèn ɡuò lǜ shèn zhònɡ tǎn tè bù ān
yǐn bì qí tú fèi xū línɡ lónɡ tī tòu
2.把词语补充完整,然后再归类
不安 失 落 不休
牵 挂 灵 巧 对 如
头 尾 滔滔 心 血
得意 耳 聋 兴 采
带有人体部位的成语: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描写人物语言的成语:
3.词语搭配
的问题 慈祥的
投寄
的房屋 简朴的 眺望
的话语 魁梧的 封锁
4.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同仇敌忾 临危不具 奋发图强 历精图治
B.勇往直前 前仆后继 力挽狂澜 中流砥柱
C.大义凛然 豪情壮志 不曲不挠 披荆斩棘
D.众志成诚 舍生取义 任重道远 再接再厉
5.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望:①向远处看。
②探望。 ③盼望。 ④名望。 ⑤对着;朝着。
(1)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
(2)教师节这天,我们一行五人前去看望了小学老师。
(3)他是个德高望重的老教授。
6.选词填空
挺立 屹立 严厉 严峻 严肃
(1)高大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在天安门广场上。
(2)高高的白杨树 在马路两旁。
(3)完成这项任务,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次 的考验。
(4)一向温和的爸爸听到儿子不遵守学校纪律,表情立刻变得很 。
(5)只有 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才能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7.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儿的景色真美,使我流连忘返。
反问句:
双重否定句:
(2)八月,桂花香。
夸张句:
感叹句:
(3)他用手捡起掉在地上的试卷。
改成“把”字句:
(4)太阳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改成“被”字句:
8.诗文填空
(1)春风又绿江南岸, 。
(2)红军不怕远征难, 。
(3) ,白首方悔读书迟。
(4) ,下笔如有神。
(5)风一更,雪一更, ,故园 。
9.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爱的方式却不尽相同,选择一件发生在生活中的小故事,谈谈自己对父母教育子女的方法的看法。
二、阅读理解。
10.阅读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1)选择恰当的理解。
①“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这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拟人 B.比喻 C.夸张
②文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表现了“我”读书的(
)
A.辛苦 B.无奈 C.如饥似渴
(2)填空。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一句中:
“我”快乐的是:
“我”惧怕的是:
11.现代文阅读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读书就跟到博物馆一样。你 可以“精读”,从头到尾只呆在一间展览室里,研究一两样东西,你 可以“浏览”,到处走走,遇到感兴趣的,就多读一下展品的说明。
读书也可以像是参加“发现之旅”的比赛。大家拼命读,拼命冲,比谁读得多、谁考得好。
只是到头来,很可能没见到多少,没学到多少,徒然得个“虚名”,却 浪费了时间, 搞坏了身体。
在这儿爸爸要告诉你两句孔子说过的话——
孔子说“把已经学到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语译)
孔子又说:“只知道学习,却不加思索,到头来等于白学;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则因为没有新东西,而变得危险了。”(意译)
在孔子的这两句话里提到了三个词,也就是“学”“习”和“思”。
“学”是指“学新的东西”。
“习”是讲“温习”,也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再温习一下。
“思”是讲“思索”,让学习过的东西能在脑海里多打几个转,甚至引发一些自己的想法,产生一些自己的创意。
现在,爸爸要问你,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的书,算是“学”还是“习”,又或是“思”?
你的答案大概只有“学”吧!
(1)根据句子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①读书读得特别仔细、认真。
②大略地看。
(2)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考考你。
孔子名 ,字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家和 家。他对中国教育事业有深远的影响,后人称其为“ ”。
(4)想一想,怎样才能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三、语言表达。
12.同学们,一个学期很快就要过去了,在这个学期的语文学习中,你肯定有了不少收获,请你把在学习中或生活中遇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东西写下来。题目自拟,字数在600字左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谨慎;过滤;慎重;忐忑不安;隐蔽;歧途;废墟;玲珑剔透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音的掌握情况。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书写规范来正确书写汉字,对于易错字的读音要准确掌握。
故答案为:谨慎;过滤;慎重;忐忑不安;隐蔽;歧途;废墟;玲珑剔透。
【点评】字音属于基础知识,要在平时加强对形近字、多音字、易错字的读音积累,要把课本中要求会写的生字熟练掌握。
2.【答案】忐;忑;魂;魄;喋;喋;肠;肚;心;手;答;流;有;有;不;绝;呕;沥;洋;洋;震;欲;高;烈;失魂落魄、牵肠挂肚、心灵手巧、有头有尾、呕心沥血、震耳欲聋;忐忑不安、失魂落魄、得意洋洋、兴高采烈;喋喋不休、对答如流、滔滔不绝
【知识点】词形;成语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积累和归类的能力。把词语补充完整需要注意词语中个别字的书写,而归类则要求学生对词语的含义有正确的理解,在此基础之上,把此题正确完成。
故答案为:忐;忑;魂;魄;喋;喋;肠;肚;心;手;答;流;有;有;不;绝;呕;沥;洋;洋;震;欲;高;烈。
带有人体部位的成语: 失魂落魄、牵肠挂肚、心灵手巧、有头有尾、呕心沥血、震耳欲聋。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忐忑不安、失魂落魄、得意洋洋、兴高采烈。
描写人物语言的成语: 喋喋不休、对答如流、滔滔不绝。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的书写归类能力。书写要求不写错别字,而归类则需要了解词语意思。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多下功夫,多写多背诵多积累。
3.【答案】奇怪;母亲;合同;危险;生活;远方;温柔;身材;消息
【知识点】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搭配。词语搭配要求所填词语在结构上、意思上前后一致,符合语言使用规则和语言使用习惯。问题可以与“奇怪”搭配,慈祥可以和“母亲”搭配,投寄与“合同”搭配,房屋可以与“危险”搭配,简朴与“生活”搭配,眺望与“远方”搭配,话语与“温柔”搭配,魁梧与“身材”搭配;封锁与“消息”搭配。
故答案为:(1)奇怪;(2)母亲;(3)合同;(4)危险;(5)生活;(6)远方;(7)温柔;(8)身材;(9)消息。(答案不唯一)
【点评】词语搭配考查语言习惯,所填词语要符合语言使用规则,在做此类出题目时可以分析一下句子的成分,例如:眺望是一个动词,动词后面不会再出现动词,可以填名词“远方”等。
4.【答案】B
【知识点】字形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形。对于考查字形的题目,需要符合汉字的书写规则。
A、“惧、励”为错别字,应为临危不惧、励精图治。
B、没有错别字。
C、“曲”是错别字,应为不屈不挠。
D、“诚”为错别字,应为众志成城。
故答案为:B
【点评】字形属于基础知识,要在平时加强对易错字、形近字、多音字的书写练习,做到准确掌握。
5.【答案】(1)①
(2)②
(3)④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义。一词多义的情况下需要选择正确的字义,这就涉及到具体的语境。只有把字义放到具体的词语中、句子中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
故答案为:(1)①;(2)②;(3)④。
【点评】选择字义属于常考题,这种题目的易错点在于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在不了解整个句子意思的前提下进行选择,往往容易出错,所以代入法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即选择好选项后带入到整个句子中进行检验。
6.【答案】(1)屹立
(2)挺立
(3)严峻
(4)严肃
(5)严厉
【知识点】词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形近词语的区分。形近词语有相同和不同之处,只有在掌握词义,抓住词语的细微区别的前提下,才能准确填写。
(1)“挺立”着重于直立而不弯曲。可用于事物,一般是具体事物。“屹立”重点在于稳固,常用于比喻坚定不动摇。
(2)“严厉”用于态度,言辞,行动;“严峻”是态势,就是当前的处境;“严肃”是态度,就是平时一个人的习惯不苟言笑。
故答案为:(1)屹立;(2)挺立;(3)严峻;(4)严肃;(5)严厉。
【点评】这种题型选择的词语一般有相似之处,而考题设计需要抓住的是这些词语的细微差别,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中仔细分辨,有所侧重。抓住区别来选择。
7.【答案】(1)这儿的景色真美,难道不会使你流连忘返吗?;这儿的景色真美,不得不使我流连忘返。
(2)八月,桂花香飘十里。;八月,桂花真是花香扑鼻呀!
(3)他把掉在地上的试卷用手捡起。
(4)一片片云被太阳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知识点】句式转换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句式转换。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句式,只有在掌握句式的前提下才能完成转换。
故答案为:(1) 反问句: 这儿的景色真美,难道不会使你流连忘返吗? 双重否定句: 这儿的景色真美,不得不使我流连忘返。(2) 夸张句: 八月,桂花香飘十里。 感叹句: 八月,桂花真是花香扑鼻呀!(3) 他把掉在地上的试卷用手捡起。 (4)一片片云被太阳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点评】小学常考的句式有反问句、夸张句、感叹句、把字句、被字句、双重否定句等,只有在了解这些句式的意思并反复练习的情况下才能灵活应对各种题型。
8.【答案】(1)明月何时照我还
(2)万水千山只等闲
(3)黑发不知勤学早
(4)读书破万卷
(5)聒碎乡心梦不成;无此声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在默写古诗文时,需要注意的是正确书写要求填写的古诗文。不要出现错别字。
故答案为:(1)明月何时照我还;(2)万水千山只等闲;(3)黑发不知勤学早;(4)读书破万卷;(5)聒碎乡心梦不成;无此声。
【点评】古诗文默写属于基础题,也是常考题,需要强调的是古诗文必须会背诵背写。古诗文中容易出错的字要反复练习。
9.【答案】我记得有一次考试不及格,我本以为妈妈会大声地责备我,甚至骂我,但妈妈却用一句话让我改变了这个想法,只见妈妈温柔地对我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我知道下次你一定会考个好成绩的,来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出错的题目。”妈妈,就是你这句话,让我又燃起了信心之火,取得了好的成绩。所以我觉得做父母应该多鼓励和表扬孩子,让孩子在鼓励和赞扬中树立信心,不断地走向成功。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本题并没有固定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要认真审题,选取典型事例来说明自己对父母教育子女方法的看法。
故答案为:我记得有一次考试不及格,我本以为妈妈会大声地责备我,甚至骂我,但妈妈却用一句话让我改变了这个想法,只见妈妈温柔地对我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我知道下次你一定会考个好成绩的,来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出错的题目。”妈妈,就是你这句话,让我又燃起了信心之火,取得了好的成绩。所以我觉得做父母应该多鼓励和表扬孩子,让孩子在鼓励和赞扬中树立信心,不断地走向成功。(答案不唯一)
【点评】本题考查表达能力。可以选取正面的事例,肯定父母教育子女的方法。也可以选取反面的事例,否定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注意选取事例之后还要发表对这件事的看法。
10.【答案】(1)B;C
(2)阅读时书籍带给我智慧和快乐;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驱赶和训斥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阅读理解能力。需要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进行解答。(1)此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和动作描写,(2)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故答案为:(1)B;C;(2)阅读时书籍带给我智慧和快乐;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驱赶和训斥。
【点评】修辞手法是常考点,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本题把“我”比喻成饿狼,故为比喻句。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写出的是“我”对读书的如饥似渴。快乐和惧怕同时存在,要深入了解作者的感情。
11.【答案】(1)精读;浏览
(2)不仅……还;既……又
(3)丘;仲尼;思想;教育;万世先师
(4)第一,你必须喜欢读书,要喜欢到“无书不可”的地步;第二,你必须掌握读书的方法;第三,读书时要有良好的心态;第四,读书还要掌握技巧,读书有了技巧,读书自然就变得轻松了。
【知识点】议论文阅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阅读能力。涉及到的考点有以下几种:(1)解释词义,需要从文章中找到,而不是自己随意写;(2)关联词语需要分析句子前后的关系,理清关系之后进行解答;(3)考查文学常识;(4)理解型题目,怎样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
故答案为:(1)精读;浏览;(2)不仅……还;既……又;(3)丘;仲尼;思想;教育;万世先师;(4)第一,你必须喜欢读书,要喜欢到“无书不可”的地步;第二,你必须掌握读书的方法;第三,读书时要有良好的心态;第四,读书还要掌握技巧,读书有了技巧,读书自然就变得轻松了。
【点评】阅读理解题目涉及到多种能力和考点。解释词语的题目需要对课内外的关键词进行背诵。关联词语分析前后句的关系是关键;文学常识经常涉及到的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等,这就要求学生多积累;对于问答题需要写出自己的见解,条理清晰。
12.【答案】略
【知识点】其他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次习作要求相对宽泛,从题目中不能明显看出来体裁,但是我们可以仔细审题,通过题目我们可以看到本次作文要求我们写的是在学习中或者生活中遇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东西写下来。我们首先要明确是写生活中还是学习中的事情;其次是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还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确定好之后再进行写作。
【点评】写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当你觉得习作没思路时,你可以多读几遍题目,在读题目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分析出作文要求,这是基本要求,而把文章写出彩是更高的要求,要想文章出色,就要在平时加强练习,多积累好词佳句,同时要注意题目中的字数要求。
1 / 1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试卷(B卷)
一、基础运用。
1.读拼音,写词语
jǐn shèn ɡuò lǜ shèn zhònɡ tǎn tè bù ān
yǐn bì qí tú fèi xū línɡ lónɡ tī tòu
【答案】谨慎;过滤;慎重;忐忑不安;隐蔽;歧途;废墟;玲珑剔透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音的掌握情况。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书写规范来正确书写汉字,对于易错字的读音要准确掌握。
故答案为:谨慎;过滤;慎重;忐忑不安;隐蔽;歧途;废墟;玲珑剔透。
【点评】字音属于基础知识,要在平时加强对形近字、多音字、易错字的读音积累,要把课本中要求会写的生字熟练掌握。
2.把词语补充完整,然后再归类
不安 失 落 不休
牵 挂 灵 巧 对 如
头 尾 滔滔 心 血
得意 耳 聋 兴 采
带有人体部位的成语: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描写人物语言的成语:
【答案】忐;忑;魂;魄;喋;喋;肠;肚;心;手;答;流;有;有;不;绝;呕;沥;洋;洋;震;欲;高;烈;失魂落魄、牵肠挂肚、心灵手巧、有头有尾、呕心沥血、震耳欲聋;忐忑不安、失魂落魄、得意洋洋、兴高采烈;喋喋不休、对答如流、滔滔不绝
【知识点】词形;成语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积累和归类的能力。把词语补充完整需要注意词语中个别字的书写,而归类则要求学生对词语的含义有正确的理解,在此基础之上,把此题正确完成。
故答案为:忐;忑;魂;魄;喋;喋;肠;肚;心;手;答;流;有;有;不;绝;呕;沥;洋;洋;震;欲;高;烈。
带有人体部位的成语: 失魂落魄、牵肠挂肚、心灵手巧、有头有尾、呕心沥血、震耳欲聋。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忐忑不安、失魂落魄、得意洋洋、兴高采烈。
描写人物语言的成语: 喋喋不休、对答如流、滔滔不绝。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的书写归类能力。书写要求不写错别字,而归类则需要了解词语意思。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多下功夫,多写多背诵多积累。
3.词语搭配
的问题 慈祥的
投寄
的房屋 简朴的 眺望
的话语 魁梧的 封锁
【答案】奇怪;母亲;合同;危险;生活;远方;温柔;身材;消息
【知识点】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搭配。词语搭配要求所填词语在结构上、意思上前后一致,符合语言使用规则和语言使用习惯。问题可以与“奇怪”搭配,慈祥可以和“母亲”搭配,投寄与“合同”搭配,房屋可以与“危险”搭配,简朴与“生活”搭配,眺望与“远方”搭配,话语与“温柔”搭配,魁梧与“身材”搭配;封锁与“消息”搭配。
故答案为:(1)奇怪;(2)母亲;(3)合同;(4)危险;(5)生活;(6)远方;(7)温柔;(8)身材;(9)消息。(答案不唯一)
【点评】词语搭配考查语言习惯,所填词语要符合语言使用规则,在做此类出题目时可以分析一下句子的成分,例如:眺望是一个动词,动词后面不会再出现动词,可以填名词“远方”等。
4.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同仇敌忾 临危不具 奋发图强 历精图治
B.勇往直前 前仆后继 力挽狂澜 中流砥柱
C.大义凛然 豪情壮志 不曲不挠 披荆斩棘
D.众志成诚 舍生取义 任重道远 再接再厉
【答案】B
【知识点】字形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形。对于考查字形的题目,需要符合汉字的书写规则。
A、“惧、励”为错别字,应为临危不惧、励精图治。
B、没有错别字。
C、“曲”是错别字,应为不屈不挠。
D、“诚”为错别字,应为众志成城。
故答案为:B
【点评】字形属于基础知识,要在平时加强对易错字、形近字、多音字的书写练习,做到准确掌握。
5.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望:①向远处看。
②探望。 ③盼望。 ④名望。 ⑤对着;朝着。
(1)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
(2)教师节这天,我们一行五人前去看望了小学老师。
(3)他是个德高望重的老教授。
【答案】(1)①
(2)②
(3)④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义。一词多义的情况下需要选择正确的字义,这就涉及到具体的语境。只有把字义放到具体的词语中、句子中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
故答案为:(1)①;(2)②;(3)④。
【点评】选择字义属于常考题,这种题目的易错点在于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在不了解整个句子意思的前提下进行选择,往往容易出错,所以代入法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即选择好选项后带入到整个句子中进行检验。
6.选词填空
挺立 屹立 严厉 严峻 严肃
(1)高大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在天安门广场上。
(2)高高的白杨树 在马路两旁。
(3)完成这项任务,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次 的考验。
(4)一向温和的爸爸听到儿子不遵守学校纪律,表情立刻变得很 。
(5)只有 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才能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答案】(1)屹立
(2)挺立
(3)严峻
(4)严肃
(5)严厉
【知识点】词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形近词语的区分。形近词语有相同和不同之处,只有在掌握词义,抓住词语的细微区别的前提下,才能准确填写。
(1)“挺立”着重于直立而不弯曲。可用于事物,一般是具体事物。“屹立”重点在于稳固,常用于比喻坚定不动摇。
(2)“严厉”用于态度,言辞,行动;“严峻”是态势,就是当前的处境;“严肃”是态度,就是平时一个人的习惯不苟言笑。
故答案为:(1)屹立;(2)挺立;(3)严峻;(4)严肃;(5)严厉。
【点评】这种题型选择的词语一般有相似之处,而考题设计需要抓住的是这些词语的细微差别,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中仔细分辨,有所侧重。抓住区别来选择。
7.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儿的景色真美,使我流连忘返。
反问句:
双重否定句:
(2)八月,桂花香。
夸张句:
感叹句:
(3)他用手捡起掉在地上的试卷。
改成“把”字句:
(4)太阳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改成“被”字句:
【答案】(1)这儿的景色真美,难道不会使你流连忘返吗?;这儿的景色真美,不得不使我流连忘返。
(2)八月,桂花香飘十里。;八月,桂花真是花香扑鼻呀!
(3)他把掉在地上的试卷用手捡起。
(4)一片片云被太阳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知识点】句式转换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句式转换。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句式,只有在掌握句式的前提下才能完成转换。
故答案为:(1) 反问句: 这儿的景色真美,难道不会使你流连忘返吗? 双重否定句: 这儿的景色真美,不得不使我流连忘返。(2) 夸张句: 八月,桂花香飘十里。 感叹句: 八月,桂花真是花香扑鼻呀!(3) 他把掉在地上的试卷用手捡起。 (4)一片片云被太阳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点评】小学常考的句式有反问句、夸张句、感叹句、把字句、被字句、双重否定句等,只有在了解这些句式的意思并反复练习的情况下才能灵活应对各种题型。
8.诗文填空
(1)春风又绿江南岸, 。
(2)红军不怕远征难, 。
(3) ,白首方悔读书迟。
(4) ,下笔如有神。
(5)风一更,雪一更, ,故园 。
【答案】(1)明月何时照我还
(2)万水千山只等闲
(3)黑发不知勤学早
(4)读书破万卷
(5)聒碎乡心梦不成;无此声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在默写古诗文时,需要注意的是正确书写要求填写的古诗文。不要出现错别字。
故答案为:(1)明月何时照我还;(2)万水千山只等闲;(3)黑发不知勤学早;(4)读书破万卷;(5)聒碎乡心梦不成;无此声。
【点评】古诗文默写属于基础题,也是常考题,需要强调的是古诗文必须会背诵背写。古诗文中容易出错的字要反复练习。
9.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爱的方式却不尽相同,选择一件发生在生活中的小故事,谈谈自己对父母教育子女的方法的看法。
【答案】我记得有一次考试不及格,我本以为妈妈会大声地责备我,甚至骂我,但妈妈却用一句话让我改变了这个想法,只见妈妈温柔地对我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我知道下次你一定会考个好成绩的,来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出错的题目。”妈妈,就是你这句话,让我又燃起了信心之火,取得了好的成绩。所以我觉得做父母应该多鼓励和表扬孩子,让孩子在鼓励和赞扬中树立信心,不断地走向成功。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本题并没有固定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要认真审题,选取典型事例来说明自己对父母教育子女方法的看法。
故答案为:我记得有一次考试不及格,我本以为妈妈会大声地责备我,甚至骂我,但妈妈却用一句话让我改变了这个想法,只见妈妈温柔地对我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我知道下次你一定会考个好成绩的,来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出错的题目。”妈妈,就是你这句话,让我又燃起了信心之火,取得了好的成绩。所以我觉得做父母应该多鼓励和表扬孩子,让孩子在鼓励和赞扬中树立信心,不断地走向成功。(答案不唯一)
【点评】本题考查表达能力。可以选取正面的事例,肯定父母教育子女的方法。也可以选取反面的事例,否定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注意选取事例之后还要发表对这件事的看法。
二、阅读理解。
10.阅读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1)选择恰当的理解。
①“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这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拟人 B.比喻 C.夸张
②文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表现了“我”读书的(
)
A.辛苦 B.无奈 C.如饥似渴
(2)填空。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一句中:
“我”快乐的是:
“我”惧怕的是:
【答案】(1)B;C
(2)阅读时书籍带给我智慧和快乐;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驱赶和训斥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阅读理解能力。需要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进行解答。(1)此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和动作描写,(2)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故答案为:(1)B;C;(2)阅读时书籍带给我智慧和快乐;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驱赶和训斥。
【点评】修辞手法是常考点,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本题把“我”比喻成饿狼,故为比喻句。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写出的是“我”对读书的如饥似渴。快乐和惧怕同时存在,要深入了解作者的感情。
11.现代文阅读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读书就跟到博物馆一样。你 可以“精读”,从头到尾只呆在一间展览室里,研究一两样东西,你 可以“浏览”,到处走走,遇到感兴趣的,就多读一下展品的说明。
读书也可以像是参加“发现之旅”的比赛。大家拼命读,拼命冲,比谁读得多、谁考得好。
只是到头来,很可能没见到多少,没学到多少,徒然得个“虚名”,却 浪费了时间, 搞坏了身体。
在这儿爸爸要告诉你两句孔子说过的话——
孔子说“把已经学到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语译)
孔子又说:“只知道学习,却不加思索,到头来等于白学;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则因为没有新东西,而变得危险了。”(意译)
在孔子的这两句话里提到了三个词,也就是“学”“习”和“思”。
“学”是指“学新的东西”。
“习”是讲“温习”,也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再温习一下。
“思”是讲“思索”,让学习过的东西能在脑海里多打几个转,甚至引发一些自己的想法,产生一些自己的创意。
现在,爸爸要问你,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的书,算是“学”还是“习”,又或是“思”?
你的答案大概只有“学”吧!
(1)根据句子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①读书读得特别仔细、认真。
②大略地看。
(2)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考考你。
孔子名 ,字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家和 家。他对中国教育事业有深远的影响,后人称其为“ ”。
(4)想一想,怎样才能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答案】(1)精读;浏览
(2)不仅……还;既……又
(3)丘;仲尼;思想;教育;万世先师
(4)第一,你必须喜欢读书,要喜欢到“无书不可”的地步;第二,你必须掌握读书的方法;第三,读书时要有良好的心态;第四,读书还要掌握技巧,读书有了技巧,读书自然就变得轻松了。
【知识点】议论文阅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阅读能力。涉及到的考点有以下几种:(1)解释词义,需要从文章中找到,而不是自己随意写;(2)关联词语需要分析句子前后的关系,理清关系之后进行解答;(3)考查文学常识;(4)理解型题目,怎样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
故答案为:(1)精读;浏览;(2)不仅……还;既……又;(3)丘;仲尼;思想;教育;万世先师;(4)第一,你必须喜欢读书,要喜欢到“无书不可”的地步;第二,你必须掌握读书的方法;第三,读书时要有良好的心态;第四,读书还要掌握技巧,读书有了技巧,读书自然就变得轻松了。
【点评】阅读理解题目涉及到多种能力和考点。解释词语的题目需要对课内外的关键词进行背诵。关联词语分析前后句的关系是关键;文学常识经常涉及到的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等,这就要求学生多积累;对于问答题需要写出自己的见解,条理清晰。
三、语言表达。
12.同学们,一个学期很快就要过去了,在这个学期的语文学习中,你肯定有了不少收获,请你把在学习中或生活中遇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东西写下来。题目自拟,字数在600字左右。
【答案】略
【知识点】其他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次习作要求相对宽泛,从题目中不能明显看出来体裁,但是我们可以仔细审题,通过题目我们可以看到本次作文要求我们写的是在学习中或者生活中遇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东西写下来。我们首先要明确是写生活中还是学习中的事情;其次是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还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确定好之后再进行写作。
【点评】写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当你觉得习作没思路时,你可以多读几遍题目,在读题目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分析出作文要求,这是基本要求,而把文章写出彩是更高的要求,要想文章出色,就要在平时加强练习,多积累好词佳句,同时要注意题目中的字数要求。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