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10.2 内能 课件(2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10.2 内能 课件(22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09 14:3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内能
复习与提问:
1、物理学上怎样规定“能”的?
我们说,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或
具有对外做功的本领,它就具有能。
2、机械能包括哪些形式?请分别加以
解释或说明。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势能有重力
势能和弹性势能。
3、谁来介绍什么是机械能转化和守恒?请举例说明。
比如滚摆,摆锤从下到上运动时,
摆锤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从上到下运动时,反之,摆锤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摆锤在上下运动过程的每一位置,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4、接着刚才的滚摆问题,我们会发现
摆锤每次上升的高度逐渐减小,这是
为什么呢?
因为摆锤在运动时,受到空气的阻力,
从而不断消耗它总的机械能。这里其实
存在着机械能跟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
在机械能的范围内,摆锤的机械能不再
守恒;但是在更大的范围内,能量依然
守恒的。请同学们认真体会这一点。
课堂小练习
1、下列过程中,属于动能转化为势能
的是: ( )
A.钟表里的发条带动指针转动。
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B.自行车在水平地面上行驶得越来越快
汽油的化学能转化为汽车的动能
C.跳高运动员跃起的过程
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
D.苹果落地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2、投出去的铅球,某时刻具有120J
的动能和40J的重力势能,求该铅球
具有的机械能是多大?
机械能遵循数量的加减。该铅球具有
的机械能是它120J的动能和40J的
重力势能之和,为160J。
下面我们开始上新课。
物质结构的基本图像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分子非常小,分子的直径大约只有
10-10m。请大家仔细阅读教材,举出一些
生动形象的比喻,让我们获得粗略认识。
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观察与思考图10-12。
当抽取中间的
玻璃板后,空气
与二氧化氮逐渐
混合均匀。
说明空气分子和二氧化氮分子在不停
地运动。
观察图10-13.
几天后,
两种液体
混合均匀。
说明这两种液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
运动。
观察图10-14.
说明固体分子也在不停地运动。
上述实验说明,两种不同的物质可以
自发地彼此进入对方,这种现象称为
扩散现象。
根据扩散现象,我们可以断定分子是
在运动的。
请大家举出一些生活中属于扩散现象
的例子。
探究活动: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
有什么关系?
观察图10-15.
大量实验表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处于
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之中。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我们称这种
运动为热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如图10-16.
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引力。
另一方面,物体能够被压缩,但压缩需
要用力,说明分子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作
用的斥力。
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同时
存在。处于正常状态的固态物质分子之
间的引力和斥力基本平衡,分子在其
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引力和斥力的强弱
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当物体受到拉伸
时,分子间距离变大,分子间引力作用
更为显著;当物体受到压缩时,分子间
距离变小,分子间斥力作用更为显著。
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
都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
存在着引力和斥力。这就是物质结构
的基本图像。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
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第11页,结合
分子动理论的知识,体会固体、液体
和气体的特征跟它们的分子运动特点
之间的关系。(宏观与微观的
联系)
请大家相互讨论,说说你的认识。
物体的内能
与宏观物体由于运动具有动能类似,
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能叫作分子
动能;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
势能类似,分子之间由于存在相互力
而具有的能叫作分子势能。
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与分子
势能的总和叫作物体的内能。
思考:上节课我们学到,具有能量的物体可以对外做功;那么物体的内能是否也可以对外做功呢?
观察图10-20.
压下活塞时,外界对管内空气做功,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
快速压下活塞,
硝化棉会引燃。
观察图10-21.
用酒精灯对试管加热,等沸腾后,
可以看到蒸汽把软木塞顶跑。
说明水蒸气对木塞做功,它的内能装
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两个温度不同
的物体相互接触时,温度低的物体
要升温。这时,我们说低温物体从
高温物体吸热,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
放热。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作热量。
由此,我们认识到热传递可以改变
物体的内能。
通过对上述实验的观察与思考,我们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
两种方式:外界对物体做功,或者
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增
加。反之,物体的内能将减少。
2、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经验,认真
体会,并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