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习题
第一章 走进细胞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5分)
1.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
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
C.H1N1流感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离不开活细胞
D.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的分子层次
解析 单细胞的生物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它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蛋白质和核酸等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
答案 C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信息:“近期检测出三株NDM 1耐药基因阳性细菌。其中,疾控中心实验室检出两株来自宁夏的新生儿;一株来自福建某老年患者”。下列关于“NDM 1超级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DM 1超级细菌”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
B.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NDM 1超级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
C.“NDM 1超级细菌”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D.“NDM 1超级细菌”与人体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染色体
解析 本题结合热点命题。“NDM 1超级细菌”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和DNA,体现了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统一性,A项正确;“NDM 1超级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因此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NDM 1超级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B项正确;不论是病毒还是细胞生物,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C项正确;“NDM 1超级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人体的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答案 D
3.成人身体约有1014个细胞。这些细胞大约有200多种不同的类型,根据分化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600多种。但是都有相同的基本结构,这说明( )。
A.人体细胞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B.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基本相同
C.200多种不同的类型就是200多种不同的组织
D.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与草履虫相同
解析 人体内的细胞数目多并且有不同的类型,这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同时这些细胞又都有相同的基本结构,这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答案 A
4.2010年11月12日华商报透露,某女子怀孕7个月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剖腹产下女婴。有关艾滋病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了获得大量的HIV,可以在体外用培养基进行培养
B.艾滋病病毒(HIV)结构简单,仅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C.该病毒的遗传物质由8种核苷酸组成
D.该病毒的衣壳是利用宿主的氨基酸合成的
解析 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只有一种,为DNA或RNA,不管是哪种都是由4种核苷酸组成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细胞器;病毒不能离开活的寄主细胞,因此不能用普通培养基直接培养病毒。
答案 D
归纳提升 艾滋病病毒(HIV)、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流感病毒、非典冠状病毒的结构及遗传物质、各种病毒都由蛋白质外壳及核酸两部分。
艾滋病病毒(HIV)、烟草花叶病毒、流感病毒、非典冠状病毒遗传物质是RNA。其他如噬菌体等大多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5.仔细分析图示,三个圆圈①②③分别表示含有细胞壁、核糖体、中心体的细胞,那么阴影部分表示的细胞可能是( )。
A.乳酸菌细胞 B.衣藻
C.肝细胞 D.棉花叶肉细胞
解析 衣藻为低等植物细胞,①②③三部分结构都有。
答案 B
6.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解析 A错误:建立细胞学说的是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B错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是英国科学家虎克;D错误:从细胞结构上说,除病毒等少数种类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学说只说明了生物的统一性,没说明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 C
7.(2011·成都质检)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含有集光绿色体的喜氧罕见细菌,每个集光绿色体含有大量叶绿素,使得细菌能够同其他生物争夺阳光,维持生存。下列有关该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该菌是好氧细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由该细菌可知,细菌不一定都是分解者,也可以是生产者
D.该菌是光能自养细菌,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解析 由题意可知,该细菌属于生产者;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细菌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不含有线粒体等其他细胞器。
答案 C
8.下列关于念珠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线粒体是念珠藻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B.念珠藻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其次是RNA
C.核糖体是念珠藻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D.叶绿体是念珠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解析 念珠藻为蓝藻的一种,无细胞核,体内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能进行有氧呼吸但没有线粒体,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没有叶绿体,其遗传物质是DNA,并非RNA。
答案 C
9.“核糖”不可能是下列哪一种结构或物质的组成成分( )。
A.HIV B.T2噬菌体
C.核糖体 D.ATP
解析 HIV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其遗传物质是RNA,由核糖、碱基和磷酸组成;T2噬菌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内无核糖;核糖体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其中rRNA内有核糖;ATP是三磷酸腺苷,其中腺苷由核糖和腺嘌呤组成。
答案 B
10.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一细胞之后,欲换用高倍显微镜进一步观察,下列操作步骤中不正确的是( )。
A.将要观察的细胞移至视野的中央
B.将小光圈调整为大光圈
C.转动转换器,将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D.先使用粗准焦螺旋,后使用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整清晰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难度较小。
解析 高倍镜下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清晰,而不能用粗准焦螺旋,D错误。
答案 D
11.观察细胞中染色体行为并计数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
A.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
B.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
C.低倍镜对焦,转用高倍镜,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
D.高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
解析 使用显微镜必须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换高倍镜时,因视野范围要变小,视野变暗,所以要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并增加进光量。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共45分)
12.(15分)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________。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________个。
(3)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观察失水之后的细胞,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膜是否与细胞壁发生质壁分离,为便于判明,此时应(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4)某同学在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纱布擦拭镜头,再在一干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块植物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压片夹夹住。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物镜降至欲接近玻片标本时停止。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缓上升镜筒。请指出该同学操作中不正确的地方并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________移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在玻片上写一个字母“b”,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是________。
(6)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
科学家依据________________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填标号)。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填标号),A、B所示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提取细胞膜时通常选用D图中的________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2)细胞在视野中排成一行,换高倍物镜后放大倍数(长度)为原来的4倍,看到的细胞数应为原来的。(3)显微镜观察物像时视野要有一定的亮度,但物像相对无色透明时,应尽量减少光线的进入,使视野相对暗一些,所以要选用平面镜和小光圈。(4)用一块洁净纱布擦拭镜头是错误的,显微镜要用专门的擦镜纸擦拭;载玻片上放入切片后没盖盖玻片,标本制作切片后一定要盖盖玻片。(5)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倒像。(6)图示可知B为原核细胞,其余都为真核细胞,区分依据是有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B图是蓝藻细胞的结构模式图,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C图是叶肉细胞的结构模式图,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提取细胞膜时通常选用D图中的红细胞,原因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无线粒体等细胞器,所以得到的膜是细胞膜。
答案 (1)长度或宽度 (2)2 (3)D (4)①“用一块洁净的纱布擦拭镜头”改为“用专门的擦镜纸擦拭镜头”;②放入植物组织切片后没加盖盖玻片,应加盖盖玻片 (5)左上方 “q” (6)有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B BC 核糖体 红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具膜的细胞器
13.(19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属于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判断的主要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细胞的差异性表现在甲无________、________而乙有;甲只有________而乙还有其他细胞器。
(4)某课题小组为探究甲图细胞壁的化学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糖类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生成紫色物质,且二者单独检验时互不干扰)
①将细菌细胞粉碎后,用高速离心机分离得到细菌细胞壁。
②将细菌细胞壁分成两等份,编号为A、B。
③取A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并加热;取B加双缩脲试剂,摇匀。
④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a现象: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现象: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现象: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现象: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图甲是原核细胞,图乙是真核细胞,它们的最大差别在于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它们的统一性表现在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分子。糖类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生成紫色物质,且二者单独检验时互不干扰。根据题干中所给的这个信息,我们可以设计实验去探究细菌细胞壁中是否有糖类和蛋白质。可能的情况有:同时含有糖类和蛋白质,只含糖类或者只含蛋白质,既不含糖类也不含蛋白质。
答案 (1)甲 乙 甲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乙有 (2)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分子 (3)核膜 染色体 核糖体 (4)a出现砖红色沉淀 出现紫色 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糖类和蛋白质 b出现砖红色沉淀 不出现紫色 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糖类而不含有蛋白质 c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出现紫色 细菌细胞壁中含有蛋白质,不含糖类 d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不出现紫色 细菌细胞壁中不含有糖类和蛋白质
14.(11分)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种RNA病毒。下图表示HIV通过T淋巴细胞表面的CD4受体识别T淋巴细胞并侵染的过程,其中①~⑧表示相关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T细胞表面CD4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
(2)与③过程相比,②过程中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________。②过程的完成需要________的催化。
(3)科学家正在研究将病毒引诱到能导致其死亡的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增殖。他们用CD4受体修饰过的成熟红细胞引诱HIV识别并侵染,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请简要说明其机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图解表示HIV感染人体过程中的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
答案 (1)蛋白质(糖蛋白) (2)U—A 逆转录酶 (3)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核糖体等结构,病毒在其中无法增殖
(4)
河北省唐山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生物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300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它答案标号。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Na 23 S 32 Ba 137 Cu 64 C 1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质中没有作用于DNA的解旋酶
B.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C.酶催化效率高是因为其降低活化能更显著
D.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叶绿体的内膜、基粒和基质
2.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不包括胞吞和胞吐)
的方式,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只有在氧气存在时才会发生方式b的物质运输
B.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通过方式a进出细胞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
D.b的运输方式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3.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正确的是
A.RNA聚合酶能与信使RNA的特定位点结合,催化转录
B.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保证翻译的速度
C.真核细胞的转录主要在细胞核内进行,翻译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D.转录时的碱基互补配对类型有4种,翻译时有3种
4.右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B.若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其不只运输给甲状腺
C.若①表示免疫活性物质,则其均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D.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
层的身体感觉中枢
5.有关“低温诱导大蒜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的实验,错误的叙述是
A.实验中要用卡诺氏液浸泡根尖,以固定细胞的形态
B.实验原理是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
C.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可能发生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相互交换片段
D.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增加了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
6.研究表明甘氨酸能使处于静息状态的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这一生理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甘氨酸属于神经递质,其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B.直接参与甘氨酸合成、分泌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
C.甘氨酸从突触前膜释放进入内环境后,再与突触后膜的受
体结合
D.甘氨酸作用于突触后膜,会引起细胞膜两侧电位差发生改变
29.(8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若干个)开展了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实验研究,实验开始时打开活塞开关,使水柱液面平齐,然后关闭活塞开关,8小时后,观察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请根据以上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探究性实验课题中的自变量是____。研究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最好选择的容器标号是____。
(2)若容器1的烧杯中加入的是CO2的缓冲液,U型管左侧液面的变化是 (填上升或下降),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是____mL/h。为了更准确的测定,应对实验结果进行校正(排除非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果校正装置的实验结果是左侧液面比右侧液面低,则校正之后的净光合速率比原来 (大或小)。
(3)利用图示装置测量天竺葵植株的呼吸速率,实验思路是____ 。
30.(11分)如图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方向。请据图回答:
(1)图中不该存在的箭头是____(填序号)。
(2)初级消费者排出的粪便中仍舍有部分能量,这一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过程应属于图示中的____(填序号)。
(3)生长在该生态系统中的蘑菇属于图中的____(填字母),蘑菇被人类食用,则实现了生态系统中能量的 利用,提高了能量的 。
(4)研究发现该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均有垂直结构,一般认为动物的分层与 有关。
(5)请在右图中画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模式图。
31.(12分)已知某植物的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植株抗病(T)对感病(t)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以纯合的高杆感病品种为母本,纯合的矮杆抗病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实验。在无相应病原体的生长环境中,播种所有的F1种子,得到的F1植株自交,单株收获,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发现绝大多数株系都出现了高杆与矮杆的分离:而只有一个株系(A)全部表现为高杆。
(1)从理论上说,在考虑两对相对性状的情况下,上述绝大多数株系的基因型有 种,表现型有____种。
(2)据分析,导致A株系全部表现为高杆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母本自交,二是父本的一对等位基因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为了确定是哪一种原因,可以分析A株系的抗病性状,因此需要对A株系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是____ 。如果是由于母本自交,该株系的表现型为____,其基因型是____;如果是由于父本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该株系的表现型为____,其基因型是
;
(3)正常株系中的高杆抗病类型分别与矮杆感病类型进行杂交,则产生的下一代表现型之比理论上为________。
32.(8分)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时,乙烯含量明显上升。有些果实在这个时侯呼吸速率会突然增高,最后又下降,果实就完全成熟了,这个呼吸高峰称为呼吸峰。某实验小组开展了与果实保鲜贮藏相关的课题研究:
(1)材料和器材
刚采摘的成熟度相近的小番茄若干、密闭容器、蒸馏水、乙烯合成抑制剂。气相色谱仪(用于测定乙烯浓度)、远红外CO2分析仪。
(2)方法和步骤
①挑选足量的无破损,形状、大小、外观颜色相对一致小番茄,随机均分成A、B两组。
②A组在 中浸泡,B组在________中浸泡,处理相同时间后取出。
③从A、B两组中取出等量的小番茄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密闭容器内。
④一小时后,分别从两个容器内抽取等量气体, ,并记录数据。
⑤每隔3天,重复步骤③④。
(3)结果和结论
所得数据处理后得到下图(图1、图2分别表示A、B组实验结果)。
①请给该实验拟定一个课题:____ 。
②比较图1、图2得到的实验结果是____ ,从而说明乙烯合成抑制剂有利于小番茄的贮藏、保鲜。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酶已广泛地应用在食品、化工、轻纺、医药等领域。在应用酶的过程中,常遇到酶很难回收再利用等实际问题。固定在载体上的酶可以被反复利用。自20世纪70年代,在固定化酶技术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细胞固定化技术。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来说,酶更适合采用的固定化技术有____和 ,而细胞多采用的固定化技术是____ 。
(2)称取干酵母,放入内有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搅拌至混合均匀,并放置l小时左右时间。其目的是________。
(3)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在用酒精灯加热时,注意要 ,反复几次。
(4)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____,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充分搅拌至混和均匀。
(5)将装有酵母细胞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物的注射器,以恒定的速度滴加到配好的____溶液中,形成____,完成对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近20年来,在胚胎移植中,牛的胚胎移植技术较为成熟。请回答牛的胚胎移植技术中的相关知识。
(1)牛的胚胎移植技术中,对供体的要求是 和生产性能优秀的个体。
(2)哺乳动物在怀孕初期能为胚胎的收集提供可能,这是因为早期胚胎形成后,在一定时间内不会与母体子宫建立组织上的联系,而是处于 。
(3)在胚胎移植技术中,收集到胚胎后要进行 ,再进行移植,以及移植后的检查等步骤。
(4)采用试管动物技术可以使普通雌性黄牛产下奶牛、良种肉牛等不同品种小牛。该技术中首先要做的是体外受精和________。在体外受精前,要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通常采用的体外获能方法有____法和____ 法两种。体外受精主要包括 、____ 和____等几个主要步骤。
生物部分(共90分)
A卷 1.B 2.A 3.B 4.C 5. D 6.A
B卷 1.C 2.A 3.B 4.B 5. D 6.B
29.(8分)
(1)植物的种类和光质(1分) 1和3(1分)
(2)上升(1分) 15(1分) 大(1分)
(3)对装置进行遮光处理,烧杯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或能吸收CO2的液体),测量单位时间内水柱移动的距离。(3分)
30.(11分)
(1)②(2分)
(2)①(2分)
(3)D(1分) 多级(1分)利用率(1分)
(4)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2分)
(5)见右图(2分)
31.(12分)
(1)9(1分) 4 (1分)
(2)接种相应的病原体(1分)
全部感病(1分) DDtt(2分) 抗病和感病(2分) DDTT DDTt DDtt(2分)
(3)4:2:2:1(2分)
32.(8分)
(2)②蒸馏水(1分) 等量一定浓度的乙烯合成抑制剂(1分)
④用气相色谱仪测定乙烯浓度,用远红外CO2分析仪测定CO2浓度(2分)
(3)①探究乙烯合成抑制剂对小番茄果实保鲜贮藏的作用(或影响)(2分)
②乙烯合成抑制剂能抑制乙烯的产生,从而抑制细胞呼吸,延迟呼吸峰的出现(2分)
39.[生物——生物技术实践](15分)
(1)化学结合法(2分) 物理吸附法(2分) 包埋法(2分)
(2)使酵母细胞活化(2分) (3)用小火或间断加热(2分)
(4)室温(2分) (5)CaCl2(2分) 凝胶珠(1分)
40. [生物—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1)遗传性能(1分)(2)游离状态(1分)
(3)检查(1分) 培养或保存(1分)
(4)早期胚胎的培养(1分) 培养(2分) 化学诱导(2分)
卵母细胞的采集(2分) 精子的获取(2分) 受精(2分)
A
B
C
D
大气中CO2库